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工

Search documents
加快绿色化工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产业链规模能级提升 发力4+N,广安攻坚千亿级
Si Chuan Ri Bao· 2025-07-03 02:36
Core Viewpoint - The development of a "4+N" industrial project framework in Guang'an aims to establish a billion-level green chemical industry cluster, led by four major projects with a total investment exceeding 50 billion yuan, generating an annual output value of over 100 billion yuan and tax revenue nearing 10 billion yuan upon completion [1] Group 1: Industrial Development - The four major projects, including Hebang, Lier, Chengxin, and Jiuyuan, are expected to drive the growth of multiple billion-level or near-billion-level projects [1] - Guang'an has set a goal to create a trillion-level green chemical industry cluster, transitioning from a focus on key industrial chain collaboration to becoming a primary carrier for industrial chain scale enhancement [1] Group 2: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 Companies in Guang'an are implementing technological upgrades to achieve green development, with projects like the second phase of Jing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verting kitchen waste oil into biodiesel [2][3] - Guang'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collaborates with universities to support the establishment of R&D centers, resulting in 51 invention patents and 13 industry-leading products [3] Group 3: Project Management and Progress - A rapid feedback mechanism, including daily progress meetings, is employed to address production challenges and ensure timely project completion [4] - The Guang'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as implemented a multi-faceted approach to enhance project quality and efficiency, including a three-party joint office model for problem-solving [4] Group 4: Service and Infrastructure Support - Guang'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acts as a "chief service officer" for enterprises, addressing challenges such as power supply issues for projects like the Jatai Haifu Silicon-based Nano Materials project [5][6] - Infrastructure improvements in the New Bridge Chemical Park, includ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facilities and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hav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park's operational capabilities [6]
2025年浙江绍兴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大力实施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4151”计划,重点打造“10+2”产业集群[图]
Chan Ye Xin Xi Wang· 2025-06-12 01:18
上市企业:浙农股份(002758)、三力士(002224)、梅轮电梯(603321)、越剑智能(603095)、迎 丰股份(605055)、西大门(605155)、瑞丰银行(601528)、金道科技(301279)、万丰股份 (603172)、创新医疗(002173)、海亮股份(002203)、申科股份(002633)、露笑科技 (002617)、菲达环保(600526)、盾安环境(002011)、大东南(002263)、万安科技(002590)、 金海高科(603311)、日发精机(002520)、万丰奥威(002085)、新和成(002001)、三花智控 (002050)、新柴股份(301032)、同星科技(301252)、浙江震元(000705)、古越龙山 (600059)、向日葵(300111)、盛洋科技(603703)、喜临门(603008)、德创环保(603177) 相关企业: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闰土股份有限公司、绍兴兴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扬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欣氟材股份有限公司、绍兴贝斯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皇马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自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化蓝天 ...
举办投资合作交流会、多措并举推动项目落地……四川各地激发招商引资新活力
Zhong Guo Chan Ye Jing Ji Xin Xi Wang· 2025-06-11 22:21
德阳 推动资本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布超30亿元融资需求 日前,"走进德阳.创投未来──中国装备科技城投资合作交流会"在成都举办,吸引50余家投融资机构代 表、30余家本地企业负责人及10余家银行代表参会。现场发布融资需求超30亿元,涵盖高端装备、新能 源、新材料、生物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该活动是德阳打造的"创投天府.周周见"常态化投融资路演活动子活动,旨在搭建企业与投融资机构对 接平台,推动资本与产业深度融合。 活动现场,德阳投控集团发布基金矩阵,以清单形式集中展示50家本地企业融资需求,总额超30亿元, 涵盖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博海新能源拟融资6亿元,德阳 科吉高新材料、四川宏达等企业需求超亿元,中小微企业需求从500万元至2亿元不等,凸显德阳产业梯 度培育活力。 下一步,德阳将依托"创投天府.周周见"常态化路演机制,持续优化科技金融生态,推动资本精准赋能 实体经济,通过深化政金企合作,加快打造"城市合伙人"共赢生态。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近期,四川各地举办投资合作交流会、多措并举推动项目落地、发布产业投资基金 群……开启签约项目"全速模式",激发招商引资新活力。 夯实基 ...
