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理财
icon
Search documents
银行理财参与权益投资的路径选择
文/李浩 21世纪资管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在全面搭建权益资产投研体系的模式下,理财公司可完全自主掌握权益投资能力,实现对投资标的的直 接把控,是长期参与权益市场的理想模式。不可否认,该路径下的权益投研体系建设投入大、周期长。 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与资源支持,还需经过多个牛熊周期的市场检验与机制磨合,才能确保体系运行稳 定有效。目前完全符合该模式的理财公司并不多。 路径二是通过委托投资参与权益市场。理财公司根据客户定位和产品属性,确定风险预算与权益敞口; 再遴选优质外部管理人,结合约束条件与管理人共同设计定制化权益投资方案;最终通过专户委托的形 式开展投资。专户委托是银行理财参与权益市场最早、也是最传统的方式,其优势在于,理财公司可以 有效利用优秀外部管理人在策略、行业和个股方面的专业能力与投资经验,弥补自身的投研短板;围绕 赚取阿尔法收益实施公募基金无法覆盖的定制化策略;可以避免其他资金进出对于账户管理和净值的干 扰。 在专户委托的模式下,理财公司所需具备的主要能力是选对管理人、做好投后跟踪与管理,不需要在搭 建权益投研体系方面全面投入。不足之处在于,投后管理与沟通的成本较高;专户的灵活性有限,委托 人资金进出和 ...
“存款搬家”新路径曝光→
Di Yi Cai Jing Zi Xun· 2025-10-10 03:17
2025.10.10 本文字数:1788,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固收+产品的收益表现与权益市场走势密切相关。普益标准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 混合类产品规模从6月底的6470.76亿元增至9月底的6548.11亿元,实现77亿元增长。 中泰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戴志锋指出,理财产品通过直接投资股票的规模处于五年低点,但通过基金间接 投资权益市场的规模创五年新高,固收+产品在间接权益布局上潜力仍大。他预计,随着混合类、固收 +产品发行量上升,下半年及2026年全年,理财资金增配权益的规模有望超过千亿元。 在具体投资上,银行理财公司采用多种方式参与权益资产配置。宁银理财对第一财经表示,今年科技、 制造、黄金及红利板块均出现阶段性强行情,不少固收+产品也因此实现了权益增强。杭银理财补充 称,收益率较高的产品多为偏债或平衡型,市场短期波动加大,但中长期对权益市场仍持看多观点。 浦银理财权益投资部副总经理刘驰表示,该行产品布局主要集中于中低含权的浦享增益系列及中高含权 产品。中高含权产品在收益弹性上表现更佳。刘驰指出,科技类资产表现出色,港股策略同样亮眼,而 红利类资产表现一般。黄金及固收+黄金产品在下半年被重点 ...
“存款搬家”新路径曝光
Di Yi Cai Jing· 2025-10-10 03:14
与此同时,国际金价保持4000美元/盎司高位,投资者对资产配置的关注进一步提升。在此背景下,多 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加快"固收+"产品调整步伐,布局多元化策略,以应对市场火热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 | 第一财经 陈君君 随着A股近期持续走强,沪指突破3900点,科创50指数单日涨幅超过5%,银行理财市场也随之活跃。 10月9日,三大股指集体收涨。沪指报3933.97点,涨1.32%,创逾十年新高;深成指涨1.47%,创业板指 涨0.73%。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达2671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放量4746亿元。 信银理财财富管理事业部多策略及权益投资部相关负责人分析认为,今年权益资产普遍上涨,港股和黄 金涨幅均超过30%,A股、美股、可转债及REITs等板块实现两位数涨幅。债券市场年内整体震荡,使 固收+产品中权益占比成为收益差异的核心因素。上述人士认为,中低波弹性产品收益明显优于低波产 品,未来在政策鼓励长期资金入市和多策略配置的支持下,中低波和中波产品预计将进一步拉开收益差 距。 从发行端来看,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含权类理财产品发行数量明显增长。权益类产品今 年已有12只,远超去年全年2只;混合类产 ...
“存款搬家”新路径曝光→
第一财经· 2025-10-10 03:01
10月9日,三大股指集体收涨。沪指报3933.97点,涨1.32%,创逾十年新高;深成指涨1.47%,创 业板指涨0.73%。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达2671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放量4746亿元。 与此同时,国际金价保持4000美元/盎司高位,投资者对资产配置的关注进一步提升。在此背景下, 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加快"固收+"产品调整步伐,布局多元化策略,以应对市场火热带来的机遇与挑 战。 2025.10. 10 权益市场回暖推动固收+产品活跃 本文字数:1788,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陈君君 随着A股近期持续走强,沪指突破3900点,科创50指数单日涨幅超过5%,银行理财市场也随之活 跃。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固收+产品的收益表现与权益市场走势密切相关。普益标准数据显示,今年三季 度混合类产品规模从6月底的6470.76亿元增至9月底的6548.11亿元,实现77亿元增长。 多元策略与风险管理成为关键 市场升温的同时,风险管理也成为理财公司布局固收+产品的核心。兴银理财创新业务部总经理叶予 璋指出,绝对收益策略主要通过两条路径实现:一是"固收+期权",在参与权益市场的同时防范黑天 鹅、灰犀牛事件冲 ...
兴银理财注册资本翻番,增资至100亿元
人民财讯10月10日电,记者获悉,近日,兴业银行(601166)全资子公司兴银理财获批以未分配利润转 增注册资本方式,增加注册资本50亿元,注册资本变更为100亿元。 ...
