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制造
icon
Search documents
第二十七届高交会11月在深圳举行 首设科技强县展区
"高交会将促进以前沿科技为内核的新业态、新产品、新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对话交流与务实合 作。"高交会组委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届高交会,"科技强县展区"是重要亮点之一。数据显示,我国现有1800多个县和县级市,覆盖全国7 亿多人口、90%的国土面积。2023年,全国"千亿县"总数达59个,GDP总量达9.6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达 7.6%,全国近三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扎根县域产业集群。 在此背景下,"科技强县展区"将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制造、新能源等前沿领域,集中呈现县域 经济如何借助科技创新实现蝶变升级,推动技术创新成果加速涌向"城尾乡头",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 产力。 据介绍,我国部分县域通过"链主"企业牵头,为产业链关联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与转化、产品质量认证等 服务;部分县域通过"科创飞地"组建创新联合体等方式,利用发达地区的技术、知识、人才等科创资 源,提升本地产业技术创新水平;还有部分县域通过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形成资源共享、人才交流、 成果转化的良性互动。 南方财经记者 陈思琦 深圳报道 7月9日,南方财经记者获悉,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将于2025年1 ...
京津冀观察 | 国家速滑馆人形机器人实训基地启用;天津设校园200米安全区
Guan Cha Zhe Wang· 2025-07-09 02:26
1、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成果丰硕,北京数字经济成绩亮眼 7月2日至5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举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首次参与主办,设置1个主会场、 多个分会场及海外分会场,吸引全球城市与企业共探数字经济发展。大会期间,北京携手多国城市发起 成立"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聚焦数字基础设施、跨境数据治理等关键领域,搭建多边合作平台。同 时,新技术"首发首秀"活动集中展示中国数字化应用成果,彰显产业创新活力。 《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4-2025)》蓝皮书发布,显示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总指数排名全球第 二,在数据要素配置、数字产业引领等方面表现突出。北京在基础软件、人工智能等领域持续攻坚,构 建自主可控生态体系,并通过优化"出海"环境助力企业拓展全球市场。未来,北京将推动数字经济 向"数智经济"升级,强化算力布局与人才储备,为全球数字友好城市建设提供可复制经验。 京津冀一周观察【0702-0708】 2、第六次上合组织成员国环境部长会在天津举行 第六次上合组织成员国环境部长会7月3日在天津召开,通过《关于加强可持续发展合作的倡议》,签署 联合声明,为落实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年"提供支撑。 第六 ...
“今年,医药会有一波大行情”
投资界· 2025-07-08 03:06
周期布局。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见证创投行业变迁,由清科创业、投资界联合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基金合伙人大会于7月 3 - 4日在上海举办。本届大会汇聚资本掌舵者,共叙行业趋势,透视中国LP市场最新动 态,探寻新周期下的创投之路。 本场《周期布局,投资策略》圆桌论坛,由华山资本We stSummit Ca pit a l合伙人 刘 明 豫 主持,论坛嘉宾为: 深圳市汇通金控基金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莫剑波 道彤投资创始管理合伙人 孙琦 无锡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王志行 华泰紫金投资医疗健康投资部负责人 周毓 联新资本合伙人 朱音 以下为对话实录, 经投资界(ID:peda il y 2 0 1 2)编辑: 刘明豫: 很高兴作为圆桌对话主持人,首先请在座嘉宾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莫剑波: 我来自深圳市汇通金控基金投资有限公司,我们一方面作为政府的管理引导基 金,另一方面也有专门的直投平台,是一家国有投资公司。 二级市场尤其是港股火热了,一级的投资人也活跃了,出手比去年稍微大胆一些了。当 然,这种热度的传导还需要一些时间。我们机构在去年就保持了比较高的活跃度,投得 比较多,今年依然会保持节奏。 很难说底 ...
SynBioCon 2025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宁波见!
