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纯视觉方案
icon
Search documents
头部Robovan专家小范围交流
2025-07-07 16:32
摘要 2025 年无人物流车市场迎来爆发,主要驱动因素为政策支持和供需关 系改善,使得产品价格更符合市场门槛。头部企业 G90 及白犀牛、菜鸟 等公司占据主要市场份额,文远等公司即将入局。 G90 公司客户主要面向物流板块,包括快递网点、小型 B 端客户和城市 配送公司,其中 70%的营收来自快递网点和城市配送,厂区转运和定制 化业务各占 15%。主要服务三通一达,不与顺丰合作。 G90 主要采用按年购买和续费的商业模式,客户购买一年的使用权后可 租赁或出售给其他小型网点。经销商拿货底价为市场价七折,再以九折 或 85 折销售,赚取利润差。 G90 的 E6 车型 BOM 成本约为 4.5 万元,通过后续服务费回收成本并 实现盈利。E6 配备两个补盲雷达、11 个摄像头及毫米波雷达,通过算 法优化实现高效感知功能。 G90 通过算法调优降低对大型硬件传感器的依赖,减少算力需求,减少 激光雷达的使用,预计可带来 20%到 30%的成本下降空间。行业内普 遍采用租赁型收费模式,通过收取服务费或运维费来回收成本。 Q&A 目前国内无人物流车的发展情况如何?今年(2025 年)行业的规模和主要参 与企业有哪些? 无人 ...
从中美对比和商业化速度,看Robotaxi产业链发展
Changjiang Securities· 2025-07-02 11:42
丨证券研究报告丨 行业研究丨专题报告丨运输 [Table_Title] 从中美对比和商业化速度,看 Robotaxi 产业链 发展 报告要点 [Table_Summary] 特斯拉 Robotaxi 服务正式在美国奥斯汀南部启动,首批车队由约 10 辆 2025 款 Model Y SUV 组成,被允许在特定区域运营,特斯拉迈出自动驾驶商业化关键一步,此次试运营是对纯视觉 方案的首次公开验证。中国凭借政策协同性与技术优势,商业化进程与美国头部企业并驾齐驱。 2024 年我国出租车及持证网约车总保有量或在 400-500 万台级别,当前国内头部企业运营 Robotaxi 数量不足 3000 台,对应市场渗透率仍不足 1%。当前政策要求 Robotaxi 商业化试点 需多方联合申报,区域运营权具备稀缺性与排他性,运营商有望享受自动驾驶技术迭代红利。 分析师及联系人 [Table_Author] 韩轶超 鲁斯嘉 胡俊文 SAC:S0490512020001 SAC:S0490519060002 SAC:S0490524120001 SFC:BQK468 请阅读最后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 %% %% %% rese ...
特斯拉Robotaxi“上路”近一周,马斯克给无人驾驶出租车行业带来了什么?
Sou Hu Cai Jing· 2025-06-27 10:17
出品|搜狐科技 作者|常博硕 "未来在特斯拉车主不开车的时候,车辆可以变成共享出租车来赚钱。"马斯克在2016年HW2.0发布时画的饼,如今可能真的要实现了。 埃隆·马斯克曾公开表示,特斯拉的车队将融合Uber和Airbnb的模式。特斯拉车主可以在不使用车辆时,通过应用程序将其添加到自动驾驶车队中。车主将 获得收入,特斯拉则会抽取少量佣金。如今看来这一愿景说不定真的要实现了。 特斯拉Robotaxi究竟靠谱吗? 当地时间2025年6月22日(星期日),特斯拉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正式启动了其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试运营服务 。埃隆·马斯克在X平台上兴奋地宣 布了这一消息,并表示乘客将支付4.20美元的固定费用 。这个特定的定价,一个带有"420"大麻文化暗示的数字,也体现了马斯克一贯的幽默感 。 此次初始部署规模有限,仅有10辆左右的2025款Model Y车型投入运营。首批体验目前采用邀请制,仅限选定一些网红、投资者以及特斯拉的粉丝参与。运 营范围被严格限制在奥斯汀的一个特定区域内,运营时间为美国中部时间上午6点至午夜12点。所有运营车辆的前排座位上都配备一名人类安全员,尽管这 名安全员不主动控制车 ...
