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icon
Search documents
在温哥华,读一首海子的诗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profound connection between language, culture, and personal identity through the experiences of a Brazilian student, Daniel de la Riva Massaad, who immerses himself in Chinese poetry and culture while studying in Canada [1][2][3]. Group 1: Personal Journey and Cultural Connection - Daniel de la Riva Massaad, a Brazilian student, finds a deep connection to Chinese poetry, particularly the works of the poet Hai Zi, which leads him to study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Vancouver [1][2]. - His visit to Hai Zi's hometown in Anhui Province marks a significant moment, as he becomes the first foreigner to visit due to his admiration for the poet, fostering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ties between language and place [2][3]. - The blending of his mathematical studies with poetry illustrates the intersection of different cultural languages, showcasing how both disciplines express unseen dimensions of life [2][3]. Group 2: Language and Cultural Exchange - Daniel participates in a Chinese language competition in Vancouver, reciting Hai Zi's poetry, which resonates emotionally with the audience, reflecting the beauty and depth of Eastern culture [3]. - He is currently translating Hai Zi's poetry into Portuguese, emphasizing the challenge of conveying the essence of poetry beyond mere language translation [3][5]. - The narrative emphasizes that language serves not only as a communication tool but also as a vessel for cultural heritage, with Chinese language symbolizing a rich cultural legacy that continues to grow in the hearts of learners worldwide [5].
中文魅力 连接世界
日前,二〇二五"国际中文日"在北京启动。图为启动现 场。 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供图 日前,2025"国际中文日"活动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多国驻华使节、国际组织代表、在华留学生等 700余人共同庆祝该节日的到来。 "国际中文日"源起于"联合国中文日",是由中国倡议发起、国际社会共同参与的一项语言文化交流活 动。从2020年首次举办以来,全球160多个国家的1000多家教育文化机构参与。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中 文日活动,向全球中文学习者、中国文化爱好者展现中国语言文化之美。 系列活动体验中国文化 光洁说,她从11岁就开启了学习中文的旅程。"一知道西班牙托莱多有了孔子学院,我就让父母带我去 了。我的中文老师给我取名叫'光洁',因为我的原名Lucia即为'光'的意思,'洁'代表纯净,我很喜欢这 个中文名字。" "齐天大圣孙悟空!身如玄铁,火眼金睛!"两名来华留学生正在给《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电影配音,这 正是"青年文化体验阛阓"游戏之一。正在给孙悟空配音的俄罗斯留学生安东告诉记者:"我看过这个电 影,配音不仅可以让我练习中文,还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我非常喜欢。" "成语飞扬"游戏也相当受欢迎。即便下着小雨,也有许多外国留 ...
年轻的城服务年轻的人
"鲲鹏图南 筑梦南沙"——南沙区重点企业专场招聘 会现场。 南沙区人社局供图 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的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灯会自1月22日开园以来,已吸引海内外约65万游 客入园赏灯,并延至5月5日,成为目前国内灯组最多、展期最长、占地面积最大的"超级灯会"。尤其是 进入三月份,组委会发现了一个现象:灯会在年轻人群体中突然走俏,其中大学生客流显著增加,占比 25%以上。 吸引力一: 传统与现代视觉对撞,这届灯会为年轻人来 南沙的精彩不止于灯会。春天到南沙,白天可以赏樱花、游水乡,晚上可以赏灯会、看中国男子篮 球职业联赛(CBA)。 3月17日,以"青春乐动·樱你飞扬"为主题的第三届南沙樱花节在大岗镇十八罗汉山森林公园开幕。 漫步景区,新命名的"鲲鹏路"串联起十八罗汉山的云樱谷、百合园、俪樱园等景点,近40亩2000多株樱 花竞相绽放。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届樱花节一开场就以打造"年轻的城"为目标,推出了樱花雪糕、樱花 雨伞、樱花T恤等文创产品,搭建了樱花咖啡屋等打卡点。这里还能见识篮球迷的如火热情。2024— 2025赛季CBA联赛常规赛第三阶段主场比赛落地南沙体育馆以来,观众如潮。 依托独特的自然人文风光,南 ...
