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新质生产力

Search documents
海洋经济,再迎重磅政策利好
第一财经· 2025-07-03 05:51
2025.07. 02 本文字数:2897,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 作为陆海兼备的大国,中国拥有1.8万多公里大陆海岸线,约300万平方公里的主张管辖海域。今年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同时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 济,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测,到2030年,具备巨大发展潜力的海洋产业在增加值和创造就业方面将 超过全球经济整体表现,海洋经济对全球经济增加值的贡献将翻一番,达到3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 增加值比重在2.5%左右。 会议从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有序推进沿海港口群优化整合、积极推 进海域分层立体利用、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等多方面作出具体部署。 作者 | 第一财经 祝嫣然 不久前,《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提出拟制定 出台《上海市海洋经济促进条例》,探索组建海洋产业发展集团,研究建立市级海洋产业发展基金, 建设世界级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 年产值超10万亿元的海洋经济,再次迎来重磅政策利好。 不只是上海,近段时间以来,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山 ...
山东东营抢占海洋经济发展新高地
Zhong Guo Chan Ye Jing Ji Xin Xi Wang· 2025-07-03 00:32
近日,山东省东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标定前行航向,安排部署4个方面重 点任务,释放出经略海洋、向海图强,加快建设海洋强市的强烈信号。会议围绕推动海洋经济全面升级 展开深入研讨,其中海洋食业作为传统优势领域,在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中被赋予关键角色,有望成 为推动东营向海洋强市迈进的重要力量。 建设海洋强市 从当前形势看,海洋是资源富集的宝库、科技创新的主要战场、连接五洲的贸易通道、对外开放的前沿 阵地,世界经济体加速向海洋布局,围绕海洋的竞争博弈不断加剧,全球海洋形势正发生复杂而深刻的 变化。 从发展前景看,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81万亿元, 同比增长5.9%、6.1%,均高于GDP增速,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新动能、新产业(300832)加速涌 现。 二是抓好"吃饭的家伙",聚焦巩固基础优势,持续推进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现代海洋渔业提质 增效、海洋油气业稳产增产、海洋化工业补链强链,让海洋传统产业竞争力更强、活力更足。 三是找准新的增长点,聚焦培育壮大新动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重点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积 极培育海洋新兴服务业, ...
50个免费名额!海上风电、海上光伏、P2X项目方看过来
DT新材料· 2025-07-02 15:18
报告题目和顺序可能微调,以现场为准。 $\mathbf{M}$ 由 长三角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长三角海上风电智能运维创新联盟、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资源 开发技术创新研究院联合 主办的 2025(第五届)海洋清洁能源技术与装备高峰论坛 (简称: MCES2025)将于 7月23-25日在南通召开 , 论坛同期举办 青年科学家10²论坛、产业发展与创新技术全 体大会、四大专题论坛,以及产业需求对接、创新产品与技术展览、项目地图发布、参观交流 等特色 活动。 报告议程 院士报告 09:10 ( H ) 自助午餐 海洋清洁能源开发必将走向深远海,如何平 7.24→PM 衡开发难度提升与降本之间的矛盾?施工装 创新技术 备、发电设备、支撑结构、系泊、输变电和 消纳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如何支撑海洋清洁 大会 能源开发走向更深更远? 09:35 中国科学院/工程院 院士报告 09:35 10:00 中国科学院/工程院 (D) 茶歇/展区参观 "十五五"海洋经济前瞻 10:30 10:55 李双建,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 海洋新质生产力 10:55 11:20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 全过程、全链条的创新驱动模式与发 ...
龙门架下造船忙——广东船舶制造业一线走访记
Xin Hua Wang· 2025-07-02 08:27
广州南沙龙穴岛,龙门架下造船忙。广东省船舶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全省造船完工量同 比增长2.5%,手持订单增长29.3%。尽管全球造船业订单量有所下滑,但广东的船舶制造却呈现出欣欣 向荣的增长势头。 广东省船舶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新承接船舶订单量为634.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0.7%;手持 船舶订单量为1127.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7.1%。 这种"海洋新质生产力"从何而来?答案是"颠覆式创新"。 今年以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广船国际、黄埔文冲两家公司订单均爆满,各条生产线均在加 班加点地生产。 6月10日,广船国际为韩国海洋商业公司建造的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开工。这艘船是目前全球载车量 最大的双燃料汽车运输船之一,总长230米,采用燃油和天然气双燃料动力。 广船国际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手持造船订单90余艘,且八成订单为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型绿色船 型,订单排期至2028年。 6月13日,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为25000方氨双燃料LPG/液氨运输船举行开工仪式。该船建成后,将 是我国首艘双燃料动力LPG/液氨运输船。 "目前,黄埔文冲手持气体船订单已达16艘,在中小型气体 ...
