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Search documents
中文是值得信赖的朋友(作文选登)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9-05 01:02
AI制图 (责编:李昉、孙竞) 至于我的本科专业,坦率地说,我并没有特别的偏好,主要目标是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我愿意挑 战,也喜欢尝试一些能拓展我视野的事情。在我人生的关键时刻,我与中文的故事开始了。 我感谢中文,因为在学习这门语言的过程中,我的耐心与心理韧性得到了提升。 我感谢中文,因为它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户。在我看来,语言不应仅仅被视为传递和接收信息 的工具,而应被看作是一个融合了文化、历史与认知的复杂结构。正是中文,让我拥有了这样的思考。 从我记事起,就爱上了语言学习,但我对语言的有意识探索始于初中后期。当时,我选择法语作为我的 第二外语。在那时,我能使用5种语言,并开始注意到一些语言的共同特征。 我未来的目标是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一奇妙语言所蕴含的复杂性。我的中文旅程远未结束——实际上,这 条路没有尽头。而这正是中文最吸引我的地方:它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一位值得信赖的朋友。我 正满怀期待地和它并肩走在未来之路上。 在我申请的大学所提供的所有语言中,中文脱颖而出。它拥有一种独特的平衡感——深邃而优雅。这是 一种全新体验,也正因如此,这门语言深深地吸引了我。于是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其作为我的专业。现 ...
用石雕刻出侨乡印记(侨界关注)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9-05 01:02
面对这些艰辛,胡植柱却始终淡然,在他看来,年少时所受的磨砺本就是成长的一部分。他说:"温州 人向来有闯世界的劲头,而学会吃苦耐劳,正是走好每一步的基础。" 这份刻在骨子里的坚韧,铸就了他敢闯敢拼的底色。18岁时,他与哥哥在意大利摩德纳合伙创办服装 厂。因当地华人稀少,兄弟俩的代工厂从承接订单到招募工人,每一步都十分艰难。"有货源时缺人 手,招到工人又没订单,新厂只能接些利润微薄、工艺复杂的单子。"兄弟俩硬撑下来,厂子效益渐 好,最忙时胡植柱1天仅休息1小时,其余时间全扑在车间。 随着生活步入正轨,胡植柱掌握了意大利语,服装厂收入也趋于稳定,生计已不成问题,但他心中的乡 愁却日益浓厚。"我时常怀念国内的生活。在意大利多在工作,难得有畅快交流的伙伴。"他坦言。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彼时身在意大利的胡植柱,一遍遍听着《北京欢迎你》的旋律,守在电 脑屏幕前看完了奥运会的一场场比赛。看着祖国展现出繁荣与活力,他内心深受触动。回国的想法,在 他心中越发明晰。 归侨青年胡植柱,出生于著名侨乡——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玉壶镇。他曾在年少时赴意大利闯荡,后又 回归故土学习石雕,成为非遗温州石雕代表性传承人,如今扎根家乡 ...
暑期旅游火热收官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9-04 23:10
外国游客暑期在四川峨眉山学习峨眉养生功。 成都极自游国际旅行社供图 近日,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景区上演非遗鱼灯表演,吸 引众多游客驻足观看。 储成胜摄(人民图片) 近期,江苏周庄推出"月夜越周庄"系列活动,打造全域沉 浸式夜游体验。图为游客乘坐手摇船感受别样江南水乡夜 景。 王 初摄(人民图片) 为期两个月的暑期旅游画上句号,记者从多家在线旅游平台了解到,今年暑期,游客出游需求强劲,旅 游消费旺盛,国内游新意不断,出入境游持续增长。 此外,暑期旅游的主要客群亲子家庭的出游需求爆发式增长。途牛统计显示,主题乐园、文博场馆、动 植物园、海岛沙滩、避暑休闲等均是亲子游的热门主题。自由行和自驾游是亲子家庭的出游首选,占比 超过60%。美团旅行数据显示,暑期租车自驾需求激增,订单量同比增长168%。 避暑度假花样翻新 避暑寻清凉是暑期旅游首选。在携程平台上,威海、黔东南、秦皇岛、大连、青岛、烟台、安吉、桂 林、大理、贵阳是受游客喜爱的十大玩水避暑目的地。贵州、云南等热门避暑地的订单量同比增长80% 以上,内蒙古赤峰、辽宁丹东、吉林白山等小众避暑目的地订单量同比增长200%以上。一些游客选 择"包车游+避暑度假"新模式, ...
