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机

Search documents
上半年农机市场遇冷 高端拖拉机逆势突围
Zhong Guo Chan Ye Jing Ji Xin Xi Wang· 2025-07-10 22:54
Market Overview - The agricultural machinery market in China showed poor performance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5, characterized by a "weak peak season" with declining production and sales across various agricultural machinery products, particularly tractors [1][2] - The total production of tractors was reported at 35,616 units, with significant declines in large, medium, and small tractors, down 32.8%, 13.3%, and 8.3% year-on-year respectively [2] Demand Analysis - The demand for tractors has been continuously decreasing, with large tractors experiencing the most significant drop [2] -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decline include the end of the busy farming season, excessive market inventory, and weakened purchasing demand due to market downturns and machinery replacement cycles [4][5] Segment Performance - The market for harvesting machinery showed mixed results, with crawler harvesters experiencing double-digit growth driven by significant export increases, while wheel harvesters faced declines due to reduced wheat production [3] - The transplanting machine market saw a contrasting trend, with hand-held models growing significantly while high-speed models declined [3] High-End Tractor Development - Despite the overall market downturn, high-end tractors (200 horsepower and above) have shown explosive growth, driven by policy support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7][8] - The market structure is shifting from traditional cycles to a dual-engine model driven by high-end and innovative products, with a notable increase in the market share of power-shift tractors [8][9] Competitive Landscape - The competitive landscape is evolving, with leading companies gaining market share and those relying heavily on low-end products facing pressure [9] - The demand for high-end products is rising, becoming a primary profit growth point for companies, as they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models to high-end offerings [9]
以变应变,镇江外贸闯新路
Xin Hua Ri Bao· 2025-07-05 21:15
□ 本报记者晏培娟薛诚 "今年新开发委内瑞拉、巴拿马、伊拉克、哈萨克斯坦等市场,销售渠道正在拓展中。"在江苏沃得农业 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工人们将不同型号的农机打包装箱。沃得农机海外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刘福瑞告 诉记者,1—5月,沃得农机海外销售额突破12.5亿元,同比增长34%。 "产品质量稳定是沃得赢得海外市场的关键因素。"刘福瑞介绍,沃得以产品创新满足不同国家的市场需 求,"我们去年开始涉足棕榈收获行业,研发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研发出适合东南亚棕榈园用的棕榈捡 拾运输机,此外,整杆式甘蔗机、水稻插秧机等产品也赢得海外用户。" 通讯员邓蕴影梅莹 全国最大的汽车出口陆路口岸——霍尔果斯公路口岸的海关集中查验场,出口的汽车每天排起长龙。5 月底,镇江市商务局、镇江市贸促会与丹阳市政府联合组织丹阳多家汽车零部件及户外用品生产企业来 到这里,现场了解口岸通关情况、调研市场需求,"企业布局出口贸易,中亚五国是全新增长点。去年 公司销售达到9800万元,今年有望突破1.2亿元。"江苏哆瑞咪发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玲说。 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业态拓展、精准政策托举,镇江走出一条稳中求进的"出海之路"。今年前5个月, 全市货 ...
普法+展示+培训+演练!广东注重构筑农机安全全链条防线
Nan Fang Nong Cun Bao· 2025-06-30 09:32
普法+展示+培训 +演练!广东注 重构筑农机安全 全链条防线_南 方+_南方plus 安全生产无小 事,身边隐患要 排查。广东高度 重视农业安全生 产,坚持最严格 的安全生产制 度。近日,广东 省农业农村厅、 广东省农业技术 推广中心、广州 市农业农村局和 番禺区人民政府 在番禺区石碁镇 文化广场联合举 办了以"人人讲 安全、个个会应 急——查找身边 安全隐患"为主 题的2025年广东 省农机安全生产 宣传咨询日活 动。 活动现场安排了 多种形式的普 法、演示、展 示、培训活动, 旨在通过开展群 众喜闻乐见、接 地气的宣传活 动,切实推动农 机安全文化进社 区、进农村、进 校园、进公共场 所,进一步普及 安全知识,让每 一位农民朋友都 能成为"安全明 白人",人人懂 规则、个个会应 急,做到隐患早 发现、风险早防 范、事故早杜 绝。来自全省各 地农业农村部 门、农机生产企 业、农机从业人 员和当地农民群 众等1000多人参 加。 一堂课:喜闻乐 见"五进"普法 "收割机、拖拉 机没经过年检, 不能下田。"广 东省农业技术推 广中心现场普及 了农机安全的重 要性。"创伤急 救,要抢抓黄金 一小时",番禺 中心医 ...
