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要有光》
icon
Search documents
李公明︱一周书记:在阳光下被绑架与被抛弃的……孩子与家长
Xin Lang Cai Jing· 2025-10-09 05:03
光》,梁鸿著,中信出版社丨中信·先见,2025 年 9月版,69.00 元 《要有 作为一名教师,多年来我一直思考着十九世纪美国废奴主义者、教育改革家温·菲利普斯说过的一句 话,大意是说教育是唯一值得富有思想的人认真思索的问题。说"唯一值得",有点夸张;要"认真思 索",却是千真万确。有些问题很重要、很高大上,比如说"教育到底是国家的工具还是应该由教育来塑 造国家"等等;有些问题很接地气,也很严重和很无奈,其复杂性和亟须解决的严重性往往超出人们的 想象和认知。比如有大量学生的身心健康因不堪承受的压力而受到的摧残、生命力的萎缩、精神的分裂 甚至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这些不是什么要研究的议题,而是急迫地需要抢救的生命,必须尽快改造 的教育现实。更严重的问题是所有承受着这些沉重压力的社会成员仍然在联手制造更多、更大的压力, 人们似乎相信稻草永远压倒不了骆驼。此时此景,真的需要有人发出呐喊之声。我不知道今天还有谁记 得三十多年前曾有一篇题为《神圣忧思录——中小学教育危境纪实》的报告文学振聋发聩,揭示了当时 中国教育存在的一些弊端与危机,令国人震惊。但是直到今天,关于教育问题的"忧思"实在是未有穷 期。 在假期的旅途奔 ...
当你没有坚定的内核,一定会陷入新的内卷|国庆书摘
Di Yi Cai Jing· 2025-10-08 10:49
梁鸿把写作对象投向那些被困住的少年——因为情绪问题而失学、休学在家的孩子以及在退学和抑郁边缘挣扎的 孩子。 【编者按】《要有光》是非虚构代表作家梁鸿继"梁庄三部曲"之后,沉淀5年,又一具有现实意义的非虚构作品。 梁鸿把写作对象投向那些被困住的少年——因为情绪问题而失学、休学在家的孩子以及在退学和抑郁边缘挣扎的 孩子。她用了三年时间,足迹踏遍超大城市、中等城市、县城和农村,走进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机构和精神医 疗机构,沉浸式采访孩子、父母、教师、医生与心理咨询师,记录他们真实的声音,试图呈现出当代中国青少年 的心理图景。 这本书写给孩子,也写给父母,以及生活在大地上的每一个人。我们都需要勇气与希望,去倾听彼此的呼唤,去 守护那些努力走出泥淖、渴望春天的少年。 经出版社授权,第一财经节选了书中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陈清画深以为然。陈清画没有沈春有韧性,吴用也没有万小健强大,没能坚持到高考,没能撑到最后的考验时 刻。他们属于较早被"淘汰"的那一拨家长和孩子,虽然,陈清画无数次庆幸吴用倒下得较早,而她自己也较早清 醒过来。 其实,庞然大物早已盘踞在心里,只是大家选择视而不见。 小健没有考上北大清华,最后他选择到国外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