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精神

Search documents
矢志报国心 砥砺创新路 ——2025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见闻
Jing Ji Ri Bao· 2025-05-30 21:54
侯云德院士于1956年手写的入党志愿书、朱光亚院士洋洋洒洒2600字的《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 黄旭华院士创作的《〇九战歌》曲谱、洪朝生院士用坐标纸手绘的五星红旗……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内,每一件藏品都承载着时代的重量,镌刻着民族的记忆。 5月30日,正值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2025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在京举行。活动围绕中国 科学家博物馆珍贵馆藏精品,讲述藏品背后的故事,生动展现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践行爱 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精神的鲜活形象。 主场活动还公布了"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宣传工程"文艺展演剧目和2025年"科学家故事舞台剧推 广行动"长剧入选名单。同时,大型纪实访谈节目《回家》、科学家精神微电影《自强路上》等一批精 心制作的主题宣传精品在活动上正式发布。 5月30日恰逢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开馆一周年。一年来,博物馆致力于展示中国科学家形象、弘扬科学家 精神,打造科技工作者的精神殿堂,累计接待公众超17万人次、团体及科研单位700余个,将每一件珍 贵藏品背后的科技报国故事娓娓道来。这些承载着历史的物件,描绘出中国科技工作者筚路蓝缕、勇攀 高峰的壮丽史诗,更凝聚着几代科 ...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丰富多样 弘扬科学家精神矢志创新发展
Ren Min Ri Bao· 2025-05-30 21:53
5月29日,2025年"云岭最美科技人"发布式在云南昆明举行,作为云南省2025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 的一部分,表彰了10位科技工作者。 5月30日,中国科技馆《北辰对话》栏目推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特集"创新雨林",邀请中国科学院院 士、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首席科学家曹臻,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以及3名青年科技 工作者代表,围绕科学家精神进行探讨。 近日,中国作物学会举办"走进农业科技世界:学习、观察、探索"主题科普活动,近百名师生参加。在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周美亮讲述了荞麦相关知识,展示了团队从事荞麦资源收集、 鉴定、培育的科研成果。 5月30日恰逢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开馆一周年。一年来,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累计接待公众超17万人次。"中 国科学家博物馆将自觉担当培育科学文化、涵养优良学风、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使命,助力营造尊重科 学、崇尚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副主任孟令耘说。 5月30日,2025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在京举行。活动围绕讲述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藏品背后的故 事,展现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践行科学家精神的鲜活形象。活动现场举行了中国科学家博物 ...
向全国科技工作者致敬,科学家故事搬上舞台
Bei Jing Ri Bao Ke Hu Duan· 2025-05-30 04:37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5月30日是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中国科技馆举办全国科学家故事馆校众创展演活动,多家科技馆 的原创科学家故事戏剧被搬上舞台。 5月31日,中国科技馆还将开展球幕特色天文课品牌活动,带领观众走近"中国天眼"这一大国重器,了 解它所发现的那些来自宇宙深处的神秘脉动。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前期,展演活动面向全国"科学家故事众创空间"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作品征集,累计收到"科技馆里的 思政课教案""科学家故事微剧本""科学家故事戏剧"等5大类作品1300余件。未来,"科学家故事众创空 间"将继续依托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动科技场馆、学校和社会机构发挥资源、平台优势,对征集上来的 作品进行培育和孵化,陆续面向"科学家故事众创空间"成员单位公益共享,推选优秀作品参加全国科普 月展演活动。 中国科技馆《北辰对话》栏目推出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特别节目"创新雨林"。 同日,中国科技馆《北辰对话》栏目推出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特别节目"创新雨林",共同探讨科学家 精神新时代的丰富内涵。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认为,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在科研路线 或者商业模式上推陈出新,甚至是离经叛道。中国工程院 ...
