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Search documents
18年后回看Windows Vista:它真的那么糟糕吗?
3 6 Ke· 2025-07-17 11:02
编注: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的优质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前言 在 WWDC 2025 上 Apple 发布了 iOS 26/macOS 26,这套新系统一改沿用了多年的扁平化设计风格,带来了液态玻璃和丰富的动效设计,也再度掀起了对 界面质感和视觉空间感的热烈讨论。有人感慨「历史果然是个轮回」,也有人调侃「iOS 26 不过是把 2007 年 Windows Vista 没能真正实现好的那套东西 做出来了」。 毛玻璃、柔和光泽投影,这些曾被扔进「过时设计」垃圾桶的元素,确实也让我重新想起了 18 年前那一代极具争议的操作系统——Windows Vista。Vista 所代表的 Frutiger Aero 美学,正是当下 Liquid Glass 风格的早期雏形。 2007 年,微软发布了 Windows Vista,Vista 即拉丁语中的「远景」。彼时 Windows XP 已统治全球 PC 桌面超过 5 年,堪称史上最成功的 Windows 版本, 几乎所有人都在期待微软的新系统能再次革新操作体验。同一年,Apple 推出了 ...
王垠:不懂编程的人想用 AI 成功做项目,几乎是妄想!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7-17 09:35
会编程,但不懂真正的计算机科学,不懂如何写出极其简单,逻辑精密的程序的人,想要靠 AI 写出"王垠级 别"的代码,当然也是妄想。 Cursor 这个月给我生成了 6 万多行代码,猜我接受了多少行?不到 5000 行。经常走偏方向,大量重复同样 的逻辑而不懂合理抽象,甚至把我经过反复手动调整本来正确的部分改错,把我给它纠正过的地方又改错,写 一大堆复杂的测试把自己套进去,最后无法明白为什么测试"不通过"…… 几天前创建的一个新项目,耗费我 20 多个小时的"口舌",最后生成 2 万多行代码,复杂到无法修补,我不得 不决定完全推翻重来,它居然还在欢呼"成功了!" 并列出一项项的"成果",对完全没道理的基本错误视而不 见。一遍遍地给它指出问题没解决,然后它一次次的回答"哦,我知道了!","这次我找到问题的根源了!"结 果全是画饼…… 因为实在没法改对了,只能自欺欺人吧? 好久没转王垠的博文了,今天在知乎上刷到关于王垠的话题,原来是他在 7 月初写的一篇文章《我用 AI 编程 的经历》,在知乎上引发了热议。 全文转载如下: 王垠:我用 AI 编程的经历 现在网络上真是太多误导了,说 AI(LLM) 编程太厉害,一行代 ...
强化学习的两个「大坑」,终于被两篇ICLR论文给解决了
机器之心· 2025-07-17 09:31
机器之心报道 编辑:陈陈 实时强化学习来了!AI 再也不怕「卡顿」。 设想这样一个未来场景:多个厨师机器人正在协作制作煎蛋卷。虽然我们希望这些机器人能使用最强大可靠的智能模型,但更重要的是它们必须跟上瞬息万变的 节奏 —— 食材需要在精准时机添加,煎蛋过程需要实时监控以确保受热均匀。只要机器人动作稍有延迟,蛋卷必定焦糊。它们还必须应对协作伙伴动作的不确定 性,并做出即时适应性调整。 实时强化学习 然而,现有的强化学习算法多基于一种理想化的交互模式:环境与智能体轮流「暂停」以等待对方完成计算或响应。具体表现为: 环境暂停假设:当智能体进行计算决策和经验学习时,环境状态保持静止; 智能体暂停假设:当环境状态发生转移时,智能体暂停其决策过程。 这种类似「回合制游戏」的假设,严重脱离现实,难以应对持续变化、延迟敏感的真实环境。 下图突出显示了智能体在实时环境中出现的两个关键困难,而这些在标准的回合制 RL 研究中是不会遇到的。 首先,由于动作推理时间较长,智能体可能不会在环境的每一步都采取动作。这可能导致智能体采用一种新的次优性策略,称之为无动作遗憾(inaction regret)。 第二个困难是,动作是基于过去的 ...
