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IC Securities Co., Ltd.(06030)
Search documents
中信证券跌2.01%,成交额16.2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89亿元
Xin Lang Cai Jing· 2025-11-21 02:40
中信证券今年以来股价跌4.02%,近5个交易日跌3.18%,近20日跌7.16%,近60日跌9.38%。 资料显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心3路8号中信证券大厦,北京市朝阳区亮 马桥路48号中信证券大厦,香港中环添美道1号中信大厦26层,成立日期1995年10月25日,上市日期2003 年1月6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证券经纪、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资产管理、证券自营等业务等。主营业 务收入构成为:证券投资业务43.88%,经纪业务28.21%,资产管理业务18.21%,证券承销业务6.22%, 其他业务3.49%。 中信证券所属申万行业为:非银金融-证券Ⅱ-证券Ⅲ。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期货概念、大盘、基金重 仓、MSCI中国、参股基金等。 11月21日,中信证券盘中下跌2.01%,截至10:21,报27.73元/股,成交16.20亿元,换手率0.48%,总市 值4109.74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2.89亿元,特大单买入1.66亿元,占比10.23%,卖出4.02亿元,占比 24.79%;大单买入4.66亿元,占比28.76%,卖出5.19亿元,占比32.02%。 截至9月30日 ...
资本市场增强吸引力包容性 明年A股怎么看?
Jing Ji Ri Bao· 2025-11-21 02:21
宏观修复与"双宽松"共振 岁末将至,市场的目光再次投向来年的A股。在深圳、北京,3场头部券商的资本市场年会前后登场, 给出了一个共同的预测:2026年,在更稳的宏观底盘、更清晰的产业方向和更友好的制度环境支撑下, A股市场奠定了"低波动慢牛"基础。与此同时,瑞银、高盛等国际投行也密集更新对中国股市的展望: A股在全球资产配置中的权重明显抬升。 在中信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年会上,中信证券总经理邹迎光表示,中国资本市场运行的积极动能正在不 断积累,奠定低波动慢牛的基础。从全球背景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 造力正显著提升,参与全球治理与维护海外利益的能力也在持续增强。 产业格局方面,中国制造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彰显出强大韧性,今年前三季度出口增长7.1%,全 产业链优势凸显。广大新兴市场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诉求,成为中国企业走向全球的坚实保障。未来 将有更多本土龙头企业向跨国巨头转型,并将份额优势转化为定价权。 金融格局方面,伴随着全球产业力量对比的变化,全球金融秩序也将深刻重塑。中国资产价值的重估有 望持续提速。 5%附近的增速、4%左右的赤字率、需求端适度加力,这是中信证券给出的宏 ...
中信证券:工业品采购数字化有提升空间 看好MRO头部企业利润进一步释放
智通财经网· 2025-11-21 01:51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在中国MRO工业品采购数字化率持续提升的大背景下,行 业规模仍有大幅提升空间,海外成熟市场代表性厂商在度过成长期后,年营收增速亦能多年维持 10%-20%区间;同时行业竞争格局相对分散,中国MRO行业有望长期共存至少两家百亿级别年营收公 司。在全球多模态大模型持续进化背景下,该行认为中国市场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进程将同步进行,驱动 代表性公司进一步降本增效,实现长足利润释放。 MRO(维护、维修及运营相关的工业非生产性物料)在线平台旨在通过数字化实现一站式采购,解决行业 存在的高沟通成本、高采购成本、价格不透明等问题。其作为工业品电商相比线下渠道优势显著: 1)更大的SKU规模:据震坤行招股书数据,震坤行现有超过1700万SKU,头部平台均能为用户提供远超 线下店铺的商品类型。 AI助力MRO提效,中国市场数字化、智能化并进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MRO平台:以数字化能力优化工业品采购全流程 2)数字化商品体系:头部MRO平台均提供产品命名标准化语言体系,便于匹配采购方需求。 3)数字化商品运营:以震坤行为例,其运营团队对某品牌客户型号进行整合简化后,将其需求的SKU从 ...
中信证券:2026年度造纸行业预计底部改善,金属包装行业将迎来春天
3 6 Ke· 2025-11-21 00:51
36氪获悉,中信证券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轻工板块收入、利润承压,但其中造纸、包装印 刷率先修复,符合中信证券年中的判断。展望2026年,"反内卷"、创新与出海将成为轻工行业的发展主 线。国内市场,"反内卷"是主旋律,造纸行业预计底部改善,金属包装行业将迎来春天。AI技术(AI眼 镜、AI玩具等)将为行业注入新活力,而传统赛道的新势能也值得关注,如IP消费、产品的跨界融合与 功能性升级;国际市场,产能出海步入提效阶段,具有性价比优势、技术优势的品牌出海将是重中之 重。 ...
