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融合

Search documents
构建超级交易平台,推动文化与市场深度融合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21 22:16
5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中((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文博会")盛大开启,作为"中国文化产业 第一展",一年一度的文博会已成为深圳最重要的超级文化IP与文化传承盛事。它是展示窗口、交易平 台、文化引擎,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文化+"之旅,更是文化强国的生动实践与数据模型。 文博会一方面汇聚海量资源,构筑超级交易平台;一方面推动文化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文化交流与贸易 的双向奔赴,是实实在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超级交易平台、文化产业投融资超级服务平台、文化新技术 新产品超级发布平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超级共创平台、文化开放与出海超级贸易平 台、文化企业与品牌超级传播平台和文化改革发展成就超级展示平台。 据文博会官方公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文博会累计总成交额超3万亿元,服务文化产业企业机构超4.5 万个,交易展示海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展品超200万种。凭借着日益强大的市场号召力,文博会吸引了来 自全国及世界各地的多元主体参与,构建起庞大的文化产业交流生态,全方位推动文化与市场的深度融 合。除各地政府组团参展之外,市场化力量和交易功能在文博会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据统计,上届文博 会市场化组展比例从50%大幅跃 ...
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28日启幕
Yang Shi Wang· 2025-05-21 09:21
5月21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于5月28日启幕。本 届非遗节以"增进交流互鉴 激发传承活力 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胡雁介绍,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是非遗领域重点品牌 性节庆活动之一,是展示保护成果、促进交流的重要平台,自2007年来已连续举办八届。第九届非遗节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共同主办, 将于5月28日至6月3日在成都举办。此次非遗节聚焦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展示非遗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创 新成果,宣传非遗品牌IP与相关领域的深入合作。 一是深入展示保护成果。本届非遗节共有近600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参展参演,全面展示全国非遗保护成 果。开幕式巡游中,51支国内外队伍将开展行进式表演,广东坪山麒麟舞社区队伍和四川槐树街社区队 伍将展现"非遗在社区"的生机活力,川剧、四川清音学生队伍将展示"非遗进校园"的青春力量。"人间 好时节"主题展览中,观众看"自贡灯会"、放潍坊风筝、听龙舟说唱……在不同岁时节令的习俗中感受 非遗背后的生活智慧和文化底蕴。 二是广泛吸引群众参与。本届非 ...
AI,正在为金融科技注入新活水
Sou Hu Cai Jing· 2025-05-20 02:47
金融科技,其实是需要不断地有新的活水的注入,以实现其赋能实体、助力产业的功能和属性的。以往,我们所看到的金融与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深 度融合,无一不是这样一种现象的直接体现。毫不夸张地说,金融与新的技术、新的模式的结合让它可以满足不同时期的行业发展和消费者的需求,最终亦 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当AI时代的浪潮汹涌来袭,金融科技欲要继续延续以往的发展模式,特别是欲要实现自身的功能和属性,必然需要让AI为金融科技的 发展注入新活水。 事实上,早在AI开始大行其道之前,特别是当AI开始与各式场景、产业大规模的关联之前,金融科技已经开始了自身与AI的结合的探索与实践。我们看到 的智能风控、智慧金融、数字金融等诸多新生的金融科技的概念,无一不是这样一种现象的直接体现。然而,虽然金融科技早早地开始与AI结合的探索, 但是,金融科技并未发生根本性的蜕变。 当AI开始成熟,特别是当AI开始大规模地商业化落地,金融科技开始因AI而变,并且真正找到与时下业已与AI产生联系的诸多的行业和场景建立新的联 系。以AI为源头而注入到金融科技的活水,开始冲淡互联网时代的浑浊,带来新的清泉。 AI,真正让金融科技与产业融为一体 一直以来,无 ...
