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汽车智能化

Search documents
【重磅深度】AI+汽车智能化系列之十四——华为汽车业务核心竞争力剖析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7-12 10:47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者引用。 投资要点 华为汽车业务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华为价值观: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以价值为 纲】。 区别于其他车企,华为汽车业务是依托于其ICT领域的技术底座,而且从方法论角度华为是具 备三大体系化能力【IPD(研发)+ISC(供应链)+IPMS(营销与销售)】。这些能力的构建 是华为以通信行业起家经历了"从模仿创新到引领创新"的蜕变,而且从通信到手机业务的成功 复制。 华为在汽车行业的定位我们认为是"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 智选模式和HI模式我 们认为最终都是殊途同归,借助华为强大的技术底座能力去赋能中国车企做大做强。 复盘总结2020-2025年华为汽车业务:智选模式发展好于HI模式。 背后原因在于过去5年汽车接受智能手机方法论洗礼的阶段(或理解为降维打击),智选模式 华为与合作伙伴(以赛力斯为代表)的效率是最高,且成功抓住了汽车高端市场的发展契机。 而智选模式内部的差异来源于:越高端市场对原创新要求越高,颠覆外资品牌难度系数越大, 或需要更多时间的沉淀。 展望2025-2030年华为汽车业务:打造算力-算法-数据的商业闭环。 未来5年汽车是智能化时代,智能汽车不是简单的智 ...
【重磅深度】AI+汽车智能化系列之十二——理想汽车核心竞争力剖析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6-10 11:11
理想汽车国内市场能做多大? 目前理想规划在营收达3000亿元之前坚持做SUV/MPV品类,后续将拓展轿车品类。根据我们 的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判断:20万元+SUV/MPV市场未来3-5年市场规模预计稳定在470 万辆,其中混动渗透率/纯电渗透率预计分别会达到30%/35%。目前理想已经获得20万元以上 SUV市场份额第一名,考虑未来理想产品谱系完善/技术底座加强,我们按照悲观到乐观假设 20万元以上市场理想市占率远期空间可达到17%/20%/25%(销量市占率,下同),对应理想 SUV销量空间为68/80/100万辆,20万元以上MPV市场份额10%(对应7万辆),合计在进行轿 车布局前理想国内销量天花板预计75-107万辆。 理想汽车技术底座能力如何?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者引用。 投资要点 核心结论理想汽车的最核心竞争力是在于:李想本人的极致产品经理思维方式以及快速 学习纠错能力。 "创造移动的家,创造幸福的家"一直是理想汽车的使命,公司愿景-价值观-行为标准跟随外在 环境变化在逐步调整。如果要给理想汽车找对标系,我们认为是"苹果和任天堂"。 在核心技术布局上,我们认为理想汽车是有取舍且擅长与合作伙 ...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0509
Soochow Securities· 2025-05-09 04:01
[Table_Tag] 宏观策略 证券研究报告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 2025-05-09 宏观点评 20250508:关税迷雾深,联储降息更难择机——2025 年 5 月 FOMC 会议点评 核心观点:5 月 FOMC 上美联储如期维持利率水平不变。发布会中 Powell 表达了对经济前景更大不确定性与滞胀风险的担忧,同时 Powell 也表示 关税带来的滞胀风险让美联储在就业与通胀目标中的抉择将更具挑战 性,这意味着美联储择机降息难度将更大,对待货币政策也将采取更加谨 慎的的态度,因此当前市场计价的全年 3 次降息预期面临进一步向下修 正的风险。 风险提示:特朗普政策落地节奏与预期相差较大;美联储维 持高利率水平时间过长,引发金融系统流动性危机;通胀下行速率不及预 期。 [宏观深度报告 Table_MacroStrategy] 20250508:基于 38 个国家的比较:为何我国消费率偏低 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比重高于国际平均、消费倾向低于国际平均,是否说 明我国居民部门"有钱不愿花"?并非如此,由于个税和财产税主要影响 少数中高收入者,因此剔除中高收入者后,对大多数居民而言,我国跟其 他国家 ...
【重磅深度】AI+汽车智能化系列之十—— 看好Robotaxi商业化落地拐点已至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4-23 14:28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者引用。 投资要点 看好Robotaxi商业化落地拐点已至:政策破局×技术突破×成本拐点: 市场潜力: 2030年Robotaxi市场规模规模剑指2000亿,Robotaxi占B端共享出行比例有望提升至 36%左右。 政策加速: 一线城市先行示范北京/深圳/武汉已开放无人收费运营,政策端Robotaxi支持政策 陆续出台,2025年北京条例落地加速3000平方公里示范区建设,头部企业牌照获取进度领先 (小马/文远/萝卜覆盖超一线城市)。 技术成熟: L4能力比肩人类司机;头部企业测试平均车速达38km/h(接近出租车水平);头 部Robotaxi企业新一代前装车型即将量产,硬件成本从上百万元下探至数十万元级别,单车盈 利模型有望跑通。 需求刚性: 劳动力缺口倒逼商业化进程;网约车司机新生代断层(21-30岁占比<20%)。 小马智行: 全球Robotaxi第一股,聚焦北上广深超一线城市快速落地,新一代低成本车型即将 落地。 文远知行: L4多场景开拓者,Robotaxi+Robobus+Robovan全矩阵布局,国内&海外双线推进。 萝卜快跑: 百度Apollo技术赋能,依托高精地图+大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