水稻品种田间“竞技”、24小时“哨兵”站岗 多维度解锁智慧“三夏”
Yang Shi Wang· 2025-06-20 07:53
央视网消息:眼下,山东的夏收工作接近尾声,正是各地展开夏种的时节。位于微山湖畔的济宁市鱼台县,30万亩水稻开始夏种,当地采 用"中央厨房"式的服务模式,由合作社统一进行育秧、插秧,提升种植效率,同时还发展了稻虾共作,助力农户增收。 稻田尽显"科技范" 机械化插秧效率高 在济宁市鱼台县唐马镇的一处农田里,麦收过后地里依然是一片繁忙景象,大家紧接着就开始进行夏种。和山东大部分地方夏种玉米不同,鱼 台县紧靠着广阔的微山湖,水系发达,这里以种水稻为主,也是山东的水稻主产区,面积达到了30万亩,而这里的机械化作业率也达到了99% 以上。 设定好插秧深度、间距这些参数,自动插秧机就能快速精准地把秧苗种到地里。相比传统的人工插秧,机械插秧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人工插秧 1个人1天插秧最多不超过1亩。而现在,机械插秧1亩地只需15分钟,1台机器1天就能插几十亩地,而且机械插秧更加精确,有利于秧苗后期的 返青和管理。同时,它的种植密度也更大,在这里1亩地能种到10万棵秧苗,相应的产量也就会更高。 农户介绍,水稻插秧也是很有讲究的事,在插秧之前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放水泡田。通过发达的沟渠把地里放上二三十厘米深的水,泡上两 三天,等水 ...
新农机发力 “三夏”进程加快
Yang Shi Wang· 2025-06-18 09:43
央视网消息:目前,山东小麦收获逐渐进入收尾阶段。在滨州市惠民县,当地抢抓晴好天气,利用新农机、新装备加快收获进度。 在惠民县石庙镇的一家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多台大型收割机在麦田里作业,每跑两圈就能装满一辆粮食转运车。 种粮大户 亓建国:我们这边种了3000来亩地,不到两天就收割完了,亩产大约在1000斤左右。 3000亩麦田,一天多就能收割完,秘诀就藏在这些新型收割机里。和传统收割机不同,这些现代化农机能根据地面高低自动调整割台高度,以适应多种 麦收环境,帮种植户减少损失、增加产量。此外,在提升收割效率方面,也同样表现突出。 今年,惠民县小麦种植面积109万亩,共投入各类机械设备2.9万台用于小麦收割、运输等全流程作业。目前,当地小麦收获已过8成,预计6月下旬可全 部收完。 河南新乡:科技赋能夏种 粮食播种超九成 眼下正值夏种夏管关键期,在河南新乡,当地充分利用科技化和机械化,争分夺秒做好抢种作业,为秋粮丰收打下基础。 在新乡市封丘县李庄镇的黄河滩区,播种机正在按照规划好的路线,在北斗导航系统引导下进行播种作业。一粒粒玉米种子被播入农田的同时,肥料也 被准确投放进距离种子20厘米的位置,滴灌带同步铺设至肥料的 ...
全国小麦大规模机收继续向北推进 夏种夏管工作稳步进行
Yang Guang Wang· 2025-06-15 01:33
央广网北京6月15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眼下正值"三 夏"大忙时节,全国小麦大规模机收继续向北推进。夏种夏管工作稳步进行,为秋粮丰收打好基础。 西翟庄镇副镇长尼玛泽培:今年全镇共种植冬小麦2.4万余亩,目前全镇小麦收割进展顺利,预计4 —5天可全面完成。 截至6月14日,河南省夏播面积8353万亩,占预计面积的92.8%。各地抢抓农时,及时开展灌溉保 墒、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为秋粮丰产奠定坚实基础。 当前安徽夏种面积已近5000万亩,超过计划面积的四分之三。 在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一家农场的8000多亩高标准农田里,玉米播种正有条不紊地进行。配备北斗 导航自动驾驶系统的精量播种机成为夏种的主角。农场负责人介绍,相比传统播种方式,这种先进设备 作业效率可提高1.5倍,每亩还能节省种子约30%。 在蚌埠市怀远糯稻核心产区白莲坡镇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高速插秧机正在快速作业,一排排秧 苗被整齐栽插,一小时就能完成10亩稻田的作业量。 本周末起,天津全市麦收工作将由南向北推进,预计将持续3周左右。玉米播种工作也同步启动,6 月30日左右夏玉米大面积播种完成。 在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五女店 ...
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冈比亚新农人见证中非农业友好合作
Yang Shi Wang· 2025-06-14 12:47
央视网消息:6月12日—15日,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举办,这次博览会汇聚了非洲53个国家的代表团和4700多家中非企业、商协会、金融 机构等超3万人参会参展,展览面积达10万平方米,规模创历史新高。本届博览会到底有哪些特色之处呢?我们跟随总台记者一起去现场看一看。 总台记者 王延均:我现在是来到本届中非经贸博览会的非洲商品馆,走进这里,像是穿越到了非洲大陆。乌干达的咖啡、可可,赞比亚的宝石、手工 艺品,来自非洲的好物在这里进行集中展示。 在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的展馆里,琳琅满目的先进机械牢牢吸引了穆萨的目光,学习更多中国农业技术和现代化经验,这正是穆萨来到博览会现场的 一个重要目的。6月11日,细雨蒙蒙中,他把自己带来的稻米和自家农场的油画,恭敬地放在了袁隆平院士的墓前。这袋稻米意义非凡:是袁隆平院士的团 队手把手教穆萨在冈比亚土地上种出来的。 在冈比亚,中国专家们引进了插秧机、收割机等专业设备,从水稻选种、育秧、插秧到收割,提供全面的技术指导。5年多时间里,中国杂交水稻在冈 比亚落地生根,抽穗生长,穆萨的农场更是脱胎换骨,发展成为冈比亚第一座全机械化农场,水稻种植面积从3公顷扩大到100多公顷,直 ...
