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性创新

Search documents
科技部原副部长李萌:工程创新成为成就颠覆性创新更重要的形式
Di Yi Cai Jing Zi Xun· 2025-06-27 10:25
在26日—27日举行的"浦江创新论坛——科学学上海论坛·2025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上,全国政协 委员、科技部原副部长李萌分享了几点思考。在他看来,工程创新成为成就颠覆性创新更重要的形式, 比如DeepSeek本质上是工程创新奇迹,展示了工程创新对于推动大模型创新发展的巨大潜力,不仅大 模型如此,相关企业的算力硬件实现性能大幅度提升也得益于此。下一阶段人工智能的发展更考验软硬 协同的能力,在人形机器人,高级别自动驾驶等具身领域,越来越显示出工程优化的重要性。 DeepSeek用更低成本训练出性能等效的大模型,引发业界对大模型效率革命的思考。对于颠覆性创新 来说,要考虑哪些因素? 而如何度量颠覆性创新?效率最优成为新维度。 他解释称,之前研究颠覆性创新从技术维度、市场维度、效果感受维度探索度量方法。DeepSeek走出 了一条低算力、低成本、性能等效的大模型发展之路,能效比的地位上升了。过去是大力出奇迹,现在 行业竞争逻辑变了,效率在决定是否有颠覆性这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没有高性能、高能 效比就没有颠覆性创新,对于能效比的追求也会倒逼业内探索能力等效的途径和措施,未来大模型技术 发展将长期处于尺 ...
通用设备行业:杭州人形机器人大会所见、所想 补贴驱动 硬件的变化开始以量产为目标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25 06:39
灵巧手百花齐放、是产业的边际变化环节。此次展会明显感觉到灵巧手厂家变多,且产品路线多样,参 会公司包括业内龙头灵巧智能、灵心巧手,传动方案和触觉方案并未收敛。灵巧手需要独立大模型而非 端侧模型,是人形的高壁垒环节。 投资建议。当硬件开始以量产为目标在变化、产业已经在渐行渐近。建议关注(1)轻量化方向,唯科 科技、恒勃股份;(2)灵巧手方向:德昌电机控股、浙江荣泰、南山智尚(纺服组覆盖);(3)主机 厂和模组厂,恒立液压、震裕科技、优必选。 人形机器人处于爬坡期,颠覆性创新驱动全球股市增长。会上浙大机器人研究院院长发表主旨演讲,表 示根据当前产业和技术发展程度,正处于由爬坡期向爆发期过渡的前夕。而根据BIGIDEAS2024 预测, 机器人等颠覆性创新将以每年42%的增幅增长,占比将由当前的13.7%上涨至2030 年的61.1%,驱动全 球股市总市值扩大3 倍。 杭州政府产业链扶持力度显著。从研发投入补贴、企业引进落地激励、扩产支持、产业链协同、平台与 示范应用扶持、基金与算力支持等多方面给予相应的扶持政策与大额补贴。 PEEK+肌腱驱动+高能量密度电池有望显著改善续航能力。4 月机器人马拉松暴露出当前人形机 ...
加特兰撬动智能汽车发展“芯”引擎
Zhong Guo Qi Che Bao Wang· 2025-05-27 02:41
伴随汽车智能化、电动化向纵深发展,车用半导体正从幕后走向台前,其技术创新与应用已然成为 推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2025汽车半导体生态大会于今年上海车展期间举办,无疑是这一趋势的生动 注脚。作为全球技术领先、具备大规模量产车规级毫米波雷达芯片能力的供应商,加特兰受邀参会发表 主题演讲,并与业界同仁联合发布《2024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蓝皮书》。 车载毫米波雷达芯片作为智能感知技术的核心部件,伴随智能辅助驾驶渗透率的持续提升,以及行业 从"技术狂飙"迈向"安全理性",其应用潜力有望加速释放。加特兰将继续致力于毫米波雷达普及,通过 技术创新、质量革新,为行业带来更具竞争力的毫米波雷达产品和方案,帮助用户实现更安全、更智能 的辅助驾驶体验。 借此契机,《中国汽车报》记者对加特兰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嘉澍进行了独家专访。在访谈过程中, 陈嘉澍反复强调颠覆性创新是半导体设计企业实现突围的关键所在。"坚持创新打造差异化的产品,不 仅是我们的文化基因,更是贯穿产品开发全过程的核心方法论。"陈嘉澍表示。 回顾加特兰在毫米波雷达芯片领域10余年的深耕之路,不难发现,它走得并非传统国产替代路径,而是 始终锚定颠覆性创新,通过对车用半 ...
全世界都在赌,中美到底谁先扛不住?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11 01:27
(1)科技颠覆性创新 •半导体工艺的突破:比如国产光刻机若突破瓶颈,将重大打破美国制裁封锁,为中国电子产业链注入 底气。 来源:情之感语 1. 剧本可能意外改写的因素有哪些? 除了稀土和美元,还有哪些关键变量可能撼动游戏规则? •新能源储能&氢能技术:如果中国在新型电池、储能或氢能源产业有 性进展,将改变对石油美元体系 的依赖。 •人工智能商业化落地:全球AI应用的范式变革(如大模型结合智能硬件彻底改变制造、物流、服务 业)。 (2)国际结算机制的重构 •数字货币(CBDC/数字人民币)国际化加速:若大宗商品通过数字人民币结算成规模,将挑战美元霸 权的基础。 •多边金融合作提速:金砖国家或东盟、中东、非洲出现新的区域清算体系,推动"去美元化"。 (3)地缘政治催化变量 •地区冲突升级:若某一重要产能区发生冲突,全球供应链、能源、安全形势剧变,可能直接重塑格 局。 •技术联盟错位:如欧美日与"泛亚洲""全球南方"经济体出现新的技术、标准融合格局。 3. 谁能先找到"新活法"?本质不是谁先倒下,而是谁能率先进行结构性转型—— •中国的路径:深化自主科技研发,倒逼内循环(国内大市场+技术自立);提升高端制造、原创品 ...
自然科学基金委:多措并举提高科学基金资助效能
Xin Hua She· 2025-04-29 12:45
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联合依托单位,深入开展人才项目"帽子化"治理,巩固深化评审专 家被"打招呼"顽疾专项整治,规范经费使用管理,提高科学基金资助效能,确保把宝贵的科技资源投向 最具创新活力的一线科研人员。 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加强有组织的基础研究,主责承接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专项;做大做强做优 联合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基础研究;允许央企研发机构注册为依托单位,探索科学基金对民营 企业进行支持的新模式;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开展国际科研资助。(记者温竞华) 这是记者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日前召开的2025年项目评审工作动员部署会上了解到的信息。 来自会上的信息显示,2024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同比增长10.5%;高被引论文数和自然指 数等指标居于世界前列,基础研究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高校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科技创新 为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有力支撑我国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窦贤康说,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 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2025年将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在增强我国原始创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