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

Search documents
AI发展的三种可能性与重新被定义的真实
Xin Lang Cai Jing· 2025-07-08 06:28
AI是镜像世界最重要的基石 在《2049:未来10000天的可能》一书中凯文·凯利(Kevin Kelly)探讨了未来10000天科技与社会的发 展。书中以2049年为时间节点,展望了人工智能、镜像世界、脑机接口、生命科学等前沿技术如何塑造 未来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书中通过五大核心概念(镜像世界、AI助理、互见性、内容井喷、类人智 能)和十大发展领域(AI、数字治理、组织变革、教育、医疗、机器人、自动驾驶、航天、生命科 学、脑机接口)构建了一个全面的未来图景。本文摘自该书,智通财经经中信出版集团授权发布。 我提出了未来25年至关重要的5个核心概念,分别是镜像世界、异人智能、AI助理、互见性以及内容井 喷。接下来,我将进一步思考技术的进步在未来25年会给哪些领域带来巨大的改变。 未来25年技术演进的逻辑清晰可见:首先是基石层面的AI、数字治理与组织变革;其次是生存层面, 以医疗和教育为代表;再次是应用层面,比如机器人、无人驾驶和太空探险;最后是人类探索的终极层 面,涵盖生命科学和脑机接口。 【编者按】 第三种可能性是,前面两种假设都没有实现。15年或25年后,和VR或AR过去的发展历史一样,AI基本 上还停留在 ...
喜临门:跨界脑机接口技术,开启睡眠保卫战科技新战场
Sou Hu Wang· 2025-07-08 03:11
夜幕降临,本应是酣然入梦时,却有超3亿中国人存在睡眠障碍。也就是说平均每4 人中,可能就有1人 辗转反侧。为了睡个好觉,人们尝试各种方法,可要么收效甚微,要么潜藏健康风险。当行业和消费者 都在迫切寻找安全有效的睡眠解决方案时,一场由喜临门和强脑科技发起的睡眠科技革命,正在改写睡 眠产业的规则,为这场旷日持久的"睡眠保卫战"带来破局曙光。 研究表明,强脑科技开发的脑机接口技术凭借"精度够高""监测够快""参数够多"三大优势,能够实现对 睡眠的精准有效干预并赋能全过程: 首先,以脑电监测PSG这一睡眠分期医疗金标准为基础,通过便携式设备在轻量易用的同时实现更高精 度,为精准睡眠干预提供数据保障;其次,脑机接口具备真实时化秒级监测能力,精准捕捉快要睡着/ 中途惊醒等短暂时间窗口,解决非脑机接口监测因延迟错失干预时机的问题;第三,通过一体化集成方 案,在保障睡眠分期精准度的同时,拓展呼吸、体温、情绪、眼动及睡眠障碍诊断等多元参数监测,为 未来技术应用提供更广阔的拓展空间。 从材料力学创新到脑波级优化 构建行业最高技术壁垒 这些领先行业的脑机接口技术优势,恰好与喜临门深耕睡眠科技领域多年积累的技术成果形成绝佳互 补。 ...
马斯克公布Neuralink新动作,微美全息(WIMI.US)加速脑机接口产业多场景布局
Zhong Guo Chan Ye Jing Ji Xin Xi Wang· 2025-07-08 03:08
日前,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发布了一段长达一小时的视频,展示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及 产品发展方向。 意念控制成真新进展 在视频中,Neuralink公布了未来几年的详细发展规划:在2025年第四季度,Neuralink计划在言语皮层进 行植入,目标是直接解码无声的"意图言语"。 到2026年,植入芯片的电极数量将提升至3000个,首位"盲视"(Blindsight)项目参与者也将加入,该项 目通过摄像头捕捉画面,并将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刺激视觉皮层,帮助失明者重获视觉。 产业化落地进程迎来加速 在1999年上映的经典科幻片《黑客帝国》画面中,脑后接入线缆,就能够畅游计算机的虚拟世界;学习 知识不用花费时间,可直接传输到大脑中。如今,这并非是天马行空的幻想,而是基于"脑机接口"技术 的合理想象。 脑机接口被誉为"21世纪最具颠覆性的技术",从概念验证、临床研究到产品转化的闭环创新机制,近年 来全球脑机接口领域迎来关键突破,标志着脑机接口市场迎来高速增长,存在较大上升空间。 光大证券表示,伴随技术持续催化,脑机接口行业进入爆发前夜。未来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将远超出了 医疗领域,无论是在教育、工业生产到 ...
