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蓝色经济
icon
Search documents
认识海洋,才能经略海洋
Ren Min Ri Bao· 2025-07-10 22:52
(作者为厦门大学教授) 全书从海洋科学、人类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等多个维度观照海洋,"解剖"海洋,处处彰显文理融 合之美。书中既讲述海洋的起源与演化,介绍海洋的自然特性及功能,也带读者感受文明进程中的"海 洋力量",认识海洋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还把镜头拉到当下,小到餐桌上的海鲜,大到国家海洋权 益的维护,呈现海洋与当代社会千丝万缕的关联。 "泰坦尼克"号邮轮沉入北大西洋后,它的残骸找寻过程,如何见证海洋观测和研究手段的不断发 展?"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在这一过程中,水声通信技术起到什么作用? 从"鱼盐之利"到"耕海牧渔",从海上贸易到海滨旅游,人们不断发掘海洋新的经济价值。如今,"可持 续蓝色经济"的提出又有怎样的时代背景?联合国粮农组织2020年的报告指出,公海渔业已遍及约48% 的公海面积,其中有1/3的种群已被过度捕捞,公海捕鱼的"公地悲剧"如何破解?借助这一个个生动案 例,读者带着问题进入知识的海洋,更能理解海洋何以被称为是地球宜居性的命脉,是高质量发展的战 略要地,是重大科学发现与新理论的孕育地。如今,海洋已经成为继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后,世界各 国关注的又一热点议题。 ...
李强会见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盖特
证监会发布· 2025-07-10 04:10
李强表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是彼此信赖的好朋友、好伙伴。当前,在习近平主席和阿 拉伯国家元首战略引领下,中阿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看待和发展同 阿拉伯国家关系,坚定支持阿拉伯国家正义事业,支持阿拉伯国家加强战略自主、团结自 强,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中方愿加强同阿盟的友好关系,同阿拉伯国家增进战略互 信,深化各领域合作,携手推进现代化,构建更高水平的中阿命运共同体。 李强指出,中方愿同阿方进一步对接发展战略,继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拓展能 源、经贸、投融资、航空航天等领域合作,在新能源、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蓝色经济等新 兴领域深挖合作潜力,统筹推进标志性旗舰项目和"小而美"惠民工程,更好惠及双方人民。 双方要加强文明对话和人文交流,深化青年、智库、高校、文化旅游等合作,探讨实施更多 便利人员往来举措,促进国民相亲、民心相通。中方愿同阿方在联合国、上合组织、世贸组 织、二十国集团等平台加强沟通协调,展示共同意志、发出共同声音,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 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希望阿盟继续为推动中阿关系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共同办好明年第二届 中阿峰会。 新华社开罗7月9日电 当地时间7月9日,国务院总理 ...
摩洛哥-尼日利亚-南非能否成为大西洋非洲一体化的地缘政治引擎
Shang Wu Bu Wang Zhan· 2025-07-10 02:59
Core Viewpoint - The report discusses the potential of Morocco, Nigeria, and South Africa to become a geopolitical engine for Atlantic African integration amidst a shifting global geopolitical landscape [1][2][4] Group 1: Strategic Development - Morocco's Atlantic strategy has evolved through three key phases: strengthening bilateral relations, developing economic diplomacy, and promoting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1] - The Nigeria-Morocco gas pipeline project, spanning 5,600 kilometers and connecting 13 West African countries, aims to enhance Morocco's role as an energy hub and solidify Nigeria's influence in the Economic Community of West African States (ECOWAS) [1][3] - Nigeria's strategy focuses on energy security and regional governance, exemplified by the "Deep Blue Project" to enhance naval capabilities and the "Yaoundé Code of Conduct" for maritime security [1][2] Group 2: Complementary Strategies - South Africa's strategy reflects a dual focus, recognizing the Atlantic's potential while historically prioritizing the Indian Ocean [2][3] - The three countries exhibit significant complementary opportunities in maritime security,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 and energy integration despite differing strategic starting points [2][3] Group 3: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 Regional cooperation faces challenges such as insufficient political trust, differing development philosophies, and inconsistent infrastructure standards [3] - Disagreements over the Western Sahara issue hinder political trust and regional leadership perceptions, delaying integration efforts [3][4] - Future cooperation could benefit from a flexible, pragmatic approach similar to ASEAN's "island cooperation," focusing on key projects rather than complete institutional unity [3][4] Group 4: Vision for the Future - Strengthening maritime security cooperation, promoting blue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enhancing regional infrastructure networks could transform the Atlantic from a "sea of competition" to a "sea of cooperation" [3][4] - Achieving this vision requires transcending historical differences and establishing a cooperation framework based on shared interests, which is crucial for Africa's strategic posi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arena [4]
