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

Search documents
文化强国与人文湾区建设论坛举行 专家分享行业前沿真知灼见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28 08:02
南都讯记者孙小鹏通讯员孟浩日前,"粤韵风华,岭南印象——传承、创新、共融"粤文化节之"文化强 国与人文湾区建设论坛"在暨南大学石牌校区举行。来自学界、政界、企业界和传媒界的专家学者,通 过多维度的思想碰撞与深度对话,不仅分享了行业前沿的真知灼见,更凝聚了推动发展的战略共识,也 为新时代文化强国战略、人文湾区的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论坛开幕式上,暨南大学党委书记孙彧强调,此次"文化强国与人文湾区建设论坛",各界英才汇聚一 堂,共同探讨数字时代的文化发展,彰显了暨南大学在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与担当,对传承中华文脉、推 动人文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主旨演讲环节,暨南大学原党委书记、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蒋述卓教授,深入阐释了推动粤港澳大 湾区文化融合发展的"价值追求+文明转型"双轮驱动模式。在价值追求方面,他提出要创造公平公正的 发展环境,建立知法守法有序的法治社会,在社会制度层面构建大湾区发展的最大公约数,筑牢融合环 境根基。在文明形态转型中,他认为要积极反映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和现代素质的转化与变化。文明转型 要求在保持城市文化底色的同时实现互补共生,文明转型不仅是文化整合,也是心态、心理结构的升 级,新人格的塑造,由 ...
“人文湾区 数智湾区”论坛在深圳举行 探索人文与科技融合路径
Xin Hua She· 2025-05-27 14:18
共同的文化纽带凝结汇聚成为大湾区共同的人文精神。"人文湾区数智湾区"论坛从大湾区人文传承、科 技创新实践出发,以历史、文化、艺术、技术的融合为脉络,展示新型文化业态,激发"数智湾区"的文 化创新创造活力,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共生,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湾区力量。 新华社深圳5月27日电(记者李晓玲)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人文湾区数智湾区"论坛27日在深圳 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论坛会聚内地、港澳的政府部门代表、高校智库学者、杰出企业家和青年才俊,展 示新质生产力推动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的繁荣发展,探索湾区文化的现代表达和"数智湾区"的文化创 新。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同根、人缘相亲、民俗相近、优势互补,共建"人文湾区"是对粤港澳三地共同文化内 核的提炼和升华。当前,大湾区正以文化为纽带,通过人文传承和数智融合,在文明交流互鉴与传播 中,构建具有共同记忆、共同情感、共生共融的"人文湾区"共同家园。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会长吴志良认为,大湾区的文化价值在于 它同时具备三重文明属性:中华文明连续性发展的前沿阵地、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性转化的试验平台、全 球化时代人类共同价值的对话窗口。 北京 ...
5月26日周一《新闻联播》要闻25条
news flash· 2025-05-26 12:25
1、习近平致信祝贺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 2、【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时刻准备着; 3、李强会见印尼国会议长; 4、李强出席在印尼中资企业座谈会; 5、李强赴马来西亚出席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 6、李强会见科威特王储; 7、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开幕; 8、【在希望的田野上·三夏时节】我国夏粮大规模机收全面展开; 9、各地持续加力"两新"政策 释放消费潜力; 10、我国高技术产品带动作用增强; 11、天问二号任务计划5月29日实施发射; 12、【真抓实干 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天津以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 13、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 14、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闭幕; 15、"全国文化企业30强"和"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发布; 16、1—4月我国适老化产品品种新增2.87万种; 17、湖北燕矶长江大桥完成主缆架设; 18、多哈世乒赛落幕 中国队收获4金; 19、未来三天我国南方将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降雨; 20、加沙城一所学校遭以军空袭 超过30人死亡 以媒称以军计划两个月内控制加沙75%地区; 21、美媒民调显示美关税 ...
5月26日《新闻联播》主要内容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26 12:24
今天《新闻联播》主要内容有:1.习近平致信祝贺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 2.【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为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时刻准备着; 3.李强会见印尼国会议长; 4.李强出席在印尼中资企业座谈会; 5. 李强赴马来西亚出席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 6.李强会见科威特王储; 7.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 在深圳开幕; 8.【在希望的田野上·三夏时节】我国夏粮大规模机收全面展开; 9.各地持续加力"两 新"政策 释放消费潜力; 10.我国高技术产品带动作用增强; 11.天问二号任务计划5月29日实施发射; 12.【真抓实干 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天津以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 13.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征程 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 14.国内联播快讯: (1)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 易会闭幕; (2)"全国文化企业30强"和"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发布; (3)1—4月我国适老化产 品品种新增2.87万种; (4)湖北燕矶长江大桥完成主缆架设; (5)多哈世乒赛落幕 中国队收获4金; (6)未来三天我国南方将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降雨; 15.加沙城一所学校遭以军空袭 超过30人死亡 以媒 ...
