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

Search documents
山西省政府与中船集团举行工作会谈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10-13 01:00
人民财讯10月13日电,据"山西发布",10月12日,山西省政府与中船集团举行工作会谈。山西省省长卢 东亮、中船集团董事长徐鹏出席。省企双方分别介绍了加快能源转型、落实应对气候变化2035年国家自 主贡献目标山西举措及企业经营发展等情况,表示,将聚焦山西所需和企业所能,加强"十五五"规划对 接,同题共答、优势互补,围绕能源装备制造、海洋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链、新材料研发应用、科技 创新等领域,共同谋划推进一批转型项目,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发展。 ...
科学谋划实施应对气候变化重大工程
Zhong Guo Huan Jing Bao· 2025-10-12 23:15
系统谋划实施应对气候变化重大工程是深入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 和的重大保障,也是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的有力支撑。今年3月,政府工作 报告提出"规划应对气候变化一揽子重大工程",为全国层面推进应对气候变化重大工程谋划实施注入了 新动能。 自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力度明显加大,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规模 显著提升。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推动碳减排工作,应积极谋划和实施一批应对气候变化重大工程,引 导和撬动更多资金、技术、人力等要素投入相关领域。 大工程,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发布应对气候变化机会清单或项目清单。统筹考虑短期和中长期、减缓和适 应、碳达峰和其他温室气体控排、实物和非实物类项目,研究制定应对气候变化项目管理有关实施方 案、配套制度规范、资金管理机制和长效评估体系,将应对气候变化重大工程具象化、项目化、清单 化、台账化和责任化。 实施分级分类。以应对气候变化视角和国际化视野,研究制定全国统一的应对气候变化项目分类标准规 范并适时更新调整,支撑实现减缓和适应重大工程项目科学分类和识别归类。借鉴绿色项目等类型项目 分级管理经验做法, ...
中国与圭亚那签署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绿色低碳出行项目谅解备忘录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10-11 08:29
人民财讯10月11日电,10月10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与圭亚那驻华大使周雅欣在北京签署《中华人 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与圭亚那合作共和国总理府关于合作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绿色低碳出行项目 的谅解备忘录》。根据此次双方签署的谅解备忘录,中方将向圭方赠送新能源车以及配套充电设施,开 展相关领域交流对话和能力建设活动,支持圭亚那打造交通运输部门低碳转型示范,积极应对气候变 化。 ...
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宣布,一揽子应对气候变化 为全球气候治理合作注入更多正能量(美丽中国)
Ren Min Ri Bao· 2025-10-09 22:21
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 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力争做得更好。非化石能源消费 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 36亿千瓦,森林蓄积量达到240亿立方米以上,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 市场覆盖主要高排放行业,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发表视频致辞,宣布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 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始终积极履行承诺,持续推进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制定与落实。 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高表示,此次宣布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是"1+3+3"的定性和定 量相结合的一揽子目标。其中"1"是指"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 10%,力争做得更好",这是我国首次提出总量减排的目标,是我国碳排放从强度控制转向总量控制的 一个重大跨越。"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 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森林蓄积量达到240亿立方米以上"3个量化指标,是对之前 ...
预见未来——合作共建全球气候行动:纽约气候周汇集产学研力量
Xin Lang Cai Jing· 2025-09-27 03:56
2025年9月25日,"预见未来——合作共建全球气候行动"主题论坛在纽约举行。本次活动邀请阿拉善 SEE生态协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世界经济论坛GAEA项目、二十国集团基金 会平台F20以及哥伦比亚大学气候学院可持续发展政策与管理研究项目共同支持举办 更汇聚了来自政 府、企业、学界和公益领域的代表。新浪财经作为媒体合作伙伴对论坛进行报道。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员、论坛主办组委会委员赵颂在开幕致辞中,代表主办方向各合作方表示欢迎及 感谢,并指出本活动旨在把挑战转化为机遇、把理念转化为可执行方案。她强调,当下最大的风险不是 不完美而是不作为,需要以冷静、稳健、共享的决心推进合作。她并向与会者提出共同命题:在持续变 化中如何保障连续性、可信度与可预期性,并通过标准、融资工具与长期伙伴关系把"平台"建设为可持 续的"机制"。 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参赞候立宏在致辞中表示,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中国将其视为自身可 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与对世界的担当。中国通过《国际科技合作倡议》和续签《中美科技合作协定》, 积极推动在气候治理与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国际协作。他强调,论坛应成为深化环境科学与人文交流的 ...
