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

Search documents
掌舵十年,宁敏卸任中银证券董事长!下一站已确定
券商中国· 2025-06-23 09:17
6月23日,中银证券公告,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宁敏因工作调动,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股东单位提名 周权为中银证券董事长候选人。在董事会选举出新任董事长前,由公司董事、执行总裁周冰先生代行董事 长、董事会战略与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以及法定代表人职责。 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宁敏将回中国银行任行政事业机构部总经理。该部门是中国银行重要的前线业务部 门,主要负责对国家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等行政事业机构客户的服务和业务,也是各大金融机构竞争激 烈、寸土必争的业务领域。 对于此次宁敏的辞任,中银证券在公告中表示,宁敏任职期间恪尽职守,攻坚克难,在公司战略规划、业 务拓展和队伍建设等方方面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和艰辛努力。董事会对宁敏的辛勤付出和卓越贡献,表示诚 挚敬意和衷心感谢。 掌舵十年 宁敏担任中银证券"掌门人"约十年,彼时临危受命,其在任期间推动中银证券经营管理重上轨道、实现A 股上市、推进特色化差异化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银证券发展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阶段。 宁敏非常低调,掌舵中银证券10年来,媒体对她的采访报道屈指可数。宁敏学术背景深厚,是社科院法学 博士,曾在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金融专业博士后研究; ...
广东科技上市军团领跑全国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23 07:41
(活力中国调研行)广东科技上市军团领跑全国 中新网广州6月23日电(记者 郭军 程景伟)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广东主题采访情况介绍会23日在广州 举行。据广东省委金融办二级巡视员刘凯文介绍,截至今年一季度,广东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中 长期贷款余额分别为1.3万亿元、1.6万亿元;科技保险保额1.43万亿元,同比增长63.9%;科创板、创业 板上市公司408家,首发募集资金累计3312亿元,稳居全国第一。 近年来,广东金融系统通过实施金融"三大工程"(金融固本强基工程、科技金融矩阵工程、金融生态常 青工程),坚持引导金融要素服务科技"四个面向",推动广东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为广 东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金融动能,全力支撑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刘凯文表示,近两年,广东系统化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政策,先后以省政府名义出台发展科技金融的 《关于加快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助力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科金15条)和《关于高质量发 展资本市场助力广东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措施》。其中,《若干措施》出台7大方面28条举措,提出构建 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系,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目前 ...
青海银行高规格“取经”交流!投资逆势承压、三大经营短板待强化
Sou Hu Cai Jing· 2025-06-23 04:11
据"浙商银行微讯"6月20日晚间消息,当日"浙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陆建强在杭州会见青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海银行")党委书记、董事 长蔡洪锐一行,双方围绕业务创新合作、科技支撑合作、战略投资等开展深入交流。" 图表来源:浙商银行微讯公众号。 此外,青海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应海峰,青海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赵勇、张锋等也一并随行,由此可见规格之高。作为一家位处我国西北的省级城商 行,该行主要高管不远千里、前赴东南沿海交流,由此可见该行当前创新求变的深层考量。 投资收益曾超营收过半,但近年来逆市回落 据公开资料显示,青海银行成立于1997年12月30日,原名西宁市商业银行。后经中国银监会审核批准,于2008年11月正式更名为青海银行。作为青海省唯 一的城市商业银行和首家地方法人股份制商业银行,该行近年来的发展可谓是跌宕起伏。 值得关注的是,青海银行作为一家位处西北的城商行,该行的投资创收也起步较早、并曾超营收过半。巅峰期的2021年,该行营业收入为26.95亿元,而 投资净收益8.02亿元、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7.89亿元,广义的投资收益合计达到15.91亿元左右。无论是规模还是占比,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
债券ETF产品线持续扩容 科创债ETF发展空间广阔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06-22 20:53
□本报记者 王宇露 6月18日,富国、景顺长城、南方、嘉实、招商、广发、易方达、鹏华、华夏、博时10家公募基金公司 集体上报首批科创债ETF。机构认为,科创债ETF起到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枢纽作用,有助于提升 科创债流动性,促进资本市场各板块互联互通,高效配置金融资源。 近期,股债跷跷板效应显现,债券型ETF作为避险类资产成为投资组合中重要的资产类别。在低利率市 场环境下,科创债作为高等级信用债显现出较好的投资价值,未来随着科创债进一步扩容和升级,有望 提供更大的收益挖掘空间。 10只科创债ETF火速上报 华夏基金表示,科创债作为债券市场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型融资工具,高度契合当下发展新质生产力 的要求,受到国家及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今年以来相关政策频出。 富国基金表示,截至今年5月末,科创公司债(不含私募债)规模合计突破1.1万亿元,发行主体主要为 地方国有企业、中央国有企业等,信用资质良好。从市场流动性来看,过去一年,科创公司债合计成交 金额较2023年有显著提升,说明科创公司债的流动性不断提升。今年5月19日,交易所进一步放宽科创 公司债纳入基准做市券的门槛,发行规模在15亿元以上、主体评级为AAA级的 ...
