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

Search documents
上海永茂泰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7-01 21:07
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 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证券代码:605208 证券简称:永茂泰 公告编号:2025-041 上海永茂泰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永茂泰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25年7月1日在上 海市青浦区练塘镇章练塘路577号永茂泰公司会议室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会议通知和材料于2025 年6月26日以电子邮件发送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会议由董事长徐宏召集并主持,应出席董 事9人,实际出席董事9人,全体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会议。会议的召集和召开程序符合《公司法》 和《公司章程》的规定,会议合法有效。 董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一、审议通过《关于调整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预留部分受让价格的议案》。 内容详见2025年7月2日公司在《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和上海证券交 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的《关于实施2024年度权益分派后调整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预留部分受让 价格的公 ...
宁夏第三条电力外送大通道“宁电入湘”工程开始向湖南送“绿电”
Zheng Quan Ri Bao Wang· 2025-07-01 03:00
据介绍,"宁电入湘"直流工程总投资281亿元,预计9月中旬全面建成投产。据估算,"宁电入湘"直流工 程在宁夏可带动包括配套新能源、煤电、储能项目共计投资700余亿元。 同时,在"宁电入湘"直流工程建设中,不少湖南本地企业生产的设备材料成为了核心部件。其中,双极 高端换流变压器、500千伏电容器等产品均由特变电工(600089)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湖南大力电力 建设集团等湖南企业供应。 另外,在"宁电入湘"直流工程稳步推进的同时,宁湘之间的能源合作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在宁夏吴忠 市红寺堡区,湖南能源集团正在建设300万千瓦的风光新能源基地。其中,一期100万千瓦的光伏项目, 预计7月30日将全面并网。"湘产入宁"产业园一期已完成了全部桩基施工。 6月29日,历时720天建设完成的国家电网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宁电入 湘"工程),圆满完成168小时试运行,开始向湖南送电,成为继"宁电入鲁""宁电入浙"之后,宁夏第三 条电力外送大通道。 北方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晓凤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宁电入湘"直流工程开始向湖 南送电,在进一步为湖南企业用电提供保障的同时,也可以在 ...
碳足迹背景数据库为什么重要?
Zhong Guo Huan Jing Bao· 2025-06-29 23:14
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建设亟须加快 统一规范、高水平的碳足迹背景数据库事关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构建,事关碳足迹数据国际对标和 话语权。笔者建议,面向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需求和绿色贸易市场需求,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统一规 范的碳足迹背景数据库。 产品碳足迹核算一般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受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的可获得性、获取成本等制约,产 品碳足迹核算除了要采用计量、监测、检测、统计所获得实景数据之外,还往往会采用碳足迹背景数 据,特别是生产过程复杂且供应链较长的终端产品(比如汽车、电子电器),开展碳足迹核算需要大量 背景数据。因此,建立统一规范的碳足迹背景数据库或碳足迹因子库是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 基础和前提。 我国高度重视碳足迹数据库建设。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提 出,建设重点行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细分行业领域产品碳足迹背景数据库。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印发 的《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明确,建立国家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研究细分领域产品 碳足迹因子数据。 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建设面临挑战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积累,全球已形成多个由社会力量开发且独立完整的碳足迹背景数据库或生 ...