关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丨他们让科技之光闪耀中原
He Nan Ri Bao· 2025-05-29 23:42
核心提示 在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本报推出这组报道,让我们一起跟随科技工作者的步伐,感受他们 以科技创新融入推动河南高质量发展实践的澎湃活力。 用光纤织就能源安全网 在中原大地的特高压输电塔之间,一束束光纤正编织起守护电网安全的智能防线。 防线的建设者是哈尔滨工业大学郑州研究院光子传感研究团队,他们十多年如一日自主研发的分布式光纤监 测系统,为河南乃至全国的能源大动脉装上了"智慧神经"。 哈尔滨工业大学郑州研究院光子传感研究团队负责人董永康教授。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聚焦"两高四着力",充分发挥科技为高质量发展赋能作用,河南广大科技工 作者以家国情怀为笔、创新精神为墨,在新时代的创新征途上挥洒激情。 他们或扎根实验室,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为产业转型注入强劲动能;或投身前沿学科研究,突破科研瓶颈, 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在充满希望的中原大地上,他们用智慧与汗水,诠释着"爱国、创新、求实、奉献、 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为科技强国建设注入河南力量。 "用光纤作传感器,可以实现超长距离的空间连续测量,该技术常用于油气管道、高压输电线和大跨度桥梁等 大型基础设施的健康监测。"5月28日,团队负责 ...
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聪明才智
Ren Min Ri Bao· 2025-05-29 22:21
…………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 "科研工作者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骨干,要拿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劲头,放开手脚创新创造,为建 设科技强国奉献才智、写下精彩篇章。"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觉履行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以"只争朝夕"的干劲、"久久为功"的韧劲,向"新"而行,朝着科技强国的目标奋勇前进。 "企业必须在核心技术上不断实现突破"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生产车间内,20台白色涂装的数控立式机床一字排开。站在13号机床 旁,技术工程师杨福云和同事正为一款新型轴承的上线生产开展最后攻关。 去年10月建成的这座智能工厂,有12个加工岛和20台数控车床,生产流程高度自动化。得益于智能升 级,机械臂、物流AGV小车等"数字工友"通力合作,一批批高精度轴承产品从这里完成生产装配。 今年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时指出:"现代制造业离不开科技赋能,要 大力加强技术 ...
迎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院士专家宣讲科学家精神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5-29 09:08
来源:光明日报 5月28日,在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在东南大学、长春新区管委 会、长春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三地开讲。 "攻破新技术,就是在解决困难中前进。每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往前走一步。"在东南大学,雷达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科十四所科技顾问贲德分享了60多年来让中国雷达看得更远、更细、更准的科 技攻关经历。从首部超远程相控阵雷达到首部机载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再到天基雷达,研究难度一次高 过一次,但从未把贲德难住。"原理首先要搞清楚,再列出关键技术,接下来一项项课题攻关。解决问 题的笨办法就是花力气、下功夫,这样才能够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贲德说。 中国探月为什么"能"、为什么"行"、为什么"好"?探月精神给出答案: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 坚、合作共赢。在长春新区管委会,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研究员、重型运载火箭工程总设计 师、天问三号任务总设计师刘继忠以"深空探测与探月精神"为题作报告,介绍了我国深空探测的目标、 发展历程、关键技术突破以及航天人勇攀科技高峰的奋斗故事,分享了他对探月精神的实践体会与思 考。他表示:"从'两弹一星'精神到载人航天精神,再到探月 ...
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东南大学 贲德院士宣讲中国雷达
Huan Qiu Wang· 2025-05-29 03:42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责无旁贷。"5月28日,在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 际,"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宣讲报告会走进东南大学,雷达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科十四所科 技委顾问贲德作宣讲报告,活动由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主办,中国科协科学技术 传播中心、中国电科、东南大学、江苏省科协、光明网共同组织。 来源:光明网 "攻破新技术,就是在解决困难中前进。每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往前走一步。"贲德分享了60多年来的科 技攻关经历。从首部超远程相控阵雷达到首部机载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再到天基雷达,研究难度一次高 过一次,但从未把贲德难住。"原理首先要搞清楚,再列出关键技术,接下来一项项课题攻关。解决问 题的笨办法就是花力气、下功夫,这样才能够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是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内容。在贲德看来,它包括了科学家 所应该具备的智慧、品德、能力,是科学家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胸怀祖国、服 务社会是爱国精神,也是科学家精神的首要内容,应当成为新时代共同的科学价值观。正是靠着这样的 精神,几十年来,贲德和科研团队才能克服重重困难,研 ...
