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以人民为中心
icon
Search documents
社会治理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内涵与原创性贡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纵横谈)
Ren Min Ri Bao· 2025-07-07 22:28
Core Viewpoint - The concept of a social governance community is essential for modernizing social governance and ensuring national stability and people's well-being, as emphasized by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under Xi Jinping [1][3][9]. Group 1: Concept and Importance of Social Governance Community - The social governance community aims to create a system where everyone has responsibilities, participates actively, and enjoys the benefits of governance, thus enhancing social vitality and order [4][5]. - The integration of Marxist principl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collective action and community involvement in governance [2][11]. Group 2: Framework and Mechanisms - A comprehensive governance system includes leadership from the Party,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democratic consultation, social collaboration, public participation, legal protection,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5][6]. - The emphasis on grassroots governance is crucial, as it focuses on community-level engagement and the active role of residents in managing local affairs [10][15]. Group 3: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and Innovations - The social governance community concept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innovation in governance theory, 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al values with modern governance practices [8][12]. - It transcends Western individualistic governance models by emphasizing 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 and community-oriented governance [12][13]. Group 4: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and Outcomes - The establishment of various social governance communities across different regions demonstrate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se theories, contributing to social stability and effective governance [14][15]. - The approach aims to address new challenges in social governance by fostering collaboration among diverse social actors and ensuring that governance benefits are shared equitably [15].
深化落实防汛减灾“四项机制” 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Xi An Ri Bao· 2025-07-04 02:30
Group 1 - The city government held a flood prevention work meeting to discuss recent rainfall forecasts and analyze the flood prevention situation [1][2] - Mayor Ye Niuping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adhering to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directives on flood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lief,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1][2] - The mayor highlighted the need to shift from "resistance" to "prevention" in flood work, focusing on proactive measures and responsibilities to safeguard public safety [1][2] Group 2 - Ye Niuping called for the enhancemen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our mechanisms" in flood prevention, which include forecasting and warning, responsibility assignment, management of closures, and hazard identification [1][2] - The meeting was conducted via video conference, with city government leaders and department heads participating from the main venue, while districts and development zones joined from sub-venues [2]
从厦门之兴看中国之治——习近平同志领导编制《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启示录
Xin Hua She· 2025-07-03 12:57
新华社厦门7月3日电 题:从厦门之兴看中国之治——习近平同志领导编制《1985年-2000年厦门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启示录 任何伟大的理论,都能找到思想和实践的源流。 40年前,改革开放浪潮初起,习近平同志前往厦门工作,"第一次直接参与沿海发达地区的改革开 放,第一次亲历城市的建设和管理"。 当年,习近平同志领导编制的《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指 明厦门永续发展之路,成为中国地方政府最早编制的一个纵跨十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 如今,全面深化改革大潮澎湃,"海风海浪依旧,厦门却已旧貌换新颜",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 中国式现代化气象万千。 2024年10月16日,在全党上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热潮中,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厦门考 察。 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果展,一本蓝色封皮、300多页厚的《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 战略》,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仔细翻阅,往事如潮,涌上心头,总书记感慨系之:"我们在这里参与 了创业,如今的发展,比我们当时想象的还要好。" 那是1985年,国务院批准将厦门经济特区范围由此前的2.5平方公里扩大到全岛131平方公里,逐 ...
努力让人民住上更好的房子(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Ren Min Ri Bao· 2025-07-03 00:31
从马克思主义视角看,住房是人的"生存资料"和"发展资料"。作为"生存资料",住房为劳动者提供遮风 避雨、恢复体力、延续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与食物、衣物等共同构成人类"第一需要"。同时,住 房又是"发展资料",其功能超越物理空间,延伸至对教育、医疗、社交、文化等发展条件的承载,关系 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 而全面的发展,在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和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思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让住房成为承载人民幸福的"港湾"。 回归住房居住本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人民群众对实现住 有所居充满期待,我们必须下更大决心、花更大气力解决好住房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十八届中 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上强调"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要充分考虑到房地 产市场特点,紧紧把握'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深入研究短期和长期相结合的长效机 制和基础性制度安排"。对此,我们应当深刻领会、精准把握。居住属性是住房最核心的属性,脱离居 住属性的房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大家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 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8年6月29日)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之一,是制定和实施具有高度一致性和连贯性的长期战略,并高效调动全国资 源。"哈萨克斯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古丽娜尔·沙伊梅尔格诺娃认为,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 得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一张蓝图绘到底"。 古丽娜尔·沙伊梅尔格诺娃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哈萨克文版的译者之一。书中,令她印象最深的是 精准扶贫。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已经实现8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 减贫目标。 奇迹从哪儿来?古丽娜尔·沙伊梅尔格诺娃归结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体制的"四项关键能力":坚持长期目 标的战略定力、动员全社会的组织能力、各级政府和各领域间的协调能力以及面对挑战的政策稳定力。 在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徐斌看来,高效施政,跟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密切 相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既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又凝聚各政党 和无 ...
