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

Search documents
第二届中国·包头艺术博览会启幕
Nei Meng Gu Ri Bao· 2025-07-12 00:07
7月11日,2025第二届中国·包头艺术博览会在包头国际会展中心启幕。5800平方米的展区内,荣宝 斋、北京故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60余家国内外知名艺术机构,以及来自各地的260余名艺术家,带来 涵盖国画、书法、油画、雕塑、摄影、文创、陶艺、紫砂、非遗版画等多元艺术门类的3000余件作品, 满足观众的多元观赏需求。 此外,"AI机器人现场挥毫"互动环节,探索人机共绘的艺术新形式;"线上+线下"联动拍卖,结合 艺术直播与实时竞拍,打造沉浸式艺术消费体验;多场名家公益讲座与学术研讨会的举办,推动公众艺 术认知从"看热闹"向"懂门道"转变,激发大众创作热情。据悉,本届博览会将持续至7月18日,期间包 头市还将推出多项配套文旅活动,为市民游客带来丰富多元的艺术文化体验。 ...
当历史风貌与人间烟火融合在一起
Ren Min Ri Bao· 2025-07-11 22:21
游客在河北正定古城南城门游览。 张晓峰摄 地处上海五街交会处的武康大楼。 王 初摄 良渚博物院。 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工作指挥部供图 英歌舞表演惊艳潮州古城。 陈宏文摄 河北正定 古老韵味触碰现代繁华 邵玉姿 热浪挡不住人们的热情。华灯亮起,河北正定古城更热闹了:五彩灯带映照下,人们或漫步于古城墙 上,或欢聚在古街区中,或嬉戏于阳和楼下。古老的韵味触碰现代的繁华,迸发出别样的生机与活力。 古城新生,非一日之功。正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古建艺术宝库"之称,现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10处,馆藏文物7000余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正定实施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文物保护措施,建立 利在长远的文物保护机制。 山西平遥古城航拍。 马梦迪摄 "2012年以来,我们对全县文物全面'摸家底',进行大规模修复和保护,仅文物本体保护工程就实施了 16项。"正定县文物保管所项目科科长王素辉从事文物保护工作26年,见证了全县文物保护的点点滴 滴。"正定古城保护名录制度建立后,县内每处文化遗址、每座古建、每件文物均纳入名录管理,每家 文保单位常驻一支巡查队伍,每月开展一次集体巡查。" 《正定县(正定新区)总体规划及古城风貌恢复与提升 ...
“以书法为桥,连接东西方文明”
Ren Min Ri Bao· 2025-07-06 22:52
"兰亭·雅集"中国书法展日前在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本次展览分为历代书法经典、现代书法、 篆刻艺术和互动体验区,共展出30余件书法作品。在书法古韵之中,德国观众近距离体验中国艺术魅 力,感受东方历史文化底蕴。 德国著名汉学家雷德侯曾把书法称为"艺术史的艺术"。这在历代书法经典展区体现得淋漓尽致。在现 场,观众细细品味不同书法字体的线条、布局,领略中国书法的美感。现代书法区汇聚了13位当代书法 家的作品,展现传承中的创新。篆刻区陈列了名家篆刻的数十枚印章作品,集合了寿山石、青田石、鸡 血石等石材,方寸之间尽显万千气象。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07日 03 版) 来自德国波茨坦大学语言学专业的黎贝卡和10余名同学在中文老师带领下参观展览。"没想到印章种类 如此丰富,印文也大有讲究。"黎贝卡说。在工作人员讲解后,她了解到自己所盖的"乙巳墨缘"和"书道 千秋"两枚印章的含义。黎贝卡表示,参加这次活动加深了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将激励她继续学 好中文。 (责编:卫嘉、白宇) 作为特邀嘉宾的中华文化爱好者维克尔特与观众分享了自己学习中国书法的心得体会,并现场泼墨挥 毫。来自德国小城策勒的弗雷特女士来柏 ...
