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资金入市

Search documents
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机制迎重磅更新,如何影响A股市场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7-11 15:14
年,新版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机制来袭。7月11日,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 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推动保险资金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其中,针对 险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这两大关键指标的评价方式再度进行了调整,将三年、五年的长周期考核权重提升至70% 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强国有商 财金〔2025〕62号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 业保险公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 为落实中央金融办等6部门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有关要求 保险资金的市场稳定器和经济发展助推器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 的通知》(财金〔2022〕72号)、《财政部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加强国有商业 (以下统称《办法》)相关规定,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办法》中经营效益类指标的"净资产收益率"由"3年周期指标+当年度指标"相结f 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 ...
A股利好来了!财政部通知
新华网财经· 2025-07-11 08:40
又一利好市场的重磅政策出台。今日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 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下称《通知》),引发资管机构热议。《通知》 全文如下: 在机构看来,《通知》推动国有险资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 性突破。不但为资本市场引入"源头活水",也从制度层面确立了长期投资的行为范式,将有 效提高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优化市场生态,为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打下更加稳健的 基础。 制度之利 利在长远 怎样才能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让资本市场更好地为利各方? 在机构人士看来,制度的牵引和指导是关键。 从《通知》的具体内容来看,核心在于将保险资金净资产收益率由"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 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将 资本保值增值率由"当年度指标"同样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与 此同时,财政部还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提出三点要求: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注重稳健经 营,增强投资管理能力。 在银华基金总经理王立新看来,此次财政部落实《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 案》,印发《通知》, ...
A股大利好!生力军来了 33万亿元险资市场 又迎来重要制度性突破!
Zhong Guo Ji Jin Bao· 2025-07-11 08:33
33万亿元险资市场,又迎来重要制度性突破! 近日,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长 周期考核,不断提升经营管理能力,进一步拉长国有保险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等关键指标的长周期考核,将三年、五年的长周期 考核权重提升至70%。 业内人士表示,《通知》将推动险资更加注重长期收益,加大A股投资力度,更好发挥长期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并将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 展。 将三年、五年长周期考核权重提升至70% 《通知》主要内容如下: 1、进一步加强长周期考核。 一是将净资产收益率由"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以推动国有 商业保险公司更加注重长期收益、防范短期行为,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是将资本保值增值率由"当年度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以降低市场波动对国有商 业保险公司当年绩效评价结果的影响,有助于引导其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更好发挥其长期机构投资者作用。 前 ...
A股大利好!生力军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7-11 08:23
【导读】 财政部印发 《通知》,推动国有保险公司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33万亿 元险资 市场 ,又迎来 重要制度性突破 ! 近日,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 核的通知》 ( 以下简称《通知》 ), 要求进一步加强长周期考核,不断提升经营管理能 力, 进一步拉长 国有保险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等 关键 指标 的长周期考 核 ,将三年、五年的长周期考核权重提升至70% 。 业内人士表示, 《通知》 将 推动 险资 更加注重长期收益, 加大A股投资力度,更好 发挥 长期机构投资者 的 作用,并将 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将三年、五年长周期考核权重提升至70% 《通知》 主要内容如下: 1、 进一步加强长周期考核。 王立新 认为, 商业保险资金来源稳定、偿付周期长,是典型的 " 长钱 " 。长周期考核机制 建立后,保险资金将不惧市场短期波动,敢于加大A股投资比例,并保持相对稳定,能通过长 期投资获取可观回报。同时,保险资金投资行为的稳定,也将有效提高资本市场内在稳定 性,降低市场波动,大幅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 ...
下一轮超级机会,买什么?
摩尔投研精选· 2025-07-10 10:42
指数重新站上3 5 00点。 银行股涨疯了, 工行、建行等四大行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工行2.9万亿,建行2.6万亿,农行2. 2万亿,中行1.9万亿,共计市值突破了9 万亿。 但是一些题材股,却在启动时的首板或二板时,就放出了历史天量。这种情况以前是比较少见的,而近期观察到,这基本上是常态了。 还有很多散户的账户却在经历温水煮青蛙般的煎熬。 01 下一轮超级机会 再来看一个指标:储蓄率是股市的反向指标 最近有个数据需要引起我们重视: 据统计, 202 2- 2024年间居民存款增量分别达17. 8万亿、16.7万亿、14.2万亿元,三年累计新增存款规模突破48.8万亿元 。可同时房 价缩水却蒸发了120万亿。 今年6月份有个统计,说今年前五个月,居民存款减少了2.4 6万亿,相当于每天有160亿从银行账户里拿出去。 今年年初,六部委联合出台《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明确要求大型保险公司每年新增保费的30%必须投A股, 社保基金也要提高股票 配置比例。 更直接的是, 银行自己也在降息,六大行带头,中小银行跟进,5月份一年期存款利率正式跌破1%。 这就相当于很明确的告诉你,别存钱了,去投资吧。 其次,市场在也在引导 ...
