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经济专业
icon
Search documents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今年特色优势专业扩招200人
Hang Zhou Ri Bao· 2025-06-26 02:47
即将去航天院所工作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下文简称"杭电")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张宇佳同学在毕 业感言中写道,"站在历史的'接线柱'上,我们这代工科生接过的不仅是电路板和示波器,更是'把关键 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时代使命。" 这番真诚的感言,引起了校长陈积明的关注。他在学校2025届毕业典礼上颇有感触地说:"我很高 兴地看到,杭电的同学们不仅努力掌握技术内核,更锻造出强大的精神内核,将职业价值与国家命运休 戚与共。" 一直以来,杭电人都不缺乏呼应时代召唤的勇气,面对人工智能领域风起云涌的国际竞争,学校师 生踊跃投身科研攻关第一线:智能信息处理团队实现了国产芯片在视觉领域的高效部署,服务于卡塔尔 世界杯和杭州亚运会等重大赛事;脑机协同技术团队用控制芯片精准采集脑深部神经元信息,破解诸多 脑疾病治疗难题;在读博士生王超所在团队,推动国产算力替代,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他们用 实际行动诠释着"国家大事 千万尽力"的责任担当。 今年学校新增1个招生专业:数字经济专业。该专业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浙江省一号工程和数字 经济产业需求设立的,非常值得考生报考。主要培养能够在金融科技、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智慧 政务、数 ...
2025央视网名校之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5新增5个前沿专业+三维培养体系,在“新农科”沃土绽放青春梦想
Yang Shi Wang· 2025-06-24 07:21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农")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主任李景星做客央视网《名校之约》院 校系列访谈,详细介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5年本科招生政策和人才培养特色等内容,助力广大考生读 懂大学,了解专业。 "双一流"农科名校 培育知农爱农时代新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学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始终坚持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文明、人类健康和乡村振兴四大学科使命, 通过优化专业结构、强化交叉融合、创新培养模式等举措,打造"新农科"人才培养新高地,为现代农业 发展输送更多知农爱农拔尖创新人才。 学校是一所以农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首批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 校。学校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之一、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建校90年来为社 会累计培养输送各类人才近30万名,毕业生遍布海内外,有28位校友成为两院院士,为推动我国农业现 代化建设和农业科教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响应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 2025年扩招200人 为响应国家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满足社会对优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学校积极落实 ...
武大校长张平文:学校新增15个“数字+”新兴交叉专业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5-15 07:10
5月15日上午,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全体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校长张平 文发表主题演讲,提到数字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四个转变"。 "教育是塑造人的伟大工程,高等教育更要在面向未来、培养人,培养引领未来的人上 多做前瞻性探索。武汉大学愿与全世界同仁一道加强合作,携手共进,践行数字时代教育的 光荣使命与责任担当。"张平文说。 他表示,这"四个转变"分别是从"重知识传授"转变为"重能力塑造"、从单一风格转变为 信息交叉、从教师陈述转变为自己探索、从分数为王转变为多元综合。传统的以单一学科为 核心、壁垒分明的院系构架和专业设置,以教师课堂讲述为主的教学方式、以考试论文为主 的考核方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下的需求和发展。 编辑:聂杨 据了解,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武汉大学布局新兴交叉学科,先后成立了武汉数学与 智能研究院、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人工智能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技术学院、卓越工程师 学院、机器人系。 2025年,学校将新增机器人工程、数字经济、智慧城市与空间规划、智慧能源工程、时 空信息工程等专业。同时,大力推进低空经济双学士学位试验班,积极建设人工智能、数智 创新、机器人设计、文化数字化等微专业,致力 ...
就业率0%,“天坑”专业被淘汰
虎嗅APP· 2025-04-29 14:04
以下文章来源于软科 ,作者发现优质高等教育 软科 . 高等教育评价领先品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软科 ,作者:发现 优质高等教育,原文标题:《就业率0%!"天坑"专业,淘汰》,题图来自:AI生成 属地性历来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特性之一,根据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公布的最新版) ,我国2868所普通高校,部属高校仅有118所,地方 高校占比高达95.9%。当高教改革聚焦到专业设置层面,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一定是调整的重要方向。 当专业设置和区域发展错位,人才培养就得打个"问号"——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是被需要的吗?在全国各地,不乏一些"天坑"专业因办学定位不清 楚、不匹配,以致出现毕业去向落实率连年走低,甚至跌至0%的情况。无处诉苦的大学生,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 图 | | --- | 源:陕西省普通高校202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近日,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提到,将在全国范围开展提升本科专业设 置与区域发展匹配度工作。此前,黑龙江、浙江、河南、重庆、陕西5个省市已在指导下率先开展高校专业设置与区域发展匹配度提升工作试点。 4 ...
就业率0%,“天坑”专业被淘汰
Hu Xiu· 2025-04-28 05:55
图源:陕西省 普通高校202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近日,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提到,将在全 国范围开展提升本科专业设置与区域发展匹配度工作。此前,黑龙江、浙江、河南、重庆、陕西5个省市已在指导下率先开 展高校专业设置与区域发展匹配度提升工作试点。 4月25日,2025年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地方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委员会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围绕《高等教育学 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机制改革试点等工作交流研讨。 怎样通过专业设置优化帮助学生逃离"毕业即失业"的困境?专业设置怎样才算是与区域发展"匹配"?从2024年度各地新增 特设专业的情况和有关专业设置调整优化的改革方案中,我们可以一窥各地专业设置的方向和特点。 1232个特设专业,服务区域发展 属地性历来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特性之一,根据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名单(教育部公布的最新版),我国2868所普通高校, 部属高校仅有118所,地方高校占比高达95.9%。当高教改革聚焦到专业设置层面,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一定是调整的重要方 向。 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