五位科技领域代表与中外记者交流 创新是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接力长跑(权威发布)
Ren Min Ri Bao· 2025-05-28 22:12
5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五位科技领域代表围绕"弘扬科学家 精神矢志建设科技强国",分享了科研经历和心得体会。 "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技创新取得很多新进展,科研人员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关键力量。 "奋斗者"号总设计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所长叶聪,带领团队研发载人深潜装备。 他们研制的"奋斗者"号万米级载人潜水器,是目前世界上载人数量最多、下潜和上浮速度最快、作业时 间最长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近5年来,"奋斗者"号累计开展300多次下潜,获得万米海底的环境数 据。"载人深潜装备的发展让我们对深海科技进步有了足够的信心。面向未来,我们将持续推动载人深 潜的智能化、谱系化和体系化。"叶聪说,"我们团队也在不断壮大,不仅仅是以前的院校、企业,现在 还有更多的应用方,甚至是面向产业的机构参与进来。" 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上海无问芯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夏立雪是一名90后创业者,公司员工平均年龄只有32岁。"我们把不同芯片进行高效连接,实现多个大 模型在各种芯片上的自动化高效部署,让硬件算力资源变成像水电煤一样的标准化服务,走入 ...
5月30日,中国科协将举办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
Xin Jing Bao· 2025-05-22 13:26
群众性实践活动将广泛开展,比如组织中国农学会、中国康复医学会等近20个全国学会开展农技培训、 科学教育、健康义诊等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实践活动热潮。科技成果走近公众 系列活动也将举行,组织动员各地各级科普教育基地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报告、公众开放日、科学直播、 主题研学等高质量科普活动,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据初步统计,省级科协层面将围绕弘扬科学家精神、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点亮城市地标等方面,推出 2300余项特色活动。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近日将陆续举行。中国科技馆策划推出"全国科学家馆校众创展演活动",用 丰富多彩的舞台形式生动讲好科学家故事、诠释科学家精神。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今年5月30日是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记者5月22日获悉,中国科协将举办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同时组织动员全国学会、地方科协、基层组织开展特色活动,形成6大活动板 块。 5月30日,中国科协将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举办主场活动致敬科技工作者。据中国科协科技传播中心副 主任孟令耘介绍,活动以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开馆一周年暨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15周年为契 机,围绕馆藏精品背后的故事,展现一代代科技工作 ...
科技市集将亮相海淀公园,邀请科技工作者代表现场互动
Xin Jing Bao· 2025-05-20 08:31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今年5月30日是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记者5月20日从北京市科协获悉,5月 上旬至6月上旬,北京市范围内将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包括"科技工作者之歌"主题活动、"科技工作者之 歌"公园音乐会、"科技工作者之歌"服务行动等五个方面。 据北京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陈维成介绍,系列活动围绕"致敬科技人、感受科学范、活跃科技圈"三 个方面开展。5月28日下午,"科技工作者之歌"主题活动在中关村展示中心举办,分"守望者·传薪火""破 浪者·立新峰""扬帆者·续华章"三个篇章,采用科学演讲、文艺表演等形式,在90分钟时间里聚焦讲述科 技工作者创新、奉献以及科学家精神薪火相传的故事,展现老中青科技工作者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 强国的精神风貌和群体形象。 5月30日至6月1日,在海淀公园百姓周末大舞台将举办科学家主题交响音乐会、科技工作者专场演出 和"六一"儿童节特别节目等10场活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建筑大学、中核集团、荣耀集团等单位的科 技工作者以及专业演艺团体将到场演出,进行科学表演。 北京还将开展"科技工作者之歌"服务行动,发布覆盖成长、学术、生活、信息四大维度25项全年为科技 工作者提供的"科协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