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勾勒“海上新广东”蓝图 以海洋经济发展带动全面建设海洋强省
Nan Fang Ri Bao Wang Luo Ban· 2025-06-27 08:02
Core Viewpoint - Guangdong is determined to build a strong marine economy, as evidenced by the high-level provincial meeting focused on marine economic development, marking a significant step towards becoming a marine powerhouse [1][4]. Group 1: Current Status and Challenges - Guangdong has maintained its position as the leading province in marine economy for 30 consecutive years, with a total marine economy exceeding 2 trillion yuan, but still faces challenges in transitioning from a large marine economy to a strong one [5][6]. - The province's marine industrie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high proportion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indicating significant potenti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value emerging marine industries [5]. Group 2: Strategic Directions - The meeting outlined a clear roadmap for enhancing marine economic development, emphasizing the need for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strengthen various sectors and achieve comprehensive growth [7]. - Key strategies include optimizing marine productivity layout, promoting bay area economies, and enhancing coordination between land and sea [3][4]. Group 3: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 Guangdong's provincial port and shipping group plans to invest over 4 billion yuan in modern marine ranch construction from 2025 to 2027, which is expected to create over 10,000 jobs and increase fishermen's income by over 1 billion yuan [6]. - The province has over 80,000 marine-related enterprises, with nearly 6,500 classified as "four above" enterprises, playing a crucial role in fostering new productive forces in the marine economy [6]. Group 4: Technological and Ecological Focus - The meeting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c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marine industries, with a focus on developing key technologies and nurturing modern marine talent to support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7][8]. - There is a strong emphasis on balancing marine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with initiatives aimed at enhancing marin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sustainable resource management [8].
“牛市旗手”大涨!行情或可期丨南财号联播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26 10:09
·超2万亿,约占全国1/5,数看海洋经济新"粤"章6月26日,广东省召开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近年 来,广东大力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2024年,广东海洋经济交出亮眼答卷:生 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大关,占全国总量1/5,连续30年领跑全国;15个国家级海洋牧场加速建设,海洋旅 游规模稳居榜首。详情>> "牛市旗手"大涨!行情或可期 A股整体再度走强,主要宽基指数大部分上涨,上证指数迎来三连涨,A股成交量更是放大到1.6万亿 元。最让人感到兴奋的是,券商板块再度爆发,万得券商指数大涨5.52%,近3个交易日累计上涨 9.49%。券商板块常被看作"牛市旗手",历史上每一轮牛市启动阶段,券商几乎从不缺席。近日券商的 强势表现,也让不少小伙伴憧憬着牛市回归。券商股为何被称作"牛市旗手"?近期券商板块为何走强? A股后市或如何?详情>> 中东局势动荡,为何黄金连续大跌? 这段时间,重仓黄金的投资者心情应该不太好。按理说,黄金作为典型的避险资产,往往会在地缘政治 风险上升时出现爆发式上涨。然而,这一屡试不爽的"真理"现在却似乎失效了。在中东局势动荡期间, 伦敦金仅在6月13日中东局势升级时试探性突破3 ...
海洋生产总值超2万亿元,面朝大海的广东何以破浪前行?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26 07:36
6月26日,广东省召开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作为海洋经济的"优等生",近年来,广东积极培育蓝色 引擎,持续向海洋要动力、要未来,海洋经济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作用不断凸显,一幅耕海牧 渔、向海图强的"海上新广东"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其中,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4∶31.0∶65.6,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具体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82.1亿 元,同比名义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202.6亿元,同比名义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 13137.8亿元,同比名义增长6.2%。 广东涉海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持续完善,涉海市场主体活力充沛,全省新成立涉海企业数量保持稳定发展 态势。作为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截至2024年底,全省涉海"四上企业"数量达6477家(仅包括 海洋产业领域);存量涉海高新技术企业804家(不含深圳,下同),其中2024年新认定257家;存量涉 海专精特新企业593家;存量涉海"小巨人"企业数量203家。 当前,广东在发展海洋经济上取得了哪些亮眼的成绩?南都记者通过一组数据为你解读。 海洋经济总量连续30年居全国首位 涉海市场主体活力充沛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5)》数 ...