持艺舟双楫 求学艺相成(谈艺录)
Ren Min Ri Bao· 2025-07-05 22:41
我多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从事学术研究,同时也从事书法创作,切身的体会是学海无涯,艺无止境。耳 顺之年后,时常想起王朝闻先生常说的8个字:"不到顶点""再再探索"。"不到顶点"提醒创作者还有探 索空间,"再再探索"则催人发幽探奥,不断探索艺术的至理至法。 我更切身的体会是,研究艺术如荡舟海上,需要双楫,一楫是学问学理,一楫是创作实践。双楫摇起, 相互配合,艺舟方能行稳。艺舟双楫,直白一点说,就是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相结合。近现代以来,艺 术有了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之区分。人的精力有限,择有取舍,术有专攻,时代使然。不过从另一角度 看,不可片面理解这种区分。分是为了合,分是过程,合是结果;分是手段,合是目的。缺乏学术思考 和学问修养,不可能成为杰出的艺术家。同样,没有创作实践带来的切身体会,也很难成为出色的理论 家。为什么前辈们一再强调学问、修养和理论认识的重要性,又一再告诫"不通一艺莫谈艺",深意即在 于此。 多年来,我走的是"持艺舟双楫,求学艺相成"之路。我的学术研究,包括书法但不限于书法。理论方 面,既有古代书家的专题研究,也有现当代书法研究。创作方面,既有案头的小字书法,也有走向山川 的擘窠大字。小字书法多用于 ...
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艺术嘉年华盛大开幕 石景山区绽放互鉴之花,世界共赴北京之约
Huan Qiu Wang· 2025-06-20 15:19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郭怀刚、副局长郑芳,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区长万隆、副区长钟棉棉,匈 牙利驻华使馆文化与教育参赞郝璐璐(Honecz Anna Lujza),保加利亚驻华使馆商务参赞卡拉斯拉沃(Slav Karaslavov) ,罗马尼亚文化中心主任利维乌 (Liviu Taranu),以及来自希腊、塞尔维亚、摩尔多瓦、新 加坡、巴基斯坦等中东欧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驻华使节,在京文化机构代表,文旅行业领军者及中 外艺术家代表等100余名嘉宾出席开幕式。 来源:环球网文旅频道 【环球网文旅报道】6月20日下午,第四届中国 - 中东欧国家文化艺术嘉年华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国 际会展中心12号馆隆重开幕。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以 落实中国与中东欧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为核心,聚力推动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与入境 旅游高质量发展。 本次嘉年华开幕式邀请国家金牌导游、中轴线申遗传播达人窦俊杰在现场开展文旅推广活动,向国际嘉 宾推介"北京十大文旅名片",从故宫、长城到首钢园新地标,立体展现北京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独 特魅力。 随后,在中外嘉宾的共同启动下,"第 ...
美归还的中国国宝,刺痛了多少中国人
凤凰网财经· 2025-06-17 13:28
这批1946年被美非法带离中国的文物,其回归仪式选在中国驻美大使馆举行。 事实上,自1840年以来, 中国流失海外的文物超过1000万件 ,其中不乏国宝级文物,成为大英博 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他们是中国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部分,聚散离合,紧紧牵动着 中华儿女的心弦。 部分文物图片 这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既有无比辉煌的五千年文明和上古盛世,也有近代以来屈辱的历史,他们 的回家之路,正是这个古老民族正在走向复兴的历史长卷。 中国人,也越来越关心自己的文化图腾,想让孩子记住,我们的根到底在哪。 美国史密森尼学会于5月16日向中国移交了流失79年的战国帛书《五行令》与《攻守占》。 现在的节假日,要问什么 最火爆?那 一定是 博物馆 。 也正如此,每逢节假日,全国各大城市中, 博物馆 都是最为火爆的游客打卡地之一。 就拿刚刚过去的小长假期来说,仅仅几天时间,超过7000万人选择参观博物馆: ◎ 超过 42万人 ,涌入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 ◎ 超过65 万人 ,打卡600年历史的故宫博物院; ◎ 超过 206万 游客奔向成都博物馆、金沙遗址…… 说起中国人热衷于参观博物馆这个社会现象, 一辈子都在研究中国 ...
银发经济遇上情绪经济I中老年人的线上兴趣班,吸引资本入局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16 08:33
编者按:近期来,随着泡泡玛特拉布布公仔的火爆出圈,谷子潮玩等切中社会情绪的消费热点频频引发 社会关注。潮玩盲盒、疗愈经济、AI陪伴、悦己消费……当Z世代消费者为一只会跳舞的电子宠物支付 月费,当打工人对疗愈消费产生兴趣,当直播间里解压捏捏乐单日销量突破10万件——情绪消费正成为 经济的新增长极。在此背景下,南都将推出"情绪经济专题研究"系列报道,持续关注情绪消费以及背后 的产业生态及资本动向。本期,我们一起关注中老年人的线上兴趣培训,解码银发教育及背后的资本生 态。 6月的晨光透过洁净的玻璃窗,温柔地洒在整洁的客厅里。62岁的李美娟(化名)刚刚结束一段晨练, 她新近迷上的"道门八段锦"。不过,李美娟的这段晨练,不是在老年人聚集的广场或者公园,而是跟着 线上的老师以及可以重复观看的教学视频。 AgeClub与智来时代联合出品的《2024中老年"教育+"增长蓝皮书》显示,我国中老年兴趣学习人群 中,九成人群选择线上学习网络课程。在中老年兴趣学习人群中,女性比例占到64%,职业以高干、高 知为主,月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119.6元。 以李美娟为代表的国内中老年情绪消费群体,目前人口数量超过2亿人。近几年来,银发兴趣教 ...
