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期问题

Search documents
问题更严重!电池厂账期反超整车
第一财经· 2025-06-24 02:45
本文字数:1664,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肖逸思 2025.06. 24 汽车行业"内卷"态势下,超长账期拖垮中小供应商成为了市场关注重点,而问题矛头直指整车企业。 整车企业的账期问题也成为了监管重点,6月中旬,17家头部车企纷纷出来表态,将支付账期统一至 60天内。 而事实上,超长账期是整个汽车产业链的问题,并不单单只是整车。 传统汽车供应链具备明显的层级结构,分为一级供应商(Tier1)、二级供应商(Tier2)和三级供应 商(Tier3),一级供应商是与整车厂商直接签订供货合同的供应商,而二级供应商是为一级供应商 提供零部件或组件的供应商,三级供应商则位于供应链的底端。 因为产业链中大量中小企业在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话语权较大的头部供应商"压榨"供应链底端企 业、供应商之间超长账期从上到下层层传导的现象并不少见。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整车被认为在整个汽车产业链中占据了较强话语权,这体现在应付账款和应收账 款周转天数上,便呈现出前者远大于后者的现象,账期差也表明整车占用供应商资金较多,将财务压 力往上游传导。 在第一财经记者统计的8家乘用车A股上市公司中,2024年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周转天 ...
超长账期问题:整车厂之后,零部件巨头该出来说话了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6-17 14:40
刚刚看到一个官司,一家模具企业起诉了东风体系和上汽体系合资的一家零配件企业集团。表面上看,这个官司是承揽合同纠纷,本质还是账期问题:小企 业把东西做完了,但大厂没有给够钱,可能过程中合同还有瑕疵。 最近一周以来,整车厂关于60天账期的承诺获得了市场的掌声。之前,在汽车产业的聚光灯下,整车厂常被视为压榨中小供应商的元凶。现在,他们勇敢地 走出了第一步。 o O 9 然而,当我们拨开喧嚣,将目光投向整个产业链时,一个更隐蔽的真相浮出水面:那些体量庞大的零配件巨头正以更长的账期,成为压在中小企业头上的大 山。 马飘/文 在此时刻,面对超长账期问题,那些体量庞大的零配件企业,是否应该也要表个态? 看上去,大型零配件企业自身常陷于整车厂强势账期政策的夹缝中。但实际上,问题一部分是发生在"自己人"身上,就像上述那家整车厂的供应商,其实是 整车厂旗下的控股公司,都是自家人。这个时候,无论整车厂痛快给钱还是拖延,这都是"一个锅里的肉"。但是,对其更上游的中小企业,账期便可能成为 致命打击。 如果说要在账期谈判桌上找到持有王牌的人,非这些企业不可。部分大型零配件企业对其供应商的账期要求已远超整车厂标准。 这些大厂,要么用独特的 ...
观车 · 论势 ||好政策,更要执行好
Zhong Guo Qi Che Bao Wang· 2025-06-17 03:16
在当前企业利润走低、资金链吃紧的大背景下,各类企业都面临着账期问题,尤其是中小零部件企业, 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旷日持久的"价格战"迫使车企降低利润空间的同时,还倒逼零部件供应商进行 年降,幅度甚至达到10%。与此同时,以汇票等形式拖延账期的做法更是雪上加霜,让零部件企业的生 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资金链时刻处于紧绷状态,稍有不慎便可能断裂。 其实,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条例》早在2020年就已首次出台,此后历经几次修订。其迭代速度之 快,充分体现了政府管理部门对中小企业账期问题的高度重视与积极作为。此次《条例》的修订,在支 付期限上,明确规定大型企业应自交付之日起60日内支付款项。这一清晰的时间界限,避免了支付的无 限期拖延。在支付方式上,《条例》进一步完善非现金支付方式。明确规定不得强制中小企业接受商业 汇票、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等非现金支付方式,不得利用商业汇票、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等非现金支付方式 变相延长付款期限,保障了中小企业资金的快速回流。 《条例》还对一些容易引发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规范,如禁止约定以收到第三方付款作为向中小企业支付 款项的条件或者按照第三方付款进度比例支付中小企业款项,减少了"背靠背"条 ...
