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

Search documents
“超级黄金周”游客选择多
Jing Ji Ri Bao· 2025-10-11 22:10
2025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形成了8天的长假。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发布的最新测算数据显示, 国庆中秋假期,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7天的国庆假期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 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增加1081.89亿元。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受多元需求和优质 新型供给驱动,文旅消费呈现"量质齐升、多元场景绽放""出入境游热度提升"的特征。旅游新业态新趋 势不断涌现,给旅游市场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体验游受追捧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国庆中秋长假,在同一城市停留7天至8天进行"深度体验"的游客数量较2024年同期 增长50%以上,沈阳洗浴、扬州"三把刀"、成都茶馆非遗演出、大理扎染等富有城市特色的体验,成为 旅游中的必打卡项目。比如,长假期间,"沈阳洗浴带住宿"搜索量同比增长超300%,极具地区特色的 洗浴体验,成为沈阳异地游客交易额第一的玩乐品类。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系主任王学峰表示:今年'双节'假期,国内旅游市场呈现出由'规模扩 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趋势,游客行为从传统的观光游览,逐步转向追求沉浸体验、智能服务与文化深 度的新阶段,反映出旅游消费结 ...
对话丨文化自信点燃文旅热火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金准
Zhong Yang Ji Wei Guo Jia Jian Wei Wang Zhan· 2025-10-10 00:02
金准:此次文旅市场的火热,是多重因素同频共振的结果,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宏观政策引导是定盘星。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促进文旅消费、优化假日安排、完善市场监管的政策措 施密集出台,为市场注入强大信心。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柴雅欣 双节相遇,假日经济热度持续攀升。今年国庆中秋文旅市场有何亮点?背后传递了哪些信息?记者采访 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金准。 记者:今年国庆中秋旅游市场呈现哪些特点? 金准: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民众出游热情高涨,文旅市场整体运行安全平稳、繁荣有序,交出了一份亮 眼的成绩单。这是我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展示。 文旅融合程度更高。各地通过数字技术、沉浸式演艺、互动体验等方式,让文物、历史"活"起来。游客 不仅是观光者,更是文化的体验者和参与者。 市场需求呈现"个性化"与"圈层化"的精准细分。标准化、大众化的旅游产品已不能满足需求,"小 众""主题""深度"成为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呈现"中心开花"与"周边下沉"的全域拓展态势。传统热门旅游城市热度不减,大量三、四线 城市及县域、乡村目的地成为新增长点。许多"宝藏小城"走红,分流核心景区压力,推动区域旅游均衡 发展。 记者:文旅市场火 ...
国网邯郸市永年区供电公司:绿色能源护航景区畅游
Zhong Guo Neng Yuan Wang· 2025-10-09 02:48
着眼全域旅游发展,永年公司持续完善城乡充电网络布局,通过政企协同推进充电设施进乡村、入社 区。在古城区外围,多个兼具便民服务与文化展示功能的充电站相继落成,既满足游客多元化出行需 求,又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下阶段还将探索充电设施与智慧旅游平台深度融合,为游客提供"一 键导航、实时查询"等增值服务。 千年古城墙见证时代变迁,绿色新动能赋能文旅发展。永年区供电公司将持续深化"供电+文旅"服务模 式,以更智能的充电网络、更优质的供电服务,助力广府古城打造低碳旅游示范区,让八方游客在感受 历史文化魅力的同时,畅享绿色出行新体验。(王亚康 曹艳) 国庆期间,在永年区广府古城景区停车场内,国网邯郸市永年区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正细致检查充电设施 运行状态,为国庆旅游高峰做好保障。"充电操作简单方便,游览间隙就能轻松补能!"来自山东的游客 李女士对景区充电服务连连称赞。随着新能源车辆持续增多,供电公司主动对接景区管理部门,通过科 学预测车流高峰、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为古城绿色出行注入新动能。 作为华北地区独具特色的5A级旅游景区,广府古城以其保存完好的明清城墙遗存和深厚的太极文化底 蕴,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慕名而来。为破解旅游旺 ...
“双节”长假新变化:为情绪买单为体验付费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10-08 17:54
从出行偏好来看,记者注意到,当下,游客对于"错峰游""分段游"有了更多需求。伴随着人们出行节奏 的调整,夜游经济蓬勃发展。数据显示,假期中,"夜游"在携程平台上的搜索热度环比增幅超200%。 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由于今年国庆中秋假期长达8天,结合拼假,远途旅行和深度体验大受青睐。同 时,游客的错峰游玩节奏调整也延长了文旅热度、带动了夜间消费活力。值得关注的是,"情绪价 值"与"体验感"正成为文旅产品和服务比拼中的关键词。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游客的消费选择,正越来 越清晰地体现"为情绪买单、为体验付费"这一价值认同。 国内游多点开花 游客沉浸式感受红色传承、自然风光、历史韵味与文化魅力,文旅从业者马不停蹄紧抓 "双节"长假机 遇,各地文旅部门花式丰富产品和服务供给……国庆中秋"双节"假期,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流动的中 国释放着文旅消费热力。 "和家人二刷库木塔格沙漠!新疆的美景来一万次也不会腻!"四川游客薇薇10月8日在社交媒体记录下 刚刚结束的新疆之行。 在线旅游平台携程提供的数据显示,国庆中秋长假期间,该平台上新疆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31%。 天山天池、赛里木湖、世界魔鬼城、刀郎部落、江布拉克是当地热门景区 ...