光伏治沙助力“沙戈荒”地区可持续发展
Xin Hua She· 2025-06-27 09:17
新华社天津6月27日电(记者毛振华、宋瑞)刚刚落幕的202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太阳能科技企业晶 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全球副总裁钱晶分享了中国光伏治沙的经验,吸引诸多外国与会者参与。 向沙特阿拉伯第五轮可再生能源光伏项目中的AHK2和MAS两大光伏项目供应总计1.75GW的晶科组 件;通过阿布扎比1.8GW PV3阿吉班光伏项目,在广袤沙漠中打造"光伏治沙"标杆工程……越来越多中 国方案走向海外,为更多地区能源转型与荒漠化防治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沙戈荒"是沙漠、戈壁和荒漠的统称,其光照强、降水少,太阳能资源丰富。钱晶说,光伏阵列如同巨 大的沙障,能够减缓沙暴侵袭。有了光伏板遮挡,沙地温度降低,减少了水分蒸发,为当地植被生长创 造条件,优化了小气候。 "阳光无处不在,我们希望通过自身的光伏技术惠及全球。"钱晶说。公司正逐步从全球销售转向全球生 产和投资,向外输出技术、系统、标准、人才和经验,使当地有能力建立自己的产业链。 蒙古国企业家巴图诗蒙·延甘巴亚听取讨论后非常欣喜。他认为,蒙古国有广阔的沙漠,丰富的太阳能 潜力还未充分释放。中国创新的光伏技术越来越多,双方开展合作,蒙古国巨大的太阳能潜力也将得到 释放, ...
大力推进城市更新,江西着力推进“好社区”建设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27 06:53
资讯编辑:周小燕 021-26096760 资讯监督:乐卫扬 021-26093827 资讯投诉:陈跃进 021-26093100 据了解,江西将着力构建多部门协同工作模式,深化"先体检、后更新"的社区体检更新一体化推进机 制,创新建立社区广泛协商提出"需求清单"、相关部门深度梳理提供"资源清单"、政府统筹整合形 成"项目清单"三张清单制度,探索适用存量更新改造的项目流程、技术措施和快速办理机制。 在设施提升工程方面,将聚焦"一老一小"、停车充电等痛点,大力增建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利用闲置 空间新增停车位,普及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同步完善无障碍和适老化改造,让日常起居更舒心。同 时,江西将落实城市建设领域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践行生态宜居理念,建设口袋公园、开放共享绿 地,增加居民身边的"微生态";系统整治雨污管网错接混接,推广建筑节能改造和太阳能光伏应用,降 低社区能耗,积极助力城市建设绿色转型。 此外,江西还将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数字生态与社区生活深度融合,普及自助服务终端、停 车管理等设施,提升硬件智能化水平;搭建社区智慧服务平台,集成政务办理、物业报修等功能,实现 便民服务指尖可达。 6月26日 ...
16.4℃ 去年平均气温再创新高 四川多管齐下应对气候变化,积极谋划绿色低碳转型
Si Chuan Ri Bao· 2025-06-26 00:21
"2024年四川平均气温16.4℃,偏高1.2℃,创1961年以来历史新高,再次刷新2023年16.1℃的历史 纪录。"6月25日,在2025年全国低碳日四川省主场活动上,省气候中心副主任周长艳介绍,以变暖为主 要特征的气候变化不断加剧,已成为全球面临的最紧迫挑战之一。 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作为经济大省的四川,也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摆在突出位 置,锚定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和绿色发展先行区的目标,深入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积极稳 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不断强化适应气候变化行动。 各行业共谋绿色低碳转型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水泥行业是全省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也是环境污染物的重要来 源。 "四川水泥企业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在资源环境约束逐渐收紧的背景下,我省水泥行业加快迈向 绿色低碳转型之路。"省水泥协会副秘书长张魁举例,巴中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 生产全过程节能减排,较行业能效标杆水平提升8%;自贡金龙水泥有限公司利用水泥回转窑技术,减 少燃料使用量,实现了固体废弃料无害化资源化利用。 四川水泥行业减污降碳的实践,正是全省各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一个缩影。 放眼全省,近年来, ...
