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

Search documents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凸显制度包容性 生物医药企业踊跃申报
Zheng Quan Ri Bao· 2025-07-07 16:07
本报记者 田鹏 近日,上海恒润达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润达生")发布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招股说明书显示,尽管 当前公司产品尚未实现上市销售,且处于未盈利状态并预计持续亏损,但经评估,公司符合"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 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等要求,因此拟采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申 请登陆资本市场。 如今,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各方对资本市场支持服务科技创新寄予更高期待,科 技型企业对资本市场也提出了更加多样化的需求。在此背景下,《科创板意见》围绕第五套上市标准开启了新一轮的优化升 级。具体来看,将覆盖范围扩大到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有助于推动上市标准与产业创新节奏同步演 进。同时,针对未盈利企业的估值难题,创新性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可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为市场提供价值锚定 基准。 自6月1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以下简称《科创板意 见》),正式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以来,资本市场对未盈利硬科技企业的支持稳步落地,进一 ...
第二家来了!采用第五套标准申报科创板
券商中国· 2025-07-05 08:45
继首家之后,又有1家企业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申报上市。 近日,生物医药企业恒润达生递交了科创板申报材料,申报书明确表示,本次申报科创板采用的是第五套上市 标准。公司产品尚未上市销售,公司尚未盈利并预期持续亏损。 业内人士认为,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有利于增强对优质科技型企业的制度包容性、适 应性,彰显尊重科技创新规律,更好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发展的政策导向。 又一家采用第五套标准申报科创板 恒润达生的招股书称,公司是一家拟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的生物医药行业公司。 公司适用并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第2.1.2条规定的上市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 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须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 件。" "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司预期仍将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并持续亏损。"招股书称。 恒润达生是一家专注于突破性免疫细胞治疗产品研发与生产的创新生物医药公司,主要聚焦恶性血液病和实体 肿瘤等治疗领域。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形成了从早期研发阶段 ...
政策资本技术三重驱动 医药创新发展动能持续澎湃
Zheng Quan Ri Bao· 2025-07-04 16:13
■张敏 7月3日,科创板上市公司迪哲(江苏)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公司自主研发的舒沃替尼正式获得美国食 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这是中国首个独立研发在美获批的全球首创新药。 近年来,包括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创新药企的产品在海外获批上市。同时,创新 药在我国上市的数量也呈现井喷态势。在笔者看来,这是中国医药产业在政策、资本、技术三重因素驱 动下,创新动能持续澎湃、加速走向全球舞台中央的生动注脚。 其一,政策全链条发力,持续破除创新壁垒。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鼓励药械创新发展的政策,为医药 创新构建了覆盖研发、市场准入、临床应用、支付的全生命周期支持体系,着力破除发展壁垒。 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 见》,进一步提升对药品医疗器械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 7月初,具体政策加速落地:国家医保局与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的《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 措施》提出了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等方面举措,直击创新药 研发效率与商业化痛点。国家药监局发布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有关举措,为 医用机器人、 ...
★"第五套上市标准"蓄新能 科创板制度包容性不断提升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7-03 01:56
科创板开板6年来,已有20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上市,塑造了中国生物医药的创 新版图。 科创板设立起就从科创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推出五套上市标准。其中,第五套上市标准面向未盈利但 具备高成长性的科技企业。 包容性助力医药企业创新发展 科创板开板以来,共有20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上市,另有百济神州、百利天恒、 诺诚健华等3家上市时未盈利的创新药企业采用红筹企业标准等登陆科创板。这一批创新药企业利用资 本市场募资等积极布局抗体药物、ADC(抗体偶联药物)、寡核苷酸药物等前沿技术,聚焦恶性肿 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艾滋病、罕见病等重大疾病领域,不断提高创新药物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据统计,20家采用第五套标准的上市公司中,已有19家公司自研的45款药品(含疫苗)获批上市,20家 公司已全部实现核心产品的上市或上市申请获受理。2024年,20家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42.10亿元, 同比增长44.17%,其中4家营收超10亿元、4家有望在今明两年突破营收10亿元。其中,艾力斯、神州 细胞等公司实现从上市前零收入到年度营收分别突破35亿元、25亿元。 2024年是迪哲医药产品上市后的第一 ...