文化新观察·聚焦国庆中秋假期丨科技绘新景:国庆中秋假期里的文旅“智”变
Xin Hua She· 2025-10-07 07:40
Core Insights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into cultural and tourism experiences during the National Day and Mid-Autumn Festival in 2025, showcasing a vibrant and interactive cultural landscape across China [1][9]. Group 1: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in Cultural Experiences - The use of digital technologies such as VR, AR, and XR is encouraged by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Tourism to create immersive experiences in museums and tourist sites, transforming static displays into interactive environments [3][4]. - The "West Museum Treasures" project features digital art interactions with ancient artifacts, allowing visitors to engage with history in a dynamic way [1][3]. - The Zhejiang Provincial Museum offers an AR experience that brings ancient agricultural practices to life, demonstrating the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technology in cultural storytelling [3][4]. Group 2: Enhanced Visitor Experiences - Various locations, such as Chongqing and Guangdong, are utilizing light shows and projections to create engaging narratives around local legends and heritage, enhancing the aesthetic appeal of historical sites [4][5]. - The Zhuhai Chimelong Ocean Kingdom presents a spectacular light show featuring over 600 drones, showcasing marine life and integrating loc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5][7]. - Smart tourism management systems are being implemented in popular destinations like Lijiang, utilizing real-time data to improve visitor satisfaction and manage crowd flow effectively [7][9]. Group 3: Cultural and Economic Impact -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at technology is no longer an optional enhancement but a necessary component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and tourism industry [9]. - The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into cultural experiences not only enriches visitor engagement but also supports the preservation and promo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9].
科技绘新景:国庆中秋假期里的文旅“智”变
Bei Jing Ri Bao Ke Hu Duan· 2025-10-07 07:17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年的国庆中秋假期,神州大地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城乡经济因"烟火气"而愈加繁荣,科技的光影也 正以灵动姿态融入文旅场景,勾勒出"可感、可触、可参与"的文化新图景。 千年编钟的乐声随着手势摆动悠悠响起,三彩腾空马从展柜中"一跃"进入掌心,鎏金走龙在虚拟的山水 间飞腾……采用数字化场域技术的《西博宝藏》精品文物数字艺术互动体验项目,在国庆中秋期间于西 安博物院亮相。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的VR体验区内,戴上头显,仿佛穿越时空"一步入画"。在12K超清光影的加持 下,唐墓壁画《马球图》《狩猎出行图》《客使图》中,唐长安的市井喧嚣与宫廷华美,扑面而 来。"仿佛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地感受大唐风华。""00"后游客辛女士说。 这是陕西 在上海徐 汇滨江西岸梦中心,百年水泥厂的"大砼仓"化身为"赛博建筑"。新华社记者 张梦洁 摄 广东珠海长隆海洋王国推出特色光影秀,为游客献上了视觉盛宴——超600台无人机的编队变幻出企 鹅、鲸鲨等珍稀海洋动物,结合绚烂的灯光投影以及红色主题的节目编创,再加上珠海科技"特产"无人 船,360度环绕烟花效果…… 历史博物馆秦汉馆VR体验区。(受访单位供图) 像这样的沉 ...
哪些“宠客”景区让你“没来想来”“来了还想来”
Xin Hua She· 2025-10-05 00:29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景区"宠客"新闻频上热搜。 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突遇降雨的游客被送上厚实的雨衣,端来热腾腾的姜茶;重庆知名景点洪崖 洞前,千厮门大桥封桥又封路,让游客安心定格夜景;陕西礼泉,高铁站通往昭陵景区的公交车免费 坐,机关单位院内停车位也向游客免费开放;甘肃敦煌、湖北赤壁、江苏扬州等地政府机关食堂里,游 客直夸"好吃又实惠"…… 景区的周到服务,"宠"着游客、通着民心、透着文明,为"流动的中国"增添了一处又一处温暖的风 景。这些看似细小的变化,背后却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理念的深刻变化:过去是"一次性消费"思维,如今 要打造"长远口碑"。 从"尔滨"给足"情绪价值",到长沙拉满"不夜城"体验;从上海博物馆连续开放168小时的"博物馆不 眠夜",到苏州20余处"园林夜游"构建起的夜间消费新场景,越来越多地方认识到,做旅游不仅仅要确 保秩序和安全,更要做好服务、做好运营。一次难忘的出游体验,足以在社交媒体时代形成强大"种 草"效应,引来源源不断的慕名者。 向游客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成为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文化和旅游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结合 新修订实施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国家标准,将始终聚焦旅游景区服务 ...