达沃斯定调下的中国实践:传神语联以“根原创”构筑AI主权大模型
Cai Fu Zai Xian· 2025-07-17 09:27
今年的达沃斯论坛以"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为主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代需要企业家们发挥更 大作用、展现更大作为"。显然,"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这一提法,实则对AI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当 全球科技竞争从单一技术比拼,转向生态体系博弈,企业需要在"拿来主义"与"自主创新"之间寻找动态 平衡。 算力卡脖子与基座依赖的双重枷锁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大模型"百花齐放"。有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我国人工智能 核心产业规模接近6000亿元,相关企业超过4500家,产业链覆盖芯片、算法、数据、平台、应用等上下 游关键环节。 在全球人工智能浪潮下,如何进一步推进大模型的行业化落地,对我国大模型的"探索者"们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也带来了更多机遇。 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算法、算力和数据这三大核心要素,它们相互依存,共同推动着AI技术的进 步。大模型的发展必然需要大算力的加持,再加上不少大模型厂商过度追求大参数,算力不足问题更加 凸显。表面看,这是因为我国AI行业在算力方面对国外芯片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赖,高端芯片严重依赖 进口的结构性问题显著。 从算法框架到主权大模型的底层革命 传神语联是一家致力于原始创新的人 ...
十年六万引,BatchNorm 封神,ICML 授予时间检验奖
3 6 Ke· 2025-07-17 08:52
一篇发表于2015年的论文,在十年后,于国际机器学习大会(ICML)2025上,被授予了"时间检验奖"(Test of Time Award)。 这篇论文就是深度学习领域无人不晓的《Batch Normalization: Accelerating Deep Network Training by Reducing Internal Covariate Shift》。 它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研究者们训练深度神经网络的方式,成为AI技术发展进程中的一座关键里程碑。 一、一座无法绕过的丰碑 国际机器学习大会(ICML)的时间检验奖,旨在表彰十年前发表的、并在此后十年间对整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的论文。 获奖,意味着一项研究不仅在当时具有开创性,更重要的是,它的思想和方法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成为了后续无数研究的基石。 Batch Normalization(批次归一化,简称BatchNorm)的获奖,可谓实至名归。 在工程实践中,BatchNorm更是成为了一个"默认选项"。开发者在构建神经网络时,几乎会下意识地在卷积层或全连接层后加入一个BatchNorm层。 * [10] A. A. K. K. 自2015年由谷 ...
华人学者一天发表了10篇Nature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7-17 08:01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2025 年 7 月 16 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上线了 25 篇论文 , 其中 10 篇来自华人学者 (包括作为通讯 作者和第一作者的论文) 。 7 月 16 日,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王行环 教授 、 廖书杰 副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 潘伟 教授 作为共同通讯作者 , 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 Temperature-Related Hospitalization Burden under Climate Change ( 气候变 化下的气温相关住院负担 ) 的研究论文 【1】 。 7 月 16 日,芝加哥大学 Kai Li 作为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 Super-resolution stimulated X-ray Raman spectroscopy ( 超分辨率受激发射 X 射线拉曼光谱学 ) 的研究论文 【2】 。 7 月 16 日,康奈尔大学 林松 教授作为通讯作者, Kaining Mao 、 Chenfei Liu 作为共同第一作者 ,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 Dynamic kine ...
华夏银行石家庄分行:以赛砺能强根基 匠心比拼启新程
Zhong Guo Jin Rong Xin Xi Wang· 2025-07-17 07:47
转自:新华财经 经过多轮比拼,大赛最终评选出计算机综合录入个人一、二、三等奖及团体一、二、三等奖与优秀组织 奖。获奖选手与团队不仅收获了荣誉,更成为全行运营人员学习的榜样。 此次大赛是华夏银行石家庄分行运营能力的一次"集中阅兵",更是服务升级的全新起点。分行将以此次 大赛为契机,把赛场上的专注与拼搏融入日常运营的每一个细节,用专业技能守护服务初心。 未来,华夏银行石家庄分行将持续深化运营队伍建设,通过常态化岗位练兵与技能培训,打造业务精 通、技能过硬、作风优良的"运营铁军",为全行稳健、安全运行提供坚实支撑,以更优质的服务回应客 户期待。(何晓芬) 编辑:赵鼎 近日,华夏银行石家庄分行"匠心如磐,再谱华章"2025年运营技能风采大赛圆满落幕。这场历时数月的 技能比拼,不仅是分行运营队伍专业能力的集中展示,更以"以赛促学、以赛提能"的实效,为提升服务 质效、筑牢运营根基注入了强劲动力。 本次大赛由分行运营管理部联合工会办公室精心组织,分为初赛与决赛两个阶段。2025年4月至6月,线 上初赛火热开展,全行313名运营人员踊跃参与,围绕综合录入、手工点钞、知识问答、业务宝典及每 日运动五项内容展开积分比拼。三个月里 ...
