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

Search documents
市教育考试院公布2025本科各批次录取控分线 录取形势如何 志愿如何填
Jie Fang Ri Bao· 2025-06-24 01:57
记者 李蕾 考生在填报本科阶段志愿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市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填报本科阶段 志愿需要注意三点:首先要充分了解高校的办学水平、优势专业,结合自身的学科特长、兴趣爱好,选 择心仪的招生院校和专业进行填报。填报前要特别关注相关院校的《招生章程》,注意学校的办学性 质、办学地点,以及招生专业对政治面貌、单科成绩、外语语种、身体条件和学费等方面的要求。 其次,在考生人数和招生计划同时增长的情况下,考生要综合考虑自身选考科目、分数、位次、各 院校专业组在沪招生计划数等信息,合理填报各批次志愿。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昨天公布了上海市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本科录取控 制分数线为402分;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为505分;艺术类本科文化控制分数线为302分,其中舞蹈 类、戏曲类本科文化控制分数线为220分;体育类本科文化控制分数线为281分。 考生人数增多,招生计划数是否增加?录取比例有何变化?针对考生和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上海 市教育考试院负责人进行了解答。 总体录取率与往年接近 今年上海整体的高招录取形势如何?市教育考试院负责人表示,今年有6.3万余名考生参加秋季高 考,考试人 ...
2025央视网名校之约|电子科技大学2025招生重磅升级:新工科2.0 “ECE领军计划”高位启航
Yang Shi Wang· 2025-06-24 01:56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电子科大")招生办公室主任林鹏做客央视网《名校之约》院校系列访 谈,详细介绍电子科大2025年本科招生政策并深度解读这所知名学府的现代化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等内 容,助力广大考生读懂大学,了解专业。 新中国电子信息高等教育的摇篮与创新引擎 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天府之国成都,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电子信息类高等学府。电子科技大学原名成 都电讯工程学院,成立于1956年9月,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的电讯工程系、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系和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 的无线电系合并创建而成的新中国第一所无线电大学。 经过近70年的发展,学校已经成为一所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管、文、医协 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成长为国内电子信息领域高新技术的源头,创新人才的基地。随着时代的 发展和电子科技大学学科实力的不断强大,1997年学校成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1年进 入"985工程"大学的行列,2017年进入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行列,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 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如今,电 ...
2025央视网名校之约|长安大学长安都柏林国际交通学院:“4+0"双学位赋能国际化交通人才
Yang Shi Wang· 2025-06-23 07:56
近日,长安大学长安都柏林国际交通学院院长张久鹏做客央视网院校系列访谈栏目,深入解读这一中外 合作办学机构的学科特色、培养模式及毕业生发展前景。 作为国内首个公路交通领域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院以"新工科+大交通+国际化"为核心理念,通 过"4+0"双学籍双学位模式,近70%的深造率和近90%赴境外留学的学子进入QS百强名校的亮眼成绩, 展现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显著成效。 强强联合:中外顶尖高校打造交通领域国际化办学标杆 长安都柏林国际交通学院由长安大学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于2020年联合成立,是教育部批准的非独立法 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张久鹏院长介绍,两校优势学科深度融合:长安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 校,被誉为公路交通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都柏林大学2025年QS世界排名第126位,其工程学科培养 出5位诺贝尔奖得主及多国政要,包括3位爱尔兰总统,5位爱尔兰总理。 长安都柏林国际交通学院充分发挥长安大学、都柏林大学强强联合优势,打破院系壁垒和空间阻隔,创 新构建出"新工科+大交通+国际化"公路交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公路交通领域培养了一批家国情 怀深厚、理论基础坚实、工程能力突出、创新思维活跃、国际视 ...
一财社论:第四代大学崛起,问题导向激活鲇鱼效应
Di Yi Cai Jing· 2025-06-11 13:38
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尤其是AI等技术变革的到来,正深刻改变经济社会的传统结构, 不断颠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与时俱进、随需而变,关系到教育的生存发 展。显然,越来越多高校注重新工科和新型研究型大学等的布局,是顺应市场需求,遵循经济社会发展 规律的必然之举,因为随着跨学科融合和新技术广泛应用,经济社会对新工科的需求正呈现出指数级增 长。 为此,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教育要全面 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发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等。 长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最大的顽疾就是产学研脱节,大学教育与经济社会需求兼容度低。 中国高等教育正步入改革试错的新探索时代。 11日,教育部网站发布"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拟同意设置十所学校,其中大湾区大 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为新型研究型大学。 近年来高教改革如火如荼,一大批新型研究型大学拔地而起,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西湖大 学、深圳理工大学、福耀科技大学、大湾区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等,不仅承载了百花齐放的办学理 念,而且学校背景也丰富多元。 ...
财大气粗、专业“实用”,这些“第四代”大学正崛起
Di Yi Cai Jing· 2025-06-10 14:05
曹德旺表示,福耀科技大学从体制上、机制上对标斯坦福大学;首年招50个学生,预算是8亿。 高考落幕后,对考生来说,接下来最关心的就是高考志愿的填报。随着近年我国新型研究型大学越来越 多,不少考生也有了新选择。 新型研究型大学以创新治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科研组织形式为突破口,以科学技术研究为主要任 务,具有高起点、投入大、高水平、国际化等特点。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西湖大学、深圳理 工大学,福耀科技大学等都是新型研究型大学的代表高校。 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撰文指出,当下,以新型研究型大学为代表的第四代大学正陆续出 现,这些大学的本质是打破传统边界,以颠覆性理念重构知识生产模式,以科技赋能重塑教育生态,以 全球协作应对人类共同挑战。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分析,以我国的人口规模和需求来说,当前此类新型研究型大学还是比 较少的,未来可以鼓励各地和更多民营企业家创办新型研究型大学,通过新的增量,促进高校之间的良 性竞争。 "新"在哪里 近年来,新型研究型大学成为很多高分考生的选择。以深圳理工大学为例,其2024年首次面向广东高考 招生,录取物理类考生120人,录取最低分为624分/9667名,最 ...