券商科创债发行爆发式增长:30家机构抢滩,千亿元资金涌入硬科技
中国基金报· 2025-06-22 14:52
【导读】 券商科创债发行爆发式增长:30家机构抢滩,千亿元资金涌入硬科技 见习记者 舍梨 今年以来,伴随着科创债扩容增量的政策密集落地,券商科创债发行迎来爆发式增长。Wind 数据显示,自5月7日以来,已有30家券商完成发行或获批科创债,总规模突破千亿元。从机 构视角来看,券商发行科创债热情高涨,既是响应政策号召,更是应对转型压力、谋求业务 突破的战略布局。 在注册制改革深化、传统投行业务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科创债拓宽了券商资本中介角色的边 界,有望带来新的业务增量。业内人士认为,随着银行、创投等机构积极布局,科创债市场 将呈现出多元主体竞争的新格局,推动券商不断提升发行效率、项目筛选能力和服务能力。 引金融"活水" "滴灌"科创企业 除了直接投资科创领域,券商还充分利用全链条服务优势,从承销、做市等多个环节入手, 打通科创企业的融资渠道。业内人士认为,券商或成为科创债市场扩容中的关键受益主体, 其多元化业务能力与资本市场专业性将在新一轮科技金融融合中发挥重要作用。 兴业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券商依托自身全牌照业务体系,能构建起"承销+投资+交易+做市 +研究"全链条服务生态,可以极大地降低科创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 ...
2025年Q2科技金融行业薪酬报告-薪智
Sou Hu Cai Jing· 2025-06-22 13:15
报告由薪智平台发布,该平台是易路旗下以"Big data +AI"为核心的市场人才薪酬数据分析与管理平台,覆盖10亿+人才数据,为企 业提供薪酬领域"数据+工具+智能分析"一体化解决方案,已服务30000+企业客户。 样本分布 企业规模:100人以下企业占比28.3%,100-500人占23.9%,500-1000人占7.8%,1000人以上企业占比40.2%,行业企业规模分布较为 多样。 企业性质:民营企业占比96.3%,占据主导地位,国有、上市等其他性质企业占比相对较低。 城市分布:上海、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公司总部数量较多,华东、华北、华南为主要聚集区域。 产业链分布:涵盖保险、银行、证券、基金、期货、科技金融、资产管理等多个二级行业,各行业均有知名代表企业。 人力指标 涨薪率:2024年科技金融行业涨薪率为0.2%,近12个月(2024年6月至2025年5月)为-0.2%,预测2025年涨薪率为0%。不同城市涨 薪率差异较大,嘉兴、大连等城市表现突出。 离职率:2024年科技金融行业离职率为18.3%,低于2023年的27.6%,员工流动情况有所改善。 招聘趋势:2025年Q2招聘量为5799,环比下 ...
实探|一笔银行授信,缘何成“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关键支点?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6-21 08:02
Core Viewpoint - In 2023, technology finance was highlighted as a key focus in the Central Financial Work Conference, emphasizing the need f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support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to marketable products through innovative financing solutions [1]. Group 1: Financial Institutions' Role -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encouraged to direct funds towards early-stage technology companies, particularly those with high growth potential, to facilitate their development [2]. - Banks are expanding their focus from traditional industrial parks to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aiming to assist technology companies in transitioning from laboratories to the market [2][5]. -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Technology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Loan" by CITIC Bank aims to support early-stage technology companies that have not yet achieved stable revenue [5][6]. Group 2: Innovative Financing Solutions - The "Technology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Loan" prioritizes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and research team quality over traditional financial metrics like debt repayment ability [6]. - The loan product allows for non-collateralized financing options, accepting credit-based guarantees or guarantees from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7]. - CITIC Bank has successfully provided loans to companies like Huashinuo, which focuses on innovative ophthalmic 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systems, demonstr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financing model [7][8]. Group 3: Case Studies of Technology Companies - Huashinuo, a company specializing in ophthalmic technology, received a loan of 10 million yuan to support its commercialization efforts,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financial backing in critical development phases [7]. - Another example is Xinhua Storage, a startup focused on zinc-nickel flow battery technology, which received a loan of 5 million yuan without collateral, using patent pledges as a form of credit enhancement [12]. - Both companies illustrate the evolving financial needs of technology firms as they progress through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requiring tailored financial solutions [13][14]. Group 4: Comprehensive Financial Services - CITIC Bank aim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suite of financial services, including credit products, equity investment, and bond financing, to support technology companies throughout their growth [14]. - The bank's "启航计划" (Launch Plan) aims to assist 10,000 hard technology companies in their critical transition from concept to market over the next three years [14].
