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营经济促进
icon
Search documents
以法治精神充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
第一财经· 2025-05-30 00:25
2025.05. 30 本文字数:1624,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导读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民法典明确: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 誉权受法律保护,侵权方要受到追究并承担侵权赔偿等责任。根据最高法近日公布的数据,从民法典 施行到今年4月30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共审结人格权纠纷案件80.41万件。其中既有公民个人也有 一些市场主体人格权受到侵害的案例。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王利明日前在接受检察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民法典通过人格权独立成编,全面维护人民群众进入新时代后不断提升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全面强化 了对人格尊严的维护,使人民群众不仅吃得饱、穿得暖,而且活得更体面、更有尊严。 作者 | 一财评论员 5月28日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称"民法典")的五岁生 日。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这部法典,于次年1月1日施行。在随后的几 年间,包括公民个人在内的各类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保护,成效斐然。 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是民事主 ...
一财社论:以法治精神充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
Di Yi Cai Jing· 2025-05-29 14:02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5月28日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称"民法典")的五岁生日。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这部法典,于次年1月1日施行。在随后的几年 间,包括公民个人在内的各类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保护,成效斐然。 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是民事主体合法权益保护的百科全书。民法典立法总则第一条 就开宗明义强调,立法的重要目的是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 综观民法典的规定及这几年的实施历程,可以看出三个特征——针对性、严肃性和延展性。 就针对性方面而言,民法典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都作出了明确详实的规定,并规定了侵 权责任,明确了权利受到削弱、减损、侵害时的请求权和救济权等。可以说,民法典对相关权益的保护 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确立了从出生到死亡的权利保护逻辑。 另一方面,今年5月20日施行的民营经济促进法也为民法典的"扩容"提供了"新鲜血液"。民营经济促进 法的许多规定,也是源自民法典关于民事主体权益的保护原则。 比如,民营经济促进法规定, 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相关情况答记者问
news flash· 2025-05-26 10:20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不折不扣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和《意见》落地见效,持续 优化民营企业服务保障体系,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破除市场准入障碍、强化要素保障上 下功夫。实施好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支持民营企业在新兴产业、未来 产业投资布局。通过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加力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贴息等,支持民营企业积 极参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 ...
不断优化融资环境 推动民营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Zheng Quan Ri Bao· 2025-05-25 15:17
这些举措为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提供了依据。但也要看到,优化 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持续推进。笔者认为,还需从以下方 面持续发力。 一是强化政策协同。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形成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合力。二是拓宽融资渠 道。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开发适合民营企业特点的产品,探索供应链金融、知识产权融资等新模式。三是 优化金融服务。推动金融机构优化流程,提高审批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融资便利性和获得感。 我们相信,以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为契机,相关机构和部门精诚团结、协同发力,将构建更优质的融资 环境,共同推动民营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2025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 长久以来,民营经济在稳增长、促创新、保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其健康发 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金融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助力。近年来,金融支持民营经济成效显著,但融资 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存在,成为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契机。 一方面, ...
瞄准痛点优化民企投融资环境
Ren Min Wang· 2025-05-24 00:49
Core Viewpoint -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ivate Economy Promotion Law" in China aims to provide legal support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by optimizing the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environment [1][2]. Group 1: Progress in Optimizing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Environment - Significa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optimizing the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environment for private enterprises, highlighted by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of the Private Economy Promotion Law initiated in 2023 and pilot programs in provinces like Zhejiang and Guangdong [2]. -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Beijing Stock Exchange, which serves innovativ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has seen 263 companies listed as of January this year, with over 80% being small and nearly 90% being private enterprises [2]. - Initiatives such as the "first loan" cultivation mechanism in Shenzhen have benefited over 400,000 first-time borrowers, while innovations in financial tools like supply chain finance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tes" have helped thousands of private enterprises secure financing [2]. Group 2: Existing Challenges - Despite advancements, challenges remain, including persistent institutional barriers, inadequate enforcement of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and a lack of innovative credit products tailored for light-asset technology enterprises [3]. - Many small and medium-sized private enterprises are still excluded from the core enterprise credit chain, and the risk pricing mechanism is failing [3]. Group 3: Future Directions for Improvement - Future efforts should focus on addressing pain points by enhancing institutional guarantees, market guidance, and financial support for private enterprises [3]. - The law emphasizes core provisions for property protection, market access, and financing support, encouraging private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national strategies and enjoy state support policies [3]. - Recommendations include implementing differentiated credit policies, expanding policy guarantees, and strengthening multi-tiered capital market support [3]. Group 4: Corporate and Investor Strategies - Corporations should enhance their financing capabilities and governance by optimizing asset structures and financing strategies, including leveraging intangible assets for financing [4]. - Companies are encouraged to explore diverse financing channels such as supply chain finance and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 (REITs) [4]. - Investors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hould provide innovative products tailored to private enterprises, such as "technology loans" and "talent loans," while establishing special investment funds to encourage investment in growth-oriented private enterprises [4].
