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天科技
icon
Search documents
美航天局:SpaceX研发月球着陆器进度滞后 拟重新开放竞标
Xin Hua Wang· 2025-10-21 09:08
美国航天局代理局长肖恩·达菲20日表示,由于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研发"阿耳忒弥斯3 号"载人登月任务着陆器进度滞后,航天局计划重新开放该合同,允许其他美国企业参与竞标。 达菲当天在社交媒体X上表示:"SpaceX目前拥有建造'载人着陆系统'的合同,该系统将在'阿耳忒弥斯3 号'任务中把美国宇航员送上月球。但竞争与创新是美国在太空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关键,因此美航天 局决定将'载人着陆系统'的生产向蓝色起源等其他优秀美国企业开放。" 据美航天局介绍,"载人着陆系统"(月球着陆器)是"阿耳忒弥斯3号"载人登月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负责宇航员在月球轨道与月球表面之间的运输。宇航员将首先搭乘"猎户座"飞船进入月球轨道,然后转 乘着陆器降落到月球表面。在完成采样、科学实验和环境观测等任务后,宇航员再搭乘着陆器返回月球 轨道,与"猎户座"飞船对接,最后返回地球。2021年4月,SpaceX获得美航天局约29亿美元的合同,负 责开发和制造着陆器。 达菲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SpaceX做了"非凡"的工作,但在进度上落后了,美国总统特朗普希望在 其任期结束前实现载人登月。 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X上 ...
美航天局:SpaceX研发月球着陆器进度滞后 拟重新开放竞标
Xin Hua She· 2025-10-21 09:02
达菲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SpaceX做了"非凡"的工作,但在进度上落后了,美国总统特朗普希望在 其任期结束前实现载人登月。 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X上回应称,该公司相比美国太空行业其他公司"进展如闪电般迅速",并表 示该公司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最终将完成"整个登月任务"。 据美航天局介绍,"载人着陆系统"(月球着陆器)是"阿耳忒弥斯3号"载人登月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负责宇航员在月球轨道与月球表面之间的运输。宇航员将首先搭乘"猎户座"飞船进入月球轨道,然后转 乘着陆器降落到月球表面。在完成采样、科学实验和环境观测等任务后,宇航员再搭乘着陆器返回月球 轨道,与"猎户座"飞船对接,最后返回地球。2021年4月,SpaceX获得美航天局约29亿美元的合同,负 责开发和制造着陆器。 除SpaceX之外,还有多家美国企业参与"阿耳忒弥斯"计划的不同环节,包括蓝色起源、波音、洛克希 德-马丁等公司。 新华社洛杉矶10月20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航天局代理局长肖恩·达菲20日表示,由于美国太空探索 技术公司(SpaceX)研发"阿耳忒弥斯3号"载人登月任务着陆器进度滞后,航天局计划重新开放该合 同,允许 ...
NASA局长:就你这进度,怎么抢在中国前面…
Guan Cha Zhe Wang· 2025-10-21 06:07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在美国新一轮太空竞赛的焦虑情绪中,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登月 计划或将上演"临阵换将"的戏码。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当地时间10月20日,NASA代理局长、交通部长达菲(Sean Duffy)在两档节目中公开指责SpaceX公司进度滞后,直言将开放登月合同竞争,以赶在中国之前实现 载人重返月球。对此,SpaceX创始人马斯克随即反击称,"与其他公司相比,SpaceX的进展速度就像闪 电。'星舰'最终将完成整个月球任务"。 SpaceX是参与NASA"阿尔忒弥斯计划"(Artemis mission)的多家承包商之一,该计划旨在实现"人类在 月球的首次长期驻留",并为火星探测任务做准备。2021年,SpaceX曾赢得一份价值29亿美元的合同, 为"阿尔忒弥斯三号"任务提供航天员登月着陆系统。 按照官方时间表,该登月任务计划在2027年将宇航员送上月球。然而,SpaceX研发的巨型登月火箭"星 舰"还处于起步阶段,2025年以来已发生三次飞行故障,仅完成数次成功的亚轨道试飞。 达菲周一早上在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采访强调,SpaceX的进度落后于 ...