金融百家|激活演旅融合动能 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5-22 03:52
在新时代,以演唱会为核心的演艺节目正成为贴近群众、提升群众文化素养的关键载体。从 "一票难 求" 的演出市场到 "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的新兴旅行方式,演旅融合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正加速重 构文旅产业格局,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新引擎。积极稳妥发展以演唱会为主体 的演艺经济和票根经济,对于增进国家凝聚力具有深远意义,也是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路径。 近年来,我国演艺经济发展如火如荼。众多演唱会开票即售罄,场场爆满,不仅带动了场馆租赁、票务 销售、演出设备供应等直接产业的繁荣,还极大地拉动了餐饮、住宿、交通、旅游等周边产业的消费。 相关数据显示,2024 年全国演出市场总收入 796.29 亿元,同比增长 7.61%,大型演出平均跨城观演率 保持在 60% 以上。"以演促旅"成为新潮流,文化演艺已然成为旅行的核心吸引物,城市间也因演出资 源的差异形成了竞争态势:大城市凭借丰富的明星资源和优质演出项目吸引大量游客,小城市则依托自 身特色文化打造独具魅力的演出活动。 演旅融合蓬勃发展,背后有着深刻的驱动因素。从消费者层面来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 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愿意为高品质的文 ...
将千年运河IP培育为文旅新增长极
Xin Hua Ri Bao· 2025-05-19 21:07
(作者分别为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二级教授) 运河潮涌千帆竞,半壁风华入画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 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在文化强国与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浪潮下,要加速培育大 运河文旅超级IP,使之成为文旅新增长极。 千百年来,江苏大运河两岸的人民枕河而居、凭河而兴、倚河而富,运河沿岸的名城古镇、历史遗迹、 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及特色物产,犹如一串串璀璨的"明珠""遗珠""珍珠",共同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辉煌 与繁华。八城纵横串起城邑"明珠"。大运河江苏段自北向南贯穿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 州、无锡、苏州等8座设区市,不仅如此,大运河江苏段沿线还拥有依河而盛、应"运"而兴的13座国家 历史文化名城、31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犹如镶嵌在运河畔的明珠,在岁月长河中共同见证着大运河的 千载繁荣。百里遗韵凝成历史"遗珠"。大运河江苏段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及民俗风情等资 源,其中世界文化遗产要素28个、遗产河段长度325公里,均占全线的三分之一;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区7 个,占遗产区总面积的46%;遗 ...
2025首届茶道师培训在成都开班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18 01:12
此次授课老师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教授、安徽省茶文化研究所所长丁以寿表示:"本届茶道师培训 不仅是技艺传授,更肩负唤醒文化记忆的使命。我们以茶道为媒,让世界读懂中国'和而不同'的文明底 色。" 四川省茶艺术研究会会长、茶道师负责人表示:"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本次培训响应国 家'文化强国'战略,通过专业能力人才培养,推动茶产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文旅创新注 入新动能。" 原标题:2025首届茶道师培训在成都开班 以茶为媒传播优秀中国传统文化,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领悟东方哲学魅力。近日,2025首届茶道 师培训在成都茶文化公园举行。 中国茶道,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唐,盛于宋。融儒释道哲学之精髓,集诗词书画艺术之 大成,是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符号。从陆羽《茶经》"精行俭德"的修身之道,到宋代"点茶、斗茶"的雅 士风尚,再到明清"壶中天地"的文人意趣,茶道始终承载着的东方智慧。 名师荟萃,体系完善,为确保教学质量,本次还特邀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教授、安徽省茶文化研究 所所长丁以寿,浙江农林大学茶学与茶文化学院教授、杭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 研究所研究员关剑平,茅盾文学奖得主、浙江农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news flash· 2025-05-14 03:05
金十数据5月14日讯,《国务院立法计划》提出,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突出立法重点,以高质量立 法服务保障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列明国家 发展规划法草案、金融法草案、招标投标法修订草案等;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方 面,制定政务数据共享条例,修订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等;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强国方面,列明商标法修订草案,制定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等;在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方 面,列明社会救助法草案、医疗保障法草案、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草案等。 (新华社)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
前沿访谈丨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
Zhong Yang Ji Wei Guo Jia Jian Wei Wang Zhan· 2025-05-08 00:03
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图为近日,中国共 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举行"信仰之光——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锚定2035 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 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 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本报记者对国家监委特约监察员、北京大学马克 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来斌教授进行了专访。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记者: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孙来斌: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在现代政治社会,意识形态安全水平是反映 国家政权稳定程度的风向标,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话语权成为治国理政的利器。马克思指出:"如 果从 ...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远历史意义
Ren Min Wang· 2025-05-05 00:39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我们党推进"两个结合"的重大成果。这一重要思想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 义文化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有力引领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展开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 突破性进展,为新征程上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 为指导,对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 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持续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具有重要 意义。 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作出原创性贡献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对问题的敏锐关注与自觉回应,是理论生成与创新发展的起点,是思想保持生 机活力的奥妙所在。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新时代文化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一系列富有 原创性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科学严整的理论体系,以丰富而深刻的创造性之答给予 重大时代之问、文化之问以有力回应,为推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这一思想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内涵丰富的新概念新范畴,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术语体系。概念是思想 的外化表征,是理论革新最耀眼的标志。恩格斯深刻指出,"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