浦发银行“科技会客厅”搭建医药创新跨界新平台
Zhong Guo Jin Rong Xin Xi Wang· 2025-07-08 01:36
由浦发银行主办的"医药无界 创新远航"医药专题"科技会客厅"活动日前在上海外滩举办。上海市委金融办、监管部门代表出席活动。 来自上海科促会、上海股权投资协会及德同资本等机构的嘉宾们,聚焦人工智能与医药产业深度融合之道展开交流,为产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德同资 本董事长、创始合伙人邵俊在致辞中指出,人口老龄化持续催生市场需求,在政策支持、资本市场回暖、AI助力技术突破等多维利好叠加下,医疗健康产 业规模快速扩张。德同资本将持续深耕医疗健康赛道,与产业界、投资界伙伴深化合作,共同把握行业黄金发展周期,共享行业成长红利。 在主题分享环节,西湖大学副校长、药物牧场创始人许田教授,福贝生物联合创始人管小明博士以及博睿康首席财务官李佳斌等重量级产学研专家,分别就 AI赋能生物医药发展、神经系统疾病新药研发策略、脑机接口等议题发表见解。专家表示,医学AI正以革命性的态势重塑现代医疗生态体系,成为推动医 转自:新华财经 疗行业进步的核心力量。 AI赋能加速科技突破,金融活水润泽医药创新。现场,浦发银行"周诗颖生物医药工作室"分享了生物医药领域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和专业化经营方案;浦银 国际深入解读了生物医药企业赴港上市的政策 ...
智元发布新款人形机器人产品灵犀X2-N;Isomorphic Labs将启动AI设计药物的人体试验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7-08 01:05
机器人ETF(562500)是全市场唯一规模破百亿、流动性最佳、覆盖中国机器人产业链最全的机器人主题 ETF,助力投资者一键布局中国机器人产业。 2、近日,DeepMind旗下的药物研发公司Isomorphic Labs正准备开始在人体上测试其人工智能设计的药 物。Isomorphic Labs于2021年从DeepMind分拆出来,一直处于将AI融入药物研发的前沿。该公司利用 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分析海量生物数据,识别潜在的药物靶点,并设计出能够有效治疗多种疾病的新型 化合物。 3、7月7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式发布开源运动控制框架Tien Kung-Lab,将机器人马拉松冠军 的运控算法面向行业开源,填补高性能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框架在开源领域的空白,为工业场景、物流 场景与特种作业场景等高复杂环境下规模化应用提供核心基础技术支撑。 【机构观点】 中银证券(601696)认为,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延伸至人形机器人领域后,有望开创新的人机交互模 式,实现对复杂动作的控制。伴随着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灵巧手的发展,有望解决人形机器人的运动 控制瓶颈。 【热门ETF】 【市场复盘】 本周一(7月7日),截至收盘, ...
政策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AI、机器人等技术加速临床应用
Zheng Quan Ri Bao· 2025-07-07 16:49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告》的发布对我国 高端医疗器械领域而言是重大利好,其围绕脑机接口、人工智能、医用机器人等前沿核心技术领域创新,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方 向,这将有效推动科研成果加速转化为实际产品,更好地满足患者临床需求。 政策利好频出 具体来看,《公告》明确将医用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和新型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等视为塑造医疗 器械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并提出了优化特殊审批程序、完善分类和命名原则、持续健全标准体系、进一步明晰注册审查要 求、健全沟通指导机制和专家咨询机制、细化上市后监管要求、强化上市后质量安全监测、密切跟进产业发展、推进监管科学 研究、推动全球监管协调等措施。 上海杉达学院数字商法研究中心研究助理武于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告》明确将医用机器人等视为塑造医疗器 械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给予政策支持,可激发企业在这些前沿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积极性,加速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本报记者 李万晨曦 近日,《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有关举措的公告》发布(以下简称《公 告》),全力支 ...
心玮医疗20250707
2025-07-07 16:32
新为医疗介入式脑机接口通过血管内电极支架采集脑电信号,已完成动 物实验验证安全性和信号稳定性,计划 2026 年底启动小规模探索性临 床研究,主要应用于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 中国每年新增卒中病例约 150 万至 200 万,未来三年内需康复训练的 卒中愈后患者预计达四五百万人,构成脑机接口产品的重要潜在用户群 体。 介入式脑机接口无需开颅手术,创伤小、操作方便,信号强度高于头皮 无创型,临床应用优势明显,但电极支架精准贴壁技术是硬件开发的主 要难点。 新为医疗无线供电植入产品通过皮下信号收发器体外供电,未来可能叠 加主动刺激功能,需植入电池,电池寿命 3-5 年(不可充电)或 10 年 以上(可充电),更换手术相对简单。 新为医疗 2025 年上半年预计利润 1,500-1,800 万,全年目标 3,000 万,全年收入目标 3.8 亿,长期毛利率目标 65%,净利率逐步提升至 15%-20%。 Q&A 新为医疗的脑机接口产品的技术路线是什么?目前进展如何? 新为医疗的脑机接口产品采用介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其主要原理是通过颈静脉 穿刺,将电极支架上行到需要采集信号的大脑区域,例如运动大脑皮层,然后 在上矢状窦的 ...