这项增速全国“三连冠”,释放海南“向新力”
Hai Nan Ri Bao· 2025-10-20 01:06
邱江华 10月17日,2024年海南省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 展(R&D)经费109.61亿元,比上年增加19.81亿元,增长22.1%,高于全国13.2个百分点。据悉,这项增 速位列全国第一。 值得关注的是,这已是海南R&D经费投入增速连续第三年位居全国第一。"三连冠"可以充分说 明,这绝非偶然的数字波动,更不是短期政策红利催生的临时效应,而是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科 技创新活动日益活跃的体现,为推动海南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更坚实、更持续的动能。 R&D经费不只是简单"花钱",而是未来竞争力的"储蓄" 要读懂这份"三连冠"成绩单的分量,首先要厘清一个关键概念:什么是R&D经费? R&D经费,是指为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创新或工艺改进,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大 领域投入的资金总和。基础研究是探索"从0到1"的原始突破,应用研究是衔接"从1到10"的技术转化, 试验发展则是实现"从10到100"的产业落地,三者共同构成了创新链条的完整闭环。 R&D经费的投入强度(R&D经费占GDP比重)与增速,反映出一个地区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更预 示着其未来经济发展的潜力与 ...
刷新两个“最”!神二十乘组“太空出差”渐入尾声 | 中国空间站周记上“新”↓
Yang Shi Wang· 2025-10-19 09:25
央视网消息:由陈冬、陈中瑞和王杰组成的神二十乘组在轨已经170余天,"太空出差之旅"渐入尾声。目前,中国空间站内各项在轨工作有序 推进,多项空间科学实(试)验按计划开展。 多领域空间科学实(试)验推进 在航天医学实验领域,乘组使用笔记本电脑、相关设备及软件完成了上下视野研究、执行功能训练、元认知监控研究等多项实验的行为测试。 并通过脑电实验,获取相关实验项目所需数据,有助于揭示长期空间飞行对航天员感知和认知能力的影响。 同时,利用视功能测量仪主机、眼动仪和测试软件,开展了视觉运动重力表征等项目研究工作。乘组在轨完成了唾液样本采集与冻存相关工 作,开展长期空间飞行肠道菌群变化对机体代谢及肠胃功能影响的研究。利用太空拉曼光谱仪,对尿液样本中的代谢组分进行检测,所采集信 息将用于进一步修正和完善相关特征代谢物指标体系和评判准则。 空间材料科学领域相关实验持续开展,乘组完成无容器柜实验腔体样品清理、样品更换,轴心机构电极维护、视窗盖镜片更换等工作。在空间 新技术与应用领域,完成了第五批微生物防控技术培养芯片试验样品安装工作。 航天员身体健康保障进行时 在健康维护与保障方面,乘组完成了腹部、肌肉、心血管等方面超声检查, ...
中国航天机构参展泰国航天博览会 分享科技创新成果
Xin Lang Cai Jing· 2025-10-18 03:43
2025泰国航天博览会于10月16日至18日在曼谷举办,多家中国航天机构和航天科技企业参展。本届博览 会设"迈向天际——为了全人类的中国深空探测合作项目""中国—东南亚卫星遥感应用合作"主题研讨 会,来自中国国家航天局、中国航天科技企业以及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与各国航天专家交流探讨,展现 中国航天科技创新对促进全球深空探测领域国际合作以及人类航天科技进步做出的贡献。(央视新闻) ...
今年发射“3败2胜”,二代“星舰”谢幕,三代能否担当重任?
