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贸易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东盟能源中心达伍德:东盟能源脱碳要学习中国经验|首席气候官
东盟地区人口超6亿,GDP约3.8万亿美元。随着工业化进程和数字化转型加快,东盟近年来成为全球经 济增长较稳定的地区之一,能源需求持续上升。 日前,由东盟及各成员国能源政策负责人组成的代表团到访中国,东盟能源中心执行主任拉齐布·达伍 德(Dato' lr. Ts. Razib Dawoot)是代表团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达伍 德表示,东盟国家在能源转型进程中面临多重挑战,一方面,各成员国在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及能 源结构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区域内政策协调与标准统一难度较大;另一方面,资金短缺与技术储备不 足等问题,也对能源转型形成制约。 "中国在数十年前启动能源转型时面临的挑战,与当前东盟地区类似。如今,中国已是全球清洁能源制 造的主导国家,拥有强大的能源工业供应链,具备领先的技术能力和能源转型战略。"达伍德表示,东 盟国家要学习中国经验,加速能源脱碳进程。 东盟能源减碳面临融资瓶颈 《21世纪》:许多东盟国家已提出碳中和目标,这些国家战略如何吸引中国新能源企业的投资?东盟能 源中心又如何推动成员国间的政策协调,以加速清洁能源转型? 达伍德:我们必须确保十个成员国的国家战略目标 ...
面对绿色贸易壁垒高筑,我国企业如何主动重构国际竞争力?
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在欧美国家同步推进,美国从2025年、欧盟从2026年起开始对钢铁、铝、水 泥等高碳产品碳排放差额征收进口税。这使中国产品出口增加了高额成本。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测 算,欧盟CBAM实施后,中国长流程炼钢企业出口吨钢成本将增加652元—690元,出口价格竞争力下降 15%—20%。 主动重构市场格局的四阶段路径 面对欧美国家日趋收紧的绿色贸易壁垒政策,我国企业应摒弃消极思维,转向主动作为,以解构、应 对、化解及突破分层递进的多元组合打法,化困局为机遇,化不利为优势。具体可以按照当下、短期、 中期、中长期四个阶段开展相关工作,分步打破绿色贸易壁垒。 第一阶段,在当前半年内,完整收集和分析、动态解构欧美政策关键项(含技术标准、认证程序、数据 报送等),梳理出风险清单、认证清单和数据清单,掌握全面可靠、可迭代的应对基本面。风险清单应 列明关键合规缺口,涵盖碳排放超标、有害物质残留、碳足迹数据可信度、原材料溯源等;认证清单应 列明强制认证名录及流程,涵盖欧盟生态标签、碳足迹认证、电池护照及UL认证(北美电气)、FSC 认证(林业可持续)、EnergyStar(能效)认证;数据清单应明确所需合 ...
官方解读来了!复制推广77条“上海经验”,释放制度型开放红利
证券时报· 2025-07-04 13:34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试点措施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将试点成熟、成效显著、风险可控的77条试点措施向更大范围复制 推广。其中,34条复制推广到其他自贸试验区,43条复制推广到全国。 7月4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 规则试点成效及复制推广有关情况。来看会上关键要点: 1.复制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试点经验,既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有力举措,也是以开放 促合作、促共赢的实际行动。 2. 通过规则对接,上海数字贸易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2024年上海数字贸易进出口达到1095.3亿美 元,同比增长4.9%,规模占全国的30.1%。 3.截至目前,国家层面已经累计复制推广了379项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成果,形成了改革红利共享、 开放成果普惠的良好局面。 4.商务部还将与各地方、各部门一起,在守住风险底线的前提下,支持自贸试验区进一步主动对接国际 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更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试验。 5.密切跟踪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演进的趋势,进一步主动拓展试点对接范围,围绕促进服务贸易、绿色 ...
