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贬值

Search documents
日本学历贬值30年:博士批量失业、大学生无奈啃老
凤凰网财经· 2025-05-29 11:45
以下文章来源于华商韬略 ,作者华商韬略 华商韬略 . 聚焦标杆与热点、解构趋势与韬略 十年苦读付流水,一代人的血与泪。 作 者 丨 大南 华商韬略出品 丨 ID:hstl8888 1222万——这一创纪录的数字,是今年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数量。正在奔赴职场的他们组成了 "史上最大应届生求职潮" 。 与这一庞大求职群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24届硕士及博士毕业生offer获 取率为44.4%,不仅同比下降12.3%,更是低于本科毕业生的45.4%。本科毕业生则低于大专毕 业生的56.6%。 求职难,是当前海量大学生的切身感受,背后引出了一个热门话题——"学历贬值"。 根据银河证券的预测,这种趋势短时间内难以缓解,大学生毕业人数仍将逐年增长,直至2038 年达到1445万人为顶峰。这意味着 只有2017年后出生的人,才能避开大学生求职的高峰期。 有人开玩笑说:"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21世纪贬值最快的却是学历。" 其实,"学历贬值"现象并非中国独有,隔壁的日本积累了近30年的"血泪经验",其中的得与 失,极具参考价值。 01 见迷失的一代 "只要考上大学,一辈子就稳了。" 这是80年代日本人的信仰。 ...
未来10年,文科会越来越重要|专访《优秀的绵羊》作者德雷谢维奇
36氪· 2025-05-17 09:13
以下文章来源于后浪研究所 ,作者许嘉婧、薇薇子 后浪研究所 . 优绩主义的尽头没有绝对的胜利者,那些名校最为优秀的毕业⽣,却可能是最焦虑的⼀群⼈⸺他们时常觉得, 世 界好像⼀个巨⼤的仓⿏轮,⾃⼰被逼着不停奔跑,却总感觉还在原地踏步,找不到⾏动的意义。 图源《⽆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早在2015年,《优秀的绵⽺》就曾预⽰过这种未来⸺这本书出⾃威廉·德雷谢维奇(William Deresiewicz), 彼时在美国引起了巨⼤反响。在常⻘藤盟校待了20多年后,他辞去了⾃⼰的耶鲁⼤学的终⾝教职,他写到,我们的 精英教育体系只培养出了⼀群"优秀的绵⽺",这些学⽣们顺从地、⽼⽼实实向同⼀个⽅向前进, "他们懂得如 何做⼀名学⽣,却不知道如何思考。他们虽聪明、富有天分,却也充满焦虑、胆⼩怕事,对未来⼀⽚茫然,缺乏好 奇⼼和⽬标感。" 德雷谢维奇的洞察全部源于对精英教育体系的观察和亲⾝经历⸺他⼀共辗转过⾄少3个不同的专业。出⾝于⼀个 聚集"知识分⼦"的犹太家庭,本科他循规蹈矩选择了⽣物学和⼼理学的双学位项⽬,⼤学毕业后,他随⼤流申请 了法学院,⼜在最后节点放弃律师、去了新闻学院……但直到最后他才意识到真正能让⾃⼰快乐的是学习英 ...
