观鸟

Search documents
爱鸟护鸟,这些专业团队在行动(美丽中国·开展鸟类保护行动)
Ren Min Ri Bao· 2025-06-22 22:10
Group 1 -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bird banding as a scientific method for tracking migratory patterns and informing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3][4] - The National Bird Banding Center has conducted bird banding activities across 28 provinces in China, covering over 863 species and more than 4.1 million birds [3][4] - Bird banding not only records the "flight logs" of birds but also supports the protection of migratory birds and their habitats through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4] Group 2 - The Yunnan Yingjiang Bird Watching Association has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increasing the recorded bird species from 451 to over 720 in the region [6][7] - The association promotes sustainable birdwatching practices and provides training for local residents to become bird guides, enhancing community involvement in bird conservation [7] -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irdwatching industry is seen as a significant driver for bird protection efforts in Yingjiang [7] Group 3 - In Jiangsu, the "Salt Spoon" cartoon character, representing the endangered spoon-billed sandpiper, has become a symbol for promoting bird conservation through creative products [8][9] - The design team has created various merchandise featuring the "Salt Spoon," which has helped raise awareness and foster a love for bird conservation among the public [9] - The initiative has led to community engagement through educational activities and events, further promoting the conservation message [9]
当年轻人爱上“追鸟”
Xin Hua Wang· 2025-05-15 04:17
新华网北京5月15日电 题:当"追鸟"成为新潮流 新华网记者 彭纯 杨珏 "我拍到'顶流'戴胜了!发型太酷了!" "这种鸟真少见,你是在哪拍的呀?" "求一个观鸟搭子!" 最近,走进公园或湿地,经常能看到一大群举着各式长焦相机且包裹严实的人们蹲守在水边,对着天空按下快门。仔细一看,其中还有不少年轻人。在社交 媒体上,也出现了一种新型"追星"活动,"顶流"就是各种珍稀鸟类。 "观鸟"这一活动正在年轻群体中迅速走红。 在公园草丛觅食的戴胜鸟。新华网发(郭连友摄) 开启"现实版自然探险" 在抖音,"观鸟"话题的播放量超7亿次。小红书平台上,相同话题的浏览量超4.4亿次,讨论超396万次。 小红书4月27日发布的《观鸟趋势报告》显示,过去一个月,该平台上的"观鸟"搜索量同比增长19倍;近一年"观鸟"相关笔记发布量是过去十年总和的1.2 倍。值得一提的是,两年前发布相关笔记最多的用户基本在35岁左右。而最近一年,25岁左右的用户已成为观鸟内容的主要创作者。许多年轻人开始走出家 门,奔赴公园、湿地,不惜蹲守数小时,也要一睹鸟儿灵动的身姿。 正在观鸟的年轻人们。新华网发(受访者供图) HALLERS SECRESS SEC ...
观鸟领域兴盛背后,藏着最具生命力的商业创新
3 6 Ke· 2025-05-11 08:11
近些年来,观鸟成了一项新兴的户外活动,不少地方形成了一股观鸟热。对于在北京公园里拍鸟的大爷们来说,索尼A1相机搭配600mm定焦镜头几乎是 标配。有时候甚至能看到穿着迷彩服的"老法师"扛着电影机设、挂上专业麦克风拍鸟,这姿势跟"打鸟"很像,因此也有人调侃自己是在打鸟圈。 不过,观鸟并非只是有钱有闲烧钱买设备的一项活动。对于更多人来说,观鸟只需要带上自己的眼睛和一副望远镜就可以出发。 当价值6万美元的徕卡镜头与拼多多百元望远镜共同对准同一只朱鹮,观鸟经济也展现出它的包容性和更多的可能性——它既可以是高净值人群的奢侈 品,也是Z世代的情绪解药,更是地方政府乡村振兴的密钥。 扛最贵的相机,拍性情最烈的鸟。 当"观鸟热"持续升温 现代观鸟活动始见于最早实现现代化的英国社会,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RSPB)有超过100多万会员,相当于每60个英国人中就有一个正式会员。 根据《美国观鸟:人口和经济分析报告》,2016年美国有4500万观鸟者,其支出创造了超78万个就业机会、160亿美元的总税收和近960亿美元的行业总产 值。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 (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曾给出的 ...