深圳全球招聘博士后,攻关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临床转化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7-07 13:06
发布该招聘公告的企业——深圳微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医疗级植入式无线脑机接口全栈 技术研发的专精特新企业,其生产的脑机接口电极厚度只有头发丝的十分之一,已掌握微创植入式脑机 接口全链条自主技术,在高密度柔性电极、神经电生理专用芯片等底层技术上,实现从0到1的突破,完 成基于高密度柔性电极和专用芯片的全植入体工程样机。 公告显示,此次招聘博士后研究员的工作地点是深圳二院。作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该院将脑机接口技 术列为重点攻关方向,与北京天坛医院、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蒙特利尔神经研究所及清华神经调控国家工 程研究中心紧密合作,在脑机接口领域已累计开展超过500例相关手术,涵盖帕金森、癫痫、抑郁、阿 尔茨海默症意识障碍等多种功能性脑疾病 ,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具备持续大规模临床验证能力的医疗机 构之一。 临床脑机接口博士后研究员正是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关键。该职位要求已获得或即将获得计算 机科学、计算神经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或密切相关领域博士学位的人士,入职后将深度参与"从芯片 设计到临床应用"的全链条研究,重点突破高精度神经信号采集、实时解码算法优化等核心技术瓶颈。 同时,招聘要求透露出深圳对脑机接口人才 ...
计算机行业“一周解码”:脑机接口技术新突破,看好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瓶颈解决
Bank of China Securities· 2025-07-07 11:08
脑机接口技术新突破,看好 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瓶颈 解决 计算机行业"一周解码" 近日,Neuralink 首次公开展示其脑机接口技术在人类身上的实际应用成果, 我们认为该技术应用到人形机器人领域后有望解决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瓶 颈;美国政府取消对部分芯片设计软件(EDA 工具)出口中国的许可限制; 苹果旗下首款折叠屏 iPhone 已开启原型机测试阶段。 计算机 |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周报 2025 年 7 月 7 日 强于大市 支撑评级的要点 公司动态: (1) 恒生电子:截至 2025 年 6 月末,公司已累计回购股份为 183,800 股,占 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 0.0097%,购买的最低价为 26.28 元/股、最高价为 29.99 元/股,已支付的总金额约为 5,025,385 元(不含交易费用)。 (2) 创业黑马:创业黑马拟向数字认证、云门信安、李海明、怡海宏远、潘 勤异、董宏、熊笃、李飞伯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合计所持有的版信通 100%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版信通将成为创业黑马全资子公司。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在脑机接口技术和人形机器人领域有布局的公司,包括软通动力、 优必选、狄耐克、岩山 ...
脑机接口一百年
3 6 Ke· 2025-07-07 10:56
"你能想象用思维控制一台电脑吗?" 这个曾经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场景,如今正在成为现实。 2025年6月,马斯克站在Neuralink发布会,公布了一系列新技术:7位植入脑机接口的患者,仅凭意念就能打字、玩游戏,甚至操控机械臂。其中,瘫痪多 年的Alex通过大脑信号指挥Tesla Optimus机器人手臂为自己倒水。 但这一切,究竟是如何成为可能的? 回溯百年,人脑与机器的对话早已悄然开始。1924年,贝格尔首次捕捉到脑电波时,他或许不会想到,微弱的电流波动会在一个世纪后成为人机交互的全 新语言。 从实验室的偶然发现,到今天的"心灵感应",这条路并非坦途。 1920-1970:脑电波的发现与研究 但当时的科学界普遍认为,大脑的运作是纯粹的生物化学过程,根本不存在可测量的电信号。贝格尔的坚持被视作一种伪科学的偏执。 直到1929年,他的论文《人类脑电图的使用》终于发表。那些被称为α波和β波的规律信号第一次向世界证明:大脑的电活动会随着人的精神状态而改 变,人类的思想可以被仪器捕捉。 然而,贝格尔的发现被学界视为异端邪说,到死都没能获得应有的认可。但他的坚持,最终为神经科学开辟了全新的领域。 不过,这些微弱、杂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