过“紧日子”是为了百姓“好日子”
Jing Ji Ri Bao· 2025-07-02 00:47
一是精打细算过日子。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政府的"钱袋子"并不宽松,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必然成为一种常态。需坚持勤俭 办一切事业,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落实《条例》,建设节约型机关,让"精打细算"成 为思维习惯、"厉行节约"成为行为自觉。还要看到,过紧日子并不等同于过苦日子,更不能以牺牲工作 质量和服务水平为代价。关键是要改变以往拼投入、拼资源、拼消耗的传统模式,用科技赋能高质量发 展,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有机融入各项工作,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有效降低 行政运行成本,又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原标题:过"紧日子"是为了百姓"好日子" 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 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不仅进一步拧紧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 栓,而且明确"腾出更多资金用于发展所需、民生所盼"的导向,彰显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我们党的宗 旨和性质所决定的"。把 ...
陈刚讲授专题党课,强调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让清风正气充盈八桂大地!
Guang Xi Ri Bao· 2025-07-01 02:50
原标题: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第九指导组成员,自治区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 领导班子成员,自治区高级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各设区市党委书记、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市委组 织部部长,区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区管企业、高校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以及部分年轻党员、干部代表 等参加。(陈贻泽 罗昌亮)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广西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孙大伟参加 王维平主持 "七一"前夕,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在南宁为领导干部讲授深入贯彻中央八 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他强调,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 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推进作风建设,纵深推进全面从严 治党,真正把"看在眼里的教训"转化为"刻在心底的敬畏",统筹建好政治生态、自然生态"两个生态", 让清风正气充盈八桂大地,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提供有力保障。自治区 政协主席孙大伟参加,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王维平主持。 陈刚指出,习 ...
新华时评丨文明对话,互鉴共生——中欧人权研讨会十年之路的深刻启示
Xin Hua She· 2025-06-26 12:47
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 题:文明对话,互鉴共生——中欧人权研讨会十年之路的深刻启示 新华社记者叶书宏 中欧人权研讨会25日至26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自2015年创立以来,这一中欧人权领域深层次交 流平台已走过十个春秋。十年历程,见证了中国如何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理念蓝图转化为生动 现实,也见证了中欧学者之间的思想碰撞、求同存异、增进理解,为这个多元世界贡献了一份关于文明 对话、互鉴共生的宝贵启示。 纵观中欧人权研讨会十年历程,可以清晰看到一条从具体到宏观、从传统到前沿、从专业探讨到文 明对话的演变路径。研讨会创立之初,议题聚焦儿童权利、少数民族权利和残疾人权利等特殊群体的保 护,双方在具体议题的交流中逐渐建立互信基础。随着互信加深,研讨会主题开始向"文明多样 性"与"东西方人权价值观比较"等宏观哲学层面拓展。这一转变意义重大,标志着中欧人权对话上升到 文明与价值观层面的深度互鉴,体现了双方作为东西方文明代表,寻求更深层次相互理解与尊重的努 力。 通过研讨与对话,宏观的政治宣言被解码为具体、可感知的实践逻辑,让"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人 权观收获更多认同。在讨论发展权时,并非空谈GDP增长,而是通过详实 ...
传承弘扬遵义会议精神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坚持以办案为引领、用办案强震慑,紧密结合遵义市情,突出风腐同查同治,制定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同查同治工作机制责任分工方案,深入研判风腐交织问题。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大力开展违规吃喝问题整治,深挖细查违规饮酒、违规吃喝等背后的风腐问题。紧盯"五个聚焦",加强 与审计、财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联动,深挖披着人情往来外衣的腐败问题;在查处腐败案件时, 把"四风"问题作为必谈、必问、必核内容,既查清审查调查对象本人"四风"问题,又查清涉及其他公职 人员的"四风"问题线索,加强线索管理,督促处置到位。聚焦地域性、行业性突出问题开展调研分析, 督促案发单位部门堵塞漏洞、完善机制,构建查改治贯通工作闭环,拍摄警示教育片,做实案件查 办"后半篇文章",增强以案促改促治实效。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持续推进廉洁文化特色品牌建 设,加快构建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不断完善"三不腐"贯通协同工作机制,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 条件。 传承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红军驻留遵义期间,积极宣传党的政治主张, 严明党的纪律,公买公卖,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开展土地革命运动,建立基层政权,帮助穷苦百姓翻身 ...
陆晓芳:非遗保护传承要做好三个坚持
Jing Ji Ri Bao· 2025-06-25 00:10
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非遗保护传承理念。非遗是广大人民群众世代创造和传承的智慧结晶,其萌 生、发展、保护和传承始终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哲学理念、价值观念、情 感认同、思维方式和审美追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关键。只有充分重视人 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和实践作用,才能更好实现非遗的可持续发展。 在非遗保护传承实践中,要充分尊重人民意愿,广泛听取群众心声。搭建多元共建平台,坚持政府主 导、社会参与,通过明确职责、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形成发展合力,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 与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积极性。健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加强各级各类非遗传承队伍建 设,开展非遗技艺培训。注重非遗与人民生活的融合,通过举办非遗节庆活动、开发非遗文创产品等方 式,让非遗融入日常、服务社会,提升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建立反馈机制,及时了解人民对非 遗保护传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工作方法,确保非遗保护传承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真正实现人 民创造、人民传承、人民共享。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人类文明绵延传承的活态展示,也是文化 多样性的鲜活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