暴涨超100%!34万人“入圈”,什么这么火?
新华网财经· 2025-05-11 07:28
近日,北京市玉渊潭公园"打鸟一景"走红网络。不少老年人手持"长枪短炮",只为定格精彩瞬 间。当观鸟经济与不老青春相遇,将擦出怎样的火花? 数据显示, 中国内地的观鸟爱好者数量持续高速增长,已达34万人 ,相比2018年调查结果的 14万人,有了成倍增长,其中银发一族的比例也在持续增加。据某电商平台发布的《2024银 发族消费报告》显示, 银发族数码相机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0% ,摄影配件、三脚架等周边 产品增速显著。 玉渊潭公园紧邻北京三环路。俗话说,环境好不好鸟儿最知道。近年来,北京市生态环境的 持续改善,使得包括长耳鸮(xiāo)、天鹅、凤头䴙䴘(pì tī)等此前在市区难得一见的鸟 类,在这里频频出现。今年70岁的张先生,经常会来拍凤头䴙䴘。 摄影爱好者 张先生: 从这两年凤头䴙䴘开始在公园筑窝,观鸟的人就多了,尤其是今年。第 一年只有一窝,去年有四窝,今年至少有六七窝凤头䴙䴘。 鸟多了,拍鸟的鸟友们自然蜂拥而至。年近七旬的官先生,拍鸟已经8年,据他观察,今年玉 渊潭公园内的"长枪短炮"最多时超过50台,而且很多都是像他这样的老年人。在官先生他们看 来,观鸟、拍鸟,再到分享鸟儿照片,都能给银发族带来满满 ...
公园长满“打鸟”大爷 银发一族助力小城“观鸟经济”
Yang Shi Xin Wen Ke Hu Duan· 2025-05-10 02:38
前不久,北京市玉渊潭公园"打鸟一景"走红网络,不仅展现了北京的生态美景,更凸显了银发一族的蓬勃活力。他们手持"长枪短炮",只为定格精彩瞬间。 当观鸟经济与不老青春相遇,将擦出怎样的火花? 玉渊潭公园紧邻北京三环路。俗话说,环境好不好鸟儿最知道。近年来,北京市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使得包括长耳鸮、天鹅、凤头䴙䴘等此前在市区难得 一见的鸟类,在这里频频出现。今年70岁的张先生,经常会来拍凤头䴙䴘。 摄影爱好者 张先生:这两年凤头䴙䴘开始在公园筑窝,观鸟的人就多了,尤其是今年。前年只有一窝,去年有四窝,今年至少有六七窝凤头䴙䴘。 鸟多了,拍鸟的鸟友们自然蜂拥而至。年近七旬的官先生,拍鸟已经8年。据他观察,今年玉渊潭公园内的"长枪短炮"最多时超过50台,而且很多都是像他 这样的老年人。在官先生他们看来,观鸟、拍鸟,再到分享鸟儿照片,都能给银发族带来满满的情绪价值。 在北京百望山公园,记者发现,观鸟活动被组织成了比赛,参与者中不乏银发一族和年轻人混搭成组,大家一起在规定的时间和区域内,寻找、观察、拍摄 并准确记录鸟种。 观鸟爱好者 孙佳琦:刚退休的银发族我们称之为"强能老人",他们时间比较自由,可以错开旅游旺季,也会拉平 ...