解决账期顽疾 构建韧性产业链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6-14 03:48
Core Viewpoint - Major Chinese automotive manufacturers have collectively committed to controlling payment terms with suppliers to within 60 days, addressing long-standing issues of extended payment cycles that have affected cash flow and exposed risks in the supply chain [1][2]. Group 1: Industry Commitment - The commitment from automotive companies is seen as a positive step towards improv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supply chain and enhancing its resilience against potential disruptions [1]. - The revised "Regulations on Ensuring Payment to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effective from June 1 mandates large enterprises to pa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within 60 days [1][3]. Group 2: Financial Implications - Shortening payment terms may increase the interest-bearing liabilities for large manufacturers, but it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costs across the supply chain due to their lower financing costs compared to smaller firms [2]. - For instance, while some private enterprises face financing costs above 10%, major manufacturers can secure financing at rates below 3%, creating a 7% cost differential that can be leveraged to lower overall supply chain expenses [2]. Group 3: Need for Clarity - The automotive industry's commitment lacks a clear timeline, and companies should establish a specific schedule for implementing these changes to ensure transparency and understanding across the supply chain [3]. - There is a need for clarity on how payment terms will be calculated and the specific payment methods to be used, moving away from practices that maintain extended payment cycles [2][3]. Group 4: Broader Industry Impact - The issue of payment terms is not limited to the automotive sector but is prevalent across various industries, and the automotive sector's collective commitment could serve as a model for other sectors [3]. - Adjustments in payment policies could lead to new competitive dynamics, emphasizing cash flow, supply chain stability, and compliance as critical competitive factors [3]. Group 5: Future Industry Landscape - The competitive landscape in China is expected to evolve, with surviving companies likely to possess global competitive advantages after navigating intense competition [4]. - The expectation is that the automotive industry's commitment will contribute to a more resilient and efficient industrial ecosystem, setting a precedent for other sectors [3][4].
车企账期承诺:薛定谔的“60天”
虎嗅APP· 2025-06-12 15:39
6 月 10 日晚至今,已有 17 家车企作出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 60 天内"。 汽车供应链一直苦于"长账期压力",这是第一次真正被摆到台面上寻求解决方案,车企给出的"60 天 承诺"是否能够彻底解决供应链承压难题? 汽车供应商苦账期久矣 汽车零部件行业应收账款金额连年上升。Wind 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大部分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 应收账款在成倍增长,部分企业甚至在十年间翻了 10 倍以上。 账款周期也在持续走高。截止 2024 年三季度末,比亚迪、长城、上汽等车企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 145天、153天、177天,包括蔚来、小鹏等新势力厂商此前也时常高于 150 天,普遍高于特斯拉、通 用、大众等汽车公司。 账期拉长,车企借助腾挪得来的资金支撑其在前端打价格战,转嫁了资金压力,而供应商只能被迫等 待,应收账款不断累高,加大供应商的经营压力。 此次众多车企公开作出"60天账期承诺"由上至下敲响了警钟,给了汽车供应链回收账款的希望。但 真正落到执行层面,要做的还有更多。 车企承诺 60 天账期并不意味着供应商可以在 60 天内拿到钱。 从货物交割开始,车企给供应商完整 的支付流程包括:开发票确定货值 ...
