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

Search documents
未来产业:核聚变关键部件与材料投资机会(附投资逻辑与标的)
材料汇· 2025-07-11 15:49
点击 最 下方 "在看"和" "并分享,"关注"材料汇 添加 小编微信 ,遇见 志同道合 的你 正文 本篇报告解决了以下核心问题: 1 、当前核聚变技术进展和未来关键时间节点展望; 2 、全球核聚变装置运行状况及融资情况分析; 3 、磁体系统、偏滤器、包层系统价值量分析及关键材料拆解。 核聚变技术加速突破,大科学装置实现里程碑节点 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 2020年进行了重大工程安装启动仪式,预计2034年开始对氘-氚等离子体进行实验,2036年开始以全磁能和等离子体电流长脉冲运 行,2039年开始氘-氚运行。中国承担了18个关键部件采购包制造。 HL-3(环流三号): 2025年5月,综合参数聚变三乘积达到10的20次方量级,中国聚变快速挺进燃烧实验。 EAST(东方超环): 2025年1月,首次完成1亿摄氏度1066秒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刷新世界纪录。 BEST(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 2025年5月,工程总装提前两个月正式启动,计划2027年建成,2030年演示发电。 CRAFT(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 目标建成国际核聚变领域参数最高、功能最完备的综合性研究及测试平台 ...
压力太大,氢会“方”吗
Xin Hua She· 2025-07-11 08:07
压力太大,氢会"方"吗 半月谈记者 张漫子 "压力太大,我方了"——人真的能变"方"吗?当然不至于。这句"网言网语",形容的是网友在压力之下 心情变化大,与日常判若两人。有谁愿意想一想,自然界中的元素,如果施以超强的高压,会发生怎样 根本性的变化? 科学家就很想拿氢来试一试。这种宇宙中最轻、最简单也最古老、最丰富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上有个 略"尴尬"的位置——身在第一主族的它,身边的锂、钠、钾之类都是所谓碱金属,唯有它是非金属!氢 就永远不可能成为金属吗? 90年前,著名物理学家维格纳曾预言,极高压下,固态氢可以呈现出金属的性质。后来有人算了一下, 让氢金属化的压力得有500GPa(1GPa等于1万个大气压)——相当于一架停在针尖上的大型喷气式飞机 对针尖施加的力。 高压之下,氢到底会不会"方",彻底变成金属?最近,中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点线索。 探测氢在高压下的结构转变,首先得有真正称得上"高压"的环境。科学家为此发明了一个"法宝"——金 刚石对顶砧。 氢"变形记" 5月14日,《自然》发表了一项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毛河光院士团队的重大成果:凭借一种极特殊 的"显微镜"——X射线纳米探针,他们窥见了高压(212 ...
600公里时速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亮相
财联社· 2025-07-11 05:03
此前一位不愿具名的磁悬浮专家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交通运输工具商业运营首先必须要过安全 关。按照规定,高速磁悬浮技术还要走安全评估审批等系列流程,其中每一台系统设备都要进 行型式试验和认证、安全评估和认证等工作。例如,列车跑到最高速度600公里/小时,意味 时速600公里贴地飞行,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首次亮相! "时速600公里的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项目目前进展顺利,第一阶段的工程样车已于2024年 7月圆满完成研制。" 7月9日,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现场,中车长客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中 车长客")高级工程师邵南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7月8日至10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在北京举行,分别在国家会议 中心展区与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展区同步开展。其中,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室外展区堪称"硬核"看 点——常导高速磁浮车、超导高速磁浮车及常导中低速磁浮车实车集体亮相。其中,中车长客 首次亮相了时速600公里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 时速600公里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在国家铁道实验中心现场展示 据了解,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主要利用车载超导磁体与轨道线圈间的电磁感应实现磁浮运 行,最高设计速度为时速600公 ...