年轻人争相入鸟门 整顿小众爱好
3 6 Ke· 2025-04-30 06:13
"鸟门信徒" 这个春天,北京的公园里,总能看到年轻人或是举着望远镜,冲着树冠寻觅,或是扛着相机,怼着湖面 抓拍,看起来像是一个大型追星现场。 走近一瞧,才得知他们是在抓拍树上的鸟,和湖里的鸭。 肉眼可见的,观鸟这项在过去更偏小众的兴趣爱好,近几年和年轻人产生了更破圈、更紧密的联结。在 小红书上,能看到各种观鸟爱好者的分享,有人用4K镜头记录鸟类捕食的震撼瞬间,有人将鸟类求偶 舞步改成魔性短视频,甚至有人把鸟类动作配成台词,做成爆款meme图……据《小红书观鸟趋势报 告》,目前小红书上"观鸟"相关笔记讨论量已经超过700万,近一年"观鸟"相关的笔记发布数量,也达 到了过去十年总和的1.2倍,而这些笔记的主人中,25岁左右的用户占比最高。 来自广州的May就是其中一位。2023年,刚来广州工作一年的她觉得自己"好不健康",每天就坐在办公 室,对着电脑一动不动。她决定培养一个健康的兴趣爱好。 广州有很多城市公园,作为自然爱好者,May有空就会去逛公园,也总能在公园里看到大爷大叔们举着 各种"长枪短炮"怼鸟拍。受到感染,May跟着买了个望远镜,开始用最古早的方式观鸟。透过望远镜, 她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了红耳鹎——一种黑 ...
年轻人争相入「鸟门」,整顿「小众爱好」
后浪研究所· 2025-04-29 08:02
小红书怎么突然成了观鸟爱好者的聚集地? 撰文| 锅包柚 封面来源| Unsplash "鸟门信徒" 这个春天,北京的公园里,总能看到年轻人或是举着望远镜,冲着树冠寻觅,或是扛着相机,怼着湖面抓拍,看起来像是一个大型追星现场。 走近一瞧,才得知他们是在抓拍树上的鸟,和湖里的鸭。 肉眼可见的, 观鸟这项在过去更偏小众的兴趣爱好,近几年和年轻人产生了更破圈、更紧密的联结。 在小红书上,能看到各种观鸟爱好者的分享,有人用4K镜头记录鸟类捕食的震撼瞬间,有人将鸟类求偶舞步改成魔性短视频,甚至有人把鸟类动作配成台 词,做成爆款meme图…… 据《小红书观鸟趋势报告》,目前小红书上"观鸟"相关笔记讨论量已经超过700万,近一年"观鸟"相关的笔记发布数量,也达到 了过去十年总和的1.2倍, 而这些笔记的主人中,25岁左右的用户占比最高。 来自广州的May就是其中一位。2023年,刚来广州工作一年的她觉得自己"好不健康",每天就坐在办公室,对着电脑一动不动。她决定培养一个健康的兴趣 爱好。 广州有很多城市公园,作为自然爱好者,May有空就会去逛公园,也总能在公园里看到大爷大叔们举着各种"长枪短炮"怼鸟拍。受到感染, May跟着 ...
女工程师在西溪湿地“与鸟儿共舞”
Hang Zhou Ri Bao· 2025-04-29 01:53
武峰正在湿地拍摄鸟类。 棕颈钩嘴鹛 武峰的手机相册里,存满了鸟类进食、翱翔、求偶的瞬间。"像是解锁了另一个世界。"她说。 4月28日上午8点,杭州西溪湿地莲花滩观鸟楼内,观鸟爱好者武峰举起望远镜,轻声提醒:"看清 了吗?在枝头跳跃的是红头长尾山雀,尾巴占身体一半长。"视线延伸至远处浅滩,一只白鹭头顶的"繁 殖羽"如雪辫轻扬,身旁苍鹭静立,三只黑水鸡拨动水纹。 近期观鸟话题频上热搜,作为国内唯一的城市内湿地公园,西溪湿地河汊众多、鱼塘棋布,桑青水 碧、竹翠梅香,多样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各种鸟类的停栖、觅食、筑巢、繁衍提供了良好 的条件,成为"浙江省观鸟胜地",截至2024年已有224种鸟类记录。而莲花滩,正是西溪湿地中鸟类种 类最丰富的一个区域,也吸引了一大批像武峰这样的观鸟人,用镜头和笔记守护这片鸟类天堂。 观鸟人的"双面人生" 49岁的武峰,背包里总装着三样东西:一台相机、一个口袋望远镜和一份简易午餐。 工作日,她是杭州一家企业的技术工程师,细致严谨;周末,她泡在西溪湿地里观鸟,边走边记 录,自由自在。"作为自控工程师,平时工作追求稳定。"武峰说,而观鸟则恰恰相反,每一步都可能藏 着惊喜,"树枝一 ...