在融入中赋能文化和自然遗产焕新彩聚焦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融入中赋能文化和自然遗产焕新彩
Da Zhong Ri Bao· 2025-06-15 00:34
聚焦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在融入中赋能文化和自然遗产焕新彩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连日来,全省各地推出各类文博主题活动千 余场,展现山东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带来沉浸式的文化体验。 "从一根丝线开始,让孩子们在穿针引线之中绣出属于自己的非遗记忆。"6月14日上午,山东博物 馆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鲁绣体验特别活动,参加体验的家长和孩子们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习鲁绣 的基本针法与构图。 当天,山东博物馆还推出两大展览。"馆藏清代五体书法展"聚焦清代篆、隶、草、楷、行五体书 法,展出包括王澍、吴大澂、翁同龢、陆润庠等名家书作在内的55件套馆藏珍品。"名铸典册 镜鉴千秋 ——山东古代清官廉吏史话展"依托正史方志、珍稀文献与文物实证,挑选自先秦至清代山东籍或在山 东为官的20位清官廉吏故事,并通过解读青铜器、书画、古籍、瓷器、玉器等70余件文物中蕴含的清廉 基因,立体展现齐鲁清官廉吏故事。 近年来,山东各级博物馆社会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全省目前备案博物馆839家,其中免费开放774 家,各级各类博物馆不断丰富展陈、创新形式,滋养群众的精神世界。 在高密市夏庄镇朱家村,版画艺术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齐传新 ...
小品不小
Ren Min Ri Bao· 2025-06-14 22:12
一把折扇,吴昌硕以其"用笔如铁,泼墨如潮;铮铮之铁,茂茂之毫",鼓荡出古籀的金石之气。他的石 鼓文创作乃开新风,一日有一日之境界。 一对文房联,两平方尺上下,溥心畬挥毫创制,联语写十二月花神、月令,词清调雅,蓄足了他的清 贵。其中的清明之气和闲静之美令人心旷神怡。 这便是小品书法,一股清流,一番雅趣,一抹微云,一段气象,尺幅虽小却意境深远、趣味横生,或妍 丽,或朴拙,或工致,或疏放,能尽精微,亦能致广大。咫尺之间,书者写浩茫心事,蕴生命情调、宇 宙意识,气象万千。"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小 品书法以少少许,胜多多许,形式简单,意涵丰富。这是凝练的中国艺术精神,彰显出中国气度与风 神。 为传递蕴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审美价值,通过案头清趣和笺纸墨韵彰显新的时代内 涵,时隔10余年,中国书法家协会等日前举办了"全国第二届小品书法展览"。通过多方面努力,本届展 览的确有许多进步:同质化的痼疾被抑制,多元化的风格初露端倪,以临摹为创造的状况有所改善,书 写者在承续传统的基础上开始注重个性化表达。更有一些作者运用尺幅更小的纸绢,创作笔简趣浓、纸 短情长的真正小 ...
安徽合肥:文明一座城,向上新力量
Huan Qiu Wang· 2025-06-10 06:37
来源:人民网 合肥,再迎一场国字号盛会。 6月10日,以"汇聚网络正能量 引领时代新风尚"为主题,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合肥开幕。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该"国字号"大会首次在长三角及中部地区举办。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 要领域。 务区。合肥市委宣传部供图 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合肥也可谓因"网"而红:"产投之城""芯屏汽合、急终生智""双万城 市"(万亿GDP、千万人口)等一众网络热词频频"出圈"。 细究上述热词,根植的是合肥"科里科气"的科创气质。科创赋能合肥高质量发展,又因"网"生发出向 新、向善的力量。 这种"化学反应"何来?答案,深嵌于巢湖之滨的城市肌理。 向善之城 网络空间的文明,源自一城向善的主流价值观。 作为连续四届的全国文明城市,"善"是合肥流淌的血脉。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数量领跑全省、位居 全国前列,汇聚向善力量,"好人之城"便是注脚。 流量向善,方能长流。合肥深谙此理。 线上,以"评"善之力引领精神。安徽首个市级融媒体网评栏目"皖中评"五载耕耘,2500余篇评论、超2 亿阅读量,汇聚专家、学者、青年才俊,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