坚定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乐山:谋“化”千亿
Si Chuan Ri Bao· 2025-06-06 06:55
航拍乐山"中国绿色硅谷"核心区(资料图片)。章綦 摄(C视觉) 观城 拥有乐山大佛、峨眉山、晶硅光伏等诸多标签的乐山,还有深厚的化工基础。这里曾诞生了侯氏碱法,发行 了西南第一只股票"川盐化"。如今,乐山是全省重要盐磷化工产业基地,拥有规上化工企业35家,总产值近280亿 元。继千亿晶硅光伏产业之后,2024年,乐山提出,到2030年打造千亿绿色化工产业,强力支撑区域中心城市能 级提升。 近日,四川日报全媒体《"城"势而上·"经济大省挑大梁"四川进行时》采访组走进乐山,所到之处,一派打造 千亿绿色化工产业的热闹景象。乐山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乐 山将不断提升化工含"绿"量,以高端精细化学产品为转型发展方向,推动产业建圈强链,抢占未来市场。 谋"化"千亿,新的化学反应,正在乐山发生。 谋新路 从一个专班看路径选择 5月14日,乐山市委召集10余个部门及相关区(县),专题研究绿色化工产业发展工作,成立绿色化工产业发 展推进工作专班。这是全省首个市州级的绿色化工产业推进专班,负责在乐山全市范围内统筹规划、协调要素、 督察督办等。 "谋'化'千亿,乐山将举全市之力。"见证专班 ...
广西北海铁山港:30年蝶变超千亿现代化工业强区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04 12:26
作为桂东南地区重要的出海通道,2017年6月,北海港口扩大开放,铁山港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铁山 港公用码头成为连接中国西南地区以及华南、华中部分地区的陆海新通道国际门户港。 2025年4月2日,铁山港20万吨级航道建设现场。(资料图)翟李强摄 铁山港位于广西北海市东部,地处北部湾畔。历史上,铁山港也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 1994年12月17日,国务院批准成立铁山港区。1995年5月30日,铁山港区人民政府挂牌。经过多年的发 展,这里已成为北海市工业建设的主阵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三大工业区之一。 莫华福介绍,30年来,铁山港区地区生产总值从建区之初的7.6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602.66亿元,增长了 78倍;港口货物吞吐量达4474.92万吨,较建区之初跃升了800余倍;规上工业总产值从建区之初的1.34 亿元提高到2024年的1773.21亿元,增长了一千多倍。铁山港区已连续三年上榜"中国工业百强区"。 中新网北海6月4日电(翟李强)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委书记、铁山港(临海)工业区党工委书记莫华福4日介 绍,作为桂东南地区重要的出海通道,铁山港区30年来因港而生,因工业而兴,从中石化北海炼化 ...
左龙:厚植绿色底色,助推兰州新区走出一条有特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Zhong Guo Huan Jing Bao· 2025-06-03 01:43
坚持辩证思维,加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兰州新区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 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力推 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兰州新区累计引进优质产业项目1300多 个、总投资6100亿元,构建起绿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数据信息、商贸物 流等优势产业集群,万元GDP能耗强度0.34吨标准煤、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先后获批"国家先进装备制 造业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坚持系统思维,加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兰州新区立足自身实际,实施"双线并进"策略。在城市外围推 进生态修复治理,创新推广"生态修复+现代农业、优质林草业、新型城镇化"治理模式,启动实施兰西 城市群生态建设行动,加快推进"省门第一道"绿色走廊建设。在城区内开展城市焕绿行动,通过见缝插 绿、立体增绿、景观塑绿等方式,系统提升城市绿化品质,"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生态宜居新城已见 雏形。 兰州新区自开发建设以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 长,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 ...
