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山茶

Search documents
融合传统与创新 “杭”味伴手礼向高文化附加值转型
Zhong Guo Chan Ye Jing Ji Xin Xi Wang· 2025-07-07 22:08
除科技元素外,杭州市消保委还特别融入"爱心帮扶"元素,希望通过伴手礼传递温暖和关爱。千岛威酱 选用千岛湖特色食材,采用传统自然发酵工艺,在海拔700多米的山洞中发酵10个月以上,不仅口感独 特、品质优良,还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和助农价值。高原苹果汁取材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海拔 2500米以上种植的苹果,采用现代技术生产,保留了高原苹果的自然风味和丰富营养,也是杭州对口帮 扶该州的见证。 "2025杭州特色产品伴手礼"评测活动不仅为消费者甄选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杭"味伴手礼,也为杭州企 业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实力和品牌形象的平台。杭州市消保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推动伴手礼 产业向"高品质、高文化附加值、高社会责任"方向发展。(记者张恒金通讯员薛瑾怡) 今年的伴手礼海选中,杭州市消保委特别注重融入"黑科技"元素,旨在展现杭州作为科技城市的独特魅 力。比如,声呐探鱼器利用先进的声波技术,能够精准探测水下鱼群的大小、位置以及水域的温度和深 度等关键信息,受到钓鱼爱好者青睐。 日前,浙江省杭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杭州市消保委")举办"2025杭州特色产品伴手 礼"评测活动,旨在深化"放心消费在杭州" ...
重磅亮相2025大阪世博会!中国径山茶文化向世界演绎千年禅茶魅力
Jiang Nan Shi Bao· 2025-07-04 08:50
在2025年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第24届注册类世博会)上,一场聚焦中国千年茶文化精髓的展览成为全球 焦点。 6月26日,由世博会博物馆主办的"东方时尚 "国际艺术周在2025日本大阪世博会东画廊拉开帷幕。 该纹样以径山禅茶一味为灵感源泉,以叶形为主体,巧妙融入山的起伏轮廓,通过切圆的方式呈现茶叶 造型,象征禅宗哲学中的"和合"与"通达"。镂空设计赋予图形呼吸感,呼应禅意中的留白与内观意境。 山形与叶脉相互交织,以圆为法,以空为境,叶叶皆心,处处观自在,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当茶纹样遇上现代美学 当千年禅茶的灵韵纹样,邂逅当代设计的先锋语言。一场"以衣载道"的视觉诗篇,便在此刻,于光影交 织的T台之上,徐徐展开,共同迎接"纹采东方"时尚大秀的华美启幕。 6月26-28日,"纹采东方"艺术展览率先亮相艺术周。该展览通过"以衣载道"、"以茶载道"、"以艺载 道"的形式,向世界输出东方纹样和东方文化。该展览由世博会博物馆主办,囍陸文化,中国工艺美术 学会纹样研发中心、麒麟共创共同承办,杭州市余杭区径山茶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杭州径山茶发展有 限公司、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人民政府、杭州径山旅游度假区共同支持。 当天,20 ...
2025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在杭举办
Mei Ri Shang Bao· 2025-06-25 22:32
昨天上午,2025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学术交流中心举办。在良渚文明厚土的见证 下,一场以"碳路先锋、绿动未来"为主题的活动拉开帷幕。 活动现场发布了《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和《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4》,另 外2025年绿色低碳系列典型案例也同步公布。来自杭州市上城区四季青街道的钱江新城中央商务区产业 社区便是低碳社区案例之一。 社区副主任张一文介绍,辖区目前已有杭州万象城办公楼(华润大厦)、杭州西子国际中心、杭州来福士 广场等十余处绿色建筑。比如建筑的地下车库实现感应智能照明,全年节电约30万度;屋顶光伏、雨水 回收系统、空气能热泵共同组成了清洁能源系统。 商报讯(通讯员陈爱民记者骆静怡)浙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从百丈镇毛竹变碳汇, 到台州塑料瓶变高端商品,浙江以"含绿量"提升"含金量",低碳发展成效显。 "今年社区总结低碳楼宇的管理经验,牵头起草并发布'低碳楼宇'标准,多维度引导楼宇提升低碳运营 管理水平。钱江新城中央商务区荣获全球首个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示范区授牌,综合竞争力浙江第 一、全国第八。"她表示,"我们培育形成'1+3'产业格局 ...