近年来,生物制造已作为多数国家提升经济竞争力的着力点,也是我国继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后,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又一重要抓手。同时,各地政府 地区通过结合自身优势力争实现合成生物"研发-转化-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发挥新质生产力 作用。 8月20-22日 将于 浙江·宁波 举 办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 (简称: SynBioCon 2 025 ) 。大会 聚焦" 1+4 " : AI+生 物智造 这一大热门赛道; 绿色化工与新材料、 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和美妆原料四大应用领域 ,邀请国 际领先企业、代表性产业化专家、政府、园 区、资本、协会和联盟等各方共探 "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趋势 ; 哪些革新技术和产品将给生物制造产业带来持续的生命力 ; 并致力于 促进科技 成果转移转化 、 产品 规模 化与人才挖掘 。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DT 新材料) 协办 单位: 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业委员会 上海市未来产业生物制造专委会 浙江省合成生物产业技术联盟 广州合成生物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 大会顾问: 张先恩,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 ...
200万年薪!中石化大连院全球招聘合成生物学、生物基单体及材料专家
精英计划-人才需求 | 中石化大连院 工作地点 辽宁省大连市。 薪酬待遇 50-200 万 / 年,符合大连高层次人才标准者额外享受 120-500 万元安家费,具体面议。 科研支持 提供 1000 万元科研启动经费及软硬件条件支持。 团队配置 入职初期配备 3-8 人研发团队,后续可增补。 福利保障 免费提供精装修公寓,协助解决落户、子女教育、配偶工作等问题。 投递方式 将简历命名为 "岗位 - 姓名 - 学校 / 公司",发送至邮箱 yuxiaofang.fshy@sinopec.com、 zhaoguangyu.fshy@sinopec.com ▌ 参考信息: 本 文报告 来 自公开信息 。由 作 者 【SynBioCon】 获 悉,近日,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发布11个岗位招聘,面向固态电池、石 化人工智能、生物基单体及材料、合成生物学等关键领域广纳贤才,年薪极具诱惑力,达50-200万/年,提供 10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诚邀全球顶尖人才加盟。 合成生物学领域专家 石油基特殊工程塑料合成领域专家 生物基单体及材料领域专家 工作内容 制定碳一气体生物转化领域战略规划,聚焦合成气、CO₂制 ...
报告领取!《“十五五”时期我国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思路》, 释放哪些新信号?
在 "十四五" 规划收官与 "十五五" 规划谋篇布局的历史节点,我国在生物制造领域的战略布局已然彰显出清晰且鲜明的阶段性演进特质。 那么, "十五五" 规划之下,释放哪些生物制造产业新信号? 【SynBioCon】 获 悉,近日,赛迪研究院消费品工业研究所在2025赛迪论坛上发布 《"十五五"时期我国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思路》报告 ,该 报告由赛迪研究院消费品工业研究所所长李博洋分享。 报 告指出,"十五五"是我国生物制造全面崛起的关键时期。其 重要目标 是 先进生物制造产业及相关服务业增加值超4万亿元,生物制造渗透 率达到8% 以上,产业迈向中高端发展 。 "十五五"时期要构建创新+产业+管理服务等三大体系,加快发展 "7+1"生物制造产业体系 ,包括 生物医药、生物基化学品和材料、生物能 源、生物发酵、生物工程食品、生物饲料、生物技术装备和生物服务 。 以下是报告部分内容: 探索 "十五五" 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新机遇! 8月20-22日 将于 浙江·宁波 举 办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 (简称: SynBioCon 2025 ) 。大会聚焦 "1+4":AI+生物智造 这一大热门赛道;绿色化工与新材料 ...
最新《银行家》全球排名出炉,黑马崛起?