海洋清洁能源加速丨三峡、国电投、中交三航、龙源振华、中国海油、海油工程、明阳智能、国家电网......
DT新材料· 2025-06-19 15:38
由 长三角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长三角海上风电智能运维创新联盟、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资源 开发技术创新研究院联合 主办的 2025(第五届)海洋清洁能源技术与装备高峰论坛 (简称: MCES2025)将于 7月23-25日在南通召开 , 论坛同期举办 青年科学家10²论坛、产业发展与创新技术全 体大会、四大专题论坛,以及产业需求对接、创新产品与技术展览、项目地图发布、参观交流 等特色 活动。 扫码报名 在我国,电力央企是海洋清洁能源开发的主导者。而当离岸更远、海水更深,电力央企主导开发的"壁 垒"似乎正在被打破。 未来的深远海时代,真正熟悉海洋、掌握深远海施工与运维能力的,正是那些长期扎根于FPSO、深水 平台、浮式油气系统的海工龙头。以海上风电为例,整机厂商风机设计与制造优势仍在,但在漂浮式基 础领域"失语";中海油、振华重工、中集来福士等凭借深海油气工程经验,强势切入风电基础与安装环 节,正成为EPC主导力量。 借深远海开发东风,海工企业正逐步跨界进入海洋清洁能源领域,有望重塑产业链的力量格局,而电力 央企也在通过智能运维、柔性电网、生态融合三大策略提质增效,未来双方如何在技术标准、资源共 享、政策协同 ...
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Jing Ji Ri Bao· 2025-06-14 22:50
科技创新动能澎湃 今年4月,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在青岛交付运营,标志着我国深远海 养殖进入2.0时代。青岛国信集团副总经理董韶光介绍,"国信1号2—1"在功能布局、养殖系统、新能源 利用、信息一体化等领域实现了160余项技术突破与优化创新。 科技创新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青岛构建起了"院士—平台—技术"三位一体的创新生 态,吸引了全国30%的涉海院士在此扎根、40%的涉海高端研发平台在此运转。 目前,广东全省海洋领域建设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实验室3个、省重点实验室49个。重大创新平台 建设稳步推进,省级海洋数据中心初见成效。 近年来,面对复杂外部环境带来的诸多挑战,多地不断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 系,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夯实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首 次突破1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9%。 广东省汕尾市中广核"伏羲一号"是全球单体最大风渔融合网箱平台、全球抗台风能力最强网箱平台、全 球首例风渔融合型深水网箱养殖与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项目。它的建成投运,对于我国"海上风电 +海洋牧场"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 ...
技术引领、产业升级、政策保障——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Jing Ji Ri Bao· 2025-06-14 21:39
近年来,面对复杂外部环境带来的诸多挑战,多地不断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 系,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夯实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首 次突破1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9%。 科技创新动能澎湃 今年4月,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在青岛交付运营,标志着我国深远海 养殖进入2.0时代。青岛国信集团副总经理董韶光介绍,"国信1号2—1"在功能布局、养殖系统、新能源 利用、信息一体化等领域实现了160余项技术突破与优化创新。 科技创新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青岛构建起了"院士—平台—技术"三位一体的创新生 态,吸引了全国30%的涉海院士在此扎根、40%的涉海高端研发平台在此运转。 目前,广东全省海洋领域建设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实验室3个、省重点实验室49个。重大创新平台 建设稳步推进,省级海洋数据中心初见成效。 广东省汕尾市中广核"伏羲一号"是全球单体最大风渔融合网箱平台、全球抗台风能力最强网箱平台、全 球首例风渔融合型深水网箱养殖与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项目。它的建成投运,对于我国"海上风电 +海洋牧场"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