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拐点

Search documents
国泰海通|煤炭:新能源步入下半场,电煤压力最大已过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7-08 09:41
报告导读: 我们判断" 430 、 531 "新政出台后,受新能源项目收益率进一步降低且不确 定性增加影响, 2025 年 1-5 月抢装过后,下半年起新能源发展将进入下半场,电煤边 际冲击减小,电煤消费的拐点或将在 2027 年出现。 投资建议 : 近年来伴随着新能源装机高增,新能源发电量高速增长,对煤电的挤压效益日益明显,市场 担忧在新能源的挤压下未来煤电将进入负增长阶段,从而导致电煤消费进入下行通道。而我们认为新能源 高速发展时代已过, 2025 年起随着新能源" 430 、 531 "新政出台,并且考虑到当前电网巨大的消纳压 力和新能源项目盈利性下降明显,我们判断未来新能源发电将减速,对煤电的边际冲击减弱,我们测算电 煤的需求拐点或将在 2027 年。从板块推荐角度,我们推荐业绩风险释放,板块龙头企业。 报告来源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海通证券已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 报告名称:新能源步入下半场,电煤压力最大已过 报告日期:2025.07.07 报告作者: 黄涛 (分析师),登记编号: S 0880515090001 邓铖琦 ( 分析师 ) ,登记编号:S 0880523050003 扫码关注 星标不迷路 ...
国泰海通:新能源步入下半场,电煤压力最大已过
Ge Long Hui· 2025-07-08 05:59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国泰海通证券研究,作者:黄涛 ○近十年来,新能源高速发展,冲击火电需求。近十年来,在政策的积极推动下,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及发电量高速增长,截至2024年底,我国风光合计 装机容量高达14亿千瓦,提前6年完成2030年目标。在新能源的高速发展下,火电需求受到挤压,火电装机占比从2015年的66.75%降低至2024年的 43.88%,火电发电量占比从2015年75.39%降低至2024年的64.51%。2024年至今,受新能源发电挤压,火电发电量增速明显低于全社会用电量增速。 ○新能源消纳压力大幅增大,"430、531"政策出台。1)分布式光伏消纳压力更加凸显,"光伏红区"日益增多,部分省份发布暂停分布式光伏备案的政策文 件,在此背景下,2025年1月430新政发布,新政下分布式光伏量价皆不保,盈利不确定性大幅增加,过去"装好电站等收钱"的躺赚模式彻底终结。2) 2025年1月531新政出台,推动新能源全面进入市场交易,从目前新能源参与市场化交易的结算电价看,普遍较燃煤基准价大幅折价,因此我们判断新能源 全面入市后,结算电价或将进一步下降。受此影响,预计2025年下半年起,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 ...
【期货热点追踪】ICE油菜籽期货逼近720加元,中国买家重返市场,时隔一月加拿大油菜籽突现对华出口,需求拐点已至?
news flash· 2025-06-12 06:51
相关链接 期货热点追踪 ICE油菜籽期货逼近720加元,中国买家重返市场,时隔一月加拿大油菜籽突现对华出口,需求拐点已 至? ...
东鹏控股(003012):零售深耕、现金充沛,存量时代逐步筑底
GOLDEN SUN SECURITIES· 2025-06-11 06:42
证券研究报告 | 首次覆盖报告 gszqdatemark 2025 06 11 年 月 日 东鹏控股(003012.SZ) 零售深耕、现金充沛,存量时代逐步筑底 C 端零售起家,经营质量优异。东鹏控股主营瓷砖和卫浴业务,瓷砖是主 要收入利润来源,收入占比 80%以上,渠道以经销渠道为主,占比 60% 以上。从客户穿透来看,零售及中小微工程占比 70%以上,地产战略工程 占比 15%,剩余为市政、整装等小 B 业务。2024 年受需求减弱、市场竞 争激烈影响,收入 64.7 亿元,同比下滑 16.8%,归母净利润 3.3 亿元, 同比下滑 54.4%。 二手房提供需求支撑,供给侧加速出清,行业贝塔改善。新建需求仍在下 滑,但存量需求持续增长,尤其是以二手房为代表的重装需求,2024 年下 半年以来二手房成交持续火热为 2025 年需求带来了边际改善,并且存量 需求占比的不断提升,以及新建需求降幅的自然收敛,2026 年起家装需 求有望迎来拐点。厨卫是存量改造首选区域,瓷砖作为厨卫焕新的材料需 求受益明显,同时行业供给侧的洗牌已经开始,市场化是本轮行业出清的 主要力量,并且在能耗管控和双碳背景下,行业的落后产能有 ...
新雷能:需求拐点初现端倪,业绩重回增长可期-20250429
Shanxi Securities· 2025-04-29 01:20
Investment Rating - The report maintains a "Buy-A" rating for the company [6] Core Views - The company has shown signs of demand recovery, with a potential return to growth in performance [5] - The company experienced a significant decline in revenue in 2024, but the first quarter of 2025 shows a positive growth trend [5] - Ongoing capacity expansion projects are expected to support future growth as downstream demand gradually recovers [5] Financial Performance Summary - In 2024, the company's revenue was 922 m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decrease of 37.16%, with a net loss of 501 million yuan, a decrease of 617.17% [4][5] - For Q1 2025, revenue was 233 m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16.75%, with a net loss of 44 million yuan, a decrease of 13.42% [4][5] - The company’s total liabilities increased to 1.845 billion yuan in Q1 2025,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34.38% [4][5] Earnings Forecast - The expected EPS for 2025, 2026, and 2027 are 0.19 yuan, 0.48 yuan, and 0.75 yuan respectively, with corresponding PE ratios of 73.4, 29.2, and 18.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