Huan Qiu Shi Bao· 2025-10-14 22:58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谢昭】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于当地时间13日成功完成新一代超重型火箭"星舰"的第11次试飞。此次发射不但是第二代"星 舰"的"收官之战",同时也标志着SpaceX即将迎来更关键的第三代"星舰"。美国"太空新闻"网站称,"星舰"不但承担着SpaceX的"星链"互联网卫星星座的紧 迫发射需求,还是美国能否"赶在中国之前重返月球"的关键所在。 " 完美的谢幕 " 路透社称,美国东部时间13日晚上6时23分,"星舰"从SpaceX位于得克萨斯州南部的星际基地设施升空。在这次发射中,作为一级火箭的超重型助推器属 于"再次利用",此前曾在第8次试射中使用过。它成功地将"星舰"飞船送入预定高度后,受控降落在墨西哥湾,在海面上实现软着陆。 而"星舰"飞船也顺利地抵达亚轨道空间,释放了一组"星链"卫星的模拟载荷并完成了在轨点火试验。此后它顺利穿过地球大气层,降落在印度洋的预定海 域。在此过程中,"星舰"飞船重新设计的隔热层成功经受住了重返大气层时的高温考验,并完成了"动态倾斜机动"。后者未来将用于"星舰"飞船重返星际基 地的降落过程。 "太空新闻"网站称,"星舰"第11次发射总体而言算得上完美 ...
产业一线科技大咖进高校,何以让台下大学生热血沸腾
Sou Hu Cai Jing· 2025-10-14 14:41
Core Points - The event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practical efforts and hard work in achieving socialism and national rejuvenation, as highlighted by Xi Jinping's statement "Socialism is achieved through hard work, and the new era is created through struggle" [1][2] - The event featured presentations from industry professionals in aerospace technology, electric vehicle manufacturing, and biomedicine, showcasing advancements and encouraging student engagement in these fields [1][10] Group 1: Aerospace Technology - The presentation by aerospace designer Jia Yang illustrated his journey from a young dreamer to an engineer involved in significant space missions, emphasizing the collective effort of the nation in space exploration [3][4] - Jia Yang's narrative highlighted the achievements of China's space program, including the Shenzhou spacecraft and the Tianwen Mars rover, symbolizing national pride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4] Group 2: Electric Vehicle Manufacturing - Xiaomi's automotive project director Fang Kan shared insigh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vehicles, emphasizing the challenges faced and the importance of perseverance and passion in achieving success [6] - Fang Kan's story resonated with students, drawing parallels between automotive innovation and academic research, encouraging them to embrace challenges as opportunities for growth [6] Group 3: Biomedicine - He Ting, CEO of Beijing Yimiao Shenzhou Biopharmaceutical Co., discussed his entrepreneurial journey focused on cancer treatment, aiming to make advanced therapies accessible to more patients [8] - He Ting's commitment to combating cancer reflects a broader trend in the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towards innovative solutions and patient-centered care [8] Group 4: Educational Impact - The event served as an inspiring "bi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esson" for students, motivating them to contribute to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embody the spirit of hard work and innovation [10] - Students expressed a renewed sense of purpose and commitment to their studies and future careers, aiming to align their aspirations with national goals [10]
洲际航天科技(01725)拟更名为“中国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智通财经网· 2025-10-13 15:06
智通财经APP讯,洲际航天科技(01725)发布公告,董事会建议将公司英文名称由"USPACE Technology Group Limited"更改为"China Strategic Technology Group Limited",并采纳中文名称"中国技术集团有限 公司"作为公司之双重外文名称,以取代其现有中文名称"洲际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校馆弦歌丨哈工大航天馆:探深空奥秘 燃未来之光
Xin Hua She· 2025-10-12 09:15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东风二号导弹、神舟五号飞船1:1模型……走进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馆,仿佛置身于中国航天事业的时光长廊。 在这里,从开启中国航天新纪元的"东方红一号"卫星,到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尖兵一号"返回舱,每一个展品背后都凝结着无数中国航天人的 心血与智慧。 记者:何山、杨思琪 摄制:由培远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责编:徐皓 ] 始建于1986年的哈工大航天馆是全国高校规模最大、展品最丰富的航天主题展馆。 这里还有来自月球和火星的"信使":嫦娥五号、六号月壤采样任务钻采子系统和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上的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智能结构, 代表着中国航天在深空探测领域的尖端技术,承载着中国航天人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精神。 在"哈工大与中国航天"展厅科研成果展区,哈工大服务航天强国建设的诸多标志性成果,是哈工大与中国航天事业同频共振、同向同行的生动注 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