暑假打比赛!PRCV 2025空间智能与具身智能视觉感知挑战赛启动~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17 07:29
空间智能与具身智能视觉感知挑战赛 竞赛目的与意义 视觉感知是实现空间智能与具身智能的关键支撑技术,近年来在自动驾驶、智慧城市、机器人等场景中展现出 广泛应用前景。特别是强化学习等技术在智能体感知与决策中的深度融合,正在成为推动该领域突破的重要力 量。 • 推动高效、高质量的空间智能和具身智能技术的研究。 • 探索强化学习、计算机视觉、图形学等前沿方法的创新。 • 促进神经渲染、场景优化和机器人抓取等方向的应用。 竞赛组织方 组织者 :彭君然、陈磊、唐彦嵩、刘健、许修为、尹航、孙浩文、卫浩宇、刘旭阳、赵鑫 指导专家 :张兆翔、鲁继文、殷绪成 组织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九章云极科技有限公司、塞弗卓盈 (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赞助商及技术支持单位 :北京九章云极科技有限公司 媒体支持单位 :塞弗卓盈(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13051937326 联系邮箱 : prcvcompetition@126.com 微信交流群 :报名邮件回复确定 参赛者要求 : 按自愿报名的原则,参赛团队和成员的组成可以为: • 各培养单位正式注册教师、在读研究生以及博士生。 • 国内各研究团体 ...
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启新程
Jing Ji Ri Bao· 2025-07-17 07:24
经济日报记者 喻剑 跨江跨海通道与轨道交通串珠成链,"一小时生活圈"初现雏形;"港车北上""澳车北上"落地实施, 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累计验放"北上"的香港、澳门单牌车已突破500万辆次;制度规则衔接加速推 进,"港澳药械通""跨境理财通""湾区社保服务通"等创新举措落实;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3年多 来,粤澳两地政府工作人员共同办公、共商共议,同频共振、同题共答,共同决策开发建设重大事项 476项……"十四五"期间,粤港澳大湾区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民生融合共享发展 等方面呈现多重突破,为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重构产业生态 在大湾区"一盘棋"的格局下,重构产业生态、推进协同创新正在成为大湾区经营主体和多地政府合 力发掘的区域新动能。在珠海,港珠澳大桥通车后,这座交通末梢之城已变成大湾区交通大环线上的枢 纽节点和连接香港国际贸易中心的前沿。据拱北海关统计,2021年1月至2025年5月,经港珠澳大桥珠海 公路口岸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出口2043.6亿元,其中2021年至2024年年均增长64%。 今年4月,珠海举办以"跨境电商+航空物流"为主题的珠港澳三地供需对接会。珠海市 ...
EAACI 领导层回顾创纪录的 2025 年大会:过敏与免疫学的关键时刻
Globenewswire· 2025-07-17 07:00
Entrance of the EAACI Congress 2025, SEC in Glasgow Entrance of the EAACI Congress in the SEC located in Glasgow 苏黎世, July 17, 2025 (GLOBE NEWSWIRE) -- 2025 年 EAACI 大会吸引了超 7600 名代表参会,其不仅因规模成为焦点,更因领导层传递的有力信息备受关注。 如今,在格拉斯哥大会闭幕一个月之际,EAACI 高层正分享他们对此次大会的回顾,称其为该领域的一个转折点。 大会于 6 月 13 日至 16 日在苏格兰活动园区 (Scottish Event Campus) 举行,主题是“打破过敏、哮喘和临床免疫学的界限:整合地球健康,共创可持续未来”。 “今年的大会是一个转折点,” EAACI 主席 Maria Torres 教授表示。 “我们正迈入一个科学创新、医疗公平与环境健康必须协同推进的时代。” 大会日程包含超过 250 小时的讲座、研讨会和专题讨论会,涵盖药物过敏、T2 型炎症、儿童哮喘及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主席专题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