回国·入乡·兴村(千行百业看海归)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6-11 22:56
受访者供图 径山米酒博物馆天井内,细雨中的古法酿酒人物铜像。 本报记者 陈静文摄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大力推动乡村人才"聚引留"工作,构建青年人才扎根乡村的长 效机制,已吸引包括海归青年、农创客、"茶二代"等在内的多元人才群体返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共 同富裕建设。 记者日前实地走访径山镇,采访了2名具有代表性的海归创客:一名是留学法国的95后女生刘杨, 现在是前溪村职业经理人,带领村民发展"农文旅"产业;另一名是从新加坡留学归来的"茶二代"马宽, 深耕"茶文旅"融合发展。他们的乡村创业故事,生动展现了新时代海归青年在乡村全面振兴中的担当与 作为。 前溪村稻田里的"农文旅" 2024年11月,在前溪村千亩稻田中,中国美术学院的师生和前溪村民共创了世界名画走秀活动,吸引市 民朋友和广大游客"到径山来做一次精神村民"。 不久前,径山镇前溪村引入的海归青年刘杨正式获得了农业经理人职业技能证书。这名27岁的姑娘 出生于河北,留学过法国,扎根到径山。在学生时代,她曾在中国台湾感受有机农场和民宿业发展,也 曾见证导师带领学生在云南阿者科村"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实践——通过发展旅游,让美丽乡村产生美 丽经济,实 ...
茶经·茶宴·茶路(博物视界)
Ren Min Ri Bao· 2025-05-15 22:08
Core Insights -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significance of tea in Chinese culture, tracing its history back 8,000 years and highlighting the contributions of Lu Yu's "The Classic of Tea" to the development of tea culture [4][5][6]. Group 1: Historical Context - Tea evolved from a medicinal product to a daily beverage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becoming popular among various social classes, including nobility and commoners [4][5]. - Lu Yu, who lived in the 8th century, is recognized for his unique experiences that led to the creation of the first systematic treatise on tea, "The Classic of Tea," which covers tea's origins, production, processing, and brewing methods [5][6]. Group 2: Cultural Impact - "The Classic of Tea" has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ea practices, promoting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tea ceremonies, particularly in Buddhist monasteries [7][8]. - The "Jingshan Tea Banquet," originating from the Jingshan Wanshou Zen Temple, exemplifies the evolution of tea ceremonies into cultural rituals, influencing Japanese tea culture significantly [7][8]. Group 3: Globalization of Tea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historical trade routes that facilitated the global spread of tea, including the Silk Road and maritime routes, establishing tea as a global commodity by the 17th century [9][10]. - Various cultures have adapted tea practices, with Japan developing its own tea ceremony influenced by Chinese traditions, while European countries incorporated tea into their social customs [10][11]. Group 4: Contemporary Recognition - The inclus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Tea Processing Techniques and Related Customs" in UNESCO'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 signifies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of Chinese tea culture [11]. - The ongoing relevance of "The Classic of Tea" and the cultural practices surrounding tea continue to foster global cultural exchange and appreciation [11].
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排名
泽平宏观· 2024-12-17 14:53
持强劲的人口虹吸效应,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杭州人口增速呈放缓趋势,城镇化率仍在提升, 2022年末杭州常住人口1237.6万人,增量位居全省11个地级市之首。 文:任泽平团队 导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高质量发展 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因此, 提升居民的幸福感指数,对于提升人民获得感和 幸福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至关重要。我们在《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2023》研究报告 中对全国除港澳台外的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幸福感指数进行了客观排名, 南京、杭州、长沙、合 肥、舟山、芜湖、苏州、宁波、大连、珠海位居前十。 根据我们构建的城市幸福感指数评价体系, 生态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三个重要维度。幸福在哪里?哪里最幸福? 摘要 NO1.南京:六朝古都,交通枢纽,教育资源丰富。 1)南京地处中国东部、长江下游,濒江近 海,气候宜居,地理位置优越,名胜古迹众多,城市绿化程度高。2)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人民物 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22年,南京市人均GDP17.9万元,居全国第六、中国省会城市第一。3) 交通便利,公共基础设施完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