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

Search documents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厚植家国情怀 汇聚奋进力量
Yang Guang Wang· 2025-10-07 02:22
央广网北京10月7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作为我国的传统 节日之一,中秋节寄托着人们对阖家团圆的美好期许,也承载着深厚的故乡情、家国情。习近平总书记 强调,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 今年中秋适逢国庆假期。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民族精神, 厚植家国情怀。人们在团圆中感受温暖,在欢庆中汇聚力量。 在江西抚州的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二十多名身着盛装的女子依次而立,在执事的引导下对月祭 拜、洒酒祈福。别开生面的拜月仪式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拍照。 参加仪式的刘慧甜:拜月仪式在古代是全家人参与的(活动),有幸福、阖家欢乐的含义在里面。 我们现在把它展示给大家,也是告诉大家中秋节阖家欢乐的美好意愿。 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重点项目——廊涿高速改扩建项目的施工现场,一千多名建设者奋战在建设 一线。眼下,项目5个工区同步进入攻坚期,年底前将完成北半幅全部土方施工的目标。 廊涿高速改扩建项目建设者骆知国:我也给老婆孩子报个平安,让他们放心。在外面我们会好好 干、努力干,为了我们的廊涿改扩建项目早日完成加油! 针对各地景区迎 ...
“家的根,在国的土壤里”
Ren Min Wang· 2025-10-07 01:00
笑容,绽放在金色的秋光里。 大阅兵的盛况犹在眼前,又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6周年,宋老心中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在家人陪伴 下,他饶有兴致地欣赏文艺表演、品尝南京特色小吃。场地四周,一串串写有"家国同庆"字样的小旗 子,在微风中轻轻摇动。 家国同庆——这个宋老心中曾经远在天边的梦想,如今早已成为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拥有的幸福。 "没有国,哪有家?"作为地地道道的南京人,宋老对这句话有着最切身的感受。 "城门城门几丈高……"最近,以南京大屠杀为历史背景的电影《南京照相馆》热映,将人们的思绪 带回到1937年的寒冬。宋毅的家,当时就在南京通济门附近。这座古都规模最大的城门,没能挡住侵略 者的铁蹄,一家人提前逃出城外,才侥幸躲过这场浩劫。等他们回到南京,昔日的家园已成人间炼 狱,"很多熟悉的人都被杀害了"。 国庆前夕,江苏省军区南京第十六离职干部休养所举办"月满金秋,礼赞华诞"迎"双节"主题游园 会,103岁的抗战老兵宋毅早早来到现场。 金秋里,历史的回声响彻大地。9月18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教育活动,南 京大屠杀幸存者薛玉娟的外孙女任颖来到现场,讲述外婆被日军刺伤的惨痛经历,呼吁人们珍惜来之不 此后的生 ...
新华鲜报丨别样中秋 家国月圆
Xin Hua She· 2025-10-07 01:00
西安奥体中心内,"00后"大学生陈欣第一次尝试制作古法月饼。"原来月饼上的纹样都有寓意。"她兴奋 地说,"这不是点心,是能吃的文化。" 中秋团圆,维系中华民族情感的纽带;文化如根,深植于亿万中华儿女心底。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家国同庆,映照出千年文化的新生,同心筑梦的温暖图景。 年轻人正在用新方式打开古老节日。南越王博物院的国漫联动、终南山寨的非遗集市、铜川的文创展 演,传统与现代在这些空间美妙相遇。 共享同一轮明月,人们实现情感的沟通、心灵的相聚。 在边疆,人们团聚在一起,奏响民族团结的合奏曲。在拉萨"月满中秋"活动中,各族群众欢聚感 言:"我们就像糌粑和茶水,分开各自香,合在一起更香"。广东举办中秋侨宴,迎中秋国庆、叙乡情谋 发展,"天涯共此时"从诗句变成具象的团聚。 广州南站,工程师张明拖着行李箱快步前行,他刚结束海外项目,赶回来陪父母过中秋。他看着手机里 家人的照片说,国家的在建项目进展顺利,家里的团圆也要"圆"了。 假日的中国活力涌动。交通运输部预测,国庆中秋8天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23.6亿人 次。 花江峡谷大桥,"世界第一高桥"成为热门打卡地。"我们早早预约自驾过来,就 ...
