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等

Search documents
质量撑腰,中小微企业融资不再“卡脖子”!
Sou Hu Cai Jing· 2025-06-23 17:15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质量翻身仗",让咱中小微企业从"因为规模小被嫌弃",变成"凭借质量硬被争抢"。以后谁再敢说"小企业融资没出路",咱就把质量认 证拍他脸上,理直气壮贷钱搞发展! 各位中小微企业的同行们,赶紧把质量这把宝剑磨锋利咯!不管是搞生产的、做服务的,把质量搞上去,拿着市监局给咱搭的融资快车,甩开膀子往前冲。 咱要让市场看看,质量硬的小企业,照样能撑起一片天,融资难?不存在的!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但现在不一样咯!市监局搞的"质量融资增信",就像给咱企业装了个"超级外挂"。啥意思呢?就是咱把产品质量搞扎实,拿到权威质量认证、质量荣誉,这 些"硬通货"就能变成融资的"敲门砖"。银行一看咱企业质量过得硬,知道产品有市场、风险相对小,放贷也更痛快,利息说不定还能往下压! 打个比方,隔壁王哥开的小机械厂,以前生产的零件总被客户挑刺,融资难如登天。后来听了指导,狠抓质量,引入先进检测设备,产品精度、耐用性直接 上了好几个档次,还拿到市级"质量标杆企业"称号。拿着这张"质量名片"找银行,以前求爷爷告奶奶贷不到的款,现在银行主动找上门,利率还优惠不少。 王哥用这笔钱更新设备、拓展产品线,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笑得嘴都 ...
2025年河南省将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00万人次以上
Zhong Guo Chan Ye Jing Ji Xin Xi Wang· 2025-05-30 22:53
《2025年度技能河南建设工作方案》日前出炉。该方案提出,2025年,河南省将实施"十个专项"培训计 划,大规模培养契合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计划全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00万人次以上 (含政府补贴性培训65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取证)65万人;全省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 35%左右。 现代服务业技能培训专项方面,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需求,大规模开展康 养托育技能培训,年培训35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10万人;大力培育文物修复、文创设计、乡村旅游 等复合型人才,年培训3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1万人;开展"巧媳妇工程"技能晋阶培训,年培训3万 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1万人;加大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培训,开展特色餐饮技能培训,年培 训3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0.8万人;加大特种行业、特种设备、特种作业操作、特种岗位等技能人才 培训,年培训3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1万人。 数字领域技能培训专项聚焦河南省数字经济新高地建设,开展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区块 链等领域技能培训。支持各地建设数字经济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实施数字人才技能提升行动和"人工智 能+高质量就 ...
凝聚解纷合力 提升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水平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5-14 18:52
郭晨凯 制图 ——上海金融法院、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联合发布多元解纷十大典型案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大部署要求,进一步优化证券纠纷多元化 解机制,切实保障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值此"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 日"来临之际,上海金融法院与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联合选编了十件证券纠纷多元化解典型案例予 以发布。 十件案例中,法院、投资者保护机构以及调解组织等各方主体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加 强协同联动,综合运用示范性判决全链条纠纷化解机制、证券纠纷协同化解机制、示范调解机制、诉讼 与非诉讼解纷衔接机制等多种方式高效化解群体性纠纷。此次案例发布,旨在传递解纷智慧,凝聚解纷 合力,做深做实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不断提升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水平。 特别代表人诉讼一次性化解证券群体性纠纷 ——投资者与某科技公司等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调解案 基本案情 某科技公司系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的公司。2023年4月,中国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认定该上 市公司在证券发行文件中隐瞒重要事实、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其2020年年度报告和2021年年度报告亦存 在虚假 ...
GDP增量为负,这些省域“第二城”怎么了?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5-12 15:11
每经记者|唐俊 每经编辑|刘艳美 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延续稳中向好、稳中回升的态势,同比增长5.4%,不仅高于去年全年5%的增速,也高于去年一季度5.3%的增速。 城市表现则出现分化。其中,榆林、洛阳、曲靖、柳州等区域经济重镇,一季度GDP均出现负增长,也就是经济总量比去年同期更低。这些城市均为省内经 济第二城,其经济发展对地方经济影响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这几座城市一季度GDP实际增速均为正,这是因为实际增速按不变价格计算,考虑了物价变动的影响。而不考虑价格变化直接比较GDP数值 得出的增速,被称为名义增速。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421500 例如柳州,近年来GDP实际增速基本保持正增长,但2024年的GDP比2018年还低,经济总量"停滞不前"。 实际增速为正、名义增速为负,通常出现在当地物价水平下降时期。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1%,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 (PPI)同比下降2.3%。PPI下降较多,对工业产品影响较大,而上述四座城市,无一例外都是传统工业城市。 在中西部地区,除了各大省会城市,榆林的GDP最高,由此获得了一个响亮的名号——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如果论人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