景区“宠客”新闻频上热搜,折射了何种变化?
Xin Hua Wang· 2025-10-04 00:42
原标题:新华社经济随笔|景区"宠客"新闻频上热搜,折射了何种变化? "宠客"要到位,不仅需用心,还得有办法。这个假期,四川峨眉山景区新增了200台AI畅游宝、智 能翻译屏及外骨骼登山设备,中外游客倍觉畅通无阻。科技让老牌知名景区焕发了新的活力。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景区"宠客"新闻频上热搜。 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突遇降雨的游客被送上厚实的雨衣,端来热腾腾的姜茶;重庆知名景点洪崖 洞前,千厮门大桥封桥又封路,让游客安心定格夜景;陕西礼泉,高铁站通往昭陵景区的公交车免费 坐,机关单位院内停车位也向游客免费开放;甘肃敦煌、湖北赤壁、江苏扬州等地政府机关食堂里,游 客直夸"好吃又实惠"…… 景区的周到服务,"宠"着游客、通着民心、透着文明,为"流动的中国"增添了一处又一处温暖的风 景。这些看似细小的变化,背后却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理念的深刻变化:过去是"一次性消费"思维,如今 要打造"长远口碑"。 从"尔滨"给足"情绪价值",到长沙拉满"不夜城"体验;从上海博物馆连续开放168小时的"博物馆不 眠夜",到苏州20余处"园林夜游"构建起的夜间消费新场景,越来越多地方认识到,做旅游不仅仅要确 保秩序和安全,更要做好服务、做好运 ...
景区“宠客”新闻频上热搜 折射了何种变化?
Xin Hua She· 2025-10-03 13:32
新华社北京10月3日电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景区"宠客"新闻频上热搜。 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突遇降雨的游客被送上厚实的雨衣,端来热腾腾的姜茶;重庆知名景点洪崖洞 前,千厮门大桥封桥又封路,让游客安心定格夜景;陕西礼泉,高铁站通往昭陵景区的公交车免费坐, 机关单位院内停车位也向游客免费开放;甘肃敦煌、湖北赤壁、江苏扬州等地政府机关食堂里,游客直 夸"好吃又实惠"…… 景区的周到服务,"宠"着游客、通着民心、透着文明,为"流动的中国"增添了一处又一处温暖的风景。 这些看似细小的变化,背后却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理念的深刻变化:过去是"一次性消费"思维,如今要打 造"长远口碑"。 从"尔滨"给足"情绪价值",到长沙拉满"不夜城"体验;从上海博物馆连续开放168小时的"博物馆不眠 夜",到苏州20余处"园林夜游"构建起的夜间消费新场景,越来越多地方认识到,做旅游不仅仅要确保 秩序和安全,更要做好服务、做好运营。一次难忘的出游体验,足以在社交媒体时代形成强大"种草"效 应,引来源源不断的慕名者。 向游客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成为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文化和旅游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结合新修 订实施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国家标准 ...
新华社经济随笔|景区“宠客”新闻频上热搜,折射了何种变化?
Xin Hua Wang· 2025-10-03 12:58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景区"宠客"新闻频上热搜。 新华社记者徐壮 新华社北京10月3日电 题:景区"宠客"新闻频上热搜,折射了何种变化? 实力"宠客",正是旅游竞争从比拼"硬件"到升级"软件"的生动反映,其内里是以游客为中心的深刻 考量。毕竟,出门在外,谁不会遇上一些"突发状况"?谁没有一些"窘迫时刻"?旅客行李怎么存、停车 充电难不难、风云突变咋处理、女厕排队怎么办……小细节里有大门道。 同从前总是大排长龙、无处歇脚、时有阻滞的景区相比,创造井然有序、绿色文明的游览环境, 是"宠客"的应有之义。景区为游客考虑得越周全、准备得越充分、回应得越及时,越能体现景区的管理 水平,越能实现游客"没来想来""来了还想来"的正向循环。 "宠客"要到位,不仅需用心,还得有办法。这个假期,四川峨眉山景区新增了200台AI畅游宝、智 能翻译屏及外骨骼登山设备,中外游客倍觉畅通无阻。科技让老牌知名景区焕发了新的活力。 今天,当智慧旅游理念逐渐普及,越来越多景区利用在线旅游平台和交通导航平台的流量大数据实 时调控园区人流,通过改造升级景区基础设施和线路提高入园便利性、游览舒适度。 算完"宠客"背后的"人心账",也不能忘记算算经济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