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估值

Search documents
万字思考创新药估值
雪球· 2025-07-09 08:29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 集团军总裁 来源:雪球 一 、 综述 本文是自己对创新药估值的思考 , 从估值方法出发 , 讨论了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的选择 ; 进而阐述 了影响估值的因素 , 比如药品适用人群 、 市场份额 、 药品定价 。 同时 , 本文创新性地对各参数进 行了客观性/不确定性测量 , 更加有助于理解创新药公司的合理价值 。 整体上来看 , 形成了较符合 逻辑的体系 。 本文精简后依然近万字 , 受限于个人能力 , 无法十全十美 , 考虑不周之处与大家进 一步探讨优化 。 二 、 估值方法 2.1 创新药行业的特点 与其他行业相比 , 创新药行业有两个不同 。 第一是专利保护期 。 一旦产品获批上市 , 在有足够优 秀的临床获益的情况下 , 专利期内可以拥有超强的定价权 , 获取超额利润 。 但同时也意味着 , 专 利期后的竞争力面临断崖式下跌 。 如果药企想持续维持这种专利保护期的竞争力 , 就需要不断投入巨 额的研发 , 才有可能实现持续创新 。 但是 , 创新药行业第二个不同又出现了 。 优秀药物的产出存 在巨大的随机性 。 ...
理性看待创新药估值,寻找优秀公司的买点
Zhao Yin Guo Ji· 2025-07-08 08:37
2025 年 7 月 8 日 招银国际环球市场 | 睿智投资 | 行业研究 中国医药 理性看待创新药估值,寻找优秀公司的买点 MSCI中国医疗指数 2025年初至今累计上涨 41.4%,跑赢 MSCI 中国指数 25.2%。 短期来看,由于市场对于出海交易的频次和交易规模预期较高,创新药的估值持续 攀升,需理性看待股价上升空间。创新药属于高风险、长周期、高回报的行业。中 国创新药的研发实力具备全球竞争力,创新药出海趋势将长期持续。然而,由于创 新药的长周期特征,导致出海交易的达成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研发积累。 估值表 | | | | 市值 | 目标价 | 上行/ | P/E (x) | | P/B (x) | | RO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公司名称 | 股份代码 | 评级 | (百万美元) | | | | (LC) 下行空间 FY25E FY26E FY25E FY26E FY25E FY26E | | | | | | 三生制药 | 1530 HK | 买入 | ...
政策与研发双轮驱动,创新药机会来了?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7-03 08:14
从基本面的角度来看,2025年也有望成为国内创新药在财报角度实现盈利拐点的年份,这有望让估值逻 辑获得更强支撑。从现金流的角度来看,管线BD首付款为很多创新药公司提供了更好的现金流。国内 的创新药企逐步验证了其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和自我造血的能力,减少对于外部融资的依赖。随着出海 愈加频繁,潜在商业化能力逐步增强,共同驱动了本轮创新药估值的修复。 从今年2月下旬到3月初,随着医保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丙类目录商保落地的政策预期增 强,板块得到修复,后面随着CSCO等重磅学术会议的临床数据催化、部分公司报表端提前扭亏的预期 以及国内药企海外授权在金额和数量上创出新高,持续催化了创新药板块整体的行情,最终迎来爆发。 本轮创新药行情的核心驱动力是什么?我们觉得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对外BD进入爆发期,推动估值 提升和情绪高涨。而且近期BD形式与以往有了比较大的变化。首先BD交易从传统的license out延伸到 了NewCo的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实现买卖双方更深度的绑定。其次,国内药企BD交易中的首付 款比例显著提高,金额创出新高。另一方面,从技术层面来看,中国创新药行业的研发实力也有显著提 升,中国原 ...