王晓晖率四川代表团在塞舌尔访问
Si Chuan Ri Bao· 2025-07-09 22:48
Core Points - The visit of the Sichuan delegation to Seychelles aims to deepen cooperation in various fields including trade, investment, culture, tourism, education, healthcare, and urban development, contributing to the strategic partnership between China and Seychelles [2][3] - The meeting between Sichuan officials and Seychelles leaders highlighted the growing exchanges and practical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regions, emphasizing the alignment of Seychelles' "blue economy" strategy with Sichuan's development goals [3][4] - The "Jinxiu Tianfu · Anyi Sichuan" cultural tourism cooperation exchange event serves as a concrete action to implement the consensus reached by the leaders of both countries, promoting mutual visits and tourism [4][5] Economic and Cultural Cooperation - Sichuan's rich cultural and tourism resources are increasingly attracting bo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ourists, with a focus on enhancing 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4][5] - The signing of various agreements during the exchange event, including a friendship city agreement between Chengdu and Victoria, and educational cooperation memorandums, indicates a commitment to expanding cooperation in multiple sectors [5][6] - The Sichuan delegation's activities included research on local schools and exhibitions showcasing Sichuan's culture and products, further promoting cultural exchange [6]
李强会见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盖特
news flash· 2025-07-09 15:52
李强指出,中方愿同阿方进一步对接发展战略,继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拓展能源、经贸、投融 资、航空航天等领域合作,在新能源、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蓝色经济等新兴领域深挖合作潜力,统筹 推进标志性旗舰项目和"小而美"惠民工程,更好惠及双方人民。双方要加强文明对话和人文交流,深化 青年、智库、高校、文化旅游等合作,探讨实施更多便利人员往来举措,促进国民相亲、民心相通。中 方愿同阿方在联合国、上合组织、世贸组织、二十国集团等平台加强沟通协调,展示共同意志、发出共 同声音,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希望阿盟继续为推动中阿关系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共 同办好明年第二届中阿峰会。 盖特表示,中国是阿拉伯国家的好朋友、好伙伴,阿中关系发展势头良好,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阿 方坚定支持一个中国原则,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三大全球倡议。阿方祝贺中国取得 巨大发展成就,感谢中方对阿拉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支持,愿同中方深化政治互信,坚定相互支 持,在中阿合作论坛框架下深化贸易、投资、人文等领域交流合作。阿方愿同中方继续落实首届中阿峰 会成果,共同办好明年第二届峰会。阿方高度赞赏中方在联合国等多边平台对阿拉 ...
为了海洋可持续发展,我们在行动——中方参加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活动纪略
联合国秘书长海洋事务特使彼得·汤姆森现场致辞。 发布海洋科技成果与应用产品,为海洋可持续发展赋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执行秘书维达尔·海尔格森现场致辞。 "启智海洋:创新科学引领行动,共促可持续的未来"边会现场。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供图 时隔3年,一场关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大会如约而至,呼吁"加快采取行动并动员所有行为体养护和可持续 利用海洋"。 2025年6月9日~13日,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在法国尼斯举行。此次大会由法国和哥斯达黎加共同主办,各 国政府、学术机构、企业以及公益团体等各界代表约1.5万人汇集于此,共商全球海洋治理。大会通过了 《我们的海洋,我们的未来:团结起来采取紧急行动》政治宣言,与各国及相关实体作出的800余项自愿承 诺形成《尼斯海洋行动计划》。 本届海洋大会上,自然资源部全程参与10场全会、10场专题会并举办多场边会活动。在海洋生态、科技和 能力建设、筹融资、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污染、渔业、经济、粮食安全、区域合作以及海洋 法等议题的专题会上,中方专家积极参与讨论。中国工程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李家 彪作为专题2发言嘉宾作专题报告,提出海洋科学发展与政 ...
透视广东海洋城市版图:广深抢跑新兴产业,临港县域寻路转型
Sou Hu Cai Jing· 2025-06-26 13:35
南方财经记者郑玮 广州报道 6月26日,广东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在广州举行。会议现场,广州、深圳、东莞、湛江等14座沿海城 市均发布2024年海洋经济发展"成绩单"。作为海洋生产总值在全国率先突破2万亿元的海洋经济大省, 广东"蓝色经济"版图也在沿海14城的转型探索中进一步清晰。 其中,广州、深圳两市海洋经济规模仍然保持大幅领先,2024年两市海洋生产总值分别达到4979.00亿 元和5409.00亿元。而更进一步看,立足海洋科技创新优势,以高技术船舶、海洋电子信息等为代表的 海洋新兴产业正在广深两座核心城市产业结构中扮演更重要角色,也成为两城下一步政策焦点。 除两大"蓝色引擎"外,广东海洋经济发展还有一个关键词:县域。在广东长达4084.5千米的大陆海岸线 上,大大小小的县城、渔港星罗棋布,这批"蓝色细胞"正发力寻求发展模式转型。会议现场,多地县委 书记向南方财经记者提到,近年地方政府正加大力度推动海洋渔业等传统支柱产业完成以核心技术升 级、产业链延伸、多元业态拓展等为特点的结构性升级。 会议现场,广东省委书记、省海洋强省建设工作委员会主任黄坤明也强调,要优化海洋生产力布局,大 力发展湾区经济,坚持港产城联 ...
