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

Search documents
假期第三天长沙瞬时客流最高峰191.39 万人次,同比增长18.67%
Chang Sha Wan Bao· 2025-10-04 01:19
Group 1: Tourism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 The tourism market in Changsha experienced significant growth during the National Day and Mid-Autumn Festival holiday, with a peak visitor count of 1.9139 million on October 3, representing an 18.67% increase from the previous year's peak of 1.6128 million [1] - New cultural and tourism products, such as the "YOU Market" art store and the "Initial Love" tea house, have emerged, attracting both local and visiting tourists [1][2] -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al relics into cultural spaces, like the oil factory area, has created unique attractions that resonate with visitors, enhancing the overall tourism experience [1] Group 2: Cultural Events and Performances - The "Initial Love" tea house in Kaohui Town features over 600 donated vintage items, creating a nostalgic atmosphere that elevates it beyond a typical tea-drinking venue to a cultural gathering space [2] - The Korean drama "Beautiful Life" has gained popularity during the holiday period, with nearly sold-out performances, indicating a strong demand for engaging cultural events [2] - The combination of emotional storytelling and relatable themes in performances like "Beautiful Life" contributes to their appeal and success during peak tourist seasons [2]
陕派话剧《生命册》角逐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10-04 00:22
10月10日至11日,由陕西演艺集团·陕西人民艺术剧院有限公司出品的话剧《生命册》,将在重庆 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上登台亮相。该剧作为陕西省唯一参评第十八届"文华剧目奖"的作品,将以 深刻的人性描摹与张力十足的舞台表达,向全国观众展现"陕派话剧"的独特魅力。 中国艺术节是我国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广的国家级文化艺术盛会。三年前,陕西人艺创排的《主 角》曾摘得"文华大奖"。此次携原创话剧《生命册》再度出征,陕西人艺希望借助这一平台,进一步彰 显陕西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创作实力。 原标题:陕派话剧《生命册》角逐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 在艺术表达上,《生命册》坚持现实主义手法,通过细腻的细节刻画与生动的语言,再现了复杂斑 斓的人物群像与时代变迁。剧中塑造的丢儿、骆驼、老杜、虫嫂等角色,真实而富有层次,共同勾勒出 一幅城乡交织的生命图景。 自2023年5月首演以来,《生命册》已在全国12座城市巡演45场,吸引观众超过9万人次,并屡获殊 荣,包括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多项荣誉,显示出 广泛的市场影响力与艺术认可度。 《生命册》改编自著名作家李佩甫荣获茅盾文学奖的同名长篇 ...
“大戏”上演!丰盛文化大餐点亮百姓多彩假期 创新表达让经典绽放新光彩
Yang Shi Wang· 2025-10-03 09:03
2025年是戏剧大师曹禺诞辰115周年,该版《雷雨》创排于2021年,曾赴多地巡演。主创团队从1934年曹禺发表的初版剧本中寻找叙事脉络, 在舞台上以别具一格的方式,重新讲述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以对剧本的当代解读和深入挖掘,向慕名而来的观众展示经典剧作的永恒魅力。 据了解,本轮演出将持续至10月7日。 民族歌剧《红高粱》等"大戏"精彩上演 国庆假期,"大戏看北京"2025展演季火热举办,各类演出吸引大批市民游客观演。 央视网消息:这个国庆假期,各大文艺院团竞相推出精品文艺演出,为人们的假期生活提供丰盛的文化大餐。在首都剧场中国话剧《雷雨》再 度上演,用创新表达让经典焕发新光彩。 国庆假期由濮存昕、唐烨执导的《雷雨》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曹禺剧场上演。该版《雷雨》在舞台空间上进行了诸多实验性的拓展,让全剧 呈现兼具象征与写实的双重表达,充满了"诗"的气质。 2025国际音像艺术作品博览会,6大展区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来自17个国家的近6000件珍藏音像作品集体亮相。进入北京艺术中心的大厅, 观众仿佛打开了时光隧道,步入一张张黑胶汇成的留声岁月之中。 走近北京艺术中心的户外,就看到有的市民席地而坐,聆听免费演出 ...