颠覆未来20年的科技是什么?“中国诺奖”得主们这样说
第一财经· 2025-07-10 02:01
2025.07. 10 本文字数:2947,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钱童心 16位"未来科学大奖"历年得主齐聚上海北外滩,共话推动人类未来发展的颠覆性科学技术。 7月8日,未来科学大奖十周年庆典在上海举行。未来科学大奖上海峰会联席主席、上海交通大学李 政道研究所副所长丁洪院士表示,希望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科学前沿。 "未来科学大奖"被《自然》杂志称为"中国诺贝尔奖",由民间公益组织颁发,设有生命科学奖、物质 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大奖项,表彰在中国做出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单项奖金高 达100万美元。 今年是未来科学大奖成立十周年。过去十年来,已有39位科学家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真格基金创始 人徐小平表示:"也许在100年后,比起诺贝尔奖,中国科学家更想获得未来科学大奖。" 寻找"不老药"和永久持续的能源 在生物医学领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临床研究之间的鸿沟正在缩小,已进入相互融合、协同发展 的阶段。近年来,诞生了一批有望颠覆未来疾病治疗格局的具有潜力的疗法,包括一针预防心脏病或 治愈肿瘤的基因编辑疗法。 顶尖生物医学领域专家、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卢煜明院士强调,如何在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 ...
我国首款千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正式交付使用
Zhong Guo Chan Ye Jing Ji Xin Xi Wang· 2025-07-09 22:06
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日发布消息,我国首款面向千比特规模设计的超导量子计算测控系 统ez-Q Engine2.0正式交付使用。 新一代设备集成度提高了约10倍,其中核心元器件采用国产化设计。通过技术攻关,科研人员解决了射 频直采输出、大规模时钟同步等难题,实现了更低噪声、更强一致性,测控精度等指标得到进一步提 升。 此前,超导量子计算测控系统ez-Q Engine1.0已成功用于我国唯一实现超导量子计算优越性的"祖冲之二 号"系列计算机,现在,新的ez-Q Engine2.0也在我国"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机研究中发挥作用,正参与 重大科研项目攻关。据悉,基于"祖冲之三号"同款芯片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正在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中国 电信(601728)(安徽)大数据产业园内搭建中,作为首台商用化的"祖冲之三号"同款量子计算机。 国盾量子的量子计算负责人王哲辉表示,ez-Q Engine2.0已交付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电信量子集团 等9家科研、产业单位。除了服务"祖冲之三号",在我国单台比特数最多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 504"上,其稳定性和精度也得到了充分验证。 该设备由中电信量子集团控股的科大国盾量子技术 ...
时速600公里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首次亮相
news flash· 2025-07-09 17:16
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正在北京举行,时速达600公里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也在本次大会首次亮 相。中车长客股份公司高级工程师介绍:超导电动高速磁浮是通过车载超导磁体与轨道上的线圈相互作 用,实现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无接触运行的。车辆低速的时候通过橡胶轮走行,达到150公里速度以后, 橡胶轮收起,车辆实现悬浮运行,可以适用于地面隧道等多种地形线路。据了解,与普通轨道车辆相 比,磁浮车辆具有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行驶速度高、运行噪声小、安全性高、无机械磨耗、维修 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央视新闻) ...
颠覆未来20年的科技是什么?“中国诺奖”得主们这样说
Di Yi Cai Jing· 2025-07-09 13:48
16位"未来科学大奖"历年得主齐聚上海北外滩,共话推动人类未来发展的颠覆性科学技术。 近年来,企业出资设立民间科学奖项的做法在国内蔚然成风,形成了一股激励科学创新的社会力量。 7月8日,未来科学大奖十周年庆典在上海举行。未来科学大奖上海峰会联席主席、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 研究所副所长丁洪院士表示,希望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科学前沿。 "未来科学大奖"被《自然》杂志称为"中国诺贝尔奖",由民间公益组织颁发,设有生命科学奖、物质科 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大奖项,表彰在中国做出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单项奖金高达 100万美元。 今年是未来科学大奖成立十周年。过去十年来,已有39位科学家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真格基金创始人徐 小平表示:"也许在100年后,比起诺贝尔奖,中国科学家更想获得未来科学大奖。" 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所长、高能量密度物理和激光核聚变领域的物理专家张杰介绍了可控核聚变 技术的最新科研成果。张杰表示,激光聚变点火成功使得美国在聚变能源方面更具优势;在我国,张杰 及其团队提出的双锥对撞点火方案(Double-cone ignition scheme,DCI)从原理上提高了激光能量到燃 料内能的转 ...