月满神州 家国同庆——全国各地群众欢度中秋
Xin Hua She· 2025-10-06 21:42
江山万重,皓月千里,又是一年中秋时。 团圆、相聚、奔赴、坚守……无论身在何地,人们心向明月,情系故乡,许下"但愿人长久"的祝愿,在传统韵味与时代气息交织的图景里感 受节庆新体验,在中秋国庆喜相逢中体味家国情深的礼赞…… 月光所至,既是万家灯火的欢心暖意,更是逐梦奋进的生动画卷。 相约明月,人间至味是团圆 月是故乡明,团圆是中秋的底色。 每个中秋节,家住甘肃兰州市榆中县的瓦工梁斌都会和家人吃一顿团圆饭。桌上少不了的是用面粉、蜂蜜、玫瑰花等做成的"千层月饼",以 及各类肉食和时令水果。 百家宴上,居民们分享生活趣事,畅谈社区变化。"我去年刚搬来这个小区,第一次参加百家宴,氛围太热闹了。"67岁的黄志强笑着说,大 院里邻里和谐、互相帮助,住着真幸福。 团圆是一场跨越山海的奔赴,每个脚步都朝着美好的方向。 下午4时许,"渝漂"青年徐佳璐才匆匆抵达重庆江北机场,登上了前往乌鲁木齐的"赏月航班"。 "再忙也要回家,虽然4个小时的飞行路途遥远,但想到能赶上和家人吃团圆饭就很开心。"徐佳璐说,"听说今年中秋有'超级月亮',我特地选 了窗口位置,期待能在飞机上观赏月亮和天山的壮丽风景。" 猜灯谜、做团扇、诗词接龙……在北京西开 ...
学习原声·中秋丨明月寄真情
Xin Hua Wang· 2025-10-06 12:38
0:00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中秋的皎洁圆月,映照着千家万户的灯火,也牵动着跨越山河的思念。 2015年9月23日,中秋佳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西雅图出席美国侨界欢迎招待会。他为参加招待会的同胞们带去了来自家乡的月饼,并热情 地"欢迎大家常回家看看"。 中华民族历来重真情、尚大义。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人们为生计奔走四方,但不能忘了人间真情。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今年,中秋佳节,恰逢国庆假期,爱家爱国同频、家国情怀共融。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佳节,自古以来寄托着中华儿女对家最深切的乡愁、对国最深沉的依恋。 江山万重,皓月千里。刻在中华儿女骨血里的家国情怀,让每一次团聚都成为对美好生活的礼赞,让每一份祝福都汇聚成民族奋进的磅礴力 量。 统筹:吴炜玲、张桂林 编导:王雅璇 记者:李爱斌 海报:杨震男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中秋雅韵润心 文明实践凝力——“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文化活动涵育家国情怀
Xin Hua She· 2025-10-06 12:37
新华社北京10月6日电 千盏灯火渐次点亮,映照家国同庆的暖意;古镇飞檐与流动光影交织,绘就国泰 民安的画卷……中秋节前夕,一场融汇传统意蕴与现代艺术的视觉盛宴在重庆永川松溉古镇上演。这场 灯会,也为2025年"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文化活动拉开帷幕。 在中秋节到来之际,中宣部文明实践局、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全国妇 联宣传部、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联合举办"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文化活动。人们在活动中感悟 中秋魅力,在团圆共庆中厚植家国情怀。 多种主题示范活动特色鲜明—— 江西宜春、陕西商洛、重庆永川是今年中秋主题全国示范活动举办地,文艺表演、非遗展演、民俗体 验、主题巡游令人目不暇接。 在陕西商洛柞水县终南山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集市上,柞水渔鼓、洛南草编、丹凤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 产代表性项目展示琳琅满目。镇安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葛良慧的刺绣产品吸引不少人驻 足。 "我从母亲手中接过这门手艺已30多年,多彩的中秋文化一直是我们镇安刺绣创作的灵感来源之一。"葛 良慧感慨地说,希望这一针一线能让更多人看见商洛,看见我们守护文化根脉、传承家国情怀的信心。 热闹的文明集市里藏着幸福 ...
新华时评|中秋月圆念家国
Xin Hua She· 2025-10-06 09:11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我们又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天上圆月,人间团圆,千百 年来,中秋明月一直寄托着一代代中国人思乡想家的情愫。 新华社北京10月6日电 题:中秋月圆念家国 新华社记者冯源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中秋之夜,天南海北的人们举首共望明月。这轮明月,孔子、屈原 曾仰望过,李白、杜甫曾吟咏过,因为有着一份文化的加持,中国人看到月光就会多一份亲切和温暖。 这轮明月,寄托着先民对"家团圆、国昌盛"的朴素愿望,也映照着今朝九天揽月、火星漫步、北斗指路 等现代化科技盛景。每一次托月寄思,都是对民族根魂的深切体认,激荡着深沉的历史回响与时代共 鸣。 深厚的家国情怀,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精神标识之一。让我们在中秋佳节中 感受传统文化的气息,涵育更加厚重的家国情怀,用奋斗的双手托举起更加灿烂的明天。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明月照耀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鉴证民 族传承的浩然之气。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在家国和民族危难之际,投袂而起不屈抗争,矢志不渝上下 求索,为亿万国人的大团圆,以勇气、智慧和心血、生命谱写出恢宏的爱国壮歌。 在刚刚过去的9 ...