南非提升沿海地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Jing Ji Ri Bao· 2025-06-16 22:04
近年来,南非沿海地区面临气候变化等严峻挑战。积极有效应对沿海地区气候变化与南非可持续发展密 切相关,其中包括沿海地区环境保护及气候变化应对、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发展蓝色经济,以及改 善和提高沿海地区民生福祉等。南非沿海港口、道路、供水和能源系统等关键基础设施面临的气候变化 风险日益增加,危及经济活动和公共安全。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退化,不仅破坏了抵御极端天气的 天然缓冲带,还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进而扰乱了当地依赖旅游业、渔业和海洋产业的经济发展结构。 此外,高昂的应对成本、有限的财政支持和技术能力等因素,使南非政府实施长期和有韧性的解决方案 变得更加困难。 南非政府及社会各界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和塑造海岸线安全对于南非可持续发展未来具有重要意义,为 此,南非采取了紧急应对措施,通过实施综合且资金充足的战略,优先考虑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和可持 续的城市规划等,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有效管理和保护沿海资产。 日前,南非林业、渔业和环境部推出《气候变化沿海适应响应计划》,以应对沿海地区面临的海平面上 升、海岸侵蚀和极端天气等气候变化威胁。该计划是南非首个为应对沿海地区气候变化挑战所制定的综 合性方案。 南非林业、渔业和环 ...
中外专家共议海洋空间规划推动蓝色经济发展
Xin Hua Cai Jing· 2025-06-12 15:15
新华财经法国尼斯6月12日电(记者乔本孝、孙鑫晶)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及系列边会连日来在法国 南部海滨城市尼斯举行,中外专家共议通过海洋空间规划推动蓝色经济与可持续海洋发展。 海洋空间规划是统筹海洋生态系统与人类经济社会系统空间布局的管理制度,其目标是促进两者协调和 可持续发展。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海洋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严峻,海洋空间规划面临新 的挑战。 国际海底管理局(ISA)环境管理和矿产资源办公室负责人何塞·达略(Jose Dallo)强调了在《联合国 海洋法公约》以及有望于明年生效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定》等相关国际法框架下进行海洋空间规划的 必要性。他还介绍并积极评价了国际海底管理局与中方的相关合作。 世界经济论坛(WEF)海洋项目负责人阿尔弗雷多·希龙(Alfredo Giron)说,中国在海洋空间规划的 全球治理上扮演关键角色,尤其考虑到世界上许多重要的大型港口都在中国。他表示,希望能与中方在 知识分享、创新实践、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不断深化合作。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鲍献文介绍了中方支持东非岛屿国家毛里求斯海洋空间规划的最佳实践。该项目涵盖 海洋空间规划、海洋旅游规划、海洋观测预报、海洋防灾 ...
(国际观察)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直面艰巨挑战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0 08:23
中新社法国尼斯6月10日电题: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直面艰巨挑战 中新社记者李洋 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当地时间9日在法国尼斯拉开帷幕,在为期5天的会议期间,与会者就如何进一步 推动保护海洋,特别是如何支持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14: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以促进可 持续发展"进行深入讨论。 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于当地时间6月9日在法国尼斯拉开帷幕。图为大会主会场外景。 中新社记者李 洋摄 目前,大会各项议程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记者通过公开渠道获得大会计划讨论通过的宣言草案文 本。草案题为"我们的海洋、我们的未来:团结一致采取紧急行动",共8页,措辞温和。 此次大会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推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养 护和可持续利用协定》正式生效。条约需要获得60个国家批准才能成为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法,这无疑是 艰巨挑战。作为东道主,法国为此进行了不懈努力。法国总统马克龙透露,目前已有50国提交批准,另 有15国作出批准承诺。 记者注意到,在筹备此次大会过程中编撰的背景说明详尽介绍了当前海洋保护面临的具体挑战,并专门 阐述了海洋-气候-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特别指出气候行动不足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