调研上市公司超2000次!银行理财加速布局权益市场
数据显示,截至10月9日记者发稿,今年以来,25家理财公司调研A股上市公司次数超2000次,科技、 医药等新质生产力领域成为重点关注方向。宁银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杭银理财等机构调研上市 公司次数较多。 频繁调研上市公司是理财资金加速流入权益市场的直观体现。同时,含权类理财产品不断增多。据中国 理财网统计,目前全市场存续的权益类理财产品共48只。 宁银理财不仅密切关注上市公司当下财务健康情况,如净利润变化、毛利率情况、库存水平、产能利用 率,更关注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与战略布局,譬如行业竞争态势、业务布局变化以及长期战略与能力建 设等。 从板块分布看,深证主板和科创板是理财公司调研重点。被调研个股属于深证主板、科创板的分别有 494只、459只,合计占比超过53%。 华宝证券分析师蔡梦苑表示,理财公司加大调研力度背后有多重考量:一是弥补权益投研短板,夯实选 股能力;二是充分发挥"投贷联动"优势,挖掘产融协同价值;三是顺应低利率与净值化趋势,提升产品 竞争力。在优质固收资产稀缺的背景下,权益资产成为增厚收益的重要来源。 含权理财供给增加 今年以来调研上市公司超2000次 今年以来,截至记者发稿,25家银行理财 ...
科创50指数单日涨幅超5%,银行固收+成为存款搬家新路径
Di Yi Cai Jing· 2025-10-09 12:40
预计下半年及2026年全年,理财资金增配权益的规模有望超过千亿元。 随着A股近期持续走强,沪指突破3900点,科创50指数单日涨幅超过5%,银行理财市场也随之活跃。 10月9日,三大股指集体收涨。沪指报3933.97点,涨1.32%,创逾十年新高;深成指涨1.47%,创业板指 涨0.73%。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达2671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放量4746亿元。 与此同时,国际金价保持4000美元/盎司高位,投资者对资产配置的关注进一步提升。在此背景下,多 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加快"固收+"产品调整步伐,布局多元化策略,以应对市场火热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权益市场回暖推动固收+产品活跃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固收+产品的收益表现与权益市场走势密切相关。普益标准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 混合类产品规模从6月底的6470.76亿元增至9月底的6548.11亿元,实现77亿元增长。 中泰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戴志锋指出,理财产品通过直接投资股票的规模处于五年低点,但通过基金间接 投资权益市场的规模创五年新高,固收+产品在间接权益布局上潜力仍大。他预计,随着混合类、固收 +产品发行量上升,下半年及2026年全年,理财资金增配权益的规模有望超 ...
百姓理财观变了!从“唯存款”到“新三金”
与银行理财规模同步增长的,还有基金产品的规模。9月25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 示,截至2025年8月底,我国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6.25万亿元,再创新高。这是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 今年以来第五次创下历史新高,也是公募基金规模首次突破36万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4年9月底以来,公募基金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12月底,公募基金规模达32.83万 亿元。2025年7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突破35万亿元大关。与7月底相比,8月公募基金规模增长约1.2万 亿元。 国庆期间,家住西北某省会城市的张女士,申请提前支取10万元定期存款。近一年来,张女士的子女和 身边的朋友,通过理财都获得了不错的收益,这让张女士也有些动心,决定先用10万元存款"试试水"。 张女士的情况并非个例。"十四五"期间,中国居民理财观念经历了一场变革:银行理财规模突破30万亿 元,公募基金站上36万亿元新高,私募基金走向专业化。这组数字背后,是普通人从"唯存款"转向多元 配置的五年,是百姓财富观念重塑的五年。 理财、基金规模持续攀升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此前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年上)》显示,截至2025 ...
渤银理财总裁金韬升任董事长
渤银理财于2021年4月25日获批筹建,2022年9月2日获批开业,2022年9月6日取得营业执照,2023年2月 3日正式对外营业,注册资本为20亿元,是渤海银行的全资子公司。 资料显示,金韬原为渤银理财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裁。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马慜)9月30日,渤银理财发布公告称,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 金韬渤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任职资格的批复》,自2025年9月28日起,金韬先生担任渤银理财有 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
【银行理财】理财公司加码科创债ETF,上市公司调研力度再升级——银行理财周度跟踪(2025.9.22-2025.9.28)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9-30 06:50
分析师:蔡梦苑 登记编号:S0890521120001 分析师:周佳卉 登记编号:S0890525040001 投资要点 监管和行业动态: 1、9月24日,国内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集体上市,标志着科创债ETF市场 显著扩容。理财公司已成为科创债ETF的重要投资主体,兴银理财、招银理财等机构旗下多只 产品现身多家科创债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单。2、随着权益市场逐步回暖,理财公司正以"产 品端扩容+投研端深化"的"双管齐下"策略,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一方面加 大含权类理财产品发行力度,另一方面提升对上市公司的调研频次与深度 。 同业创新动态: 1、建信理财于9月23日成功发行首只结构性理财产品"私行精选福星黄金鲨鱼 鳍固收类封闭式产品2025年第1期",产品募集规模接近上限,获得个人投资者广泛认可。2、9 月25日,奇瑞汽车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为年内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车企IPO,中邮理财获配 基石投资份额2000万美元。 收益率表现: 上周(2025.9.22-2025.9.28,下同)现金管理类产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录得 1.30%,环比上升1BP;同期货币型基金近7日年化收益率报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