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级SSD
icon
Search documents
解码创业板首单未盈利企业IPO:3年亏损13.42亿,预计明年扭亏
Di Yi Cai Jing· 2025-06-29 05:42
成立9年即启动IPO。 继科创板重启未盈利企业第五套上市标准后,6月27日,创业板也正式"激活"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 深市首个未盈利企业IPO申请获深交所受理,这就是深圳大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普 微")。根据财务数据,报告期内(2022年至2024年),大普微合计亏损13.42亿元,该公司预计将于 2026年度整体实现扭亏为盈。 此次IPO,大普微预计融资18.78亿元,用于下一代主控芯片及企业级SSD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企业级 SSD模组量产测试基地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保荐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 整体来看,大普微定位为国产替代,在起步阶段充分撬动了资本的力量,众多私募基金加入其中,导致 股权分散,为此该公司引入了特别表决权制度,另外,由于该公司成立时间较短,毛利率、销售费用率 等指标与行业均值不一致。 成立9年启动IPO,聚焦研发和销售 招股书显示:大普微成立于2016年4月,主要从事数据中心企业级SSD(固态硬盘)产品的研发和销 售,其生产环节委托给EMS(电子专业制造服务)代工厂。 在招股书中,大普微称是国内极少数具备"主控芯片+固件算法+模组"全栈自研能力的企业级SSD厂商。 根据IDC数 ...
​4天56家!沪深北交易所上半年新受理IPO已超去年全年
梧桐树下V· 2025-06-29 05:40
文/梧桐数据中心 (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中国电科直接持有公司48.97%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除直接持有公司48.97%的股份外,中国电科通过十八所、中电科投资分别间接持有公 司15.00%、4.50%的股份。此外,公司员工持股平台景鸿瑞和、十八所员工的持股平台景源瑞和与十八所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约定在股 东权利行使及董事会经营决策等方面与十八所保持一致,景鸿瑞和、景源瑞和合计持有公司16.03%的股份。因此,中国电科合计控制发行人 84.50%的表决权,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三)报告期业绩 2022年、2023年、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52,111.38万元、352,404.11万元、312,702.27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053.40万元、 14,696.36万元、29,296.85万元。 6月25日-6月28日,沪深北三大交易所新受理56家IPO,其中上交所新受理了11家(沪主板4家、科创板7家),深主板新受理了11家(深主板3 家、创业板8家),北交所新受理了34家。6月新受理IPO数量创今年新高,截至6月28日已受理109家。 目前,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合计受 ...
创业板首家未盈利企业IPO获受理 最近一轮融资后估值为68.1亿元
Sou Hu Cai Jing· 2025-06-27 13:31
央广网北京6月27日消息(记者 邹煦晨)今日,深圳大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普微")作为深 市首个未盈利企业首发申请获深交所受理。 申报稿显示,大普微主要从事数据中心企业级SSD产品的研发和销售,是业内领先、国内极少数具备企 业级SSD"主控芯片+固件算法+模组"全栈自研能力并实现批量出货的半导体存储产品提供商。 SSD指固态硬盘,又称固态驱动器,核心部件包括主控芯片、固件和存储介质(NAND Flash、 DRAM),主控芯片承担数据的读取、写入,固件用以确保SSD高效稳定运行,存储介质负责数据存 储。SSD按市场和技术要求大类区分为消费级SSD和企业级SSD,企业级SSD按行业技术标准的演进和 细分市场区分为SAS/SATA SSD、PCIe SSD。 大普微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7亿元、5.19亿元、9.6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4亿 元、-6.17亿元、-1.91亿元。 | 项目 | 2024.12.31 /2024 年度 | 2023.12.31 /2023 年度 | 2022.12.31 /2022 年度 | | --- | --- | --- | --- | | ...
创业板首家未盈利企业IPO申请来了!