好评中国|欢度中秋佳节,刻录奋进中国美丽剪影
Huan Qiu Wang· 2025-10-06 08:31
天涯明月万里路,家国情深追梦人。团聚中的万家灯火,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守望与传承;繁忙中的 丰收图景,是亿万劳动者辛勤劳作的结晶;各行各业的节日坚守,是中华儿女追梦逐梦的笃定......让我 们用拼搏奋斗赋予中秋节新的时代内涵,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强大力量。(王学明) 月是故乡明,人是家乡亲。中秋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阖家团圆的美好期 许,也承载着深厚的故乡情、家国情。品月饼,赏圆月,饮美酒,诵诗词......当我们与家人共度佳节 时,更应体悟中秋节浓厚的文化底蕴,厚植爱国情怀,凝聚奋进力量。 责编:秦雅楠、高望 在欢度中秋佳节中厚植家国情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与国从来都密不可分。绚丽的国庆主题 花坛盛装亮相,璀璨的灯光秀点亮城市夜空,大街小巷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着对祖 国的热爱和祝福,在团圆中回望奋斗的历程、品味收获的喜悦。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梦想接连实现的 中国、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在万家团圆的欢笑声中,我 们更加深刻感受到,家与国密不可分,国强家更好。 在欢度中秋佳节中凝聚奋进力量。爱国的力量蕴藏在每一 ...
新华时评丨中秋月圆念家国
Xin Hua She· 2025-10-06 07:05
中秋月圆念家国 新华社记者冯源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我们又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天上圆月,人间团圆,千百 年来,中秋明月一直寄托着一代代中国人思乡想家的情愫。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明月照耀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鉴证民 族传承的浩然之气。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在家国和民族危难之际,投袂而起不屈抗争,矢志不渝上下 求索,为亿万国人的大团圆,以勇气、智慧和心血、生命谱写出恢宏的爱国壮歌。 在刚刚过去的9月,我们隆重而热烈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华民 族历经千难万险,向着伟大复兴奋勇前进,深厚的家国情怀始终是重要的精神支撑。中秋明月,光耀九 州,照亮人心。正是因为我们深切懂得"家和万事兴,国安享太平"的道理,为了美好生活不懈奋斗,才 能汇聚起推动国家发展的浩荡洪流,又让国家发展的成果造福于每个国民、每个家庭。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中秋之夜,天南海北的人们举首共望明月。这轮明月,孔子、屈原 曾仰望过,李白、杜甫曾吟咏过,因为有着一份文化的加持,中国人看到月光就会多一份亲切和温暖。 这轮明月,寄托着先民对"家团圆、国昌盛"的朴素 ...
学习手记 | 品月饼真味 悟家国真情
Xin Hua She· 2025-10-06 03:35
品月饼真味 悟家国真情 学习关记 (SHST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lalan 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国庆假日期间,中秋佳节如约而至。双节同庆之时,家国真情 在我们心中澎湃。 人们不由回想起这样一个场景。2015年秋分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应邀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在 西雅图出席侨界举行的欢迎招待会,同侨胞提前共度中秋。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在招待会现场,习近平总书记吟诵起唐代诗人张九龄的诗句,还代表 祖国人民为侨胞送上了家乡的月饼。 最是家乡味,能抚游子心。 1986年,也是中秋节前夕,时任厦门市副市长习近平骑着自行车,带着两盒月饼到厦门大学学生宿 舍看望同学们。 "我们都远离父母家乡,习副市长带月饼来给我们过节,大家非常开心,他像大哥哥一样亲切。"作 为在场学生中的一员,这温暖的一幕,即使多年之后依然深深印刻在张宏樑的脑海里。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古往今来,人们以月之圆期盼人之圆,不断积蓄着"团聚最 喜悦,团圆最幸福,团结最有力"的认知。无论身在何处,品味圆满的月饼,共赏一轮圆月,是属于中华 儿女的仪式感,是在数千年中华文化浸润中而产生的心灵相通。 那年中秋时节,习近平同志冒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