“碳”路向未来——我国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Xin Hua She· 2025-06-25 16:52
新华财经北京6月25日电(记者高敬、吴书光、王凯)"碳路先锋、绿动未来"——6月25日,2025年"全 国低碳日"主场活动在浙江杭州举行,充分展现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显著成效和生动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也是我国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5周年。从绿色低碳出行到生活垃圾 减量,从"绿"电点亮生活到开发节能建筑……中国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实践书写绿 色低碳发展的新答卷。 充满"绿意"的数据,印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新成效 湖州的一支翠竹借助"竹林碳汇"项目"点绿成金"、台州的海洋塑料垃圾"变身"高端商品、每天数十万人 搭乘杭州地铁2号线这条"零碳线路"……在浙江,这样的绿色低碳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成为我国应对气 候变化工作的一个缩影。 "我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主场活动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表示。 我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构建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推动产业和能源结构调 整,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积极进展。 一组充 ...
北京碳市场已平稳运行11个履约周期 低碳生活成新风尚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25 15:39
中新网北京6月25日电(记者陈杭)北京市碳市场已平稳运行11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线上成交均价保 持稳中有升趋势,从开市之初的50元/吨左右逐步上涨至2024年的111元/吨。碳市场有效驱动了企业减排 行为——配额短缺单位通过购买配额完成碳排放控制任务,配额富余单位可出售盈余配额获取收益。这 是记者25日从"全国低碳日"北京主场活动上获悉的。 6月25日是第十三个"全国低碳日",今年低碳日主题为"碳路先锋、绿动未来"。 活动现场,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气候变化处三级调研员李春梅做了"排碳有成本、降碳有收益"的主旨 报告,全面介绍了北京碳市场成效。 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北京 市2013年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建设,已构建起以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为基础、多项技术标准 和指南配套支撑的碳交易政策法规体系。年度碳排放总量5000吨以上的重点排放单位纳入管理,涵盖电 力、水泥制造、石油化工、热力供应、公共交通、其他工业和服务业等行业,涉及重点碳排放单位约 900家,碳排放总量约4500万吨。 记者了解到,北京碳市场联动绿电交易,重点碳排放单位成为绿电消 ...
钟寰平:坚定不移走好低碳发展之路
Zhong Guo Huan Jing Bao· 2025-06-25 02:07
6月25日是今年的全国低碳日,主题是"碳路先锋、绿动未来"。各地区各部门围绕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 实践活动和科普宣传,让低碳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营造出全社会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良好氛 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十八大以 来,我国绿色低碳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大力发展非化石能 源,煤炭消费比重由2012年的68.5%下降到2023年的55.3%;推动实施"两新"政策,2023年单位国内生 产总值碳排放强度比2012年下降超过35%;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 和……一系列实践证明,绿色低碳是可感知、可践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我们通过每一步努力都能不 断靠近并最终抵达的现实。 紧盯重点领域,厚植绿色低碳发展优势。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新阶 段,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围绕加快形成符合绿色低碳要求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能源、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相关重点领域绿色转型。 广泛凝聚合力,形成绿色低碳发展共识。从"光盘行动" ...
解锁绿色发展新密码
Jing Ji Ri Bao· 2025-06-24 22:08
2025年节能宣传周于6月23日在山东青岛拉开帷幕,今年节能宣传周的主题是"节能增效焕'新'引领", 展示我国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用能产品设备更新和能效提升、全民行动节能低碳生活等领域发生的新 生事物,让节能增效成为各领域绿色转型升级的金钥匙,让更多消费者了解更多节能降碳的新技能,共 同开启绿色发展的全新篇章。 在全球气候变化形势日趋严峻、能源结构转型加速的形势下,节能增效早已不是简单的环保倡议,而是 关乎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类未来命运的战略抉择。 2024年以来,我国以节能降碳为重要导向,通过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让更多新 技术、新产品走进企业和家庭。2025年,我国将加力扩围推动"两新"政策实施,新增微波炉、净水器、 洗碗机、电饭煲等4类家电参与以旧换新,家电补贴范围扩大到12类,单件最高可享受销售价格20%的 补贴;新增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的购新补贴;将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的燃油 车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等。在设备更新方面,新增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重点支持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设备应用,进一步提高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等补贴标准。2025年 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