Core Viewpoint - Shenzhen Dapu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Dapu Micro) has become the first unprofitable company to have its IPO application accepted by the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marking a significant milestone for the ChiNext board's support of innovative unprofitable enterprises [1][4]. Company Overview - Dapu Micro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and sales of enterprise-level SSD products for data centers, possessing full-stack self-research capabilities in "controller chips + firmware algorithms + modules" and achieving mass production [1][2]. - The company has shipped over 3,500 PB of enterprise-level SSDs, with more than 70% of shipments featuring self-developed controller chips [2]. Market Position - In 2023, Dapu Micro ranked fourth in the domestic enterprise-level SSD market with a market share of 6.4%, while international manufacturers still dominate the market [2]. - The company's customer base includes major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nternet companies such as Google, ByteDance, Tencent, Alibaba, JD.com, and others, as well as leading server manufacturers and telecom operators [2]. Financial Performance - Dapu Micro reported revenues of 557 million yuan, 519 million yuan, and 962 million yuan for the years 2022 to 2024, with net losses of 534 million yuan, 617 million yuan, and 191 million yuan respectively [3]. - The company attributes its lack of profitability to high R&D investments, limited bargaining power in the early stages, cyclical fluctuations in the storage industry, and significant share-based payment expenses [3]. IPO Details - Dapu Micro plans to raise 1.878 billion yuan through its IPO, which will be allocated to the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next-generation controller chips and enterprise-level SSDs, as well as to establish a mass production testing base for SSD modules [3]. - The company has a special voting rights mechanism, allowing its major shareholders to control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the voting rights, with the actual controller holding 66.74% of the voting rights [3]. Industry Context - The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has announc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third set of standards on the ChiNext board to support high-quality unprofitable innovative enterprises, with Dapu Micro being the first to benefit from this new policy [4][5]. - The introduction of these standards aims to enhance the inclusivity and adaptability of the ChiNext board for quality technology companies, facilitating the aggregation of advanced production factors in the technology sector [5].
创业板首个未盈利IPO项目亮相:固态硬盘商大普微携“特别表决权”安排获受理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6-27 10:59
6月27日,深交所受理了深圳大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普微")的创业板IPO受理,保荐机构为 国泰海通(601211.SH)。 这是创业板受理的首单未盈利IPO项目。 2024年,大普微的归母净亏损达到1.91亿元。 之所以可以未盈利的状态申报创业板IPO,是因为大普微选择的是不对盈利有所要求的第三套标准, 即"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早在2020年深交所便设立了该上市标准,但一度处于"暂不实施"的状态,长时间来 未有企业通过该标准申报。 这意味着,大普微成为创业板第三套标准的"第一个吃螃蟹"尝鲜者。 突破性还在于,大普微是创业板受理的第二单特别表决权IPO项目。 在此之前,仅有厦门美柚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该股权架构申报创业板IPO,但最终并未成功。 根据安排,大普微的实控人杨亚飞控制的大普海德、大普海聚所持有公司股份为特别表决权的股份,其 所拥有的每一股普通股份相当于10股表决权。 这就意味着,虽然二者合计持有的股份仅为16.71%,但对应的表决权可达到66.74%。 从基本面来看,尽管尚未盈利,但大普微的行业地位卓然。 大普微主要产品系企业级SSD( ...
创业板首单未盈利IPO来了!业内分析:第三套标准适合相对成熟商业企业
券商中国· 2025-06-27 09:28
创业板第三套上市标准迎来"破冰"。 6月27日,深交所发行上市审核官网显示,创业板受理大普微IPO申请,这是创业板开板以来首单未盈利IPO项 目。 据悉,该企业从事数据中心企业级SSD产品的研发和销售,最近一年扣非净利润为-1.95亿元。 随着沪深交易所双双向未盈利企业敞开上市大门,企业如何根据板块定位选择上市地成为市场关注重点。有券 商人士分析指出,在面向未盈利企业方面,科创板侧重遴选"硬科技"属性突出,而创业板第三套上市标准对预 计市值要求更高,更侧重商业模式成熟且具备规模化潜力的未盈利企业。 业内热议未盈利企业如何选择上市地 随着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其与创业板第三套上市标准的定位差异,成为市场热议焦点。 具体来看,创业板第三套上市标准具体为"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同时 深交所发布的前述《通知》提到,属于先进制造、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 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创业企业可适用该规定。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大普微的营业收入依次为5.57亿元、5.19亿元、9.62亿元;扣非净利润依次 为-3.68亿元、-6.42亿元、 ...
首家亏损创业板IPO今获受理!报告期累计亏损12亿
梧桐树下V· 2025-06-27 08:56
文/梧桐晓编 6月27日,深圳大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获得深交所受理。2022年、2023年、2024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 为-36831万元、-64165万元和-19505万元,都是亏损。截至 2024 年末,公司未分配利润为-59079万元,存在未弥补亏损。这是注册制以来,首家亏损的创业板IPO 企业获得受理。因公司设置有特别表决权机制,公司选择的上市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 50 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 5 亿元。6月18日,证监会主席吴 清在2025年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提到将在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 180 | ■ 深圳大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 | | --- | --- | --- | --- | --- | | 已受理 2025-06-27 | 已问询 | 上市委会议 | 提交注册 | 注册结果 | | 项目基本信息 | | | | | | 公司全称 | 深圳大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简称 | 大普微 | | | 受理日期 | 2025-06-27 | 更新日期 | 2025-06 ...