财务承压、专利缠身、研发迟滞,禾元生物叩关科创板“生死时速” | 创新药观察
Hua Xia Shi Bao· 2025-06-28 12:36
Core Viewpoint - The first company to undergo the listing review under the reactivated fifth set of standards for the Sci-Tech Innovation Board is Wuhan Hey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which focuses on innovative drugs but faces significant financial challenges and ongoing international technical disputes [2][3]. Financial Challenges - Heyuan Biotechnology has been operating at a loss, with revenues increasing from 13.40 million yuan in 2022 to 25.22 million yuan in 2024, but net profits recorded losses of -144 million yuan, -187 million yuan, and -151 million yuan over the same period [3][4]. - As of December 31, 2024, the company had accumulated unremedied losses of 851 million yuan [3]. - The company's cash reserves hav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from 654 million yuan in mid-2022 to 160 million yuan by the end of 2024 [6]. Debt and Liquidity Issues - The company has seen a rise in debt, with short-term borrowings reaching 10.01 million yuan and long-term borrowings hitting 184 million yuan by the end of 2024, doubling from the previous year [7]. - Key liquidity ratios have deteriorated, with the current ratio dropping from 2.35 in 2022 to 1.02 in 2024, and the quick ratio falling from 2.03 to 0.69 over the same period [7][8]. R&D and Product Pipeline - Heyuan Biotechnology has a pipeline of eight drugs under development, with the most advanced product, recombinant human serum albumin injection (HY1001), expected to receive approval soon [9][10]. - The company has faced delays in the clinical trial phases of its products, particularly HY1002, which has seen its Phase III trial pushed back multiple times, now slated for late 2025 [10][11]. Legal Disputes - The company is embroiled in a long-standing patent infringement lawsuit initiated by Ventria Bioscience, which claims Heyuan's products infringe on its patents [12][13]. - The ongoing legal issues pose a risk to the company's core technology and could lead to significant financial liabilities or restrictions on product sales [14].
皮海洲:管理层应尽快出台未盈利企业股东减持规则|立方大家谈
Sou Hu Cai Jing· 2025-06-26 23:27
皮海洲 | 立方大家谈专栏作者 若果真如此,支持未盈利企业上市,最终所支持的就不是未盈利企业的发展,而是支持了未盈利企业股 东的减持套现,这显然是违背了支持未盈利企业上市的初衷。甚至还妨碍了未盈利企业的发展。毕竟如 果未盈利企业不上市,创业团队的成员们还可以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争取把企业做好做强,但企业上 市了,创业团队的成员们不用继续努力就可以实现财富自由了,如此一来,创业团队的成员们何必还要 吃苦受累顽强打拚呢? 因此,未盈利企业股东减持问题,是市场各方面都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显而易见的是,未盈利企业的 股东减持并不能照搬照抄现有的上市公司股东减持制度,而是要考虑到未盈利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制 定出符合未盈利企业发展特点的股东减持制度。这就意味着未盈利企业股东持股的锁定期需要进一步延 长,更重要的是要将股东减持与企业的盈利紧密结合起来。 此外,吴清还在提到创业板改革话题时表示,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 市。这就意味着科创板与创业板将同时开门迎来未盈利企业的上市。加上北交所也在悄无声息地安排未 盈利企业上市。如此一来,将会有更多的未盈利企业从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三个方向向投资者迎 ...
时报观察丨以制度适配激活科技创新基因
证券时报· 2025-06-26 00:21
7月1日,禾元生物科创板IPO申请将上会,其拟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引发市场关注。作为科创板第五套上 市标准重启以来首家上会的企业,禾元生物此次被赋予标志性意义,即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规律的理解进 一步深化,制度适配性进一步增强。 科创板设立之初,即从科创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允许无收入、未盈利企业通过"市值+研发"指标登陆资 本市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自智翔金泰上市后,已两年未有企业采用第五套标准。 如今,科创板有望再次迎来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充分体现了科创板对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的包容,进 一步彰显了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导向。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 股事会专栏 丨 投资小红书 丨 e公司调查 丨 时报会客厅 丨 十大明星私募访谈 丨 超600%!复牌暴涨! 丨 重磅!财政部: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 丨 昨夜,中概股大 涨! 丨 "芯"火"辽"原已成势丨证券时报、辽宁日报联合调研报道 丨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禾元生 物IPO即将上会 丨 又有公司进入退市整理期! 丨 促消费!央行、证监会等联合印发! 丨 大涨!牛 市旗手,再现百亿成交! 丨 刚刚,突破!中国资 ...
