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政赤字
icon
Search documents
全国两会,五大看点
吴晓波频道· 2025-03-04 16:26
在分别于3月3日、3月4日召开的全国政协与全国人大新闻发布会上,一系列串烧信息和数据成为了今年全国两会的"开场白": 点击图片▲立即收听 " 强调上一轮刺激的效果,预告下一轮刺激蓄势待发,构成了本次全国两会的特别基调。 "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全国两会,问政中国,我们正式进入了"两会时间"。 承前启后,强调上一轮刺激的效果,预告下一轮刺激蓄势待发,构成了本次全国两会的特别基调,亦构成了人们对本次全国两会的"特殊期待"。 以下是吴晓波频道特别关注的五大要点,一份较为个性化的两会前瞻,今天分享给大家。 "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34万亿元,增速达到5%……" "DeepSeek公司取得的重大进展,代表着由中青年组成的主创团队正在挑起中国科技事业进步的大梁……" "人形机器人春晚扭秧歌……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过半……" "推动弥合科技鸿沟,避免科技创新成为'富国和富人的游戏'……" "2025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中欧没有根本利害冲突,也没有地缘政治矛盾,是相互成就的伙伴。"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谈及当下的热点话题与宏观变化,是近年来这两场发布会的惯例。相比往年,今年的议题和数据, ...
香港全体公务员冻薪,预计削减约1万个职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7 04:51
2月2 6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立法会发表2 0 2 5至2 0 2 6年度财政预算案,其中 提到为控制政府经营开支2 0 2 5 / 2 0 2 6年度 所有行政、立法、司法机关及区议会全体人员将一 致冻薪,包括行政长官李家超。 什么是冻薪? 为了以足够的薪金来吸引、鼓励或挽留人才为香港市民服务,特区政府每年都会进行 调查来调整公务员的薪酬情况。正常情况下,特区政府公务员无论升职与否,每年都 会 在 薪 酬 调 整 中 进 行 加 薪 。 冻 薪 则 是 指 当 年 薪 酬 保 持 不 变 。 过 去 2 6 年 , 因 S A RS 非 典、2 0 0 8年金融海啸及新冠疫情,香港公务员曾有5年冻薪。 香港预计今年经济增长2%—3% 陈茂波表示,过去一年香港迎来了不少正面的发展,经济连续两年增长,就业市场稳定、通胀 温和、抢人才和抢企业成果丰硕、大型国际盛事相继在港举行、访港旅客人数显著增加,股市 近月气氛亦持续向好,市面气氛热闹。但香港也经历了不少的挑战,国际地缘政局干扰了贸 易、供应链、资金流和投资市场情绪;相对高息的环境持续令本地资产价格受到遏抑;旅客及 市民消费模式的转变继续影响零售及 ...
香港全体公务员冻薪
券商中国· 2025-02-27 03:35
据南方日报消息,2月26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立法会发表2025至2026年度财政预算案(以下 简称"财政预算案")时公布,预计香港2024/2025年度综合赤字为872亿港元,财政储备在2025年3月31日预计 为6473亿港元。 为控制政府经营开支,2025/2026年度所有行政、立法、司法机关及区议会全体人员将一致冻薪,包括行政长 官李家超。 陈茂波提到,2024/2025年度特区政府的整体收入修订预算约为5596亿港元,较原来预算低11.6%。其中,利得 税与薪俸税收入依然保持平稳,分别为1777亿港元和880亿港元,与原来预算相若,反映香港经济韧性强劲。 然而,资产市场受压,政府从土地和印花税的收入均有所减少。 2024/2025年度政府开支与预算相若,整体开支的修订预算为7548亿港元,较原来预算低221亿港元。其中,经 常开支为5625亿港元,较原来预算低177亿港元。特区政府发行1300亿港元政府债券及偿还221亿港元到期款项 后,预计2024/2025年度综合赤字为872亿港元。财政储备在2025年3月31日预计为6473亿港元。 展望2025/2026年度,陈茂波表示特区政府会 ...
年收入20万不到的别申购了
猫笔刀· 2024-12-12 14:16
今天a股成交1.86万亿,中位数上涨0.66%,今天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大盘股小盘股涨势均衡,并没有出现冷热不均的情况。 | | 代码 | 名称 | 涨幅% | 现价 | | --- | --- | --- | --- | --- | | 1 | 1B0016 | 上证50 | +0.96% | 2702.27 | | 2 | 399300 | 沪深 300 | +0.99% | 4028.50 | | ന | 1B0688 | 科创 50 | +0.37% | 1010.90 | | ব | 399006 | 创业板指 | +1.35% | 2292.15 | | 5 | 399905 | 中证 500 | +0.88% | 6100.39 | | 6 | 1B0852 | 中证1000 | +0.66% | 6490.15 | | 7 | 932000 | 中证 2000 | +1.07% | 2663.79 | | 8 | 883418 | 微营股 | +2.06% | 1405.22 |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今天有大量资金流入消费相关的板块,零售业+5.6%,乳业+5.2%、白酒+3.4%、食品加工+4 ...
兴业证券王涵 | 特朗普的目标与现实 ——经济每月谈第六期
王涵论宏观· 2024-10-31 08:43
高关税和美国经济、外交利益存在矛盾。 在经济方面,高关税难以弥补减税带来的财政缺口,财政赤 字仍可能大幅扩张。短期内,进口需求难以迅速减少,关税成本大概率会被转嫁给消费者,推高国内价 格水平。中长期来看,即使企业回流,美国制造业并不具备竞争优势,反而可能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胀上 升,进而对联储政策空间形成制约。在外交方面,高关税可能引发美国与他国、特别是盟国间的利益冲 突。一旦引发国与国之间竞相加征关税,则可能导致全球需求萎缩。 要点 特朗普的竞选策略延续了其第一任期的风格,尤以贸易保护和大规模减税引人关注。这一"增关税、减 税收"的组合,意在财政上取得平衡,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外筑起贸易壁垒、对内减税放松,来吸引制造 业回流,推动美国再工业化。然而,特朗普的政策主张可能存在多个矛盾。 "再工业化"与市场规律间存在矛盾。 战后,美国逐渐从"工业强国"转向"金融强国",从"生产者"转型为 "财务投资者"。这一转变主要由市场力量推动,本质上是美国对外投资的收益率显著高于本土投资。当 前,美国生产成本高企,美国制造业回流并不符合资本利益,换句话说,单凭市场力量实现难度较大。 而如果美国逆市场力量推动制造业回流,可能需要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