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ass

Search documents
数字生活的原生入口:蚂蚁集团发布AI眼镜全新技术框架gPass
机器之心· 2025-09-15 12:19
机器之心发布 机器之心编辑部 日前,在 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蚂蚁集团发布了全球首个智能眼镜可信连接技术框架 ——gPass。该技术具备「安全、交 互、连接」三大核心能力,致力于实现 AI 眼镜与智能体之间安全、可信、即时信息交互,为用户打造自然无感的服务体验,同时 构建起面向眼镜厂商和开发者的安全 AI 数字服务生态。 AI 眼镜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将成为 「AI 原生入口」,彻底重构数字生活服务模式。这种重构体现在三个维度: 第一,服务形态从 「平面感知」 走向 「空间认知」—— 依托空间计算技术,数字信息与物理环境深度融合,让服务不再局限于 屏幕,而是融入现实场景;比如:高德地图与 AI 眼镜合作的导航让路线指引直接叠加在真实街道上,数字信息与物理环境深度融 合; 第二,交互方式从 「线性指令」 走向 「感官交互」—— 基于多模态交互与理解,让人与设备的沟通更自然、更高效;比如:蚂 蚁发布的 "看一下支付" 功能,通过目光与语音即可完成交易,真正实现 "所见即所得"; 具体来说,行业面临三大难题: 一是端到端软硬件能力碎片化,基础设施薄弱,整体软硬件架构尚未形成统一标准;软硬件研发难度 ...
2025国家网络安全周在昆明开幕 蚂蚁集团gPass等多款安全可信AI技术亮相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9-15 09:52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在安全方面,gPass借助可信身份流通、端到端加密、设备认证等技术,确保"设 备是本人",构建信息传输的安全屏障,全面保障用户信息安全与隐私。在交互方面,该框架融合声 纹、虹膜、指纹等无感核身技术,实现"本人操作"的流畅安全认证。在连接方面,gPass可基于用户时 间与场景需求,自动调度多智能体间即时、安全的消息交互,显著提升AI眼镜的体验连贯性。 目前,gPass已完成与Rokid、小米、夸克、雷鸟等品牌眼镜合作,在"看一下支付"场景中率先落地。未 来,该框架还计划扩展至医疗、文旅、出行等更多生活场景,为用户带来无感、可信、全程伴随的智能 服务。 在gPass之外,蚂蚁集团还集中展示多项前沿安全技术与系统级解决方案。 9月15日,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5年国 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式在云南昆明举行。蚂蚁集团以"安全可信,让AI用得放心"为主题,参与网安周 多项重要论坛及展览活动,系统展示了其在AI安全、数据保护、网络安全和智能风控等领域的系列创 新成果与实践。其中,全球首个智能眼镜可信连接技术框架——gPass首次在网安周亮相,便成 ...
2025国家网络安全周在昆明开幕,蚂蚁集团gPass等多款安全可信AI技术亮相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9-15 09:03
目前,gPass已完成与Rokid、小米、夸克、雷鸟等品牌眼镜合作,在"看一下支付"场景中率先落地。未 来,该框架还计划扩展至医疗、文旅、出行等更多生活场景,为用户带来无感、可信、全程伴随的智能 服务。 在gPass之外,蚂蚁集团还集中展示多项前沿安全技术与系统级解决方案。 9月15日,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5年国 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式在云南昆明举行。蚂蚁集团以"安全可信,让AI用得放心"为主题,参与网安周 多项重要论坛及展览活动,系统展示了其在AI安全、数据保护、网络安全和智能风控等领域的系列创 新成果与实践。其中,全球首个智能眼镜可信连接技术框架——gPass首次在网安周亮相,便成为关注 焦点,展示了蚂蚁在构建"以人为本"智能交互基础设施上的安全技术突破。 记者了解到,当前AI眼镜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普遍存在生态碎片化、应用场景有限、跨端协同能力 弱等挑战。硬件算力、系统分裂以及开发门槛高等因素,严重制约其从"功能机"向"智能体"的演进。 在这一背景下,蚂蚁集团gPass以"安全、交互、连接"三大核心能力为支撑,致力于为AI眼镜与智能体 之间搭建 ...
全球出货量剑指1500万!智能眼镜将成新一代服务入口
财联社· 2025-09-14 03:33
科创圈都在关注的新型主流媒体,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界面财联社出品。 9月10-13日,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于上海黄浦世博园区举行。在"从「看见」到「可信连接」, 释放AI眼镜服务潜能"分论坛上,多名嘉宾表示,智能眼镜有望作为下一代的终端,成为唤起智能体 协作的入口,并乐观预计今年有望实现全球出货量1500万副,其中约150万副会在中国市场。 不过,AI眼镜的普及仍面临硬件轻量化、算力功耗平衡、内容生态匮乏等挑战。《科创板日 报》了解到,歌尔正在轻量化材料、关键器件小型化等方面开展布局。恒玄科技面向眼镜主推 的ES2800系列芯片方案,出货量已达到几千万颗,将于年底推出恒玄BES6000系列芯片,下 一步将把制程节点向4纳米推进,以进一步降低功耗。 以下文章来源于科创板日报 ,作者黄心怡 科创板日报 . 上海布局智能眼镜产业上下游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总工程师裘薇表示,智能眼镜作为新型AI终端将迎来爆发式的增 长,科技巨头创新企业纷纷入局,正处于以技术验证迈向商业落地的关键阶段。 经过多年发展,上海围绕智能眼镜产业上下游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布局,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企 业。在核心器件方面, 鲲 ...
