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聚变能源
icon
Search documents
谷歌投资TAE Technologies,再次押注核聚变发电
Sou Hu Cai Jing· 2025-06-04 17:29
TAE 原名为 Tri Alpha Energy,多年来在"隐身模式"下开发其反应堆设计。该公司最初采用的方案是将 两个等离子体球发射碰撞,然后用粒子束使形成的等离子团旋转。这个等离子团外形像一根中空的雪 茄,可自行产生磁场,与反应堆本身的磁体协同工作,实现对高温等离子体的约束。 今年 4 月,TAE 宣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不再需要发射两个等离子球来启动反应,而是能直接通过粒 子束生成、加热并稳定单个等离子体。TAE 表示,这样可以让反应堆变得更小、更便宜、也更易于运 行。 谷歌已参与 TAE 两轮融资,上一轮是在 2022 年,当时筹资 2.5 亿美元。事实上,谷歌与 TAE 的合作 可以追溯到 2014 年,谷歌的计算机科学家与 TAE 工程师合作,利用机器学习(AI)寻找聚变装置的最 佳运行参数。 TAE 首席执行官 米歇尔·宾德鲍尔(Michl Binderbauer)曾在 2022 年对媒体表示,在使用 AI 之前,优 化反应堆参数需要约 两个月时间、1000 次实验。而 AI 技术的引入将实验次数减少了两个数量级,仅 需几小时即可完成。 商业化核聚变能源,从来不是件便宜或快速的事。 本周,TAE ...
全球聚变竞赛白热化,谁将主导未来能源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6-04 10:54
从中国聚变的研发布局和发展路径来看,现已构建起多方联动、协同创新的研发生态体系。国家队主攻 主流技术,民营企业探索商用前景和创新技术路线。2025年以来,国内投入较早的聚变装置都取得了关 键技术进展。中科院等离子所的EAST装置首次完成一亿摄氏度1000秒的"高质量燃烧",模拟出未来聚 变堆运行所需环境。中核西物院的环流3号装置首次实现原子核和电子温度都突破一亿摄氏度,原子核 温度达到1.17亿度,电子温度达到1.6亿度,综合参数大幅提升。 民企代表新奥集团实现差异化破局,选择氢硼聚变与球形环托卡马克的技术路线。2025年4月,其"玄 龙-50U"装置全球首次实现兆安级氢硼等离子体放电,温度达到4000万度,这不仅验证了氢硼等离子体 的高参数可行性,为后续的磁约束氢硼聚变实验奠定基础,相关实验成果更对包括中国在内七方国际合 作的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装置研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全球聚变竞争因AI算力需求爆发而显著提速,零碳高能的聚变能源成为破解AI时代能源困局的核心方 案。国际能源署《能源与人工智能》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消耗达415太瓦时,占全球总 量的1.5 ...
未知机构:中信电新聚变建设加速进行关注重点项目推进中国聚变能源研究正-20250507
未知机构· 2025-05-07 02:50
【中信电新】聚变建设加速进行,关注重点项目推进 中国聚变能源研究正呈现多元化快速发展态势,多个重点项目有望在技术路线和商业化探索上持续进步。 根据各公司官网及公告: 江西 "聚变星火一号"作为裂变 – 聚变混合堆标杆项目,一期投资 160 亿元(总投资 300 亿元),该装置设计 Q 值 突破 15; 中科院合肥 BEST采用混合磁体技术,计划在 2027 年建设完成 江西 "聚变星火一号"作为裂变 – 聚变混合堆标杆项目,一期投资 160 亿元(总投资 300 亿元),该装置设计 Q 值 突破 15; 中科院合肥 BEST采用混合磁体技术,计划在 2027 年建设完成,并将在全球首次演示聚变能发电; 环流 3 号坚持纯氘 – 氚路线,实现 100% 高温超导运行,预计将在 2045 年左右进入示范阶段; 星环聚能专注高温磁体研发,成都先觉探索激光约束路径,能量奇点(洪荒)的 170 规划高温超导方案值得重点 关注;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CFETR 与 "中国聚变"项目正推进后续注资,CFETR 项目计划于 2035 年前完成建设。 上述项目的推进标志着我国聚变研究已形成 "国家队 + 民营机构"、"聚变 ...
加快“人造太阳”研发 记者探秘大科学装置“夸父”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5-03 06:0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美好生活,劳动创造。劳动者以专注为经,以耐心为纬,织就段段华彩篇章。在群山之巅,在地心深 处,总会有一些人坚守在岗位,追光逐梦,向"新"而行。 近年来,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迎来快速发展期,一批大科学装置建成运行。 在海拔4410米的海子山上,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灵敏度最好 的超高能伽马射线探测装置,搜寻着看不见、摸不着的宇宙线。 在重峦叠嶂的喀斯特群山之间,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仰望苍穹、远眺寰 宇,将人类"视界"延伸到百亿光年之外。 在地下700米深处,江门中微子实验的液体闪烁体探测器,可以将微弱的电信号放大1000万倍,捕捉有 着"宇宙幽灵"之称的中微子。 大科学装置"夸父" 加快"人造太阳"研发 夸父逐日的神话我们都听过,但今天我们要认识的大科学装置"夸父",不是助力逐日,而是助力"造 日"。 太阳蕴含着无尽的能量,内部源源不断地发生着聚变反应,释放能量,滋养万物。 聚变能源具有原料丰富、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独特优点,聚变发电可提供近乎零碳排放的清洁能源, 替代有限的化石能源,有望彻底解决人类能源问题。 人类要 ...
