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型邮轮

Search documents
“十四五”经济增量预计超35万亿元
Bei Jing Qing Nian Bao· 2025-07-10 03:31
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袁达介绍,从内需整体看,过去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 86.4%。最终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56.2%,比"十三五"期间提高8.6个百分点。消费领 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市场消费的扩大,通过产品生产、配套建设等渠道带动投资,比 如,5G、智能手机等消费需求持续旺盛,带动近4年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投资年均增长21.9%、通信设 备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11.2%。 他表示,"十四五"以来每年制造业增加值都超过30万亿元,我国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 椅",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研发人员队伍,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 量达到26个、占比全球第一,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6万家。去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 长近50%,增量达到1.2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超过24万亿元, 相当于北京、上海、广东地区生产总值的总和。 昨天,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十 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Yang Guang Wang· 2025-06-13 02:37
央广网北京6月13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 各地区各部门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 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轴承,被形容为工业的"关节",直接影响着装备制造能力,关系着国家工业水平。在河南洛阳轴承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厂内,智能机械臂正精细作业,各项参数实时显示。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 记在这里考察时,同企业职工亲切交谈。 习近平:我们要继续把制造业搞好,坚持自立自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培养 大批高素质人才,这样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够真正实现。 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崔伟:我们将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加快企业"智改数转网联""上云用数赋智"步伐,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打造以智能工厂为代表的 数字化转型标杆。 从全球最快高铁CR450动车组样车进行型式试验,到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完成坞内起浮,再到世界 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掘进里程取得突破……今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稳中提质,高 ...
国资委建立三级规划体系,推动中央企业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Huan Qiu Wang· 2025-06-07 00:38
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有关负责同志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办法》更加突出加强制度执行硬约束,将 发展规划作为中央企业投资监管、财务预算、资本经营预算、专业化整合、考核分配、监督追责等工作 的重要基础,对规划执行中发现的发展方向出现明显偏差、执行进度严重滞后、发展质量低下等问题线 索,将按照有关规定开展责任追究。 此外他还表示,下一步,国务院国资委将结合"十四五"规划总结评估、"十五五"规划编制和实施各项工 作,抓好《办法》出台后续组织实施工作,健全完善发展规划闭环管理制度体系,指导中央企业进一步 强化规划引领,健全规划体系,完善规划制度,科学编制规划,推动规划落实落地。 国家信息中心此前撰文指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载体,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是要提升 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强化国家统筹与地方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技术驱 动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全面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充分激发产业发展的 内生活力。二是在以未来产业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因地制宜",做好前瞻布局。 国家信息中心还特别提到,中央企业拥有120万名科技人才,2023年研发经费投入1066 ...
中国船舶“超级重组”背后:打造国有资本改革典范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5-09 10:11
2025年5月8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两大千亿级上市公司——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维权)的换股吸收合 并申请获上交所受理,标志着全球船舶工业史上规模最大的重组案进入实质性阶段。这一交易金额达 1151.5亿元的整合行动,不仅是A股市场十年来最大规模的吸收合并案例,更是中国船舶工业迈向高端 化、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重组完成后,新"中国船舶"总资产将超4000亿元,成为全球资产规模、营收 规模、订单量均领先的上市造船巨头。本文从战略协同、国际竞争力提升、国有经济布局优化三个维 度,深度剖析此次重组的正向价值。 破局同业竞争,构建全产业链协同生态 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同属中国船舶集团,自2019年"南北船"合并后,两家公司在船舶总装、修船、配套 等业务上高度重叠,形成"兄弟公司"竞争格局。此次合并的核心目标之一,是通过资源整合彻底解决历 史遗留的同业竞争问题,释放全产业链协同效应。 1. 资源整合优化产能布局 合并后,新"中国船舶"将整合原中国船舶旗下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等船厂,以及中国重工旗下大连造 船、武昌造船等核心资产,形成覆盖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的全国一体化造船产业链。据测算,双方 合并前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2% ...
扭亏为盈,中国船舶2024年净利同比增长二成,今年营收目标805亿元
Hua Xia Shi Bao· 2025-05-01 22:29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贝贝 上海报道 4月29日晚间,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船舶",600150.SH)披露2024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 公司实现营收785.8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0.72亿元,上年同期为-2.91亿元, 成功扭亏。 2025年,中国船舶计划完成营业收入805亿元。据了解,中国船舶今年提高了营收目标,与在手订单饱满、船舶市 场行情走高等有关。根据克拉克森的统计,截至2025年3月底,全球新船价格指数达187.43,同比增长2.32%,较 2020年周期低谷提升49.87%。 不过,近期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披露了"不合理做法"301调查结果,计划对中国海事、物流、造船领域 采取限制措施。《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中国船舶在年报中分析称,公司面临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明显增加。但"我国造船业有望在传统产品研制能力基础上塑造产业发展新动能"。 中国船舶成功扭亏,是因为上年手持订单结构改善,报告期内交付的民品船舶数量和单船平均价格同比提升,营 业毛利同比增加。同时,公司参股联营企业盈利情况改善, ...
国产大型邮轮二号船实现坞内起浮,预计2026年底完工交付
Xin Jing Bao· 2025-04-28 11:07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俞金旻)4月28日,国产大型邮轮二号船(H1509)在中国船舶(600150)集团有限 公司旗下上海外高桥(600648)造船有限公司顺利实现坞内起浮。邮轮从结构和舾装建造的"上半场"全 面转入内装和系统完工调试阶段,为2026年底完工交付打下坚实基础。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刚向贝壳财经记者介绍,国产大型邮轮二号船坞内起浮较国产首艘大 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用时缩短了1个月,在建造总目标工时降低20%基础上,利用48.9%的实动工时完 成了64.68%的建造进度,对比首制船同期40.8%进度大幅提升。 截至坞内起浮,国产大型邮轮二号船公共区域、餐饮冷库区域开始封板,176间房舱完成推舱,电缆敷 设达3200公里,中控系统开通、机械处所风机运行,全船1085扇防火已安装结束。 邮轮产业在国际上被誉为"漂浮在海上的黄金产业",邮轮设计建造能为船舶修造、母港建设、零售、金 融等相关产业链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外高桥造船充分发挥制造端的牵引作用,在打造大型邮轮全流程 自主研制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供应链体系,推动建设本土邮轮配套产业集 群。 目前,外高桥造船成立专门的 ...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完成坞内起浮 邮轮整体进度超70%
news flash· 2025-04-28 02:02
智通财经4月28日电,从中船集团获悉,今天(4月28日)我国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完成坞内起浮,标志 着邮轮项目整体进度已完成超过70%,全面转入内装和系统完工调试阶段。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完成坞内起浮 邮轮整体进度超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