下一代“AI原生入口”之争,蚂蚁加码智能眼镜
Di Yi Cai Jing· 2025-09-12 09:41
围绕AI眼镜构建服务生态仍是一个行业命题,蚂蚁和智能眼镜厂商们正加速入局。 押注下一代"AI原生入口"的竞赛正在悄然进行。9月12日,蚂蚁集团在外滩大会上发布了智能眼镜可信连接技术框架gPass,智能设备的迅速发展中,支付宝 瞄准了智能眼镜端的提前卡位。 2025年被视作"AI眼镜元年",根据IDC发布的《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季度跟踪报告》,仅今年一季度,中国市场就卖出了49.4万台智能眼镜,同比增长 116.1%。AI时代下,智能眼镜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个个人移动入口。 但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如何围绕AI眼镜构建服务生态仍是一个行业命题,蚂蚁和智能眼镜厂商们正加速入局。 具体来看,蚂蚁新发布的gPass主要对准AI眼镜与智能体之间安全、可信、即时信息交互的需求,集成可信身份流通,设备认证、声纹、虹膜、指纹等无感 核身技术,是支持智能眼镜识别、验证使用者身份,提升人机交互安全、效率的技术框架。 技术背后,是蚂蚁在投入智能眼镜生态构建,试图为支付、医疗等业务未来在智能眼镜端的市场份额提前"卡位"。 外滩大会上,记者体验了支付宝与雷鸟联合推出的"看一下支付",用户戴上眼镜即显示时间与唤醒方式,说出支付指令后 ...
蚂蚁集团发布AI眼镜技术框架gPass:给智能眼镜装上金融级安全能力
Yang Guang Wang· 2025-09-12 06:49
在安全方面,gPass借助可信身份流通、端到端加密、设备认证等技术,确保"设备是本人",构建信息传输的安全屏障,全面保障用户信息安全与隐 私。目前,gPass已成功适配Android和RTOS双系统芯片级安全方案。 在交互方面,gPass集成声纹、虹膜、指纹等无感核身技术,实现"用户是本人"的便捷安全验证,确保所有操作均由本人完成,提升使用可靠性与安全 性。 在连接方面,gPass可智能识别用户所处时间与空间,支持与多种智能体间实现即时、安全的消息交互,具备跨端同步、消息优化及多模态提醒等功 能,带来高效自然的体验。 据了解,gPass已率先应用于rokid、小米、夸克、雷鸟等眼镜品牌,实现"看一下支付",未来还将在文旅、出行、医疗等场景中释放更多技术潜能。 央广网上海9月12日消息(记者 殷雨婷)9月12日,在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蚂蚁集团发布了全球首个智能眼镜可信连接技术框架——gPass。据介 绍,该技术具备"安全、交互、连接"三大核心能力,致力于实现AI眼镜与智能体之间安全、可信、即时信息交互,为用户打造自然无感的服务体验,同时构 建起面向眼镜厂商和开发者的安全AI数字服务生态。 ...
蚂蚁集团发布AI眼镜可信连接技术框架gPass,Rokid、小米等AI眼镜已率先应用
Xin Lang Ke Ji· 2025-09-12 03:06
面对这些行业核心挑战,构建一个统一、安全且互联的底层基础设施,已成为打破现状、驱动AI眼镜 从"基础工具"迈向"个人智能体"的关键突破点。而蚂蚁集团推出的gPass,正是为了精准应对这一迫切 需求而生。 专题: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 新浪科技讯 9月12日上午消息,在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蚂蚁集团发布了全球首个智能眼镜可信连 接技术框架——gPass。该技术具备"安全、交互、连接"三大核心能力,致力于实现AI眼镜与智能体之 间安全、可信、即时信息交互,为用户打造自然无感的服务体验,同时构建起面向眼镜厂商和开发者的 安全AI数字服务生态。 大会期间,清华大学人机交互实验室副教授喻纯谈及AI眼镜行业现状时指出:"当前AI眼镜功能仍处于 基础交互阶段,如拍摄、翻译、提词及简单对话等,整体能力与手机相比仍有明显差距。硬件算力有 限、存储不足,制约了复杂功能运行;软件生态上,中低端产品难以动态加载应用,导致生态扩展困 难。" 他指出,原生应用稀缺、交互逻辑独特带来的高开发门槛,以及行业在芯片与系统选型上的碎片化,严 重限制了服务的深化与普及,"当前AI眼镜的服务潜能尚未完全释放,亟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