商务部:聚焦人工智能、科技金融等前沿领域开展制度创新
news flash· 2025-07-04 08:10
商务部部长助理唐文弘表示,商务部将围绕促进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的发展,试点一批有利 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制度创新举措。支持自贸试验区在更多领域制定数据出境负面清单,推出更多 便利化举措,促进数据高效、便利、安全跨境流动。聚焦人工智能、科技金融等前沿领域开展制度创 新,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样板。(中国网) ...
碳足迹背景数据库为什么重要?
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建设亟须加快 统一规范、高水平的碳足迹背景数据库事关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构建,事关碳足迹数据国际对标和 话语权。笔者建议,面向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需求和绿色贸易市场需求,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统一规 范的碳足迹背景数据库。 产品碳足迹核算一般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受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的可获得性、获取成本等制约,产 品碳足迹核算除了要采用计量、监测、检测、统计所获得实景数据之外,还往往会采用碳足迹背景数 据,特别是生产过程复杂且供应链较长的终端产品(比如汽车、电子电器),开展碳足迹核算需要大量 背景数据。因此,建立统一规范的碳足迹背景数据库或碳足迹因子库是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 基础和前提。 我国高度重视碳足迹数据库建设。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提 出,建设重点行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细分行业领域产品碳足迹背景数据库。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印发 的《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明确,建立国家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研究细分领域产品 碳足迹因子数据。 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建设面临挑战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积累,全球已形成多个由社会力量开发且独立完整的碳足迹背景数据库或生 ...
内地-香港绿色能源交流与对接活动圆满举办 | 航运界
Sou Hu Cai Jing· 2025-06-25 13:12
航运界网消息,6月25日,内地-香港绿色能源交流与对接活动在深圳圆满举办。本次活动由商务部外贸发展局副局长曾 花城主持,来自内地和香港的海事行业价值链近百家企业齐聚深圳,旨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更广阔区域的海事活动 迈向绿色清洁高效之路。 来源:航运界 商务部外贸司二级巡视员常晖在致辞中讲道:"如今,推动绿色能源发展并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本次活动旨在推动建立高效的绿色海洋燃料供应链,期待各方精准匹配需求,高效对接合作 产品。" 活动期间,在香港和深圳两大分会场举行了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其中,香港船东会董事总经理陈佩珊与中石化(香 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卫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就船用燃料供应业务交流及相关服务开展合作,同时就绿 色燃料加注、能源转型等共同感兴趣的议题开展联合调研,积极向有关部门献言献策。 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经济部贸易处经济部副部长、贸易处负责人周强在致辞中指出,绿色发展是全球贸易发展的重要 方向。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正将绿色和低碳发展理念融入其贸易政策和实践中,以应对气候变化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绿色贸易逐渐成为全球社会的焦点,并成为推动贸易结 ...
第九届南博会闭幕:国内外新老客商齐聚 外贸订单纷至沓来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24 16:31
6月24日,为期6天的第九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以下简称"南博会")圆满落幕。本届南博会吸引了2510家 境内外企业参展,较上届同比增长14.7%。截至6月24日12时,本届南博会实际签约商贸合同153个,外 贸合同金额达84.79亿元,入馆人次突破50万,成为中国与南亚国家深化合作的标志性平台。 在本届南博会上,来自不同国家的特色服饰、非遗文创、创意食品、智能家居等产品汇聚一堂,架起了 区域协作的桥梁,吸引了各国客商"奔赴"这场盛会,共觅商机。 沟通洽谈火热 在南博会现场,记者感受到了澎湃的市场活力,展馆内人潮涌动,国内外新老客商齐聚,沟通洽谈火 热。 "多次参加南博会,我已经积累了很多老顾客。"马里香料商人艾菲开心地向记者说。展馆内,像艾菲这 样的"老朋友"不在少数,斯里兰卡椰子壳手工艺人阿吉塔也已多次参展,他告诉记者,自己的"椰子 壳"产品非常受欢迎,明年还会继续参展。 南网澜湄国际公司专门将公司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和柬埔寨等地的项目成果打造成VR实景项 目,参观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各国灯火通明的夜景。公司国际交流合作中心总经理许宇晓对《证券日 报》记者表示:"南方电网公司的科技成果不仅在中国应用,并且 ...