2025年“河南博物馆季”活动启动
He Nan Ri Bao· 2025-05-18 23:37
推出门票半价、设置绿色通道……活动期间,河南省多家博物馆将持续优化服务措施,为观众提供更便捷、 舒适的参观环境。新郑市郑国车马坑遗址博物馆、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推出门 票半价优惠。部分博物馆专门为老年人设置绿色通道、为未成年人准备互动手册等,为观众提供更便捷的服 务。(记者 曹萍) 各地将结合地域文化特色与时代主题,推出一系列精品展览。河南博物院推出的"雨林深处的神话——玛雅文 明大展",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人格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图片展",二里头夏都遗址 博物馆的"点石成金·从苏美尔到夏王朝的古文明冶金互鉴"展览等将纷纷亮相。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深度融 合,郑州博物馆推出"丝绸幻旅VR大空间沉浸体验展",南阳市博物院推出"全息动物园·远古恐龙"数字化沉浸 式展览等。 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吸引观众深度参与。互动体验、文化讲座、进校园等社教活动,研学夏令营、研 学课程等研学活动,线上直播、虚拟展览、线上云游等线上活动,将全方位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文化需求。 郑州博物馆、开封市博物馆、洛阳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漯河市博物馆等,将为市民普及文物收藏鉴赏 知识。 推出系 ...
文学数据管理标准填补行业空白
Ren Min Ri Bao· 2025-05-18 20:49
在此背景下,"文学数据团体标准"以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浙江文学馆的探索经验为基础,规定了文学数据 管理与应用的基本要求,以及文学数据分类与描述、采集、存储、交换、分析、应用、安全的总体要 求,填补了中国文学数据标准体系建设中的空白。 专家认为,"文学数据团体标准"的发布有助于推动文学数字化转型,为文学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重要支 持。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邱华栋指出,文学数据标准化工作是文学界与科技界深度融 合、协同创新的体现。浙江文学馆馆长程士庆提出,加强文学数据管理与应用,是实现全国文学资源交 流互认的根基,对文学作品的保存传承、交流互动、研究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电(徐昳清)日前,由中国作协指导,中国现代文学馆、浙江省作协及中国标准化协会共同主办的 《文学数据管理与应用总体要求》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文学数据团体标准")发布仪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 举行。这是中国首个界定文学数据管理领域全流程的标准,旨在为文学数据管理和应用提供全面、系统 的规范指引,促进文学数据的规范化管理与高效应用。 长期以来,中国文学领域相关单位面临文学数据"无标可依"、数据建设"不系统"、数据管理"不规范"、 数据应用"不充分" ...
博物馆的变与不变
Ren Min Ri Bao· 2025-05-16 22:12
图①:广西合浦汉墓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羽纹铜凤灯。 资料图片 图②: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古波斯的荣耀:伊朗文物精华展"中,展出的 伊朗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有翼狮金来通"。 王 樾供图 今年"五一"假期,游客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参观。 孟德龙摄(人民视觉) 博古知今,一眼千年。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 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 在湖南,一件素纱襌衣,被数字技术赋予别样的坚韧;在上海,一个展览,将世界文明编织成动人的故 事;在广西,一个县城,人们在此与千年古郡"对话";在江苏,一次互动,更多人得以"看见"展览;在 北京,一个冰箱贴,让藻井的浪漫熨帖人心……时代在变,博物馆作为精神家园的使命不变。与文明相 融,与科技相加,与创意相合,与心灵对话,让我们在博物馆中共同守护古老的文脉,迈向更远的未 来。 ——编 者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17日 08 版) (责编:白宇、卫嘉) 图③:今年国际博物馆日期间,"看·见殷商"重磅特展将展出的亚丑钺。 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
贵常春与茅台学院联合实验室发布会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圆满举行
Huan Qiu Wang· 2025-05-16 03:35
来源:环球网 赖登燡指出:"酱酒承载着中国千年的酿造智慧,是'天人共酿'的完美融合。微生物是酱酒的'隐形工程 师',它们以群体的智慧雕琢每一滴酒的风骨。"并祝愿贵常春酒业与茅台学院校企双方以酿酒微生物研 究为起始,树立高品质行业典范,共同书写中国酱酒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李思阳 随后,茅台学院代表副校长张春林与贵常春酒业董事长王妍清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共 建联合实验室、菌种培养与发酵、酱香风味工艺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据悉,本次贵常春与茅台学院成立联合实验室,将为贵常春提供技术支持,并围绕酱酒的发酵工艺、菌 种微生物、风味形成等前沿技术和应用技术进行深入探索,并形成科研成果。未来,贵常春与茅台学院 将携手探索酱酒产业的科技边界,将传统酿造技艺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为中国白酒走向世界提 供"中国智慧"。 中国著名白酒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赖登燡,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首席专家、副院长王德良,中 国首席白酒品酒师、中酒协白酒技术委员会委员栗伟,仁怀酒协副秘书长杨必刚,茅台学院副校长张春 林,贵常春酒业总裁于征士出等人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签约仪式上,于征士对茅台学院长期以来给予贵常春的关心 ...