基金调仓创新药?估值偏差暴露资金“迁徙”,机构紧急提示:短期交易过热
证券时报· 2025-06-30 08:13
在年内医药板块温和上涨的过程中,创新药行情走出了更有锐度的曲线,部分原先重仓其他细分医药股的 基金或许也"不甘寂寞",选择在上行途中加仓创新药板块。从数据来看,多只基金在二季度的净值走势与 一季度末的重仓股已然大相径庭,近期却与创新药整体行情较为契合。 除了存量产品资金"搬家"以外,还有部分新成立的创新药或医药类主题基金即将入场。然而,已有专业机构开 始提示风险:当前个别上市公司股价虚高,甚至出现了估值泡沫,交易或已处于过热状态。 多只基金疑似"转向"创新药 以华富健康文娱为例,该基金在一季度重仓了包括欧林生物、明月镜片、博士眼镜以及金域医学等个股,但对 创新药的布局则较为谨慎,仅有百济神州-U等个别持仓,然而随着近日创新药板块的大幅震荡,从基金净值与 创新药指数的共振中不难推测,基金经理已经向创新药板块完成了大幅调仓。 据Wind数据,6月17日,基金净值估算下跌0.75%(由一季报重仓数据推算),但盘后净值下跌5.14%,估算 误差高达4.39%,但当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下跌4.77%;而后两日该指数再度重挫,以及6月23日的回暖 中,基金的净值表现均与前述指数较为契合。 早在一季报中,基金经理就曾表示 ...
医药估值重估逻辑
雪球· 2025-06-25 07:47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 吕执着 来源:雪球 为什么我会提出这个概念 , 因为2025 , 有了一些新变化 , 对比以往的医药行业 , 估值的重 估 , 开始一步步的被证实了 。 一 、 以前为啥不值钱 ? —— 机构 " 不见兔子不撒鹰 " 只看结果 , 不看潜力 : 以前投资机构只认 " 快卖钱的药 " ( 比如III期临床或上市阶段 ) , 觉得临床前或早期管线 ( I/II期 ) 风险太高 , 10个项目可能9个失败 , 算不过来账 。 打个比方 : 就像种树 , 种子刚发芽时没人出价 , 等结果子了才有人买 。 不会算 " 未来的钱 " : 传统估值模型 ( 比如PE市盈率 ) 只看当前利润 , 但创新药企早期都在烧钱搞研发 , 没利润 可看 , 机构干脆忽略早期管线价值 。 二 、 2025年为啥突然值钱了 ? —— 海外大佬来 " 抢货 " 大药企 " 囤货式采购 " : 2025年起 , 辉瑞 、 默沙东等国际巨头疯狂抢购中国创新药管线 , 尤其是早期项目 。 比如 : 三生制药的PD-1/VEGF双抗 ( 刚进I期临床 ) ...
【财经分析】国际医药巨头加速来华“扫货” 中国创新药估值迎重塑
Zhong Guo Jin Rong Xin Xi Wang· 2025-06-24 09:22
"传统新药研发模式存在投入大、风险高的特点,从资本回报率角度看并不划算。基于此,头部国际药 企调整策略,不再单纯依赖自主研发,而是通过与创新药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在合作方研发项目取得关 键阶段性成果后实施收购,以此大幅降低药物研发的系统性风险。"乐嵘说。 浙商证券生物医药行业分析师郭双喜认为,当前,医药跨国公司均有不错的一代肿瘤免疫治疗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6月24日电(记者闫鹏)在经过一周的调整之后,创新药板块"王者归来"。24日收盘,港 股创新药ETF(159567)、创新药ETF(159992)分别上涨2.25%、1.15%。截至发稿时,荣昌生物A股 股价当日收涨6.38%,荣昌生物H股股价涨逾13%,绿叶制药H股股价涨逾9.5%,康诺亚-B H股股价涨逾 6%,亚盛医药-B H股股价涨逾6%、康哲药业H股股价涨逾5%。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创新药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此轮行情的核心驱动力在于BD(商务拓展)交易活 跃。在潜力大单品、政策利好持续驱动下,预计从今年中报开始创新药企收入将迎集体改善,中国创新 药企估值也将持续重塑。 国内创新药"出海"BD激增 6月23日,和铂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日本制 ...
近1月中国创新药企对外授权巨额交易捷报频传,港股创新药ETF(159567)涨近2%,晶泰控股涨超3%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24 02:40
长城国瑞证券表示,医药行业近期政策密集释放积极信号,NMPA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流程, CDE临床试验数量稳步增长,利好具备差异化创新能力的药企及CXO产业链。同时,证监会启用第三 套创业板及第五套科创板上市标准,拓宽未盈利创新药企融资渠道,缓解现金流压力,加速管线推进。 建议关注临床价值明确、商业化能力强的创新药企及国际化潜力突出的CXO企业,把握政策催化下的 估值修复机会。 (本文机构观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 策。) 6月24日,港股集体高开,创新药板块V型反弹。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高开低走,盘中触底反弹,截 至发稿,成分股中,晶泰控股涨超3%,欧康维视生物-B、亚盛医药-B、荣昌生物、康诺亚-B等涨近 2%。 相关ETF方面,港股创新药ETF(159567)盘中V型反弹飘红,截至发稿涨1.92%,成交额超13亿元。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紧密跟踪港股通创新药指数(987018),该指数反映港股通生物科技产业上 市公司的运行特征。该ETF同时配置了场外联接基金(A:023929;C:023930)。 据证券时报,近一个月以来,中国创新 ...