我国新一代地月空间激光角反射器实现白天卫星激光测距;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完成其“电磁心脏”组件制造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5-03 02:42
1.【全球首次,我国新一代地月空间激光角反射器实现白天卫星激光测距】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获悉,2025年4月27日,"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科研团队成功开展了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 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技术试验,这是全球首次在白天对新一代地月空间激光角反射器实现卫星激光测 距,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 财联社) 2.【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完成其"电磁心脏"组件制造】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官网30日宣布, 其已完成全球最大、最强的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的所有组件制造,这是聚变能源领域的一项里程碑式成 就。据介绍,最后一个完成制造的组件是中心螺线管的第六个模块,由美国制造并完成测试。该模块将 运往法国南部圣保罗-莱迪朗斯的ITER现场进行组装,届时中心螺线管将成为整个系统中最强大的磁体, 其磁力强大到足以举起一艘航空母舰。中心螺线管将与六个环形极向场(PF)磁体协同工作,这些磁体 由俄罗斯、欧洲和中国制造并交付。完整组装后的脉冲磁体系统重量将接近3000吨。它将作为ITER甜甜 圈形反应堆的"电磁心脏",发挥核心作用。(腾讯网) 3.【首次演示聚变能发电,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 ...
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完成其“电磁心脏”组件制造
news flash· 2025-05-01 07:05
智通财经5月1日电,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官网30日宣布,其已完成全球最大、最强的脉 冲超导电磁体系统的所有组件制造,这是聚变能源领域的一项里程碑式成就。据介绍,最后一个完成制 造的组件是中心螺线管的第六个模块,由美国制造并完成测试。该模块将运往法国南部圣保罗-莱迪朗 斯的ITER现场进行组装,届时中心螺线管将成为整个系统中最强大的磁体,其磁力强大到足以举起一 艘航空母舰。中心螺线管将与六个环形极向场(PF)磁体协同工作,这些磁体由俄罗斯、欧洲和中国 制造并交付。完整组装后的脉冲磁体系统重量将接近3000吨。它将作为ITER甜甜圈形反应堆的"电磁心 脏",发挥核心作用。 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完成其"电磁心脏"组件制造 ...
ITER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全部组件制成
Ke Ji Ri Bao· 2025-05-01 01:26
原标题:ITER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全部组件制成 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官网30日消息,在聚变能源领域,ITER实现了一项里程碑式 成就——全球规模最大、功率最强的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所有组件制造完成。 此次完成的最后一个组件是中央螺线管的第六个模块,在美国制造并完成测试。待其在法国南部 ITER实验堆现场组装完成后,中央螺线管将成为该系统最强大的磁体,磁力足以吊起一艘航空母舰。 它将与俄罗斯、欧洲和中国制造交付的六个环形极向场(PF)磁体协同工作。整个脉冲磁体系统重约 3000吨,是ITER环形反应堆(托卡马克装置)的电磁"心脏"。 该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工作原理分五个步骤。首先将几克氢燃料(氘气和氚气)注入ITER巨大的 托卡马克反应堆腔室。接着,脉冲磁体系统通电使氢气电离,形成等离子体。随后,等离子体就被约束 在这个磁场构成的"无形笼子"里。再之后,外部加热系统将等离子体温度提升至1.5亿摄氏度。最终, 在此高温下,等离子体粒子原子核发生聚变,释放大量热能。 按计划全面投入运行后,ITER仅需50兆瓦的输入加热功率即可产生500兆瓦的聚变功率。在这种效 率水平下,聚变反应基本自热,形成"燃烧等离 ...
中国核电2024年归母净利润超87亿元 市场认可度再上新台阶
Xin Hua Cai Jing· 2025-04-29 02:55
年报显示,2024年全年,中国核电累计商运发电量2163.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9%;上网电量为 2039.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8%。 "2025年,公司全年发电量目标为2370亿千瓦时,其中核电计划发电量为1954亿千瓦时,新能源计划发 电量为416亿千瓦时。"中国核电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核电业务安全当先,稳健运行。据这位负责人介绍,截至2024年底,中国核电控股商运核电机组共计25 台,总装机容量2375万千瓦,全年核电机组发电量1831.22亿千瓦时;2024年全年在运机组非停率为0.04 次/堆年(全年1次),全年22台机组WANO(世界核运营者协会)综合指数满分,平均分达到99.13 分,达到历史最优,设备可靠性指标达到97.68分。 新华财经北京4月29日电(记者安娜)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核电")29日发布的 2024年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2.72亿元,利润总额225.64亿元,归母净利润87.77亿 元,资产负债率压降至68.27%,净资产收益率9.44%。报告期内,公司相继进入"上证50"和"富时中国 50"指数,获得国内外专业投资者的 ...
耐心资本加码、入选“上证50”…中国核电市场认可度再上新台阶
Quan Jing Wang· 2025-04-29 01:11
放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持续增多,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风云变 幻,对国内冲击逐步增强。如此境况,优势龙头国企所发挥的定心骨作用,对资本市场乃至整个国家经 济来说愈加重要。 2025年4月29日,中国核电年报发布。作为我国核电领域的龙头企业,中国核电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 772.72亿元,利润总额225.64亿元,归母净利润87.77亿元,资产负债率压降至68.27%,净资产收益率 9.44%,稳增长发展基础更加坚实的同时,资产质量、经营水准进一步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相继进入"上证50"和"富时中国50"指数,获得国内外专业投资者的进一步认可。2025年 初,中国核电140亿元定增完成,除控股股东中核集团外,社保基金会出资近120亿元认购股份。 去年底,社保基金副理事长武建力曾表示,社保基金会作为典型的长期资金、耐心资本,愿携手中央企 业,通过建立常态交流机制、合作开展专题调研、共同培育挖掘优质投资项目等多种方式,全面加强与 中央企业合作,凝聚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大合力,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安全高效,发电量稳健上升 2024年全年,中国核电累计商运发电量2,163.49亿千瓦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