波黑专家: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承诺”对人类发展具有根本性意义
Xin Hua She· 2025-09-26 12:29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萨拉热窝大学历史学家斯洛博丹·索亚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就应对气候变化所作的承诺对 人类发展具有根本性意义。 记者:殷晓圣 ...
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举行 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
Yang Shi Xin Wen· 2025-09-26 01:1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对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表示赞赏,称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提供清洁、可靠和负担得起的 能源。 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24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24日,中方宣布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中方称,这是中国对照《巴黎协定》要求、体现最大努力 制定的目标。对此,巴西总统卢拉表示感到"非常高兴"。他肯定了中国近年来在能源转型和减少碳排放方面取得的显著进展,并表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 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巴西总统 卢拉:我非常高兴,因为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国家。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在能源转型和减少碳排放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 ...
外交部:中国是世界上履行减排承诺意志最坚决、行动最有力、落实最有效的国家
Yang Shi Xin Wen· 2025-09-25 08:05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行动一以贯之,是世界上履行减排承诺意志最坚决、行动最有力、落实 最有效的国家。中国将继续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尽最大努力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正如习近平 主席所指出,完成这一目标,需要中国自身付出艰苦努力,也需要有利和开放的国际环境。中方愿同各 方一道,携手促进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实施,助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 9月25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纽约时间9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 气候变化峰会发表视频致辞,宣布了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你能否进一步介绍有关情况? 郭嘉昆表示,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发表视频致辞,呼吁各方坚定信心、担当尽责、深化合 作,并郑重宣布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一揽子目标,体现了中国对多边主义的坚守,对联合国的支 持。这是中国首次提出绝对量减排目标,并且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 ...
李强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
Yang Guang Wang· 2025-09-25 05:11
央广网北京9月25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当地时间24日,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纽约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冯德莱恩表示,欧方愿同中方积极落实今年中欧领导人会晤共识,在贸易投资、应对气候变化等领 域取得新的合作成果,共同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李强表示,今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主席女士和科斯塔主席,就进一步发展中欧关系达成 重要共识。希望欧方同中方一道拿出实际行动,增进互信、以诚相待、重信守诺,坚持求同存异,从大 处着眼,推动中欧关系与合作不断深化发展。希望欧方履行相关承诺,避免将经贸问题泛政治化、泛安 全化。中欧作为世界重要两极,应坚持战略自主,坚守公平正义,做世界的稳定性、确定性力量。 ...
美媒:清洁能源,美国缺少中国的制胜法宝
Huan Qiu Shi Bao· 2025-09-20 05:50
Core Insights - China is leading the global clean energy sector, with significant advancements in solar, wind, and electric vehicle manufacturing, while the U.S. is lagging behind due to outdated energy policies [1][2] - The competitive gap between U.S. and Chinese companies in clean energy is likened to an NBA game where the U.S. is trailing by 30 points in the fourth quarter [1] - China's dominance is supported by a coherent policy framework that fosters domestic demand and supply chain innovation, controlling over 50% of global electric vehicle production, 70% of wind turbine capacity, and 80% of solar panel manufacturing [1][2] Industry Analysis - The U.S. energy policy is characterized by political volatility, leading to inconsistent support for clean energy initiatives, which contrasts with China's stable approach [2][3] - 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note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clean energy transition spending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driven by energy security concerns rather than solely climate issues [2] - China's efforts to reduce dependence on oil and gas imports while leading in new technologies are reshaping the global energy landscape [2] Future Implications - As the U.S. withdraws from international climate agreements, China is expected to take a dominant role in future global climate initiatives, potentially strengthening its climate commitments [2] - The political landscape in the U.S. may hinder substantial progress in clean energy, while China's lack of ideological division in energy policy allows for more consistent advancements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