“看·见殷商”未展先火 首届北京博物馆季看什么?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5-15 12:39
据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宋豪杰介绍,首届北京博物馆季将于5月18日—10月8日举办,从小满到中秋,覆盖暑期和国庆假期等博物馆参观旺季。每月设置一个 主题,推出五月展览月、六月科技月、七月文创月、八月研学月、九月教育月,将城市空间化为博物馆展厅,用文创作品呈现文化魅力,让博物馆优质资源 直达基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5月15日,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在即将到来的5月18日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办中国主 会场活动的同时还将启幕首届北京博物馆季。 面对持续升温的"博物馆热",这是北京市首次将博物馆月升级成为长达近5个月的博物馆季。目前北京已有备案博物馆和类博物馆近300家,2024年博物馆月 举办展览超2000个、线下活动超3万场次,接待观众约1亿人次。 "科技月"的亮点更是精彩纷呈。据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杨海林介绍,海淀区将围绕2025北京博物馆季科技月,策划"跨界、AI创、光影、科探"四大主题活 动。从市集互动、AI艺术宣讲,到光影展演、科技主题线路,多形式推动文博与科技融合。同时,打造三条特色博物馆主题游径,邀公众感受历史与科技 交融魅力 ...
2025湖北文化产业盛会启幕 49个项目签约总投资245.2亿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05-14 23:59
文化赋能,投资未来。5月13日,2025湖北文化产业投资人大会在武汉举行,49个文化产业项目集中签 约,总投资规模突破245.2亿元。"文化+科技""传统+时尚",湖北全速竞逐千亿级产业赛道。 近年来,湖北文化产业发展成效显著。2024年,湖北全省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5273亿元,同比增长9.9%。营收增速延续2024年三季度以来高于全国的态势,比全国高3.9个百分点, 比中部地区高2.8个百分点。 49个重点项目落地开花 依托科教资源优势,武汉吸引大批青年投身直播、VR等文化科技领域投资。在荆州石首,"九队湖 畔"项目用1元通票串联85处文化景点,打造楚文化沉浸式体验长廊。荆门京山投资2亿元建设华中最大 口径天文望远镜项目,塑造"科普+文旅"融合新地标。 文化科技创新成果推介环节,5项代表性成果集中亮相,涵盖大模型、AI音乐社交、数字文旅等前沿领 域。包括全栈技术国产化的"根原创"大模型——传神语联网任度大模型V2.5,AI音色克隆与社交功能融 合、下载量近千万的"给麦"音乐智能合成APP,聚焦游戏垂直领域AI赋能的多比特灵犀大模型,360度 沉浸式文物互动体验的《穿越青铜纪》VR项目。 ...
文博会新设人工智能展区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14 23:07
同时,展会还将加强与在深同期举办的2025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暨第六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览会(5月 22—24日)、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5月23日至25日)资源共享,进一步放大展会效能。 南都讯 记者黄璐 12万件文化产品现场展示、4000多个投融资项目现场交易、近200场交易活动同期 举办、22项促交易措施落地实现交易环节……5月22日-26日,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将携文化产业"顶流"和 科技发展"新势力"如期而至。5月14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 览交易会新闻发布会,介绍本届文博会总体安排和筹备情况。 305家海外展商参展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围绕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以"创新引领潮流 创意点亮生活"为主题,为 期5天,主会场设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全市各区设立52个分会场。目前,展会已全面转入展务服务阶 段。本届展会将有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305家海外 展商线上线下参展。延续"综合展+专业展"的办展模式,展会线下共设8大展馆,包括3个综合馆和5个专 业馆,云上文博会平台按照展馆展区分类展示文化产品和项目,实现线上线下同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