汽车业“反内卷”进行时 | 承兑汇票、拖延验收,“60天”账期能否治本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6-11 16:13
在现有的车企支付方式中,过半的汽车供应商会面对承兑汇票的付款方式。据了解,该付款模式为"账 期+承兑汇票",承兑汇票通常6个月才能承兑,这也被供应商称为"承兑等待期"。在看到车企"付款账期 不超过60天"的承诺时,不少供应商最先提出的问题是"60天账期是否包含票据承兑时间"。然而,在17 家车企的承诺声明中,仅有北汽集团和上汽集团在宣布"60天账期"承诺的同时,承诺"全面取消商业承 兑汇票等增加供应商资金压力的结算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承兑汇票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其中,银行承兑汇票由银行作为承兑人, 依托银行信用进行结算,兑付风险较低,资金保障相对稳定;商业承兑汇票则由车企自行签发,其兑现 依赖于车企自身的信用和经营状况,存在一定的兑付风险。 据悉,比亚迪向供应商推广名为"迪链"的金融信息平台,以"迪链"凭证向供应商进行结算,通常兑付周 期为6个月。由于"迪链"凭证不能直接在二级供应商之间流通,只能等到期拿款,相当于延长了回款周 期。此外,很多车企都有类似的供应商金融平台。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李颜伟表示,这类承诺对比亚迪、吉利、长城等应付账款多、账期周 期长、供应链金融占比高的车企, ...
中小零部件企业困于“账期游戏” 万亿汽车产业链的生死博弈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5-10 05:00
在汽车行业深耕二十余年的李峰,如今是一家南方企业的汽车事业部主管。他亲历了中国汽车产业的腾飞,却也深陷行业长账期问题编织的资金困局。他 所在的企业在国内主要作为二级供应商服务整车厂,在行业内规模并不算小,但其货款回收周期如同一场漫长的马拉松。 相比于行业老兵李峰,在国内北方某城市经营一家中等规模塑料企业的王海,是汽车行业中的新人,他经营的企业目前主要有家电和汽车两块业务,其中 汽车业务在近两年才开始重点布局,是其新的业务增长点,目前占比在30%左右,且比重正快速增长。王海对于汽车行业中存在的长账期问题同样感触颇 深。 "我们应收款大概等于我们年销售额的三分之一。比方说我一年做10个亿的流水,应收大概就有三个多亿。"下游客户账期太长等原因,导致王海的公司长 期面临严重的资金压力。 中国汽车产业连续14年蝉联全球产销第一,更凭借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领跑者。然而,在这条万亿级产业链的底层,像李 峰、王海所在的企业一样,数以万计的中小零部件企业正深陷一场无声的"账期战"。 奇瑞、长安、吉利等国内主机厂,大多采用"90天或120天账期+180天银行承兑"的组合账期设计,导致供应商全年资金被冻结 ...
中小零部件企业困于“账期游戏” 万亿汽车产业链的生死博弈
经济观察报· 2025-05-10 04:57
中国汽车产业连续14年蝉联全球产销第一,更凭借新能源汽车 实现弯道超车,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领跑者。然而,在这 条万亿级产业链的底层,像李峰、王海所在的企业一样,数以 万计的中小零部件企业正深陷一场无声的"账期战"。 作者:王帅国 封图:图虫创意 在汽车行业深耕二十余年的李峰,如今是一家南方企业的汽车事业部主管。他亲历了中国汽车产业 的腾飞,却也深陷行业长账期问题编织的资金困局。他所在的企业在国内主要作为二级供应商服务 整车厂,在行业内规模并不算小,但其货款回收周期如同一场漫长的马拉松。 中国汽车产业连续14年蝉联全球产销第一,更凭借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成为全球汽车产业 转型的领跑者。然而, 在这条万亿级产业链的底层,像李峰、王海所在的企业一样,数以万计的 中小零部件企业正深陷一场无声的"账期战"。 主机厂不断延长的账期,让许多企业游走在资金链断裂的边缘。国务院2020年出台《保障中小企 业款项支付条例》(下称《条例》),今年3月发布修订后的《条例》,修订内容主要包括:1. 强化支付责任:明确大型企业需在交付后60日内付款,禁止以第三方付款为前提的条款;2. 完 善监管机制:新增"监督管理"专章,细化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