34万人热衷的“打鸟”到底有多上头
Xin Jing Bao· 2025-04-28 02:01
数据新闻编辑 陈华罗 实习生 何逸铭 新媒体设计 苗奇卉 校对 张彦君 近日,演员李现现身北京公园"打鸟"的视频刷爆全网。其身着休闲装、头顶鸭舌帽、手握长镜头的场景,先是被网友调侃"顶流明星与大爷抢地盘拍鸟", 随后更是被生态环境部转发点赞,冠以花鸟使之名。 这里提及的"打鸟"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伤害鸟类,而是摄影圈里一个常见的行话——摄影爱好者扛着各类"长枪短炮"蹲守数小时,只为定格野生鸟类的灵 动瞬间。 明星出游引发观鸟行为破圈,也让青年观鸟爱好者走入公众视野。据《2023中国内地观鸟爱好者和观鸟组织本底调查简报》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 国内地有统计的省区市以鸟类观察为主的爱好者约有34万人,且多以中青年为主。如此庞大的人群规模,让大家在震惊之余也充满好奇。 究竟哪些人在观鸟、拍鸟?他们为何痴迷于飞鸟?国内赏鸟的打卡胜地都在哪儿?4月至5月初,我国各地已相继进入"爱鸟周",春光正好,有理数带大家 一起了解我国的观鸟文化,解锁观鸟热背后的生态密码。 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观鸟大队 相比于国外,我国观鸟活动的起步时间较晚,公认的观鸟元年是1996年。那一年,北京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和"绿家园"开始提倡和 ...
“观鸟经济”点绿成“金” “观鸟热”助推“文旅兴”激活消费多元活力
Yang Shi Wang· 2025-04-22 03:17
央视网消息:据统计,我国现有鸟类1500多种,是世界上鸟类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越来越多的观鸟爱好者愿意为了稀有鸟类奔赴全国 各地,随之催生的"观鸟经济"成为不少地方文旅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福建省明溪县夏阳乡旦上村是当地一个经典的观鸟点,村里常年可以观测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为了更好地把游客留下来,2024年,旦上 村打造了12栋独具特色的星空屋。游客来到村里,不仅能近距离观赏珍稀鸟类,还能更近距离地俯瞰云海、仰望星空。 除了特色民宿,村里还成立了观鸟合作社,修建了30余处专业的观鸟棚、观鸟塔等观鸟设施,为游客提供寻鸟、交通、食宿、游玩综合服务。 现在,合作社已经有82户村民入股。 像旦上村这样的观鸟文旅综合体,已经遍布当地大大小小的村庄。为了更好服务游客,当地文旅部门还开发出了"观鸟明溪"小程序,随时发布 鸟情、鸟讯,以及在当地游玩的各类服务信息。 与此同时,不少商家也推出了相机租赁服务。据了解,长焦镜头租赁以日租为主,租金根据设备价值而定,通常每天100元至300元不等。 据了解,随着生态摄影人群不断壮大,商家们也在不断拓展业务范围。许多门店专门设置了"生态拍摄区",展示客户作品及设备组合,并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