“我在北京看阅兵”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9-04 22:57
图①:2015年9月3日,嘉兰惠(二排左三)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参加纪念中 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 受访者供图 图②:2025年9月3日,嘉兰惠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礼台参加纪念中国人民 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受访者供图 杨俊峰制图 10年跨度,先后两次受邀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大会是 什么体验? 9月3日上午,在天安门广场的观礼台上,当看到和平鸽群飞向天空的那一刻,来自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门 罗市的内尔·嘉兰惠女士感叹:"外祖父,您在看吗?这个当年您曾为守护她而战斗的国家,如今已经拥 有保卫和平的强大力量。这里的人民对抗战的历史记忆犹新,伟大抗战精神和飞虎队精神正在这片土地 上薪火相传。" 不止一个人对嘉兰惠提起过,她认真起来时的神情像极了一个人——她的外祖父、美国飞虎队指挥官陈 纳德将军。飞虎队,是80多年前中国抗日战场上一支特殊的空中作战队伍。这支队伍的飞行员多来自美 国,他们在陈纳德将军的率领下与中国军民并肩作战,屡次重创日军,成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重要空中 力量。 作为美国陈纳德航空军事博物馆馆长,今年75岁的嘉兰惠女士受 ...
致敬我们共同的历史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9-04 22:57
图为嘉兰惠与李岩竹的合影。 本报记者 杨俊峰摄 2015年1月24日,美国南方路易斯安那州门罗市阳光灿烂,空气中弥漫着沃希托河的味道,古老沉静又 不失活力。那是我第一次走进陈纳德将军的故乡门罗市,参观陈纳德航空军事博物馆,拜访该馆馆长 ——陈纳德将军的外孙女内尔·嘉兰惠。 当时还是大四学生的我正在准备毕业作品,在博物馆的会议室里,我以聊天的形式采访了嘉兰惠。她讲 述了陈纳德将军的故事。 1937年,陈纳德将军第一次到中国时,因听力不好,又不会说中文,本来只打算短暂停留,却因一次 4500英里的调研之旅改变了他人生的方向。当时的陈纳德将军目睹了中国战机严重不足的窘迫——在中 国准备应战侵华日军的几百架战机中,实际上只有不到100架能起飞。他还亲眼看到侵华日军的暴行。 因此,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陈纳德主动写信表示愿意为中国提供军事服务。 在博物馆的橱窗里,我看到了陈纳德将军第一次来中国调研时用的护照,上面写的职业是"Farmer"—— 农民。也读到了他在1937年3月来中国之前给弟弟写的一封家书。家书里他已经预料到自己之后在中国 的工作会影响历史。正如之后陈纳德将军那句流传甚广的话所言:"等到最后一个日 ...
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中国始终不渝(望海楼)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9-04 22:56
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8万羽和平鸽振翅高飞,中国的和平之声传遍世界。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 委主席习近平郑重宣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巨大 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历史警示我们,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 个国家、各个民族只有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才能维护共同安全,消弭战争根源,不让历史 悲剧重演!" 80年前的那场伟大胜利,让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中国大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从战火纷飞到繁荣富 强,从积贫积弱到民族复兴,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立场和决心始终不渝。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多重风险交织叠加。面对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 的抉择,中国坚定地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贡献理念,付诸行动,收获赞誉。 有理念,才能明方向。 "和"是中华民族不懈的精神追求。在5000多年文明史中,我们的祖先在甲骨、青铜、竹简、布帛与纸张 上留下无数可供查证的历史,"和" ...
呈现跨越国界的热血营救(烽火记忆·时代回响·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9-04 22:56
《营救飞虎》海报。本文配图均由出品方提供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当天,一部取材自真实历史的战争 电影《营救飞虎》登陆全国院线。影片讲述1944年香港被日军攻占时,中共地下党潜伏人员欢少与东江 纵队港九独立大队游击队员突破日军重重围堵,营救援华美国飞虎队飞行员的故事。 《营救飞虎》摄制组还原历史场景,以细腻的情感表现和激烈的大场面动作戏,带领观众回溯那段惊心 动魄的烽火岁月。 讲述营救故事 《营救飞虎》海报中的美军飞行员。 《营救飞虎》中游击队的原型为香港沦陷时期唯一一支成建制的抗日武装力量——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 队(以下简称"港九大队")。他们不仅袭击日军据点、截击日军运输队伍,还成功营救了包括8名美国 飞虎队队员在内的数十名盟军飞行员与国际友人,其营救行动范围之广、成果之丰,极大彰显了国际人 道主义精神,也成为中国与国际反法西斯力量并肩作战的有力见证。《营救飞虎》的主要情节,正是基 于这段真实的抗战传奇展开。其中最为知名的一次营救行动是1944年初对飞虎队中尉唐纳德·克尔的成 功营救,直接促成盟军与东江纵队的情报合作。 影片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对东江纵队的多次营救行 ...
