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激光
icon
Search documents
高性能低成本激光器可大规模生产
news flash· 2025-06-25 22:12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与挪威科技大学科学家携手,成功研制出一种兼具高性能与低成本的新型激光 器。这项"小而美"的科技成果未来或将在自动驾驶汽车、光纤互联网等领域大放异彩。相关论文发表于 新一期《自然.光子学》杂志。(智通财经) ...
华科大校友的乐动机器人要去H股 “激光雷达”企业为何发力割草机器人?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25 13:00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注意到,相比其他激光雷达企业,公司创始人周伟有更多机器人相关的创业经 历。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他,早在读书时就通过机器人拿过奖。 机器人领域的激光雷达"冠军" 2022年到2024年,乐动机器人营业总收入从2.33亿元增长至4.67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1.4%。不 过,营收增长,公司净利润却亏损,同期净利润分别为-7313.2万元、-6849.1万元和-5648.3万元。 招股书显示,根据灼识咨询资料,乐动机器人服务的客户包括全球前十大家用服务机器人公司中的七 家,以及全球前五大商用服务机器人公司。 按照2024年营业收入计算,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以视觉感知技术为核心的智能机器人公司。同年,搭载公 司视觉感知技术的智能机器人数量超过600万台,在同时具备设计及开发整机智能机器人能力的公司中 位居首位。去年,公司的dToF激光雷达出货量超过72万台,位居行业第一。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乐动机器人的激光雷达包括dToF激光雷达、三角测量激光雷达、固态 线性激光雷达、单点激光雷达、3D结构光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四目矩阵视觉传感器等。公司介绍 dToF激光雷达实现了雷达微型化的突破。 ...
5米探测!IPX8防水!思岚科技发布首个消费级水下激光雷达品类-RPLIDAR U1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25 11:45
水下激光雷达领域的技术探索已历经多年积淀,但长期以来,市场主流产品 仍 受困于 "体积庞大"与"成本 高昂 "的双重瓶颈,这 导致其应用范畴 长期停留在科研 和 工业级 层面, 在日常消费场景及商业领域的规 模化应用始终难以推进。 近日, 思岚科技正式官宣,推出业内首款消费级水下激光雷达 ——RPLIDAR 家族全新成 员 RPLIDAR U1 ,成功打破水下激光雷达应用领域壁垒, 将水下激光雷达带入消费级应用 新赛道 。 RPLIDAR U1 尺寸只有乒乓球大小,可以非常方便的安装在各类设备当中。 同时, 通过技术创新,其成本 大幅优化, 可满足消费类产品的使用。 凭借小型化设计和成本优化优势 , RPLIDAR U1 不仅填补了消费级 水下激光雷达的市场空白,更推动 了 水下场景迈入高精度激光 SLAM 导航的全新时代 , 或将重构水下智 能设备的技术应用生态 。 | 项目 | 参数 | 备注 | | --- | --- | --- | | 水下探测 | 最大:5米 | 最大值在浊度 <0.5 NTU 且 不存在强 环 境 | | 距离 | 典型:2米 | 光的条件测得 | | 典型精度 | <4cm | ...
雷军表态:小米没有计划造油车
猿大侠· 2025-06-24 03:45
小米 YU7 将于 6 月 26 日正式发布上市 ,一共有 9 种颜色,有跑车色系、时尚色系、豪华色系 和经典色系。 6 月 23 日有网友在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的评论区询问:"雷总,咱啥时候组建车 队?"。 对此,雷军回复称:"这是油车的比赛。 我们没有计划造油车 。" 在该条博文中,雷军祝贺 ROWE 车队 98 号 BMW M4 GT3 EVO,从第 17 位发车勇夺今年纽 博格林 24 小时耐力赛总冠军, 这也是 BMW M 品牌第 21 次夺冠 。 IT之家注意到,小米汽车宣布,小米 YU7 将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天际屏全景显示、后排 135° 电动座椅、800V 碳化硅高压平台、700TOPS 辅助驾驶算力、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等。 ...