日企在中国市场看到哪些新变化与机遇?中国日本商会最新白皮书这么说
Di Yi Cai Jing· 2025-06-18 06:52
本年度白皮书重点关注三大方面。在人员交流方面,白皮书提到,为构建良好的中日关系,顺畅的人员 交流是营造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环境的基础,其中促进对话则尤为关键。2024 年 11月,中国恢复了对 日本普通护照持有者的免签政策。白皮书表示,在华日企对此表示欢迎,同时期待中日之间的人员交流 能够更加活跃,推动免签政策常态化。 据新华社报道,2024年12月底,中日高级别人文交流磋商达成10项共识。共识涉及青少年交流、教育、 旅游、友城等多方面人文交流。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当时的记者会上表示,希望双方以此次会议为契 机,扩大双向往来,创新交流内涵,营造健康理性的民意环境,树立正确客观的相互认知,搭建起更多 民间友好交流的桥梁,助力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中日交流对话将越发活跃,期待两国经济能迎来更进一步的发展。" 17日,中国日本商会发布《中国经济与日本企业2025年白皮书》(下称"白皮书")。白皮书深入分析了 中国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日本企业在华的机遇与挑战。2010年起至今,白皮书已发行共16期。 本年度白皮书征集了8268家在华日资会员企业的意见,分为"中国经济与日本企业的现状""共同问题及 建议""各产业 ...
十年翻番,中国与南亚经贸往来发展势头良好
Xin Hua She· 2025-06-17 11:51
在位于云南省西畴县的能全电气科技(西畴)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操作智能化设备,轰鸣的 流水线运转不停。每天有200万个打火机从这里运往全国各地,而产品第一次走出国门选择了南亚市 场。 2025年1月底,113万个打火机从这里出发,经宁波港运抵巴基斯坦卡拉奇港,实现了当地生产型出口企 业"零"的突破,成为中巴贸易合作不断拓展加深的鲜活注脚。 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将于6月19日至24日在云南昆明举办。在中国与南亚国家贸易额实现十年翻番的 背景下,作为今年双方重要经贸交流平台之一,本届南博会正在紧锣密鼓筹备,将在巩固传统合作基础 上,持续开拓新兴领域,释放更大合作潜力。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与南亚国家贸易额接近2000亿美元,十年间实现翻番,年均增长约6.3%。中国 连续多年稳居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近年来,中国与南亚国家贸易合作稳中 有进,投资项目不断落地,开放水平持续提升,为经贸往来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我们的产品在高原和平原地区均表现出良好的点火率,加上完善的供应链能力受到了巴基斯坦客户的 认可。"公司总经理李玉霞说,他们对南亚市场前景充满信心。 连日来,南亚国家的参展商已 ...
经济学管理学中国学派研究60人论坛第十二次研讨会暨2025年春季研讨会召开
Sou Hu Cai Jing· 2025-06-15 23:26
内蒙古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王瑞永主持研讨会开幕式。 6月8日,经济学管理学中国学派研究60人论坛第十二次研讨会暨2025年春季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召开。会 议以"国际经济新态势:全球秩序重构与中国应对战略"为主题,与会学者就经济学范式变革、科技创 新、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能源与环境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柳卸林 金桩 内蒙古财经大学校长金桩致欢迎辞。他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专家学者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 谢。他指出,研讨会的召开恰逢学校申博关键阶段,会议汇聚了国内经济学管理学领域的资深学者,期 待大家建言献策,助力学科高质量发展。 李曦辉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曦辉代表经济学管理学中国学派研究60人论坛致辞。他指出,在全球经济 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如何在变局中稳健前行、开创新局,是经济学管理学研 究者面临的重大课题,希望与会学者秉持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态度,通过深入交流与思维碰撞,共同 探究全球经济新规律,为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和民族复兴贡献智慧与方案。 金碚 经济学管理学中国学派研究60人论坛发起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金碚以《大变局时代的经济学范式 变革》为题进行主旨发言。他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