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等教育提质扩容
icon
Search documents
高等教育学龄人口预计2032年达到峰值
第一财经· 2025-11-17 11:18
本文字数:1674,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林靖 2025.11. 17 《建议》提到,要推动高等教育提质扩容,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提升职业学校办学能力,建设特色鲜明高职 院校。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扩大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 除研究型大学之外,从今年的高考分数线看,多所职业院校爆红,部分职业本科分数线甚至比肩双一流大学。深圳职 业技术大学、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广州职业技术大学、苏州职业技术大 学、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武汉职业技术大学、顺德职业技术大学、黎明职业大学等院校招生成绩均十分亮眼。 人口结构的变化,正带动教育资源配置的改变。 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出现了新特征:小学在校生规模已在2023年达峰,初中阶段预计明年达峰,高中阶段将在2029 年达峰,高等教育学龄人口将在2032年达峰。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提出,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 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建议》提到,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如何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建议》从建立健全协调机制 入手,并对"为谁培育人才、培育什么样 ...
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丨推动高等教育提质扩容 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
Xin Hua Wang· 2025-10-29 00:40
"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征途上,高等教育发展既要实现量的合理增长,更要注重质的有效提升。"教 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曾天山说。 曾天山认为,《建议》的明确部署,有助于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更广泛群体覆盖,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 提升并举,也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注入了新动力。"在抓好《建议》贯彻落实过程中,各高校应该紧 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形成与国家战略相匹配的学科、专业布局,增强人才培 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切实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责任编辑:张紫祎) 10月2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推动高等教 育提质扩容,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十四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毛入学率 达60.8%,累计向社会输送5500万人才。高校获得75%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55%以上的 科技进步奖。 "高等教育质量已成为决定国家人才供给和人力资源水平的关键因素。"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 究所所长张男星表示,"近年来,我国通过实施优质高校本科生招生扩容计划,稳步扩大高水平大学招 生规 ...
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推动高等教育提质扩容 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
Xin Hua She· 2025-10-28 16:17
"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征途上,高等教育发展既要实现量的合理增长,更要注重质的有效提升。"教 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曾天山说。 曾天山认为,《建议》的明确部署,有助于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更广泛群体覆盖,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 提升并举,也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注入了新动力。"在抓好《建议》贯彻落实过程中,各高校应该紧 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形成与国家战略相匹配的学科、专业布局,增强人才培 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切实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王鹏)10月2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 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推动高等教育提质扩容,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十四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毛入学率 达60.8%,累计向社会输送5500万人才。高校获得75%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55%以上的 科技进步奖。 "高等教育质量已成为决定国家人才供给和人力资源水平的关键因素。"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 究所所长张男星表示,"近年来,我国通过实施优质高校本科生招生扩容计划,稳步扩大高水 ...
教育部:统筹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高校持续改善办学条件
news flash· 2025-06-10 02:54
教育部:统筹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高校持续改善办学条件 金十数据6月10日讯,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郭鹏表示,在高等教育领域,今年"双一流"高校本科扩 招,对于刚参加完高考的同学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下一步,将着力从三方面推动高等教育提质扩容。 一是"改善条件",统筹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高校持续改善办学条件。二是"优 化结构",推动新增高等教育资源适度向中西部人口大省倾斜。支持布局新型研究型大学和高水平中外 合作办学。三是"产教融合",引导高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强化行业企 业实践培养,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中国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