中信证券轻工制造2026年度策略:反内卷、创新与出海将成发展主线
Zhi Tong Cai Jing· 2025-11-21 00:45
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2025年Q1-Q3轻工板块收入、利润承压,但其中造纸、包装印刷率先修复,符合 年中的判断。展望2026年,反内卷、创新与出海将成为轻工行业的发展主线。国内市场,反内卷是主旋 律,造纸行业预计底部改善,金属包装行业将迎来春天。AI技术(AI眼镜、AI玩具等)将为行业注入新活 力,而传统赛道的新势能也值得关注,如IP消费、产品的跨界融合与功能性升级;国际市场,产能出海 步入提效阶段,具有性价比优势、技术优势的品牌出海将是重中之重。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业绩回顾:板块整体承压,造纸、包装印刷率先修复。 2025Q1-Q3家居板块净利润由正转负,板块盈利端压力较大;文娱轻工板块营业收入与净利润降幅Q3较 Q2均有所收窄;造纸板块盈利Q1亏损、Q2高增,Q3实现大幅增长,提前于收入修复;包装印刷板块 2025Q1-Q3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6%,净利润同比增长12.7%,表现最亮眼。 展望一:反内卷改善行业供需格局。 金属包装:迎来行业春天。2025年奥瑞金(002701)收购中粮包装后,行业CR3集中度70%以上,我们 预计2026年二片罐行业总产能有望下降至约760亿罐,行业需求有望提升至接 ...
中信证券:2026年度造纸行业预计底部改善 金属包装行业将迎来春天
Xin Lang Cai Jing· 2025-11-21 00:29
中信证券发布2026年度轻工制造策略研报称,2025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轻工板块收入、利润承压,但 其中造纸、包装印刷率先修复,符合中信证券年中的判断。展望2026年,"反内卷"、创新与出海将成为 轻工行业的发展主线。国内市场,"反内卷"是主旋律,造纸行业预计底部改善,金属包装行业将迎来春 天。AI技术(AI眼镜、AI玩具等)将为行业注入新活力,而传统赛道的新势能也值得关注,如IP消 费、产品的跨界融合与功能性升级;国际市场,产能出海步入提效阶段,具有性价比优势、技术优势的 品牌出海将是重中之重。 ...
中信证券:看好MRO头部企业利润迎来进一步释放
Xin Lang Cai Jing· 2025-11-21 00:21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在中国MRO工业品采购数字化率持续提升的大背景下,行业规模仍有大幅提升空 间,海外成熟市场代表性厂商在度过成长期后,年营收增速亦能多年维持10%-20%区间;同时行业竞争 格局相对分散,中国MRO行业有望长期共存至少两家百亿级别年营收公司。在全球多模态大模型持续 进化背景下,我们认为中国市场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进程将同步进行,驱动代表性公司进一步降本增效, 实现长足利润释放。 ...
中信证券:维持美联储12月降息的预测
Xin Lang Cai Jing· 2025-11-21 00:21
中信证券研报称,2025年9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和失业率均超预期。两个核心指标出现分化,失业 率是相对"更实"的数据,新增就业后续可能还有修正,是相对"更虚"的数据,我们认为对美联储12月是 否降息来说失业率更为重要。保留两位小数,9月失业率升至4.44%,失业率连续三个月上升,美联储 在12月议息会议时难有理由证明10月和11月的失业率未升至4.5%或更高。另外,9月非农报告并非是12 月议息会议前关于美国就业市场最后的数据,就业市场走弱将继续体现在后续的经济数据中,且12月投 票的12位票委中鸽派仍占优势,我们延续此前观点,认为12月或是一次"close call"降息,幅度为 25bps。 ...
中信证券:建议关注汇金系内部及关联机构、具备持续整合潜力的国资机构以及持续推进一流投行构建的证券公司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11-21 00:21
转自:证券时报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人民财讯11月21日电,中信证券研报指出,中金公司此次并购重组表明了中央汇金加速构建国际一流投 行的决心,后续证券行业围绕未来5年构建10家引领行业发展的综合性机构,2035年构建2—3家国际一 流投行的竞争有望趋于激烈,建议关注汇金系内部及关联机构、具备持续整合潜力的国资机构以及持续 推进一流投行构建的证券公司。 ...
资本市场增强吸引力包容性
Jing Ji Ri Bao· 2025-11-20 22:16
宏观修复与"双宽松"共振 在中信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年会上,中信证券总经理邹迎光表示,中国资本市场运行的积极动能正在不断积 累,奠定低波动慢牛的基础。从全球背景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正显 著提升,参与全球治理与维护海外利益的能力也在持续增强。 产业格局方面,中国制造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彰显出强大韧性,今年前三季度出口增长7.1%,全产业链 优势凸显。广大新兴市场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诉求,成为中国企业走向全球的坚实保障。未来将有更多本 土龙头企业向跨国巨头转型,并将份额优势转化为定价权。 金融格局方面,伴随着全球产业力量对比的变化,全球金融秩序也将深刻重塑。中国资产价值的重估有望持 续提速。 5%附近的增速、4%左右的赤字率、需求端适度加力,这是中信证券给出的宏观底色。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 家明明判断,2025年中国经济有望实现约5%的增速,2026年延续到4.9%左右,财政赤字率大概率维持在 4%,专项债额度继续向基础设施、科技和民生项目倾斜。这意味着,增长"有底":不是高歌猛进的"冲高", 而是在结构分化中的温和修复;政策"有度":财政更加积极、货币保持合理充裕,既托底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