以和铂医药为例,看中国创新药企估值重塑
Ge Long Hui· 2025-06-24 00:54
创新药再迎BD喜讯。 数据来源: WIND ,格隆汇整理,数据截止 2025 年 6 月 22 日 此轮行情的核心逻辑已获市场共识: 近日,和铂医药正式宣布与大塚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推进HBM7020(一款BCMAxCD3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 器)的研发进程。根据协议条款,大塚制药将获得HBM7020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市场权益,此次交易涉及金额逾6.7亿美元, 具体涵盖4700万美元的首付款与近期里程碑付款,以及高达6.23亿美元的额外付款,未来还将根据产品净销售额支付分级特许权 使用费。 从政策层面来看,顶层设计持续发力,为创新药行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例如,近期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关于优化创新药 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旨在加快临床试验审评时限,推动国产新药从Fast-Follow向First-in-Class转 变,加速国产创新药走向国际市场。 这一BD交易的达成,不仅为和铂医药注入了可观的资金流,更标志着其在全球化战略布局上迈出了坚实且重要的一步,成为近期 中国创新药企价值重估趋势的一个生动缩影。 从行业表现来看,边际改善显著,喜讯频传。半个月前的2025 A ...
港股创新药ETF年初至今涨幅已超60% 从估值洼地到交易热土:创新药板块行情还能走多远?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10 15:04
每经记者|许立波 每经编辑|魏官红 2025年以来,创新药板块强势突围,成为成长赛道中的最大"黑马"。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0日收 盘,港股创新药ETF(513120)年初至今涨幅已超过60%;同时,港股创新药ETF日内成交额突破130亿 元,再度刷新历史纪录,稳居全市场ETF成交额榜首,反映出资金对创新药产业的关注。 然而,这轮创新药行情究竟是短期情绪驱动,还是价值重估的开始?而政策层面的制度创新,是否意味 着创新药商业化路径的深度重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CIC灼识咨询总监卢李康和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试图从资本与政策两端解析这轮创新药行情背后的底层逻 辑。 创新药行情能否持续? "本轮行情是临床突破、BD(商务拓展)大单和政策利好共同作用的结果。"卢李康对记者表示,过去 一段时间,从宏观上来讲,中国创新药资产在二级市场的估值与临床价值存在显著错配,近期不断传来 的BD大单和临床数据突破的好消息持续驱动中国创新药资产的价值回归。 特别是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高达12.5亿美元的重磅合作交易后,资本市场情绪被迅速点燃,成为本轮创 新药行情的重要催化剂之一。几乎每一个投资 ...
纳指新高引爆中概狂欢!恒生医疗ETF(513060)飙涨3%成交破10亿,创新药“深V”行情下机构喊话回调即买点
Sou Hu Cai Jing· 2025-06-10 02:20
隔夜美股纳指、标普500指数创阶段新高,中概指数大涨超2%。昨日强势的港股三大指数高开,恒指涨 0.21%,国指涨0.22%,恒生科技指数涨0.41%。 创新药概念股继续上涨,君实生物、歌礼制药涨超3%。 市场对创新药估值重估的逻辑已阶段性达成共识。创新药指数行情的演绎也经历了龙头公司 BD 落地催 化--板块估值系统性提升--个股高低切换的过程,接下来指数波动率加大的概率在增加。但如前所述, 创新药系统性重估的过程远未结束。 医疗器械、消费医疗等顺周期方向的基本面数据目前仍处于左侧。Q3 开始,相关方向迎来表观低基 数,若能跟踪到相关方向高频数据的环比改善,则其企稳修复兑现的概率将非常高。 中期维度(3-12 个月),机构对医药指数(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医药 50 指数)后续的走势均相对乐观: 医药板块无论是绝对位置还是相对位置均处于低位。从绝对位置来看,申万医药指数的 PE-ttm 估值分 位数处于过去 15 年以来 24%的水平;从相对位置来看,过去 4 个完整交易年度(2021-2024),医药行 业在 31 个申万一级行业的相对排名分别为 26、20、16、31,4 年整体排名 28/31。 创新药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