假日经济新观察·消费驱动力跃迁 市场呈现品质化、理性化、体验化新面貌
Yang Shi Wang· 2025-10-03 07:06
Group 1 - The 2025 National Day and Mid-Autumn Festival will create an 8-day long holiday, significantly boosting consumer enthusiasm and demand across various sectors such as dining, shopping, and entertainment [1] - Major tourist attractions and shopping districts are experiencing a surge in foot traffic, indicating a vibrant consumer market [2][3] - Cultural IPs are injecting long-term momentum into the cultural tourism economy, with significant exhibitions and performances attracting large crowds [5][7] Group 2 - The "Reunion Economy" is thriving during the dual festival period, with retail and dining sectors seeing simultaneous growth, highlighted by the popularity of mooncakes and family meals [8][10] - Local cultural and heritage resources are being leveraged to create immersive experiences in ancient towns, enhancing tourism appeal [11][13][15] - Over 4.8 billion yuan in consumer subsidies are being distributed across the country, supporting a wide range of cultural and tourism activities [16][19] Group 3 - The holiday economy is driving sustained consumer vitality, with strong demand for travel and immersive experiences [20][22] - There is a shift in consumer behavior from survival-based spending to development and enjoyment-oriented consumption, with cultural experiences becoming a core driver [24] - The dual push from policy and market forces is accelerating innovation in product offerings, catering to all age groups and opening new avenues for consumption [26]
演出市场“冷热不均”如何破局?看“一元剧场”的经济账本
Sou Hu Cai Jing· 2025-10-03 00:51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票房收入达579.54亿元。演出市场日渐火爆,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商业演出票价高,基层平价演出供 给严重不足,"大城市热、小城市冷"的失衡格局。如何破解这个难题? 本文转自【央视财经】; 陕西渭南市拥有13个专业剧团,能进行10个地方戏曲剧种的演出。但在20年前,渭南市守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却出现了剧团长期无戏演、群众无戏看的困 境。即便是名家出演的秦腔演出也无人问津,那段时间在秦腔剧团人的眼中,是秦腔发展的至暗时刻。 为了走出这个困境,2007年下半年,渭南围绕着"政府扶持、企业联姻、院团服务、百姓受惠"的基本思路,在全国率先开始了一元演出的新探索。渭南市秦 腔剧团成为改革的先行者。 起初,剧场的演员们思想接受不了,认为一元的票价是糟蹋艺术,但是他们没有想到,2007年"一元剧场"首演的当天,一元1张的戏票半小时全部售空,出 现了一票难求的火热场面,也瞬间点燃了演员们此前逐渐冷下去的心气儿。 商业演出必不可少,但是"一元剧场"才是他们赢得观众最坚实的基础。如今,渭南市秦腔剧团每年演出200场左右,其中有120场是"一元剧场"的演出。 这种文化浸润正在打通文化惠 ...
小剧场撬动大市场!“白天逛商圈,晚上进剧场”成年轻人休闲新选择
Sou Hu Cai Jing· 2025-10-02 00:01
如今国产原创剧目占比超过了50%,一些优秀剧目逐渐走向海外。音乐剧《蝶·变》《梦微之》都是其中的代表。 沉浸式话剧之所以经久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沉浸式体验。《阿波罗尼亚》就是让观众在吧台边,边喝酒,边看戏,和演员零 距离的沉浸式体验,带来了突破常规的观剧体验。 亚洲大厦里的小剧场不断扩张,发展到现在已有19个演艺空间、19部剧。位于大厦地下二层的音乐剧《海雾》是今年6月推出的新剧目,客单价在300多 元,平均上座率70%就有2万多的票房收入,回收成本指日可待。 小剧场的火爆不但让亚洲大厦成为时尚地标,还激活了演艺市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创作者。28岁的吕学平是国产原创音乐剧的创作者。今年7 月,他的第一部作品《雕像》在亚洲大厦首演,平均上座率达到了80%以上。 如今,在一些城市的热门商圈,"白天逛商场,晚上进剧场"正成为许多年轻人的休闲新选择。小剧场这门"小而美"的生意,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中国演 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至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总收入从243.6亿元猛增至796亿元,其中小剧场及新空间演出功不可没。 上海市南京路的亚洲大厦被称为垂直生长的戏剧街区,这里汇集 ...
“嗨购盛宴·悦享生活”2025滨海新区新河街道消费嘉年华启幕
Sou Hu Cai Jing· 2025-10-01 23:40
渤海之滨,潮涌新河。"十一"假期,市民游客又添了一个集购物、休闲、美食、文化体验于一体的黄金 周欢乐目的地。 9月30日下午,"嗨购盛宴·悦享生活"2025滨海新区新河街道消费嘉年华在滨海吾悦广场启幕。作为滨海 新区向海乐活节系列活动之一,活动以消费为桥连接优质供给与民生需求,让商业活力与社区温情同频 共振。 滨海新区新河街道办事处主任张林堂在致辞中,聚焦区域消费升级、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描绘新河发 展蓝图。活动现场,天津北方演艺集团与南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带来精彩演出,融合传统气韵与时代锋 芒的表演赢得阵阵掌声。 新河街道的发展植根深厚文脉,活动现场,新河街道党工委书记窦克栋为"新河非遗工匠"——宋氏形意 拳传承人、北塘老式海鲜蒸饺制作技艺传承人颁发证书,表彰他们在非遗传承、文脉延续中的坚守和贡 献。随后聘任中国著名山水画家刘家城担任"新河文化匠心推介官"并颁发聘书,期待他们成为文化"传 播使者"。 滨海新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恒为奥运冠军佟文颁发"新河消费嘉年华活动推广大使"证书。佟文表 示:"很高兴助力家乡盛会,希望带动更多人走进新河、体验新河魅力。" 各项仪式后,滨海新区区委副书记李龙宣布:"'嗨购盛 ...