李泽湘:中国新生代创业者正迎来“从模仿到创造”的新纪元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5-23 14:15
(原标题:李泽湘:中国新生代创业者正迎来"从模仿到创造"的新纪元) 在近日举办的第五届BEYOND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BEYOND Expo 2025)上,来自各个国家的科技企业齐聚一堂,展示各自最新的产品。而由 XbotPark机器人基地创始人、深圳科创学院院长李泽湘带领的20余家企业的展台也吸引了参展观众的目光。 参展观众在XbotPark展台前了解产品。 李明珠/摄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此次来参展的企业包括幸氧科技、极萃创新、合理原则、投篮实验室、Monar、恒之未来、澳晟佳棚等,全面展现从智能运 动到智慧健康、从智能养宠到智慧娱乐等领域的智能硬件图景。 从早期亲自下场创立固高科技,到后续成功孵化大疆、云鲸等企业,李泽湘教授有多重身份,既是老师,也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标志性的白 衬衫、黑西裤和黑色胶底鞋,李泽湘在澳门BEYOND Expo的公开亮相吸引了众多听众,他在演讲中结合自己在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深厚 积累,以及培养众多硬科技企业创始人的丰富经验,分享中国科创新模式的独特魅力与核心竞争力,探讨科技新制造品牌如何在全球市场中破局 而出。 当被问及新一代中国创业者的特质时,李泽湘这样回答证券时报记 ...
“双高”联手,发掘更多新工科人才
Xin Hua Ri Bao· 2025-05-19 21:08
□ 本报记者张琳杨频萍程晓琳李睿哲叶真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高校新工科建设如火如荼。近日,一场聚焦新工科背景下拔 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讨会在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举行。来自省内多所顶尖高校和头部高中的教育专家 齐聚一堂,针对大学、高中怎样更好形成育人合力展开探讨。 高校加速布局新工科建设 从2017年国内新工科建设达成"复旦共识",到"天大行动"再到"北京指南",高校新工科专业建设的路径 愈发明晰。在教育部近年来公布的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工学类新增数量持续领跑,且新增 专业集中于人工智能等技术革新领域。不少高校专家表示,从招生端看,高校发力新工科建设的力度不 小。 强基计划方面,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今年新增智能科学和电子科学两个培养方向,分别依托人工智能学 院和集成电路学院进行培养。 江南大学今年新增的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拟招收70人,依托该校纺织、材料和控制几个优势专业,同 时邀请来自航天五院、远望号等国内空天院所一线的总师们前来全职加入授课教师团队。"我们的学科 体系以力学为基础、复合材料为主体、低空飞行器为出口,指向轻量化和智能化低空飞行器,与学校轻 工特色符合。"江南大学教务处处 ...
“数”说高校专业调整,“未来风口”专业是哪些?
Yang Shi Xin Wen· 2025-05-11 04:01
2025年高考进入倒计时,有关专业选择的讨论再度升温。 政策文件中高频提及的"战略急需""新兴交叉",意味着专业调整已经从传统的"加减法"走向了更为深入的"调结构、促融合"。 其中,"双一流"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排头兵",新增、撤销了哪些专业?如何看待这些变化? 根据教育部每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我们统计了近五年(2020至2024年)"双一流"高校新增 专业布点的相关数据。 哪些在"上新"? 1、工学类新增数量领跑 人工智能稳居榜首 统计显示,近五年"双一流"高校新增专业达1068个。其中,工学类501个,占比近半,遥遥领先于其他门类,这与工学作为我国第一大学科门类的情况相呼 应。其次是理学(131个)、管理学(86个)。 | 近五年"双一流"高校新增专业所属门类分布 | | | | | | --- | --- | --- | --- | --- | | 单位:个 | | | | | | 工学 501 | 理学 131 | 管理学 86 | 艺术学 68 | | | 法学 | | 文学 | 农学 | | | 56 | | 49 | 40 | | | ...
上海交大“万人大院”重组,今年我国本科专业有这些调整
Di Yi Cai Jing· 2025-04-29 12:24
此次《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包含93个专业类、845种专业,其中增列29种新专业。 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两个月,今年的本科专业目录于近日公布。 此次《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下称"目录")包含93个专业类、845种专业,其中增列29种新专 业,包括智能分子工程、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时空信息工程等。 具体到高校层面,今年包括北京大学、上海交大、复旦大学等在内的双一流高校在院系调整方面进行了 重要改革。比如北大将原有的"信息与工程科学部"拆分为"工学部"和"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部",上海交大 将万人大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下称"电院")拆分为四个独立学院,复旦也将工科院系拆分为 六个创新学院。 这些高校院系调整和专业增设对人才培养有什么意义? 院系调整有何意义 早在今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连发四条通知,宣布成立四个全新的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与感知 学院、计算机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这四个学院原本都隶属于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现在将 与一年前成立的人工智能学院一起,为新一轮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供人才 支撑。 9000多名学生、1000多名教师,占据上海交大师生总数四分之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