乐山发布六百亿元产业投资基金群 向全球招募“产业合伙人”
Si Chuan Ri Bao· 2025-05-17 01:30
这600亿元基金群,乐山称之为"大产业+硬科技"的优质资产池,完整覆盖乐山"241"现代工业产业 体系,即晶硅光伏、绿色化工2个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核技术应用、食品饮料、装备制造、新型建材4 个特色产业集群,低空经济、新型储能、氢能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同时配套专门的成果转化基金,优 先孵化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卡脖子"项目。 5月16日,乐山市发布总规模达600亿元的"1+2"产业投资基金群,并向全球基金管理公司和产业投 资方发出邀请,共同推动"基金+产业"深度融合,做城市发展的"产业合伙人"。 "1+2"产业投资基金群中,"1"为嘉融产业引导基金集群,系规模45亿元的产业母基金,出资主体为 乐山市财政局和乐山国投集团,基金按照"母基金—综合基金群—子基金群"三级架构设立及运行,规模 达375亿元;"2"为特色优势基金集群和新兴领航基金集群,两个基金出资主体均为乐山高新投资集团, 各自规模为20亿元的产业母基金,并下设规模不低于80亿元的子基金群。此外,乐山前期已设立且正在 运行的22只产业基金中,目前尚有可募集需求约145亿元。 "招商思路和逻辑都将发生根本转变。"乐山国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认为,过去招商引资比优惠 ...
“千年盐都”锚定“双千亿”目标 乐山五通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15 15:29
据了解,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静卧岷江之滨、峨眉山下,因盐成邑、以桥得名,历史悠久、风光秀 丽,素有"小西湖"美誉,千年的盐业文明和百年的工业经济在此交汇,是"侯氏碱法"诞生地、"中国绿 色硅谷"核心区。 陈林强表示,近年来,五通桥区以"工业强区、城市更新、文化赋能"三大战略破题,经济总量三年内连 跨300亿元、400亿元两个百亿元台阶,全区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保持在70%以上。曾 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绩突出县。 五通桥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叶然说,五通桥区有着悠久的工业历史,雄厚的产业基础以及突出的技术优 势。当地工业大企业大集团众多,仅百亿级企业就有3家;晶硅光伏方面已构建起"硅芯—硅料—硅棒— 切片"的产业链条,全球10家头部企业中半数落户于此,绿色化工方面已集聚10多家规上化工企业;坚 持推动产业、创新、资金、人才深度融合,成功引进210余名行业科技领军人才,组建创新研发团队106 个,2024年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7家。 中新网成都5月15日电 (王利文)"自公元前256年蜀守李冰凿开了中国西南历史上的第一口盐井始,到如 今晶硅光伏、绿色化工两大千亿产业集群 ...
添彩全局 荆楚有为
Jing Ji Ri Bao· 2025-05-10 22:15
多轮驱动实现多元发展。着力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同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要深化武汉城市圈的校企 协同、推动"宜(昌)荆(州)荆(门)恩(施)"城市圈绿色化工业发展,助力"襄(阳)十(堰)随 (州)神(农架)"城市群汽车工业转型。进一步释放内需增长潜力,构建具有湖北特色的现代化经济 体系。创新消费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激发文旅消费活力,打造具有湖北特色的文化口碑;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良性转化。 (作者系湖北大学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湖北要胸怀大局、站位全局,加 快推动支点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 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湖北拥有全国前列的科教资源,132所高校、16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525家新型 研发机构为原始创新能力积累提供了源头活水。要充分发挥武汉作为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 用,持续推进基础科学研究和重点领域"卡脖子"技术攻关,完善全链条创新体系。要推动高校院所科技 成果转化与落地,不断完善企业"出题"、院所"领题"、联合"答题"、生产实践"验题"的创 ...
聊城深入推进产业提质转型,全力塑造“以改促进 向新求质”品牌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5-09 02:37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 产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石。近年来,聊城市工信领域聚焦改革创新关键环节,打造"以改促进 向新 求质"品牌,着力推进产业提质转型。5月8日,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作风深化 改革创新"主题系列新 闻发布会产业提质转型专场,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宋杰介绍了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改革创 新相关情况。 2025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锚定改革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主基调",以大力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为 牵引,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驱动,深入推进"1285"工作体系,全力塑 强"以改促进 向新求质"改革创新品牌,着力促进产业提质转型,筑牢现代化强市建设稳固根基。力争 实现全市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工业技改投资增长8%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 稳步提升。 系统集成提升产业组织力。以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突出"调结构、优生态、融四链"多点发力,全面 提升产业组织力,加快构建"453X"现代化工业体系("4"即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绿色化工、农副产品加 工4个支柱产业;"5"即高端轴承、汽车及零部件、轻工纺织、绿色建材、装备制造5个优势产业;"3"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