何小鹏的AI帝国里,没有激光雷达
借着发布会,何小鹏以及小鹏汽车多位高管集中开炮——小鹏将摘下激光雷达,因为激光雷达"看不远、干扰多、帧率低、穿透 性差"。从今以后,小鹏将采取纯视觉方案。 在全球计算机视觉顶会 CVPR 2025 上,小鹏世界基座模型负责人刘先明发表了题为《通过大规模基础模型实现自动驾驶的规模 化》(Scaling up Autonomous Driving via Large Foudation Models)的演讲,进一步解释了小鹏成为"纯视觉坚定派"的背后逻辑。 他指出,通过定制 AI 编译器、协同设计模型架构等方法,小鹏的VLA和VLM大模型与图灵芯片已实现耦合,世界基座模型即 将迎来质变。 纯视觉与激光雷达方案的恩怨由来已久。2013年,特斯拉曾和谷歌讨论过是否使用激光雷达,当时一台激光雷达的价格几乎等 于一辆特斯拉。后来马斯克又总结出他的自动驾驶"第一性原理":"人类开车时不会用眼睛发射激光,除非你是超人",表示坚 持纯视觉一百年不动摇。但他可能忽视了激光雷达的成长性,12年后,激光雷达的成本下降了400倍,禾赛CEO李一帆在接受 《21汽车·一见Auto》采访时表示,他们已经将激光雷达的价格压到200美元。 因 ...
纯视觉向左融合感知向右,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博弈升级
3 6 Ke· 2025-05-22 03:35
近期,特斯拉官方微博发文强调其视觉处理方案的重要性,宣称"坚持视觉处理方案,让人人买得起安全智能的产品"。 就在上个月,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通过社交平台X宣布,特斯拉即将推出基于纯人工智能技术的"通用型全自动驾驶(FSD)解决方案"。这一方案延续 了公司自2016年起坚持的"视觉优先"战略,将彻底抛弃激光雷达,仅靠摄像头和自研芯片实现L4-L5级自动驾驶。 一边是特斯拉All in纯视觉方案,另一边是激光雷达的热销。国际市场研究与战略咨询机构Yole Group发布《2025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报告》显示,全 球乘用车激光雷达市场持续高速增长,2024年同比扩增68%,市场规模攀升至6.92亿美元。截至2025年3月底,中国全市场有交付量的激光雷达配置车型 达到94款,相比上一年度翻了一倍。 禾赛CEO李一帆曾在技术开放日上表示,车载激光雷达正从"可选功能件"进化为"必选安全件";同时,用了8年左右的时间,将激光雷达的成本砍掉了 99.5%(从数千美元降至200美元左右)。 在智能辅助驾驶领域,激光雷达与纯视觉的路线之争已持续很长时间,至今仍无定论。无论是仅用摄像头的"纯视觉派",还是采用激光雷达+毫米 ...
都市车界|小米汽车带头“改口”,智驾标签褪去光环
Qi Lu Wan Bao· 2025-05-06 04:17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雪 5月4日,小米汽车悄然将官网及App中的"智驾"一词全面替换为"辅助驾驶"。这一看似简单的文字调 整,却引发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小米SU7标准版搭载的Xiaomi Pilot Pro更名为"小米辅助驾驶Pro",而 小米SU7 Pro、小米SU7 Max搭载的Xiaomi HAD则更名为"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 记者了解到,这一改变小米汽车并非孤例,理想、蔚来、小鹏等新势力车企也纷纷调整宣传话术,门店 销售人员不再主动提及"智驾",转而强调空间、舒适性等卖点,可见整个汽车行业在智能驾驶领域或将 迎来一次重要转向。 一、政策"紧箍咒"下,新势力集体"改口求生" 三、技术路线之争:纯视觉与融合感知的"安全博弈" 小米SU7的命名调整,也暴露了智能驾驶技术路线的深层矛盾。标准版采用纯视觉方案,依赖摄像头和 算法实现感知,成本较低但受环境限制明显;Pro/Max版本则配备激光雷达,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提升安 全性,但硬件成本高昂。 2024年4月,工信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功能安全标准(征求意见稿)》,明确禁止车企使用"自动驾 驶""智驾"等模糊表述,要求统一为"辅助驾驶"或"组合辅助驾驶"。 2 ...