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成“核心战场”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7-10 05:31
今日盘中,港股建材、港股钢铁、港股银行、港股非银等板块涨幅居前,带动成分股含有较多此细分行 业的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上涨超1.2%。 目前港股央企红利ETF所跟踪指数的股息率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之差仍在4.5%的较高水平,即便短期资 金有"落袋为安"的动作,但从长期看,低估值、高确定性的资产依然会吸引资金持续流入,行情延续的 核心逻辑未被显著破坏。 7月7日-7月9日,南向资金净流入港股市场近200亿人民币,随着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流动性改善, 作为南向资金核心增配方向的港股银行、能源板块,成为港股估值修复预期升温的最大推手。 自4月经历关税政策反复的扰动后,南向资金的交易风格有明显变化,从一季度以进攻为主的恒生科技 切换到防守为主的红利资产。在市场风险偏好降低与无风险利率下行的双重驱动下,南向资金更青睐增 配高确定性的红利资产。 政策层面,年初推出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要求扩大权益类基金规模占 比,并着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加速进入资本市场。从资产配置角度看,这类资金基于负债端的久期匹配特 性,更倾向于配置具有稳定分红特征的低波动资产。在此背景下,港股央企红利资产兼具"央企 ...
平安证券晨会纪要-20250710
Ping An Securities· 2025-07-10 01:05
其 他 报 告 2025年07月10日 晨会纪要 | 国内市场 | | 涨跌幅(%) | | | --- | --- | --- | --- | | 指数 | 收盘 | 1日 | 上周 | | 上证综合指数 | 3493 | -0.13 | 1.40 | | 深证成份指数 | 10582 | -0.06 | 1.25 | | 沪深300指数 | 3991 | -0.18 | 1.54 | | 创业板指数 | 2185 | 0.16 | 1.50 | | 上证国债指数 | 226 | 0.00 | 0.16 | | 上证基金指数 | 6945 | -0.04 | 0.16 | | | | 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 | | | 海外市场 | | 涨跌幅(%) | | | --- | --- | --- | --- | | 指数 | 收盘 | 1日 | 上周 | | 中国香港恒生指数 | 23892 | -1.06 | -1.52 | | 中国香港国企指数 | 8597 | -1.28 | -1.75 | | 中国台湾加权指数 | 22527 | 0.74 | -0.14 | | 道琼斯指数 | 44241 | ...
月酝知风之银行业:股息仍具吸引力,关注长期资金入市
Ping An Securities· 2025-07-09 08:17
证券研究报告 月酝知风之银行业 ——股息仍具吸引力,关注长期资金入市 银行行业 强于大市(维持) 证券分析师 袁喆奇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20080003 许淼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25020001 研究助理 李灵琇 一般从业资格编号:S1060124070021 2025年7月9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 核心摘要 2 行业核心观点:资金结构深刻变化,顺势而为重配置轻交易。资金流向的变化是推动板块估值修复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一方面被动指数的持续扩容带来了稳定的资金流入,板块 高权重的特征仍将持续推动资金的流入,一方面银行板块低波高红利的特征更易获得险资等中长期资金的青睐,目前板块平均股息率达到3.86%,结合监管一系列引导中长期资金 入市的措施,预计板块的股息配置价值吸引力仍将持续。个股维度,我们结合股息和潜在增量中长期资金流入空间看好A股股份行板块以及部分优质区域行(成都、北京、江苏、 上海、苏州、长沙),同时关注更具股息优势的港股大行配置机会。 行业热点跟踪:中长期资金趋势性流入,高股息价值投资持续。险资持续增配银行板块。24年以来险资增配速度略有提升,新会计准则运用之后保险资金为了 ...
★引入源头活水 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03 01:56
"资本市场在经济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明显提升。"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章俊认为,股 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市场稳定对于改善市场预期、提振投资者信心以及促进消费和投资至关重要,尤 其是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资本市场有助于引导资金向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领域聚集,推动产 业结构升级。 4月以来,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冲击全球金融市场,A股市场亦受到影响。为维护市场稳定,我国多 部门、各类市场主体纷纷出手,中央汇金公司积极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国有 资本运营公司、央国企集团、保险机构、上市公司"真金白银"实施增持回购,打出了一系列稳市"组合 拳",A股市场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彰显出我国政策工具储备充足、资本市场稳市机制持续优化、经 济基本面稳中向好的信心与底气。 博时基金首席权益策略分析师陈显顺认为,当前海外市场局势仍不明朗,关税冲击还有可能带来全球金 融市场动荡,持续稳定国内资本市场仍有必要。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稳定了市场预期,提振了投资者 信心,维稳力量将持续发挥作用。 专家指出,"活跃资本市场",意味着资本市场要在稳定的基础上更趋活跃,这与"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 调一脉相承, ...
★金融政策打出组合拳 释放稳市场稳预期强烈信号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03 01:56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和中国证监会每次联合发声,市场都要竖起耳朵仔细听。5月7日,三 个部门的"一把手"同时亮相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的改革举 措,从货币政策持续加码、金融制度精准指向重点领域、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等方面稳定市场,释放出 稳市场稳预期的强烈信号。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金融监管部门加大货币政策调控的强度,提高金融政策调控 的精准性,打出有力有效的政策"组合拳",维护市场回稳向好态势,通过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以高质量 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支持经济稳定增长。 实施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发布会上明确,进一步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 施。数量型政策方面,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加大中长期流动性供给,保持市场流动性 充裕。 权威专家指出,此次降准有利于保持流动性充裕,增强特定领域信贷供给能力,调整市场流动性结构, 相应适当减少短期流动性工具的滚动续作,加大中长期流动性供给,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增强银行负债 稳定性,弱化银行高息揽存动力,压缩非银机构资金空转套利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