共启中俄游客“双向奔赴”新旅程(览胜观潮)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9-04 22:56
俄罗斯游客索尼娅·布里亚克(右)行走在上海市田子坊。新华社记者 陈浩明摄 K3次国际联运列车从北京站缓缓驶出,横跨亚欧大陆,最终抵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车厢内,汉语、 俄语交织;车厢外,风景变换,从广袤的内蒙古草原到深邃的贝加尔湖。车轮滚滚,叩击出中俄两国人 民交往日益密切的节奏。"我还要谈谈旅游业这一重要领域。该领域的数据令人鼓舞:2024年双向旅游 客流增长了1.5倍,达到280万人次。"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接受新华社书面专访时透露的数据令人振 奋,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中俄民间交往最为生动的注脚。 这种高质量的双向交流正在产生深远的影响——两国人民不断加深对彼此文化的了解与理解。 在吉林口岸城市珲春,来自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游客伊万在这里自在购物、休闲,还有一些俄罗斯 游客则为体验中医理疗而来。每天清晨,黑龙江黑河的早市上,中国摊主们熟练地用俄语吆喝,摊位前 俄罗斯顾客挑选着新鲜果蔬,不远处的超市里,中国游客的购物车里堆满了巧克力、伏特加、紫皮糖等 俄罗斯商品。这一幕已然成为这座中俄边境小城的独特风景。我们将视线投向更远处会发现,在伊尔库 茨克的传统木屋里,中国游客与俄罗斯家庭共进晚餐;在北京胡同的四 ...
保障物流畅通提振经济复苏 中欧班列载来"一带一路"好风光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9-04 09:41
Group 1 - The China-Europe Railway Express has become a crucial channel for transporting pandemic prevention materials, with significant shipments of masks and meltblown fabric to Italy [2] - Since the first train carrying pandemic supplies departed on March 21, a total of 4.97 million items and 39,000 tons of supplies have been transported by the China-Europe Railway Express by the end of July [3] - The railway service has played a vital role in stabilizing supply chains and facilitating international trade, particularly in the automotive sector, with multiple dedicated trains transporting parts from Germany to China [3] Group 2 - The pandemic has led companies to shift from traditional sea transport to the China-Europe Railway Express, resulting in increased efficiency and reduced costs for businesses like LONGi Green Energy [4] - The volume of China-Europe Railway Express services h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6,354 trains operating in the first seven months of the year, marking a 41% increase year-on-year [4] -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implemented various measures to ensure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the railway service, including optimizing approval processes and prioritizing cargo transport [5]
礼成聚众志 笔落寄山河(人民家书)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9-04 00:38
观礼群众在现场合影。 本报记者 施 芳摄 抗战老战士在天安门城楼上敬礼。 新华社记者 才 扬摄 云南省腾冲市清水镇司莫拉佤族村的干部群众收看大会盛况。 新华社记者 赵 辉摄 外国记者在工作中。 本报记者 施 芳摄 合唱团成员挥舞旗帜。 新华社记者 李 安摄 铿锵步伐,大国重器,交织成雄浑壮丽的强国乐章,震撼着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灵。阅兵,既是纪念, 更是宣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本报推出"人民家书"之"阅兵家书"。6位作者现场观看了阅 兵仪式。他们有抗战英烈之后,有港台爱国人士,有海外华侨,有归国人才,从不同视角,结合自身经 历,在家书中表达着浓烈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编 者 为国奋战的信念流淌在血脉中 亲爱的爸爸: 今天,我有幸站在天安门广场的观礼台上,眼前是铿锵行进的受阅队伍,头顶是呼啸而过的战机梯 队……一次次,我眼眶发酸——要是他能看到这盛世中国,该多好啊。 是的,我说的是曾祖父。虽然我从未见过他,家里甚至没能留下一张他的照片,但您和爷爷一遍遍讲述 他的故事,让我感觉他是那么亲切。曾祖父是八路军某部特务连副连长。1942年,在沂南县一场艰苦的 反"扫荡"阻击战中,曾祖父英勇作战,壮烈牺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