特斯拉:坚持视觉处理方案,先进技术不需要昂贵繁杂的传感器
Feng Huang Wang· 2025-05-04 07:38
5月4日,特斯拉通过官方微博发文,再次强调公司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基于视觉处理技术的智能驾驶路线,让"人人买得起安全智能的产品"。 特斯拉在发文中表示,公司的视觉处理方案搭配端到端神经网络架构,已通过数十亿真实世界数据样本训练,实现了多场景、更安全的智能驾驶技术路 径。特斯拉用实力证明,"先进的技术不需要昂贵繁杂的传感器"。 此前,特斯拉CEO马斯克曾多次批评激光雷达是"错误的解决方案",称其在复杂道路环境中效率低下,而视觉系统结合生物神经网络才是最优解。因为纯 视觉方案能最贴近人类驾驶习惯,是通向完全自动驾驶的"第一性原理"。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日前还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称,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331亿元人民币,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投入103亿元,研发投入又一次刷新 记录。狠投研发的特斯拉,将精力集中在生产制造和研发创新技术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绩,包括特斯拉辅助驾驶再精进,是普通车辆安全10.6倍。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特斯拉此举意在凸显其技术路线的差异化优势。纯视觉方案若能达到与多传感器融合相当的安全性能,确实有望在降低智能驾驶系统 成本方面取得突破,这对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大规模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但也有 ...
红旗天工05,把豪华高阶智驾打到16万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3-02 14:44
撰 文 / 钱亚光 设 计 / 琚 佳 2月下旬,中国车市有两款新车上市将对今后的市场格局产生影响。 一款是2月27日上市的小米SU7 Ultra,将1500马力顶级性能车的售价拉到了52.99万元。 另一款是早一天上市的红旗天工05,15.98万-18.58万元,高阶智驾版只需要16.98万元起,红旗把高 阶智驾豪华品牌的价格打到了16.98万元,让更多喜欢的人买得起。 高阶智驾无疑是2025年汽车业最卷的新赛道,仅2月就有多家车企发布智驾战略。长安汽车宣布"未 来3年的新车将全系标配智驾接口,将高阶智驾下沉至更多性价比车型";小鹏汽车宣布已实现高等 级智能驾驶的软硬件全系标配;比亚迪发布了全民智驾战略,宣布其全系车型将搭载高阶智能驾驶 辅助系统"天神之眼"。 同时,DeepSeek的火爆和特斯拉部分FSD功能的引入,让人们对智能汽车的体验有了进一步的期 盼,也让汽车行业的底层逻辑发生着革命性的改变。高阶智驾已经不再是奢侈品,而是有了走进寻 常百姓家的趋势。 红旗天工05的上市,第一次把豪华品牌高阶智驾打到了16万元区间,让高阶智驾和豪华品牌同时普 惠到更广阔的群体。 豪华品牌的加入,意味着2025年围绕" ...
晚点独家丨智驾公司鉴智机器人获 3000 万美元新融资,亦庄国投领投、地平线跟投
晚点LatePost· 2024-05-23 03:07
做性价比方案,服务 10 万- 25 万元车型。 文丨张家豪 编辑丨程曼祺 智驾市场持续洗牌,随着产品方案、订单和交付量拉开差距,高阶智驾供应商数量减少,公司生存 状态分化。 我们独家获悉,智能驾驶公司鉴智机器人近日完成了 3000 万美元的 Pre-B 轮融资,由北京经开区 产业升级基金及北京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金联合领投,二者都是亦庄国投管理的投资基金;此轮跟 投的鉴智老股东中,则有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公司地平线。 这是鉴智 2021 年成立以来完成的第 6 轮融资,历史投资方有 Atypical Ventures、 渶策资本、五源 资本、襄禾资本、地平线、深创投和金沙江创投等。目前鉴智有超 300 名员工,分布在北京、上 海、杭州、苏州和广州。 2022 年底的 A+ 轮融资之际,前深鉴科技联合创始人兼 CTO、AMD 前全球副总裁单羿加入鉴智,以 联合创始人身份担任 CEO。他和鉴智联合创始人、CTO 都大龙先后在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和地平线共 事,在智驾领域曾有共同创业经验。 鉴智是目前中国市场仅有的两家可基于双目摄像头做纯视觉方案的智驾供应商,另一家是大疆。双目 摄像头可通过 2 个有位置差异的摄像头获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