在这里,遇见最美宋词
千年前,古人用宋词抒情达意,填词作曲传唱市井;千年后,我们走进宋词的世界,与那些曾在历 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名字相见——听李清照在秋日里"寻寻觅觅"浅斟低唱,苏轼在赤壁怀古浩叹"惊涛 拍岸",辛弃疾与友人追忆"沙场秋点兵"的号角…… 2025年春节期间,纪录片《遇见最美宋词》播出。宋词里那些跨越千年的气节和精神,透过电视镜 头出现在大家眼前,变成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触动当代观众内心世界。 当宋词从书卷走进银幕,从历史走进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那些凝结着先贤智慧的长短句,正以崭新 的方式唤醒文化记忆,成为连接古人与当代人的精神纽带。 一些难以拍摄的画面,在AI、动画合成等现代技术的助力下都能轻松实现。为营造李清照《渔家 傲》中"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的梦幻意境,团队利用AI技术生成了海天相融,帆船在云中 雾中航行的梦幻画面,为词人进行完美"造梦"。在执行导演孙晓伟看来,"只有充分呈现宋词意境,才 能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宋词之美,与词人同频共振。" 在团队的匠心创作下,宋词化作连接古今、沟通中外的精神桥梁。观众在宋词构筑的一方天地间, 可以看见众生百态,也能探寻词人的心路历程。 让宋词走进千家万户 "年轻时 ...
唐代壁画收官展出在台湾新竹举办
"盛世壁藏"文化特展共分为三部曲。首部曲于2020年、2021年举办,主要介绍唐代的皇家威仪、时代风 尚、中外交流等;二部曲于2022年、2023年举办,通过壁画反映唐代节庆及民众生活日常。2024年开展 的三部曲则以"青春年华"全新视角切入,通过"梦想之都""锦瑟年华""欢歌笑语""逐梦青云""青年力 量"五个单元,让观众通过壁画了解唐代青春男女的生活、娱乐、运动和休闲。 阳明交通大学艺文中心顾问洪惠冠说,希望透过文化交流,让两岸民众共享中华文化瑰宝。台北艺术大 学兼任助理教授施国隆也表示,希望两岸团队继续努力,期待未来有更多更好的交流活动在台湾举行。 台湾中华翰维文化推广协会理事长陈春霖代表两岸主办方致辞时说,在两岸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几年来 通过18场展览将唐代壁画的美好内涵在台湾各地进行分享。这项展览也是考古、文物保护及博物馆专业 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还展出了壁画发掘、修复、保护的相关纪录片,希望通过展览更好地推动文化遗 产保护。 阳明交通大学人文艺术与社会学院院长陈一平表示,在这项唐代壁画展览中,既能找到中国传统山水 画、花鸟画的源头,也能欣赏到中国艺术的线条之美,还展示出大唐饱满的生命力。 本报台北 ...
年轻人爱上了中式香
Core Insights - The traditional incense industry is experiencing new growth opportunities driven by young consumers who are expanding the application scenarios of Chinese incense for sleep aid, emotional healing, and enhancing focus [2][4] - The popularity of Chinese incense among younger demographics is reflected in significant sales growth on platforms like Taobao, with transactions increasing over 50% year-on-year since February [1][2] - Brands are adapting to market demands by launching portable incense products and integrating traditional techniques with modern designs, such as the "Dark Fragrance Bracelet" from the Palace Museum [2][3] Market Trends - The sales of incense-related products, including incense holders and incense sticks, have seen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nearly 80% [1] - The number of users born after 1995 has nearly doubled, indicating a strong interest among younger consumers [1] - Brands are leveraging social media trends, with topics like "Chinese incense" and "traditional incense-making" gaining traction [1] Product Innovation - New product offerings include portable incense sheets and sleep sachets, catering to the diverse needs of young consumers [2][3] - The introduction of unique product names, such as "Dreams in My Mind" and "Tea Words," aims to attract younger buyers [3] - The "Cold Condensation Incense" technique has gained popularity, allowing for various forms like incense beads and powders, which are convenient for modern lifestyles [3] Consumer Engagement - Young consumers are not only purchasing incense but are also engaging in learning about the craft, with many participating in workshops for making incense [4] - Experience-based activities, such as "handmade incense pouch" workshops, are being offered by various businesses to enhance consumer interaction [4] - The market for Chinese traditional incense culture is expanding, with a growing variety of products available [4]
在街头,感知中越经贸活力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近日,在越南河内广霸花市,商贩将产自中国云南的鲜花从货车上搬运下来。 新华社记者 朱炜 摄 随着中越经贸合作日益紧密,中越双边贸易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主要边境口岸一派繁忙景象。图为广 西壮族自治区凭祥综合保税区。 越南当地民众在河内吉灵—河东线轻轨车厢里自拍。 本报记者 沈小晓 摄 扫码观看视频 超市里的哪吒玩偶、街边的一杯"中国风"奶茶、排队等候一碗河粉的中国顾客、在中企承建轻轨上 通勤打卡的越南姑娘……在越南首都河内,常能在不经意间发现"中国元素"。 最近30多年来,中越双边贸易额增加了6400多倍,越南是中国在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越南最 大的贸易伙伴。近日,本报记者走上越南街头,感知中越经贸活力。 一杯奶茶 一只蜜雪冰城的甜筒冰淇淋,在越南河内,售价约合人民币3元。4月13日,正值周日,下午2时 许,本报记者排在十多位顾客的队伍里,做了一个简单的观察:外国顾客四五位,当地顾客六七人。点 单最多的当属冰茶饮,记者手里的这支甜筒冰淇淋,则跟国内口感几无差别。 到河内市中心看一看,李宁、大疆、名创优品、海底捞,这些中国年轻人喜欢的品牌和商店,也吸 引了许多越南年轻人光顾。"在越南,中 ...
