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D合作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上半年净利润翻倍,药明康德港股绩后大涨13%!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涨1.4%!如何理性看待创新药估值?
Xin Lang Cai Jing· 2025-07-11 03:27
方正证券此前表示,创新药BD浪潮下,生命科学上游及CXO有望迎来新一轮景气度上行周期。下半年美降息可期,国内需求 复苏有望传导至CXO临床前及临床板块。CXO板块按照不同阶段可分为临床前、临床CRO及CDMO。临床前CRO龙头收入主 要来自海外,因此下半年如美如约降息,临床前CRO业绩有望进一步提速。国内临床前CRO主要受益于国内需求改善,但上 游需求恢复传导至临床前需要一定时间周期。临床CRO亦主要受益于国内需求改善,但需求恢复传导需要更长时间周期。 CDMO板块收入主要来自海外大药企,因此订单及业绩复苏相对较快。(来源:方正证券20250701《医药生物行业周报》) 今日港股集体飘红,创新药再度板块走强,CXO龙头药明康德绩后涨超13%,带动CXO板块强势大涨!港股通创新药 ETF(159570)涨1.4%,成交额已快速突破16亿元!资金持续涌入,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近60日狂揽超50亿元,最新规模 超87.8亿元领跑同类! 业绩方面,7月10日,CXO龙头药明康德发布25H1业绩,预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08亿元,同比增长约20.64%,其中持续经 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24.24%。归属于 ...
东阳光药聆讯通关,加码创新药产业生态 全球获批药物150款持续加码研发投入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06-30 08:54
与此同时,东阳光药在创新药研发、BD合作以及AI技术应用等领域的积极探索与突破,更为其未来发 展注入强劲动力。 拟整合旗下医药资产赴港上市 与常规IPO不同,东阳光药本次递表港交所,将以介绍形式在香港上市。根据招股书,东阳光药持有港 股上市公司东阳光长江药业51.41%股权,东阳光药拟通过吸收合并方式将子公司东阳光长江药业私有 化,并将根据换股比率向全体换股股东发行H股,作为换股的对价,该发行方式不涉及新股发行与资金 募集。东阳光长江药业最终将注销。 东阳光药此举,旨在整合两大医药资产。其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通过合并,东阳光药此举,旨在整合 两大医药资产。其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东阳光药通过合并整合医药资产,打造集研发、生产、商业化 于一体的综合性制药公司,以创新与国际化战略整合境内外销售渠道,构建广泛销售网络,提升综合效 率,实现长期可持续的韧性增长。 目前,在医药领域,东阳光药凭借从原料药到制剂的完整生产线,构建起多元且强大的业务矩阵。 在抗感染儿科线,东阳光药以全球最大奥司他韦生产基地生产的明星产品可威(磷酸奥司他韦)占据儿 科流感治疗市场重要地位,其全球奥司他韦生产基地规模、产量和出货量均居第一,一流的 ...
超42亿美元授权协议落地,荣昌生物股价一度跌停
据介绍,被授权的泰它西普是由荣昌生物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重组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增殖 诱导配体(APRIL)双靶点融合蛋白。可以同时阻止B细胞的异常分化和成熟,减少致病性抗体的产 生。 有分析称,一是此项BD的首付款金额偏低,首付款才是荣昌生物真正能够确定性拿到手的;二是合作 方Vor Bio的公司规模较小,导致了业内认为荣昌生物BD落地有一些不及预期。 6月26日早间,荣昌生物发布公告,宣布与美国VorBio公司达成合作,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泰它西普 有偿许可给VorBio,后者可获得泰它西普除大中华区外全球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独家权利。 目前,该药物在中国已获批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MG)、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类风湿关节炎 (RA),其中,MG适应症已获美国 FDA 快速通道资格及美国和欧盟药监机构孤儿药资格,2024年全 年,泰它西普销量已突破150万支。 此次合作采用首付款和认购股权相结合的模式,与市场上常规BD合作不同。 本次交易将加速泰它西普的海外市场拓展,为全球患者提供创新治疗方案,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品牌价值 和国际影响力。通过引入合作伙伴,公司可加速产品全球开发进程。 协议显示,荣昌 ...
创新药行业专题研究报告:创新突破,出海拓疆
Soochow Securities· 2025-06-05 01:16
证券研究报告 创新药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创新突破,出海拓疆 证券分析师 :朱国广 证券分析师 :张翀翯 证券分析师 :郑川川 执业证书编号: S0600524060002 执业证书编号: S0600524120008 执业证书编号: S0600520070004 联系邮箱: zhugg@dwzq.com.com 联系邮箱: zhangchh@dwzq.com.cn 联系邮箱: zhengcc@dwzq.com.cn 二零二五年六月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核心观点 ➢ 三大因素共振,2025年为创新药至少3年行情的元年。其一创新药重磅BD有序落地,首付款屡创新高。MNC从外部购买分子,中国的占比从2017年的0%约提升至42%, 美国成为中国BD出海的最活跃市场之一,三生制药PD1/VEGF双抗与辉瑞首付款高达12.5亿美金,再创创新药与MNC合作纪录。随在国内患者多临床成本低、康方生物 AK112国内临床数据在海外可以复数、科创板等IPO及再融资重启等因素推动,BD数量将会持续爆发、其价格/价值有望向欧美看齐;其二2025年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生物 扭亏、2026年更多公司盈利;其三国内创新药环境边际 ...
阿斯利康一季报:中国区收入18亿美元,ADC药物驱动新增长
根据财报,今年一季度阿斯利康在美国收入 56.46 亿美元,同比增长10%,占总营收的 42%;中国区收 入 18.05 亿美元,同比增长5%,占总营收的 13%。目前,中国是阿斯利康继美国、欧洲后的第三大市 场。 观察中国生物医药生态体系的演变,不难发现,过去几十年间,它经历了显著的变革。回溯早期,众多 中国企业主要扮演快速追随者角色,其药物研发活动多集中于模仿,诸如仿制欧美药品,或仅对药品中 的某个细微成分进行微调。紧接着,这些企业步入了挑战重重的时期,资金与研发投入的巨大需求成为 了它们难以克服的难关,从而阻碍了创新的步伐。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上海报道 4 月 29 日,阿斯利康发布 2025 年一季度财报,营收 135.8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其中产品销售 额 达128.75 亿美元,同比增长9%;研发投入 31.59 亿美元,同比增长 15%。 德曲妥珠单抗于2023年2月在中国首次获批上市,不到2年时间,已接连获批了单药治疗既往接受过抗 HER2药物治疗的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或既往在转移性阶段接受过至少一种系统治疗的,或在辅 助化疗期间或完成辅助化疗之后6个月内复发的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