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sorFlow

Search documents
开源CUDA项目起死回生,支持非英伟达芯片,濒临倒闭时神秘机构出手援助
量子位· 2025-07-08 00:40
奕然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能让非NVIDIA芯片跑CUDA的开源项目ZLUDA,起死回生了。 最新版增加了对大模型工作负载的支持,一举登上GitHub热榜! 开发者@vosen本名Andrzej Janik,曾经在Intel工作。 该项目一度因AMD停止资助濒临破产,最终被一家神秘机构出手相救。 现在,创始人vosen带来好消息,表示ZLUDA团队新添一员猛将并稳定进行项目恢复中。 在2020年,Andrzej Janik想要尝试一下技术突破,让CUDA程序在非NVIDIA平台运行,一尝试,便有了可行性。 之后,ZLUDA被Intel接手,作为一个内部试验项目发展。 Intel分配资源给了ZLUDA,目的很明显了,让其 在Intel GPU上跑CUDA程序,作为Intel oneAPI生态的一种补充方式 。 无疑,这触碰到了NVIDIA的商业生态链。 没过多久,这个项目就被终止了。 2022年,ZLUDA得到了AMD的支持而重启,并支持AMD硬件。 好景不长,这次也仅仅维持2年,2024年2月宣布终止。 过往发展:起起伏伏又起起 一个月后,英伟达就发布CUDA 11.6版本,并明确 ...
第四期全球名校“Z世代”领袖连线活动举办 中外青年共话AI技术应用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7-02 03:25
上海交通大学的华小文从教育技术的演变出发,回顾了在线教育从"电话授课"到"线上平台",再 到"VR+脑电波传感器"教学的飞跃。她强调,技术不应替代教师,而应强化学习者的个性表达与多元智 能的发展。她提及,芬兰等国家已在中小学引入AI课程,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参与全球议题,如可持 续发展目标(SDGs)与全球气候变化。此外,她也警示了"技术成瘾"现象,呼吁推动"正向上瘾"型教 育应用的开发,如语言学习应用多邻国。华小文总结道:"技术应该服务于创造力、合作与批判思维, 而不是制造懒惰与分裂。" 6月30日,第四期全球名校"Z世代"领袖连线活动顺利举行。此次活动汇聚了上海交通大学、香港理工大 学,以及伦敦大学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墨尔本大学、奥克兰大学、悉尼大学等15所世界知名高 校的40余名青年代表,与相关领域的专家相聚云端,围绕"AI技术与未来应用"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青年对话环节,与会的"Z世代"代表们以跨界视角展开思维碰撞,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前沿与社会发展等 话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人工智能与多语言大模型领域的青年学者、前阿里巴巴通义团队核心研究员杨建以"人人可编程"为主题 进行分享,深度解析了代码智能技 ...
Lex Fridman 对谈谷歌 CEO:追上进度后,谷歌接下来打算做什么?
Founder Park· 2025-06-06 15:03
久违的 Lex Fridman 又来采访 AI 行业的关键人物了。 这次是 Google CEO Sundar Pichai。过去半年,Google 凭借 Gemini 2.5 完成了 AI 竞赛的追赶,某种意 义上说,Google 和 OpenAI 现在站在了同一起跑线。 Lex 的播客一向聊的广且深,这次也不例外,Pichai 这一年的困境、核心产品搜索的未来方向、模型和 Sclaing Law,AI 编程、具身智能、AGI、ASI 还是 AJI 的探讨。 很多时候,问对了问题,好的采访就完成了一大半。Pichai 的回复,确实有蛮多干货。 2 小时多的播客,编译时我们做了一些删减。 原始播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V6tWC4CdFQ&t=2711s TLDR: 超 6000 人的「AI 产品市集」社群!不错过每一款有价值的 AI 应用。 谷歌对于未来搜索的设想是,在搜索中部署了最强的模型,这些模型会围绕每一个查询执行多路 径检索,并整合信息,最终把用户引向真正有价值的内容。 随着 AI Mode 功能的成熟,谷歌会将其迁移到主页面上,可以看作是一个连续的统 ...
GpuGeek如何成为AI基础设施市场的中坚力量
Jin Tou Wang· 2025-06-04 04:05
二、创新服务模式:重构AI开发体验 AI时代,算力基础设施已成为支撑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关键要素。作为国内专注服务算法工程师群体的智算平台,GpuGeek通过持续创新的服务模式、精 准的市场定位和系统化的生态建设,正快速成长为AI基础设施领域的中坚力量。本文将深入分析GpuGeek的成功路径及其在行业中的独特价值。 一、精准定位:算法工程师的专属算力平台 GpuGeek敏锐把握市场发展趋势,将目标用户精准定位于对高质量算力有迫切需求的算法工程师群体。这一策略使平台能够深入理解专业用户的核心需求, 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通过提供从RTX 4090到A800的全系列GPU资源,平台满足了从入门级开发到大规模模型训练的全谱系算力需求。 在硬件配置上,GpuGeek采取了差异化策略,不仅提供主流GPU,还针对不同应用场景优化了存储、内存和网络配置。平台支持最高8卡GPU协同工作,并 根据AI算法特性优化了硬件架构,大幅提升了计算效率和稳定性,这些专业化配置成为平台吸引核心用户的重要因素。 四、开放生态建设: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 GpuGeek的模型市场汇集了包括阿里通义Qwen3、智谱GLM-Z1等前沿AI模型资源,为用 ...