全球文科倒闭潮来了?不,未来文科会越来越重要|专访《优秀的绵羊》作者
3 6 Ke· 2025-05-17 01:33
世界为什么越来越卷了? 这可能是许多年轻人的困惑:资源和人才都在加速流向技术尖端引领的少数行业;另一边,全球文科塌陷,职业教育培养不出对口的人才,反而大量的人 都在争抢着极少数"光鲜"的岗位…… 优绩主义的尽头没有绝对的胜利者,那些名校最为优秀的毕业生,却可能是最焦虑的一群人——他们时常觉得,世界好像一个巨大的仓鼠轮,自己被逼着 不停奔跑,却总感觉还在原地踏步,找不到行动的意义。 图源《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早在2015年,《优秀的绵羊》就曾预示过这种未来——这本书出自威廉·德雷谢维奇(William Deresiewicz),彼时在美国引起了巨大反响。在常青藤盟校 待了20多年后,他辞去了自己的耶鲁大学的终身教职,他写到,我们的精英教育体系只培养出了一群"优秀的绵羊",这些学生们顺从地、老老实实向同一 个方向前进,"他们懂得如何做一名学生,却不知道如何思考。他们虽聪明、富有天分,却也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缺乏好奇心和目标 感。" 德雷谢维奇的洞察全部源于对精英教育体系的观察和亲身经历——他一共辗转过至少3个不同的专业。出身于一个聚集"知识分子"的犹太家庭,本科他循 规蹈矩选择了生物学和心理学的 ...
全球文科倒闭潮来了?不,未来文科会越来越重要|专访《优秀的绵羊》作者
后浪研究所· 2025-05-13 06:40
世界为什么越来越卷了? 这可能是许多年轻⼈的困惑:资源和⼈才都在加速流向技术尖端引领的少数⾏业;另⼀边,全球⽂科塌陷,职业教 育培养不出对⼝的⼈才,反⽽⼤量的⼈都在争抢着极少数"光鲜"的岗位…… 优绩主义的尽头没有绝对的胜利者,那些名校最为优秀的毕业⽣,却可能是最焦虑的⼀群⼈⸺他们时常觉得, 世 界好像⼀个巨⼤的仓⿏轮,⾃⼰被逼着不停奔跑,却总感觉还在原地踏步,找不到⾏动的意义。 图源《⽆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德雷谢维奇的洞察全部源于对精英教育体系的观察和亲⾝经历⸺他⼀共辗转过⾄少3个不同的专业。出⾝于⼀个 聚集"知识分⼦"的犹太家庭,本科他循规蹈矩选择了⽣物学和⼼理学的双学位项⽬,⼤学毕业后,他随⼤流申请 了法学院,⼜在最后节点放弃律师、去了新闻学院……但直到最后他才意识到真正能让⾃⼰快乐的是学习英语语⾔ ⽂学。 按照世俗观念,他的选择可以说相当不"明智"⸺从通往财富之路的理⼯科跳到"前途灰暗"的⽂科。有句话 说,敢主动学习⽂科的⼈(排除那些⾮⾃愿流落到这⾥的⼈),都是极致的理想主义者。德雷谢维奇正是如此,察 觉到精英教育体系的"系统BUG"后,他勇敢跳出了那套评价体系,并让更多⼈看到制度的弊端。 如今,20 ...
四川女大学生“保洁事件”引发巨大热议:真相和我们想的不一样
商业洞察· 2024-10-25 09:03
以下文章来源于桌子的生活观 ,作者桌子先生 桌子的生活观 . 三观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著有畅销书《你只是假装很努力》、《我们终将与美好的一切相 遇》.... 作者: 桌子先生 来源:桌子的生活观(ID: zzdshg ) 01 万万没想到,现在的本科生已经如此不值钱。 近日,一个"二本女生毕业做保洁"的新闻,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新闻的主人公小花,是今年刚刚毕业的一名普通大学生。 小花出生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下面的一个偏远农村。 有多偏远呢? 从村里到县城连直达的客车都没有,要坐上一个半小时的摩的才能到。 环境落后而闭塞。 村子里的女孩,很多刚成年就早早嫁人生子。 可小花不甘心认命。 她拼了命地读书,想要走出大山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想要拥有和她们不一样的人生。 在那里,走出去有且只有一条路,就是考上县城唯一的一所普通高中。 小花学习很用功,父母为了能把她供出来,家里几乎是把家底都快掏空了。 好在小花自己也争气,终于考进了高中,并顺利地考上了青岛的一所二本院校。 全家人的托举,让她飞出了大山。 小花有了很多新奇的体验,第一次出省、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大海…… 看到外面世界的繁华和进步,小花心里满是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