未来50年最具突破潜力的方向是什么?这些科学家共话科学发展趋势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09 13:2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表示,未来20年,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的融合将成为重塑人类文明 的关键方向。在量子计算领域,目前超导量子计算相对更具优势,但未来可能是光和超导结合的路径。 未来科学大奖十周年庆典7月8日在上海举行。多位科学家围绕"未来20年最具颠覆性的科学变革""未来 50年最具突破潜力的方向"等前沿领域,共话科学未来发展趋势。 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所长张杰指出,2022年12月5日,美国实现了净能量增益的惯性约束核聚变 反应,标志着人类首次掌握了可控核聚变能技术,对人类社会向非碳基终极能源的变革具有极其深远的 影响。张杰预计20年内聚变能将走进千家万户,为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革。 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副所长丁洪指出,从未来时间维度看,20年内最具颠覆性的当属通用量子计 算机,未来50年则要聚焦AI for Science。 在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沈向洋看来,大模型是一个涵盖技术、商业、治理等多要素的概念,将赋能 千行百业,而多模态是大模型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涉及算力、算法、数据等多方面因素。未来,增强 模型的理解和推理能力是融合多模态数据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点。同时,如何发展以人为本的机 ...
上海超导(A22075):高温超导带材龙头企业
EBSCN· 2025-07-07 09:46
上海超导:高温超导带材龙头企业 ——科创板新股纵览 2025年7月7日 光大电新公用环保团队 证券研究报告 核心观点 上海超导是高温超导带材的全球龙头。公司成立于2011年,通过不断研发创新建立了覆盖"装备研制—原料配方—镀膜工艺—分切封 装—质控监测"等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生产全流程的核心技术,目前是全球唯一一家实际年出货量超1000公里的超导企业。2024年公司 实现营业收入2.40亿元,同比增长187.40%,实现归母净利润7294.74万元,成功扭亏。 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 1 中庚基金 目 录 一、上海超导:高温超导带材全球龙头 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 2 技术进步加速推动下游应用产业化进程,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百亿元。和第一代高温超导带材相比,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较高的临 界温度(液氮温区)、较高的载流能力、较高的临界场强、较高的力学强度,以及相对廉价的生产原料等优势,正加速推动下游应用领 域的持续发展。根据赛迪数据,预计2030年全球高温超导材料市场规模将超百亿至105亿元,2024~2030CAGR为53.91%, 其中可控核 聚变领域的市场规模有望从2024年的3亿提升至20 ...
上海超导(A22075):科创板新股纵览:高温超导带材龙头企业
EBSCN· 2025-07-07 09:13
上海超导:高温超导带材龙头企业 ——科创板新股纵览 2025年7月7日 光大电新公用环保团队 证券研究报告 核心观点 上海超导是高温超导带材的全球龙头。公司成立于2011年,通过不断研发创新建立了覆盖"装备研制—原料配方—镀膜工艺—分切封 装—质控监测"等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生产全流程的核心技术,目前是全球唯一一家实际年出货量超1000公里的超导企业。2024年公司 实现营业收入2.40亿元,同比增长187.40%,实现归母净利润7294.74万元,成功扭亏。 技术进步加速推动下游应用产业化进程,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百亿元。和第一代高温超导带材相比,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较高的临 界温度(液氮温区)、较高的载流能力、较高的临界场强、较高的力学强度,以及相对廉价的生产原料等优势,正加速推动下游应用领 域的持续发展。根据赛迪数据,预计2030年全球高温超导材料市场规模将超百亿至105亿元,2024~2030CAGR为53.91%, 其中可控核 聚变领域的市场规模有望从2024年的3亿提升至2030年的49亿元,CAGR为59.29%。 技术、设备、交付能力是公司的三大核心竞争力,市占率保持行业领先。技术方面,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