“大戏看北京”2025展演季启幕 百余部精品剧目将登台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10-01 00:36
"大戏看北京"2025展演季启幕 百余部精品剧目将登台 中新网北京9月30日电(记者 徐婧)"大戏看北京"2025展演季30日在国家大剧院开幕,歌剧《红高粱》作 为开幕大戏上演。本届演出季为期三个月,80余家演出单位将在30余家专业剧场、20多个演艺新空间呈 现117部精品剧目,全方位展现国内外戏剧艺术。 "大戏看北京"展演季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是北京推进"演艺之都"建设、 擦亮"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也是展示文艺精品创作成果、加强舞台艺术交流互鉴的 重要窗口。 今年以来,北京"演艺之都"建设按下快进键,首都演出市场活跃兴盛。上半年,北京全市举办营业性演 出超2.9万场,票房收入超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17.8%。 本届展演季继续以"文艺展新姿 精品献人民"为主题,通过"戏剧+百业"模式推动戏剧与文商旅体科深度 融合,重点推出精品大戏、梨园大戏、海外大戏、新锐大戏以及演艺新空间、精品演出进高校六大单 元。今年还将引入沉浸式体验、超高清第二现场等新型呈现形态,为首都文化消费升级注入新动能。 本届展演季精品剧目荟萃,涵盖歌剧、话剧、芭蕾舞、戏曲等10余个门类,为中 ...
“大戏看北京”2025展演季启幕,百部大戏齐聚京城
Xin Jing Bao· 2025-09-30 15:08
大戏 Fish EEE 艺 精 新 文 品 南大 展 KM 民 主 办 : 中 共 北 京 市 委 宣 传 部 北京 市 文 化 和 旅 游 局 本届展演季精品剧目荟萃,涵盖歌剧、话剧、芭蕾舞、戏曲等10余个门类,为中外艺术家搭建高端交流展示平 台。歌剧《白毛女》、舞剧《天工开物》、音乐剧《四十天》等36部国内精品大戏,瓯剧《张协状元》、龙江剧 《鲜儿》等16个地方戏种的戏曲精品,话剧《一仆二主》、舞剧《堂吉诃德》等20部国外优秀剧目,音乐剧《青 春之歌》、话剧《翻山海》等23部青年创新力作,都将登上首都舞台,凸显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功 能定位。 "大戏看北京"2025展演季主视觉海报。 9月30日晚,"大戏看北京"2025展演季在国家大剧院正式拉开帷幕,歌剧《红高粱》作为开幕大戏精彩上演。 今年以来,北京文化(000802)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盛事不断,高光不断,亮点和创新不断。第十五届北 京国际电影节首创"北京电影生活节",试水"票根经济",充分释放了文商旅消费潜能;看·见殷商大展已接待观众 19万人次,门票和文创合计收入近1900万元,彰显了文化文物改革试点的政策效益;"我与地坛"书市再次 ...
百部大戏齐聚“大戏看北京”2025展演季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9-30 13:47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展演季联动北京金秋惠民观演活动,发放2000万元观演补贴,在大麦平台推出观演立减、演赛联动、畅享惠游等活动。策划10条"跟着 演艺游北京"线路,串联我市主要剧场、演艺新空间、商圈和旅游景点。还将推出票根与剧场周边生活场景互动,可享酒店、餐饮、购物折扣,推动城市消 费能级跃升,把实惠送到观众手中,让"看大戏"成为市民日常选择。 本届展演季精品剧目荟萃,涵盖歌剧、话剧、芭蕾舞、戏曲等10余个门类,为中外艺术家搭建高端交流展示平台。歌剧《白毛女》、舞剧《天工开物》、音 乐剧《四十天》等36部国内精品大戏,瓯剧《张协状元》、龙江剧《鲜儿》等16个地方戏种的戏曲精品,话剧《一仆二主》、舞剧《堂吉诃德》等20部国外 优秀剧目,音乐剧《青春之歌》、话剧《翻山海》等23部青年创新力作,都将登上首都舞台,凸显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定位。 北京商报讯(记者 卢扬 卓洋)9月30日晚,"大戏看北京"2025展演季在国家大剧院正式拉开帷幕。据悉,本届展演季以"文艺展新姿 精品献人民"为主题, 通过"戏剧+百业"模式推动戏剧与文商旅体科深度融合,重点推出精品大戏、梨园大戏、海外大戏、新锐大戏以及演艺新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