实探|一笔银行授信,缘何成“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关键支点?
券商中国· 2025-06-21 07:15
为此,银行纷纷将目光从传统产业园区延伸至高校院所等区域,以中信银行为例,该行开始重点锚定高校院所、医院等科技成果转化主阵地,助力科技企业从"实验 室"走向市场。 从发现需求到识别价值 全国科技大会结束后,"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成为金融机构开展科技金融工作的重要方向。这意味着,银行资金要流向更有需要、有发展 潜力的早期科技企业,成为助力其成长羽化的关键力量。 2023年,科技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被首次提出。 两年时间内,具身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技术不断涌现,如何以金融力量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创新与资本的完美结合?金融机构仍在不断实践与探索。 离实体企业距离最近的银行,也成为破解"科研强、转化弱"难题的关键一环。近期,券商中国记者实地探访北京的多家科技企业,探寻银行与科技企业间"双向奔 赴"的故事。 "2024年底,在对接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学院时,我们了解到华视诺维这家企业,前两年融资较为顺畅,但下轮股权融资还未到账,产生短期的资金缺口。"该行 客户经理回忆。 华视诺维致力于解决眼科精准诊断和治疗,记者在现场看到,华视诺维所研发伴随诊断体系与脉络膜上腔给药系统 ...
抢抓政策红利 武汉首提建设全国科技金融中心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6-20 14:57
6月19日,武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加快建设全国 科技金融中心"。会上透露,武汉市已于近日印发《武汉市推动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科技 金融中心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下称《行动方案》),将建立覆盖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的多元 化、接力式金融服务体系。 《行动方案》明确,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9月,武汉被纳入AIC股 权直投全国18个试点城市之一。今年3月,金融监管总局明确支持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AIC)股权投资试点,以险资的参与扩大AIC资金来源。武汉在《行动方案》中对新政进行落实,提 出用好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试点政策,吸引保险资金参与AIC股权投资试点。 在实施科技信贷提质行动上,《行动方案》提出,健全科技信贷专营服务体系,推动商业银行设立科技 金融专营机构。鼓励对专营机构建立单独的融资授信和风控制度,实施单独的信贷规模、产品服务和利 率定价。《行动方案》中进一步提出了"鼓励银行对单笔1000万元以下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通过内部评估 或者银企协商形式确定价值"等突破性举措。同时,创新"共赢贷 ...
中国光大银行举办同业生态服务科创企业战略合作活动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6-20 13:25
光大银行董事会秘书张旭阳在致辞中表示,科技金融是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引擎。此次活动不仅是金融机构与科创企业的深 度对接,更是光大银行服务大湾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举措。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尚青龙 活动现场,光大银行重点介绍了通过打造"商行+投行+私行"综合金融服务模式,为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与会机构代表 达成一致共识,金融机构需要通过多元化的金融工具和灵活的服务模式,满足科创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6月20日,中国光大银行(601818)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举办"走进深交所.光大伴你行"同业生态服务科创企业战略合作活动。此次活动会 聚了深交所、光大集团、光大银行、券商、私募股权基金等机构代表,以及多家大湾区优质科创企业,共同探讨科技金融创新路径,助 力大湾区科创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光大银行在科技金融领域的战略布局迈出了重要一步。光大银行表示,未来将继续发挥金融生态协同发展 优势,扩大"朋友圈",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深度融合,为大湾区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本次活动专设企业路演和交流环节。大湾区科创企业代表通过路演,展示了自身的技术优势、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