跨境支付概念股涨幅扩大,软件ETF(515230)涨近2%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23 06:13
消息面上,跨境支付通6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今日,跨境支 付概念涨幅扩大,软件ETF(515230)涨超近2%。 国金证券指出,当下计算机和软件开发行业处于基本面相对混沌期,产品仍需等待大模型突破及继续打 磨。投资维度上更多体现为风险偏好驱动的类主题投资,短期不能证伪,长期有落地普及可能性,可能 向景气投资转化。预计6-7月随着二季度业绩披露,基本面关注度提升;下半年在基数效应、新技术/产 品及政策加持下,经营表现或优于上半年。细分行业景气度方面,2025年高景气赛道包括AI算力、激 光雷达;加速向上的有AI应用;稳健向上的包括软件外包、金融IT、华为产业链、量子计算、数据要 素、EDA、出海、信创;拐点向上的有教育IT、网安、企业服务;底部企稳的包括智慧交通、政务IT、 安防、建筑地产IT;略有承压的为工业软件、医疗IT。若宏观需求改善,后周期的计算机板块可能随之 有更好表现。 软件ETF(515230)跟踪的是软件指数(H30202),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从沪深市场中选 取涉及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及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软件行业上市公司证 ...
26家激光上市公司分红图谱: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Sou Hu Cai Jing· 2025-06-20 13:31
在激光产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方案,如同一面精准的棱镜,折射出2024年行业盈利能力的深层图景与结构性变迁。 根据光电汇统计,截至6月18日最新数据,26家激光产业链上下游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度分红方案。其中19家企业派发现金红包,6家企业暂停现金分 红,1家转增股本,未分红比例约占23%。这些真金白银的分配策略,无声却有力地勾勒出产业链各环节的冷暖与企业的生存状态。 2024年各大激光企业每10股现金分红排名榜 | 企业名称 | 每 10 股派发现金金额 | 合计派发现金分红金额 | | --- | --- | --- | | 柏楚电子 | 21.60 元 | 4.45 亿元 | | 杰普特 | 4.2元 | 3982 万元 | | 市尔激光 | 3.9 元 | 1.06 亿元 | | 大族激光 | 3.5 元 | 3.6亿元 | | 华工科技 | 2 元 | 2亿元 | | 福晶科技 | 2 元 | 4703 万元 | | 联赢激光 | 1.5元 | 5119.9万元 | | 逸飞激光 | 1.3 元 | 1220 万元 | | 光库科技 | 1 元 | 2492 万元 | | 波长光 ...
何小鹏的AI帝国里,没有激光雷达
借着发布会,何小鹏以及小鹏汽车多位高管集中开炮——小鹏将摘下激光雷达,因为激光雷达"看不远、干扰多、帧率低、穿透 性差"。从今以后,小鹏将采取纯视觉方案。 在全球计算机视觉顶会 CVPR 2025 上,小鹏世界基座模型负责人刘先明发表了题为《通过大规模基础模型实现自动驾驶的规模 化》(Scaling up Autonomous Driving via Large Foudation Models)的演讲,进一步解释了小鹏成为"纯视觉坚定派"的背后逻辑。 他指出,通过定制 AI 编译器、协同设计模型架构等方法,小鹏的VLA和VLM大模型与图灵芯片已实现耦合,世界基座模型即 将迎来质变。 纯视觉与激光雷达方案的恩怨由来已久。2013年,特斯拉曾和谷歌讨论过是否使用激光雷达,当时一台激光雷达的价格几乎等 于一辆特斯拉。后来马斯克又总结出他的自动驾驶"第一性原理":"人类开车时不会用眼睛发射激光,除非你是超人",表示坚 持纯视觉一百年不动摇。但他可能忽视了激光雷达的成长性,12年后,激光雷达的成本下降了400倍,禾赛CEO李一帆在接受 《21汽车·一见Auto》采访时表示,他们已经将激光雷达的价格压到200美元。 因 ...
和讯投顾吴嘉仪:局势突变,明天要跑路了吗?