人工智能重塑全球半导体格局 区域分化加剧自研芯片提速
在地缘因素持续动荡与人工智能技术竞赛的背景下,全球半导体产业面临重塑。在日前集邦咨询主办 的"TSS2025半导体产业高层论坛"上,行业分析师指出,尽管AI算力需求激增为市场注入动能,但供应 链区域化、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及产能结构性调整正重塑行业格局,晶圆代工厂区域分化将加剧。同时, 在英伟达等算力巨头需求推动下,HBM(高带宽内存)迭代快速,市占率急速提高,产生的排挤效应正在 重塑内存行业供给格局;在新材料领域,氮化镓正处于大规模应用的临界点,向汽车、AI数据中心、 人形机器人等高功率场景推广。 区域分化加剧 当前全球晶圆代工产业面临着关税等短期政策冲击,对8英寸与12英寸产能带来不同程度影响。 集邦咨询资深研究副总经理郭祚荣指出,8英寸晶圆产能因美国对华出口管制的"90天宽限期"出现挤单 现象,客户急单拉货,但第三季度起利用率将开始下滑,第四季度可能进一步走弱。相比之下,12英寸 产能则相对稳健,但台积电等大厂因客户库存调整也会有所下行,其先进工艺部分占比依旧维持高位。 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仍是最大变量。据集邦咨询统计,2024年全球半导体IC产业产值预计达到6473亿美 元,同比增长25.6%,创近年新高。 ...
英韧科技的进击之道
半导体芯闻· 2025-06-13 09:41
快速切入企业级市场的 独立第三方主控厂 过去八年来,英韧科技已经逐步从主控厂成长为一家具备"One Total Solution"的全方位解決方案 提供者。英韧布局的另一个重点是:推动存储解决方案适配国产服务器。 近年来,无论是国产存储颗粒,还是本土人工智能产业,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面对日益严峻的国 际竞争态势,英韧科技顺势推出了符合国内需求的产品,并成功部署在上海银行和邮储银行等客户 的数据中心。这些成就助力英韧营收实现了高速增长。 公司也正在遵循既定的战略,屡创新高。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在早前CFMS|MemoryS 2025中国存储峰会期间,英韧科技研发副总裁陈杰博士告诉半导体行业观 察,公司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是团队严格执行英韧科技成立之初制定的四大发展步骤的必然结果。 具体而言,就是先进军消费级主控市场,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打下根基。从陈杰博士的介绍我们得 知,英韧科技在发展早期推出的消费级PCIe 3.0主控也的确表现优越,累计出货量成绩瞩目。公司 也持之以恒地在这个市场以性能跃迁引领用户体验革命,产品方面则PCIe 3.0/4.0/5.0三线并行, 形成从基础款(<5GB/s) ...
英韧科技的进击之道
半导体芯闻· 2025-06-13 09:39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拥有豪华创始阵容的英韧科技是国内存储市场的重要玩家。 自2017年成立以来,英韧科技除了推出覆盖消费级、工业级和企业级等应用的10款主控芯片外, 还推出了存储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更广泛的需求。例如在企业级SSD方面,英韧科技实现了从 SATA到PCIe 5.0全栈覆盖,宣布将会推出单盘容量最高可达64TB的QLC SSD,且有望将其单盘 容量扩展到128T。 过去八年来,英韧科技已经逐步从主控厂成长为一家具备"One Total Solution"的全方位解決方案 提供者。英韧布局的另一个重点是:推动存储解决方案适配国产服务器。 快速切入企业级市场的 独立第三方主控厂 在早前CFMS|MemoryS 2025中国存储峰会期间,英韧科技研发副总裁陈杰博士告诉半导体行业观 察,公司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是团队严格执行英韧科技成立之初制定的四大发展步骤的必然结果。 具体而言,就是先进军消费级主控市场,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打下根基。从陈杰博士的介绍我们得 知,英韧科技在发展早期推出的消费级PCIe 3.0主控也的确表现优越,累计出货量成绩瞩目。公司 也持之以恒地在这个市场以性能跃迁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