以制度适配激活科技创新基因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6-25 18:17
7月1日,禾元生物科创板IPO申请将上会,其拟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引发市场关注。作为科创板第五套 上市标准重启以来首家上会的企业,禾元生物此次被赋予标志性意义,即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规律的理 解进一步深化,制度适配性进一步增强。 科创板设立之初,即从科创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允许无收入、未盈利企业通过"市值+研发"指标登陆 资本市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自智翔金泰上市后,已两年未有企业采用第五套标准。 如今,科创板有望再次迎来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充分体现了科创板对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的包容, 进一步彰显了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导向。 第五套上市标准是科创板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重要体现,是应和科创企业发展规律的重要举措。与传 统企业不同,科技型企业往往具备"研发投入高、盈利周期长、商业验证慢"等成长特性。以新药研发为 例,从实验室成果到商业化落地平均耗时10—15年,需持续投入数十亿元资金,这期间,资本市场的支 持不可或缺。 从美股科技"七巨头"的成长轨迹来看,亚马逊上市后第6年方实现首次盈利,特斯拉更是在上市后第11 年才开始赚钱,苹果、英伟达等龙头企业同样经历了营收大幅下降甚至亏损的阶段。 ...
机器人企业A股上市有了新路径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25 11:45
因为 A 股市场为了保护股民利益收紧,这两年来港交所这次捡了不少漏,尤其对现金流较差早期融资节奏太 快的企业,因为资金链和盈利性问题,只能选择跑到港股上市,这使得 A 股错失不少机器人企业。 为了抢救市场, 6 月 18 日,在 2025 陆家嘴论坛上证监会主席 吴清 表示,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 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将继续充分发挥科创板示范效应,加力推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 1+6 政策措 施,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 ( 允许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且市场认可度高的企 业,在无盈利情况下以预计市值 40 亿元门槛上市 ) 上市 。 证监会表示在持续抓好 " 科创板八条 " 落地实施的基础上,以设置专门层次为抓手,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 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推出一揽子更具包容性、适应性的制度改革,着力打通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堵点 难点,同时进一步加强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一方面,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在科创成长层的定位、企业入 层和调出条件、强化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增加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方面明确具体要求。另一方面,围绕增强 优质科技型企业的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推出 6 项改革举措。 值 ...
重启五套标准,一级医药市场熬过至暗时刻?
Sou Hu Cai Jing· 2025-06-19 08:16
值得一提的是,"第五套重启后,适用的行业范围会扩大,其他行业或有一批将通过第五套上市的企 业,不过业内也有观点觉得生物医药短期内估计不会有新增申报,目前主要任务是消化掉此前在审的六 家企业,未来估计保持每年一到两家上市的节奏。"前述投资人说。 "新五套"的上市逻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唯珂 广州报道 医药一级市场投资人的热情再次被点燃。 6月18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将推出进一步深化科创板改革"1+6"政策措 施,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发行上市。同时,也将在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 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科创企业的前期尚未盈利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因经营不善陷入亏损存在本质区别,核心技术的研发需要 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尤其是有着10年时间、10亿美元成本一说的医药行业。因此,尚未盈利但具备高成 长性的医药企业,需要更加包容的第五套上市标准为其拓宽融资渠道。 同时,科创板IPO也是生物医药一级投资领域最常见的退出路径,过去第五套上市标准实施之初明显提 升了一级市场的投融资活跃度。后续随着科创板IPO门槛逐步提高且收紧,二级市场行业估值整体回 调,投资回报水平从高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