He Xun Cai Jing· 2025-06-18 13:20
今年海外几大科技巨头纷纷加入投入,微软预计资本开支是超800亿美元,那谷歌是750亿,亚马逊 1,000亿,mate是600亿,同比增长了30%左右,那国内阿里也计划投入1,200亿,腾讯800亿直接拉动了 PCB等产业链的一个需求,CPU方向也是一样的,海外订单旺盛,继英伟达之后,博通也发布了th6系 列芯片,包括电交换机和CPU版本,那接下来马威尔等厂商也有望加入战局,推动技术的一个落地。还 有存储芯片大战,主要也是因为美光宣布停产,DDR4要知道它占全世界的一个25%的一个份额,那这 一部分的空缺一下子就香了起来。那消费电子方面呢也有两个消息催化,一个是任天堂是s二的一个首 周销量爆表,大美丽狂销110万台,小日子4000也卖出了94.8万台,全球销量是有望突破350万,分析师 预测首年的销量或突破1500万台,直接碾压ps5同期的一个表现。 另外激光雷达概念也今天开始火了,移植首次实战部署激光反导系统,拦截了来自草籽的一个导弹和无 人机袭击,这一消息一出A股相关的概念股立马就起飞了。总的来说今天的一个市场就是在轮动中找主 线,资金从高位出来之后开始往低位去补涨,这一些方向去转移,只要节奏才对,还是有肉 ...
不用GPS也能自主飞行,现在国赛的教育无人机都这么卷了?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18 12:29
把你的眼睛蒙上,丢到一个陌生的房间里,你会怎么确定自己的位置?这就是室内无人机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传统的光流 定位 方案 就像用鼠标原理来导航 ——通过拍摄地面纹理变化来判断移动。听起来不错,但遇到纯色地板就彻底懵圈。本人 见过某次展会上,一家公 司为了演示效果, 专门带了一卷花地毯铺在地上,场面一度很尴尬。 视觉 SLAM 倒是高级一些,通过摄像头"记住"周围环境的特征点,但它有个致命弱点:「开 灯我认识你,关灯我不认识你」。光线一变,定位精度直接腰斩。至于 UWB定位 ,虽然精度不错,但需要预先布置基站,4个基站加标签的成本就上万了,还失 去了无人机"即飞即走"的灵活性。 今年大赛推荐的光子 RC-L1选择了 目前最可靠的技术路线 : 直接上激光雷达 。 激光的最大优势是不挑环境 ——不管是大理石地面还是花地毯,不管是白天还 是晚上,每秒扫描几十万个点,都能构建出精确的环境地图。但随之而来的挑战是 数据量爆炸 。传统方案是把数据传到地面站处理,可问题来了: 3米/秒的飞行 速度下,100毫秒的通信延迟就意味着30厘米的位置偏差。在避障时,这可能就是"擦肩而过"和"正面相撞"的区别。 朋友们,如果我告诉你, ...
2瓦微光穿3.6万公里!中国卫星通信速度碾压星链5倍
Jin Tou Wang· 2025-06-18 06:55
想象一下,仅用一盏夜灯,不到五秒就能将一部高清电影从上海传送到洛杉矶——跨越三个太平洋的宽 度。 这听起来可能有些天方夜谭,因为星链在距离地球仅数百公里的轨道上运行,最高速度只有几Mbps。 然而,在一颗停泊在地球静止轨道上、高度超过星链60倍的秘密卫星上,一支中国科学家团队仅利用2 瓦激光(亮度仅相当于一支蜡烛)就在湍流大气中将数据以1Gbps的速度传输至地球,速度是星链的五 倍。 卫星激光下行链路虽速度极快,但面临一个敌人:大气湍流。它会将光线散射成数百米宽极弱且模糊的 光斑,待光线到达地面时已严重衰减。 他们在丽江天文台测试了该系统,使用一台1.8米的望远镜瞄准了一颗距离36705公里的未命名卫星。望 远镜内部有 357 个微镜,可以重塑扭曲的激光束并减少波前畸变。 多平面转换器(MPLC)将进入多模光纤的光束分成8个基模通道。通过定制芯片驱动的"路径选择"算法, 实时选取并合并了其中三个最强信号。 研究人员观察到信号强度显著提升。与仅使用自适应光学 (AO) 相比,自适应光学 + 多模反射 (MDR) 在关键信号可靠性阈值下实现了显著增益。 团队写道:"这种乘数效应在多次实验验证中均被一致观察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