3 6 Ke· 2025-07-07 03:37
上周,全球银行业迎来一年一度的"大戏"。业内最权威的媒体,英国《金融时报》旗下《银行家》杂志发布了 2025 年度全球银行 1000 强榜单,中资银行 继续占据重要位置。 其中,在排名前五十的银行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仍然稳居前四;招商银行排名超越交通银行,升至第8位;交通银行为第9位。 从一级资本规模来看,工商银行以5410.21亿美元的一级资本位列前茅,比排名第5的摩根大通高出近2500亿美元。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的一级资本均超过 4000亿美元,分别达到4554.01亿美元和4221.73亿美元。中国银行的一级资本也超过3000亿美元,为3785.32亿美元。 在此次排名中,除了前述银行,还有招商银行和交通银行这两家中资银行跻身前十。招商银行此次排名上升,从2024年的第10位升至第8位,而交通银行 的排名保持在第9位不变。 此外,"50强"还包括邮储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以及北京银行等15家中资银行,相比上一年 度增加1家。 谁是本期榜单黑马? 从今年的榜单来看,招商银行一级资本同比增长11.3%,增速在上述15家中资银行中排名首位 ...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玉米加工‌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细分市场产品结构及未来趋势分析: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成为核心,生物制造技术引领行业转型升级[图]
Chan Ye Xin Xi Wang· 2025-07-07 01:05
Core Viewpoint - The corn industry is a strategic pillar for China's food security, with significant growth in planting area, yield, and total production expected in 2024, despite short-term market adjustments due to international price fluctuations and rising costs [1][8][14]. Group 1: Industry Overview - The corn processing industry in China has developed a complete industrial chain, from primary processing to modern biobased material research, becoming a key hub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industrial manufacturing [1][5][14]. - Corn processing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primary processing and deep processing, producing various products for food, feed,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2][3][5]. Group 2: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 In 2024, China's corn planting area is projected to reach 44.74 million hectares,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1.18%, with a yield of 439.4 kg/mu, contributing to a total production of 294.92 million tons, a 2.1% increase from the previous year [1][8][10]. - The total corn consumption in 2024 is expected to reach 31.78 million tons, with industrial consumption growing by 3.07% to 7.94 million tons, driven by innovations in deep processing [12][14]. Group 3: Market Trends - The corn deep processing market size is expected to adjust to 190 billion yuan in 2024, down 6.4% from its peak in 2022, but the long-term growth trend remains solid [1][14]. - The corn processing industry is transitioning towards green and low-carbon practices, focusing on high-value product development such as polylactic acid and functional sugars [24][25][26]. Group 4: Competitive Landscape - The corn deep processing industry in China has a tiered competitive structure, with leading companies like COFCO Technology and Meihua Biological occupying the top tier, focusing on high-value products [20][22]. - The market for corn starch is highly concentrated, with top companies holding over 44% market share, and there is a trend towards differentiation and expansion into biobased materials and other emerging fields [22][24].
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举办 五位院士专家作主旨报告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7-06 14:05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中国海 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家彪,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长、中国农学会副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万建民,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天伟,分别围绕量子技术、人工智能、深海科 技、种业振兴、生物制造等主题作主旨报告。 主论坛上,中国科协还发布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包括具有引领性、创新 性、战略性的30个问题难题,推动研判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前瞻谋划前沿科技领域与研究方向。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7月6日电 (记者 孙自法)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7月6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协主席 万钢出席并致辞,中国科协党组书记贺军科主持主论坛,五位院士专家应邀作主旨报告。 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出席主论坛并致辞。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万钢表示,本届年会旨在紧跟世界科技前沿发展态势,锚定科技强国目标,交流新理论、新观点、新学 说,探讨新领域、新赛道、新机遇。科协组织将致力于把握科技前沿的发展态势,丰富高质量科技供 给;发挥跨界融合的组织优势,开展高水平科技咨询;倡导务实开放的会风学风,促进高效率学 ...
SynBioCon 2025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宁波见!
近年来,生物制造已作为多数国家提升经济竞争力的着力点,也是我国继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后,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又一重要抓手。同时,各地政府 地区通过结合自身优势力争实现合成生物"研发-转化-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发挥新质生产力 作用。 8月20-22日 将于 浙江·宁波 举 办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 (简称: SynBioCon 2 025 ) 。大会 聚焦" 1+4 " : AI+生 物智造 这一大热门赛道; 绿色化工与新材料、 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和美妆原料四大应用领域 ,邀请国 际领先企业、代表性产业化专家、政府、园 区、资本、协会和联盟等各方共探 "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趋势 ; 哪些革新技术和产品将给生物制造产业带来持续的生命力 ; 并致力于 促进科技 成果转移转化 、 产品 规模 化与人才挖掘 。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DT 新材料) 协办 单位: 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二、大会亮点 三、大会日程 亮点一 : 大会论坛、闭门活动洞察"十五五"生物制造发展趋势!探索新产品、新技术、新落地、 新合作! 亮点二: 青年创新技术与价值分享、人才对接与合作! 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