数字货运助力春耕供应链,农民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Xin Hua Ri Bao· 2025-06-08 22:50
□ 本报记者詹超 作为大闸蟹养殖大省,江苏在全国蟹苗供应链中处于核心地位。运满满大数据显示,南通、盐城、无锡 等地是蟹苗运输的关键节点。盐城的射阳县是中国蟹苗之乡,据中国渔业协会统计,全国每10只大闸蟹 中就有7只在此地培育,蟹苗远销新疆、宁夏等地,助力东西部协作;南通是大闸蟹苗种繁育基地之 一,年产量超百吨,蟹苗覆盖江苏、浙江、湖北、宁夏、新疆等地;无锡是长三角重要蟹苗集散地之 一,蟹苗销往全国。 此外,扬州高邮是罗氏沼虾苗种基地,苗种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安徽等多个省份。苏州在加 州鲈鱼、鳜鱼等特种水产苗种繁育方面也有发展,除供应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区外,优质苗种还远销 福建、山东、辽宁等省市。 农资调配方面,江苏春耕"双向流动"特征显著。运往江苏的化肥产品主要来自山东、湖北、河南和安徽 等省份。其中,临沂、新乡、晋城、宜昌、阜阳是向江苏供应化肥的主要城市。连云港、盐城、淮安是 省内种子产品的主要供应地,同时也接收来自甘肃、山东、河南等种业主产区的输入补充,其中甘肃张 掖、山东济宁是重要的外省种子来源地。 作为国内领先的数字货运平台,运满满在今年春耕物资运输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运满满平台,省内 农 ...
今年我市计划种植水稻近130万亩,目前播栽进度超14%
Nan Jing Ri Bao· 2025-06-06 02:23
昨天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芒种。芒种至,农事忙,一幅别样的"夏种图"正在我市田 野徐徐展开,一台台"铁牛"昂首前行,助力我市水稻夏种跑出"加速度"。 当天下午,六合区立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稻田里,三台插秧机不停穿梭,一株株嫩绿的秧苗从插 秧机下精准滑落,整齐地"立"在水田中央,仿佛为一块块稻田穿上了绿色新装。 机械化插秧不仅省时、省力、省人工,也更加精准,便于量化调节,提升农业质效。"机械插秧的 秧苗深度、间距和行距更加均匀,有利于水稻生长、提高产量,同时也便于后期田间管理。"张立友表 示,自己今年计划种植2600多亩水稻,将全部采用机插秧模式。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在高淳区桠溪街道国华农机专业合作社,这里的机械化插秧更进一步, 实现了"无人插秧"作业。今年5月份,合作社购置了一台无人插秧机,机器装有北斗导航系统,只要提 前规划设置好作业线路,不需要人工操作,插秧机就可自动进行插秧作业。"在平整标准田地里,这台 无人插秧机一小时可插秧5亩地。"合作社负责人虞国华得意地介绍,只需一人放秧,机器便可自动前进 掉头等,有效地解决了夏种机手紧缺的问题。 抢抓农时,夏种正酣。告别了繁重的人工劳作,机械化作 ...
数字货运解码春耕新图景
Huan Qiu Wang· 2025-06-05 09:11
据了解,《报告》基于春耕时间线(2月中下旬至5月中上旬),自南向北梳理了各省春耕物资运输动态,涵盖了农机设备、特色种子、化肥等产品的运输。 《报告》认为,随着公路货运数字化的发展,春耕生产资料的运输活动涉及多产业联动,并不断实现数字化转型,为春耕效率提供"加速度"。 农机运输集中于冀鲁等地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机运输与产业分布呈现出独特的发展态势。《报告》显示,农机大型设备生产呈现集中化趋势,而小型设备及特色农机产品 生产则朝着区域化方向发展。随着农机产品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其分类也愈发精细,针对不同地区特色农作物,从播种、管理到收割的全链条均实现了机 械化作业。 【环球网财经报道 记者谭雅文】一年好景看春耕。春耕是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春耕物资的流动折射出农业产业发展的脉动。日前,数字货运平台运满满 发布的《2025年春耕生产物资公路运输数字化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各地春耕物资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态势,产品精细化趋势显著。同时,随 着特色农业蓬勃兴起,水产品养殖正加速向内陆地区扩展。 以水产养殖为例,春耕春播期间是水产养殖的关键时期。根据《报告》,近些年,随着水产品养殖技术的成熟,很多内陆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