Google首席科学家万字演讲回顾AI十年:哪些关键技术决定了今天的大模型格局?
机器人圈· 2025-04-30 09:10
Google 首席科学家Jeff Dean 今年4月于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发表关于人工智能重要趋势的演讲,本次演讲回顾 了奠定现代AI基础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里程碑,包括神经网络与反向传播、早期大规模训练、硬件加速、开源生 态、架构革命、训练范式、模型效率、推理优化等。算力、数据量、模型规模扩展以及算法和模型架构创新对AI 能力提升的关键作用。 以下是本次演讲 实录 经数字开物团队编译整理 01 AI 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算法进步改变计算范式 Jeff Dean: 今天我将和大家探讨 AI 的重要趋势。我们会回顾:这个领域是如何发展到今天这个模型能力水平的?在当前的技 术水平下,我们能做些什么?以及,我们该如何塑造 AI 的未来发展方向? 这项工作是与 Google 内外的众多同仁共同完成的,所以并非全是我个人的成果,其中许多是合作研究。有些工作 甚至并非由我主导,但我认为它们都非常重要,值得在此与大家分享和探讨。 我们先来看一些观察发现,其中大部分对在座各位而言可能显而易见。首先,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机器学习 彻底改变了我们对计算机能力的认知和期待。回想十年前,当时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尚处初级阶段,计算机几乎谈 ...
速递|阿里前副总裁贾扬清已入职英伟达,团队一笔套现或数亿美元,公司仅创立2年
Z Finance· 2025-04-08 03:19
图片来源: Youtube 据The Information透露, 英伟达已完成对Lepton AI的收购, Lepton 联合创始人贾扬清和白俊杰均 已加入英伟达。 交易达成时,Lepton约有20名员工。 不久之前,英伟达被曝出即将达成收购 Lepton AI 的协议, 交易价值数亿美元。 这笔交易是英伟达 通过收购小型 AI 初创公司来推动其云和软件业务的一部分,使得使用英伟达芯片构建新的 AI 模型 成为可能。 根据公开信息,Lepton AI是一家成立于2023年的人工智能公司,致力于为企业提供高效、可扩展的 AI应用平台。 公司由阿里前 高管贾扬清创办。 Lepton AI支持模型的开发、训练和部署,具备生产级性能和成本效益,提供全面的机器学习工具和 灵活的GPU选项,满足企业级服务水平协议(SLA)的要求。 Lepton 之前曾为游戏初创公司 Latitude.io 和科学研究初创公司 SciSpace 提供 AI 云服务。 据钛媒体报道,Lepton AI在2023年5月成功完成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硅谷知名风投CRV、红杉中 国和Fusion Fund。三家投资机构在短短不到两年时间内就实现 ...
2025,半导体更难
投资界· 2025-01-03 06:53
以下文章来源于南风窗 ,作者荣智慧 南风窗 . 冷静地思考,热情地生活。 芯片必须越来越小。 作者 | 荣智慧 来源 | 南风窗 (ID:SouthReviews) 半导体领域的事儿,越来越"矛盾"。 晶体管的通道、软硬件之间的"次元壁"越来越小。而国家之间的"墙"越来越大。 在越来越小的领域,英伟达、AMD和台积电赚得盆满钵满。在越来越大的领域,金钱像 筹码一样押在跷跷板的两头——一头是美国,身后坐着拉美"后院"伙伴,非洲国家跟随 其后;一头是中国,东南亚和南亚正等着溢出的供应链;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首鼠两 端。 更顽固的是消费者,今年大伙儿牢牢捂紧钱包,什么也不想买。随着当选总统特朗普第 二任期的逼近,更多的出口禁令、更高的关税、供应过剩和更富创造性的制裁规避方法 将在2025年出现。 越来越小 按价值计算,半导体现在是世界上交易量第三大的商品,仅次于石油和汽车。 处理能力每两年翻一番的摩尔定律,成功运行了半个多世纪。2 0 1 7年,英伟达创始人黄 仁勋宣布摩尔定律已死。2 024年,摩尔创立的英特尔的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坚称摩尔 定律还活着,年底,基辛格被大失所望的股东"炒了鱿鱼"。 在202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