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民营经济促进法面对面”活动 一场政企会面里的“三种期待”
Ren Min Ri Bao· 2025-05-22 21:48
民营经济促进法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科技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目前, 科技部正在研究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等工作,大力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5月20日,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在民营企业家眼中,这部法律的出台意味着什么?还有哪些关 切? 施行首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民营经济促进法面对面"活动。在这场别开生面的"开放麦"上,多名民 营企业家畅谈感受、表达心声,相关部门直面问题、解疑释惑。在现场,记者听出民营企业家们的"三 种期待"。 期待一:政策落地更高效 "从申请到颁证,不到3年时间,我们就拿到了中国民航局颁发的标准适航证,这充分体现出国家对民营 企业的支持。"会上,亿航智能设备副总裁薛鹏介绍,企业自研的无人驾驶航空器已集齐"三证"(型号 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和标准适航证),为常态化商用打下坚实基础。 低空经济正在我国蓬勃发展。产品从获证到加快应用,企业从初创期步入成熟期,都离不开法律保障和 政策支持。薛鹏在会上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民营企业未来如何更好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以此提 升自身竞争力?" 科技部有关司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在项目指南编制过程中吸 ...
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 司法部整治乱收费、趋利执法等4类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俊北京报道 5月20日《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实施,从立法层面规范了涉企执法的法治原则。专项行动如何与民营 经济促进法做衔接? 乱收费、乱罚款、趋利性执法、徇私枉法......近年来,一些地方和部门把执法检查异化为谋取"部门收 益"的手段,"收割"企业。 对此,今年3月以来,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 今天(5月22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司法部副部长胡卫列指出,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是党 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刚刚颁布并实施的《民营经济促进法》,进一步明确了规 范涉企执法的法治原则和制度基础。 徒法不足以自行,专项行动重点纠治乱收费、乱罚款、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行为等四类突出问 题,并且对于反复性、复杂性、顽固性问题,通过建立制度规范,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民营经济促进法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督,规范执法程序 重点领域为:食品药品、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城市管理、交通运输等行政执法事项多、工 作量大、行政裁量权基准幅度比较大的领域,也是与企业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容易引发问题 的领域。 并且,为了防止专项行动"一阵风"、问题反弹,让企业能够 ...
国经中心“经济每月谈”热议《民营经济促进法》—— 用法律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5-22 01:48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 经济促进法》积极回应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重点关切,围绕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 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将党中央对民营经济平等对待、平等保护的要 求落下来,持续优化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庄聪生表示,《民营经济促进法》在民营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 律,上升为国家意志,充分体现出党和国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坚定决心、战略定力和鲜明立场,给广 大民营企业吃下了"定心丸"。《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施行,将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 保障作用。 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当天举办第185期"经 济每月谈",以"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更好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为主题,邀请全国工商联原党组成 员、专职副主席庄聪生,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周子学,浙江大学文科学术咨询委员会主 任史晋川,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曙光发表主旨演讲,国经中心副理事长胡晓炼主持会议。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我国民营企 ...
从政策支持转向法治保障的新阶段良法善治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王霞 慕振东 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办理民营企业相关业务。 新华 社记者 李志鹏 摄 特邀嘉宾 李兆前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 王利明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 田 轩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 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作为第一部 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制定出台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 定》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在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中具有 里程碑意义。 记者: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有怎样的背景,释放了怎样的信号和信心? 田轩: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 展壮大,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一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 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强调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 济促进法的出台,是对一贯方针政策的延续和深化,并通过法律形式进一步明确了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 用,以稳定性法律来替代阶段性政策,明确规 ...
如何读懂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含金量”?
Ren Min Ri Bao· 2025-05-21 22:12
5月20日起,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作为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 进法把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平等对待、平等保护的要求用法律制度落实下来,其制定出台是民营经济发 展的一块里程碑。 读懂这部法律的"含金量",可以先看看其创下的众多"第一次"—— 第一次将"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写入法律; 第一次明确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第一次明确规定"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 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等等。 这些"第一次"分量有多重? 占企业总量超九成,对进出口和税收的贡献达到五成以上,对城镇就业的贡献达到八成以上……中国经 济社会发展创造"两大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同时,受内外因素交织影响,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也面 临一些困难和挑战,甚至有段时间,社会上还有些诸如"民营经济离场论"的奇谈怪论,混淆视听、干扰 信心。 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不能变,也不会变。制定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充分彰显党 中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定决心,可以说是民营企业安心谋发展的"定心丸"。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含金量",还体现在现实针对性上。 ...