看!海南自贸港成型起势
2025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站在新起点上,海南自贸港已进入成型起势的新阶段。 在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 南繁研究院,高通量植物表型采集平台正在对玉米植株进 行数据采集。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的一处发射工位。 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的智慧图书馆。 新增经营主体超过前30年总和、在琼投资国家和地区达158个、新设外资企业年均增长57%、实际使用 外资年均增长36%……海南自贸港建设7年来,众多国内外企业和投资者,用实际行动向海南自贸港投 出了信任票,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见证者、参与者、贡献者和受益者。 近日,记者奔赴海口、三亚、文昌、琼海、陵水等地,近距离感受海南自贸港如何成形起势。 热力 国际旅游消费中心聚集人气 到海南,优良的消费体验是许多人的第一印象。 在海口国际免税城,商品琳琅满目,游客人流如织。"买了化妆品、酒类、玩具……算下来能省1000多 元。"与记者同日抵达海口的北京游客小刘,晒了晒手机里的购物清单。 在位于海南省琼海市的海南汽车试验场,一台试验样车正 在接受测试。 在位于海口空港综合保税区的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 产业基地,工作人员正在对一架民 ...
共赴春日之约 感受中国之美
0 @ ß F 图①:北京市郊铁路S2线列车穿行在花海中。 张秀科摄(人民视觉) 图②:青头潜鸭育雏。 牛郢生摄 图③:青头潜鸭主题亲子自然教育观鸟活动正在湖北省武汉市梁子湖开 展。 湖北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供图 图④:在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农翔路农贸市场,鲜嫩的春菜摆上摊位。 金 鹏摄(人民视觉) 4月21日,主题为"锦绣山河,美好旅程"的第15个"中国旅游日"活动正式启幕。谷雨时节,暮春已至, 各地草木葱茏,姹紫嫣红,春天进入全盛时期。这个春天,"中国之美"火遍全网。湖北武汉木兰云雾 山,漫山遍野的映山红,红到海外。江西婺源的油菜花海层层叠叠,引得众多海内外游客前来打卡。来 自美国的甲亢哥在中国的环球直播之旅,让全球观众看见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3月26日,知音湖北·2025武汉国际旅行者大会举行,来自西班牙、意大利、俄罗斯等数十个国家及地区 的国际旅游达人前来采风,"武汉樱花"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排行榜。作为一名旅行爱好者,来自格鲁吉亚 的旅游博主安娜感叹:"樱花太美了,去过武汉大学之后,真想留下来读个研究生。"在海外社交平台 上,她还提到,武汉大学古老的建筑映衬着粉色的花海,真是一场自然与人文的绝妙对话。 ...
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凭栏天下)
曾经,生态环保产业总被贴上"公益性强、盈利性弱"的标签,企业干得热火朝天,却常常入不敷出。 从"史上最严"新环保法的出台,到"双碳"目标的提出,再到地方环保政策的密集出台,生态环保企业迎 来了发展的春天。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为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环保也不再是"赔本赚吆 喝"。 如果说政策是外力,那么技术便是内功。 20年来,中国环保技术从跟跑到领跑,将绿色梦想变成了现实。 2024年,中国环保技术专利申请量突破10万件,稳居全球第一。大气治理领域,煤电厂不再"烟囱冒黑 烟",如今95%以上的煤电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钢铁、水泥等工业行业正加大力度进行减污降碳, 空气更清新,蓝天白云成了朋友圈的常客,全国PM2.5浓度首次降到30微克以下。水治理方面,地表水 参观者在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上观看环保产 品。 陈晓根摄(人民图片) 中国生态环保产业连续3年营收超过2.2万亿元,这是实实在在摆在我们面前的"绿色成绩单"。 2.2万亿元是个什么概念? 相当于2024年中国电影票房的50多倍,或者说是14亿多人每人手里攥着1500块钱的"环保红包"。这背 后,是一场从政策到技术、从市场到社会的全方位绿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